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坚持以统筹城乡发展的思路,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今后一段时期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对于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对于我省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2009年江苏省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实践和成效
(一)坚持统筹城乡产业发展,扎实推进高效农业规模化
各地高度重视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坚持把农业作为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实行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等制度,切实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和农业综合开发,加强科技、供销、农机、信息等为农服务,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全省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粮食连续六年实现增产,高效农业规模不断扩大。2009年,全省粮食总产达到646亿斤,比去年增加10亿斤以上;高效农业面积超过2400万亩,设施农业面积超过550万亩,高效农业面积占耕地面积的比重提高到30%以上,提前一年实现“十一”目标;高效渔业面积458万亩,占水产养殖面积的44.2%;生猪、肉禽、蛋禽、奶牛规模养殖比重分别达到55%、79%、78%、85%;主要农作物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76%,旱涝保收农田面积比例达到70%。高效规模农业的快速发展,大大提高了农业的经济效益。
(二)坚持统筹城乡规划建设,大力实施农村实事工程
按照城乡规划全覆盖的要求,各地从实际出发,统筹编制城乡规划,加快镇村布局规划和村庄建设规划编制,推动交通、供水、供电、通讯等基础设施及劳动就业、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服务专项规划向农村延伸。截止2009年,新建改建农村公路7.71万公里,全面实现了农村公路村村通。疏浚县乡河道13.1亿立方米,疏浚整治村庄河塘土方6.6亿立方米。新建农村“一池三改”户用沼气池30.2万处、建设规模畜禽场沼气治理工程1156处、秸秆气化集中供气工程90处。在全国率先实施了“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城乡一体化垃圾处理模式。对全省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收学杂费、免费提供教科书,为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寄宿生补助生活费,补助面达寄宿生总数的10%。基本实现县县有图书馆、文化馆,村村通宽带;100%的行政村完成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建设任务。统筹城乡社会保障工作取得较快进展。
(三)坚持统筹城乡劳动力就业创业,努力实现农民多渠道转移就业
各地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实施“500万农民大转移”的部署,将统筹城乡就业、加快农村劳动力内转外输和解决农民工问题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建立健全组织领导、技能培训、劳务市场、南北协作和权益维护五大体系,大力推进农村劳动力内转外输,就业格局实现了由以农为主向以二三产业为主的历史性跨越。2009年农村劳动力转移新增32万人。加大对农村劳动力培训力度,实现了培训主体多元化、培训专业品牌化、培训方式多样化、培训就业一体化。2009年,共培训农村劳动力约206.7万人次。进一步优化创业环境,鼓励和引导农民返乡创业。随着农民转移就业的不断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大幅度提高,带动了农民收入的连续提高。2009年,我省农民人均纯收入达8100元,连续六年实现两位数增长。
(四)坚持统筹国民收入分配,切实增加财政对“三农”的资金投入
我省各级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积极探索“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具体途径,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切实增加财政对“三农”的投入。2009年,按照中央“三个大幅度”、“两个提高”、“一个主要”的要求,我省“三农”各项投入达到427亿元,比上年增长13.2%。积极鼓励和引导“三资”投入农业,2009年就新增“三资”投入农业规模以上项目资金600多亿元。开展了村企挂钩合作,推进工商企业投资农业、建设农村,探索形成全社会支持新农村建设的生动局面。
(五)坚持统筹区域协调发展,不断加大对苏北等经济薄弱地区的扶持力度
加快经济薄弱地区发展步伐,促进贫困人口尽快脱贫,是我省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切实加强对区域发展的分类指导,重点支持苏北加快振兴,继续大力推进产业、财政、科技、劳动力“四项转移”,对苏北等经济薄弱地区实施了有计划、有组织、大规模的扶贫开发。省级大幅增加对苏北的投入力度,南北挂钩共建苏北开发区扎实推进,苏北发展的内生动力显著增强,综合经济实力大幅提升,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开始超过全省平均水平。继续组织实施脱贫攻坚工程,扶贫开发工作深入开展,实施了一大批改善农村发展环境、促进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项目。坚持“五方挂钩”,全面落实“五个一”帮扶机制,“千村万户帮扶”工程取得显著成效。
二、下一阶段新农村建设的总体思路及措施
实施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全面推进城乡规划、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就业社保、领导体制一体化,促进城乡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努力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主要政策措施:
