援外医疗,“非”一般的担当

来源 :中华儿女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uis0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63年,当阿尔及利亚政府赢得民族独立解放运动却无法独立挽救其内部的医疗卫生体系而向世界求救的时候,中国政府响应号召,派出了第一支援非医疗队赶赴阿尔及利亚,从此,打开了中国走向非洲的援非医疗之路。
  在中国对非洲的援助体系中,医疗援助只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但是却是中国对非洲的援助中持续时间最长、人道主义色彩最浓以及所获肯定最多的援助形式。中国援非医疗队己经在非洲一线坚持奋斗了50多年,无论是对于中国还是非洲而言,都有着十分深刻的意义。
  在中非合作的大背景下,中国政府对非洲国家提供了力所能及的援助与支持。在新形势下,对非洲的医疗卫生援助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如何通过医疗卫生援助改善中非关系,拓展中非的合作领域与合作层次,从更长远的角度来看,如何提升中国在全球治理中的地位,都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树立强大而正面的国家形象


  医疗援助虽然只是中国对非洲外交的整体框架布局中的一小部分,但不可否认的是,它是中国对非洲援助项目里最持久、最具人道主义、最受认可的外交形式。通过民间的这种公共外交的途径,让中国人的大爱情怀、中国的医学精神以及中国的医药走进非洲。
  而对于非洲大陆而言,疾病与贫穷是困扰它的最大因素,外部的援助是其发展所依赖的一个重要因素,在生命健康和医疗卫生领域,非洲更是需要外部力量的支持。中国对非洲的医疗援助,不仅有效缓解了非洲人民身体上的病痛,而且为非洲大陆的发展带去了经济活力。
  多年来,中国一直致力于加强南南合作,强调与发展中国家一起在国际舞台上发挥作用,而非洲作为发展中国家最多的大陆,自其独立解放运动以来就一直受到中国的关注,是中国最理想与最忠实的合作伙伴。中国对非洲的援助是中非关系良性发展的重要一环,虽然随着中国经济形势的不断发展和中非关系的不断深化,西方国家对中国援助非洲的意图有所怀疑,然而,在医疗援助领域,中国始终恪守传统,在非洲树立起了强大而正面的国家形象。

获得话语权


  半个多世纪的医疗援非使得中国在全球公共卫生治理机制中取得了重要地位。西方发达国家一直是原有政治经济秩序的掌权者,在各种国际多边舞台上拥有组织和话语的建构权,中国作为新兴大国,在不具備挑战现有国际机制的能力的情况下,必须努力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去参与其中,并且展现出中国的优势,才能真正融入到国际社会,获得制度红利。全球卫生治理机制目前尚处于发展状态,现有的国际势力结构尚不稳定,这正为中国参与其中提供了机会。



  中国在2003年的非典事件中、在2004年及其后的多次禽流感疫情中的表现都可圈可点,积累了如何正确高效处理公共卫生事件的成功经验。通过此次对于非洲埃博拉疫情的国际援助,更是进一步验证了中国在公共卫生领域的反应、治疗、预防和监督能力,也展现了中国参与全球卫生治理机制的决策和实力,更是通过此次在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相关组织机构以及国际人道主义机构等多边国际组织平台上的表现,使中国在国际医疗援助领域拥有了一定的声望,从而为中国在未来更好地参与国际公共卫生治理机制提供了筹码。
  在全球卫生治理领域,中国不断有所作为,扬弃传统的对非医疗援助外交的理念和方式,将之纳入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战略高度,以便为中国在全球治理体系中的纵向和横向扩展准备条件,积累经验。卫生治理不是直接治病,全球卫生治理的重要对象是非洲的卫生环境,中国通过医疗援助方式对非洲卫生环境进行治理,也是对全球公共卫生的治理。援助国为受援国提供医疗服务和基础设施等方面的人道主义援助,一方面缓解受援国政府的公共产品供给压力,另一方面提升援助国在全球治理体系中的政治影响力。这既弘扬了国际人道主义精神,展示了“负责任的大国形象”,也在潜移默化中彰显了中国的全球治理理念。

实现资源优势互补


  近年来,中非的经贸合作在新世纪呈现出突飞猛进的发展趋势,双边的进出口贸易额不断增加、经济合作的领域和层次不断提升、合作平台和机制不断建构与完善。中国对非洲的自然资源的需求与日俱增,而非洲对中国的物美价廉的日用品等需求旺盛,双方在各自资源的基础上开展贸易合作,实现了优势互补。
  中国的持续发展离不开世界,离不开非洲国家的支持。中非之间在诸多领域互补性密切,特别是非洲良好的自然资源禀赋对于中国的持续发展有重大的战略意义。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从非洲进口的产品主要包括原油、棉花、木材、钻石、铁矿石等,一些工业制成品也陆续进入中国市场,而非洲则侧重于引进中国的电子产品、汽车、机械设备以及食品等,双边的贸易规模呈现出不断扩大的趋势,贸易结构也不断优化。
  而中国从对非洲的医疗援助中所获得的经济利益则重点体现在中国与非洲在卫生医疗领域开展的合作和项目,中国医药出口到非洲的种类和数量增加,贸易额逐年攀升;中国在非洲援建的医院、诊所等医疗基础设施也为中国的钢铁、建材、医疗设备等的出口作出了贡献,对于中国劳动力的海外就业也提供了动力;而通过医疗援助所实现的间接经济利益则更是无法测算,毕竟医疗援助所呈现的效果在相当长的时期内都有助于受援国保持对援助国的信任,从而在经济领域与其开展广泛的合作。

“和合文化”点亮中非友谊


  文化作为一国外交软实力的表现,在国家间的关系建构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在国家声誉中的贡献比率也不断提升。而一国的文化影响力和感召力莫过于该国人民在其他国家身体力行的表现,作为医疗援助最终落实者的中国医生可以说在这方面树立了楷模。
  早期的中国援非医生在危险的非洲大陆克服了恶劣的生活条件,在陌生的文化氛围里顶着工作与心理的双重压力,与非洲广大人民进行最密切的接触。他们热情真诚,走进边远地区为患者医治,引进中国传统的符合非洲人民需求的医疗技术和药物,突破了非洲一个又一个的医疗障碍,切切实实为非洲人民解决了问题。正是中国医生的这种吃苦耐劳、无私奉献的博爱精神感动了非洲人民,让他们对中国人、对中国文化,以及对中国整体的国家形象产生了好感,这种民间意识逐步扩展到官方层面并被接受,从而在后期持续的中非交流中不断显现出其价值。
  中国对非洲的医疗援助所体现出的中国文化主要表现在中国的和合文化,追求一种人类和平、世界和谐、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及众生平等的理念,尽最大的努力去挽救每个个体的生命;中国的义利观念,中国自古以来就是重义而轻利的国家,对非洲的医疗援助更是基于中国对广大发展中国家的义务和责任,希望能够为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较少考虑到中国自身的情况和利益;中国的医学理念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强调治疗的标本兼治,强调顺应自然的变化调节人体的身体状况,强调通过医生的无私奉献精神去切切实实缓解患者的病痛。这些文化种子在非洲人民的心里生根发芽,增强了非洲对中国的文化向心力,进一步提升了非洲对中国的信任和支持力度,为双方在其他领域的合作奠定了坚实的文化基础。
其他文献
1963年1月,中国第一个向世界宣布派医疗队赴阿尔及利亚,开创了共和国援外医疗队的历史。  此后的半个多世纪,在非洲大地上,从撒哈拉大沙漠到东非大裂谷,从维多利亚大瀑布到乞力马扎罗火山,都有中国援非医疗队员的身影。据了解,中国援非医疗队既有综合队,又有专业组,既有西医,也有中医,以临床科室为主,又辅以卫生检疫、药品检验、预防保健、设备维修等多个方面,医疗队员则选择年龄在30至50岁之间、有相当临床
期刊
"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我国将积极发展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以扶老、助残、救孤、济困为重点,逐步拓展社会福利的保障范围,推动社会福利由补缺型向适度普惠型转变。中国有8300多
鼓励大学生参加志愿服务,不仅提高自身素质,还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当下,全国上下积极学习宣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黑龙江东方学院以此为契机,将青年志愿服务
目的以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 A1C)与血压变异性的相关性。方法将180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根据Hb A1C水平分为:正常组(Hb A1C≤6.0%,n=
隐匿性阴茎(concealed penis)是阴茎皮肤没有正常附着于阴茎体,使阴茎隐匿于皮下的一种先天性畸形[1]。其特点是阴茎外观短小,有时体表仅见包皮,无阴茎形态。阴茎体发育良好,位于皮下
期刊
近几年中国经济的投资率一直居高不下,成为若干难解(既是理解之解,又是解决之解)之“谜”之一,由此产生了各种不同猜想。在各种说法中,和统计有关的有二,第一认为统计部门给
目的研究低分子量肝素(LMWH)防治血液透析(HD)中急、慢性肾功能衰竭(肾衰)患者的出血倾向。方法对24例患者选用LMWH(速避凝)做抗凝剂。在每次HD前单剂量从动脉注入速避凝0.4ml,共HD95例次,均顺利完成透析全过程
编者按rn“三聚氰胺事件”让食品安全问题再一次成为中国消费者的心头之痛,也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美国农业部部长爱德华·谢弗在接受记者的采访中介绍了美国的一些做法.他山
财务管理是核心,财务管理的好坏,关系企业是否能健康良性的发展下去,因此,优化财务管理,挖掘财务管理各项功能,对于改善企业经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