(一)创新农村土地管理使用制度
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鼓励农民通过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多种方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中介组织,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乡镇建立流转交易服务中心,县(市)建立相应服务平台,有效衔接土地流转供求。省财政对土地流转面积达到一定规模的土地股份合作社或经营大户,应给予一定的奖励补助。加强政策指导,采取入股保底分红、制定土地流转分区指导价等措施,从利益机制上激励农民流转承包土地。创新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管理办法,通过统一有形的土地市场,以公开规范的方式转让、出租土地使用权,享有与国有建设用地平等权益。开展进城农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置换城市社保、以宅基地使用权置换城镇住房的试点工作。通过经济补偿、置换等办法,探索农村闲置宅基地退出制度。开展“留用地”制度试点,将一定比例的征收土地用于集体经济组织发展经济。控制征地规模,规范征地程序,完善补偿办法,提高补偿标准,严格执行征地补偿款预存制度,严禁拖欠征地补偿费用,实行征地、补偿、保障“三同步”,不断健全农民土地权益保障机制。
(二)创新农村金融制度
着力构建多层次、广覆盖、防风险、可持续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加快发展县(市)、乡镇银行业金融机构,到2012年基本实现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农村信用社)、农业银行和邮政储蓄银行、村镇银行和小额贷款公司对全省乡镇的“三个全覆盖”。充分发挥农业政策性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农业信用社的农村金融主力军作用,增强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为农服务功能,扩大涉农信贷服务。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到县以下地区设立分支机构或营业网点。对各银行业金融机构的“三农”贷款,实行单独统计、单独考核、单独奖励,确保“三农”贷款特别是农业贷款增长不低于各项贷款增长水平,确保县域内金融机构新吸收的存款主要用于当地发放。加快推进村镇银行和农村小额贷款组织试点工作,允许有条件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信用合作,规范发展农民资金互助组织。建立健全政府扶持、多方参与、市场运作的农村信贷担保机制,发展多种形式的农业担保公司和涉农担保业务。扩大农村有效担保物范围,开展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抵质押贷款试点,探索农民林地、水面承包经营权、合作组织股权、农业机械等抵质押贷款方式。
(三)创新农村经营制度
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土地股份合作、社区股份合作组织,不断提高覆盖率和带动力,使之成为引领农民参与市场竞争的主要形式。在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前提下,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推动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和生产经营机制创新,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发展,加快现代农业建设步伐。认真落实龙头企业各项优惠扶持政策,促进龙头企业做强做大,引导龙头企业与基地农户建立“双赢”利益联结机制。认真落实合作经济组织增值税、营业税、所得税减免政策,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对专业合作组织的信贷投放,并实行优惠利率。鼓励农民在自愿基础上,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组建土地股份合作社。对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从事涉农经营活动的,可按规定享受免征所得税、营业税和增值税优惠,执行农业生产用电电价政策,有关行政事业性收费实行优惠。积极推进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改革,明晰产权主体,理顺分配关系,规范经营行为,保障农民对集体财产的权益。
(四)创新“三农”投入机制
坚决贯彻“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加大财政支农投入的各项政策规定,不断扩大公共财政对农村的覆盖面,逐步提高“三农”支出在财政总支出中的比重,加快建立财政支农支出的稳定增长机制。耕地占用税新增收入主要用于“三农”,重点加强农田水利、农业综合开发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市维护建设税政策,各地预算安排的城市维护建设支出要确定部分资金用于乡村规划、基础设施建设和维护。积极开展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制度试点,加大对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村组集体等自主兴办农民直接受益的生产生活设施补助力度。加强对各级财政支农政策落实情况的督促检查,完善奖惩制度。加强财政支农资金整合,调整优化使用结构和投放重点,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在坚持政府主导的基础上,发挥财政资金的导向作用,通过市场化运作筹集资金,形成多元化的“三农”投入机制。积极引导社会资本投资农业农村。健全农业补贴制度,完善补贴办法,逐年较大幅度增加农民种粮积极性。
(五)创新贫困帮扶机制
围绕促进贫困农户增收脱贫和经济薄弱村“八有”建设,进一步抓好整村推进项目扶贫、产业化带动扶贫和劳动力转移就业扶贫,创新帮扶工作机制,确保如期实现省委、省政府提出的脱贫攻坚目标任务。要在完善“五方挂钩”帮扶上求突破,坚持以项目为载体、以市场为导向,进一步加强资源、产业、劳务、技术的协作与交流,逐步把挂钩帮扶提升为多形式、全方位的互利合作。重点要加快“四个方面机制”的创新突破:一是在完善“五个一”到村机制上求突破。着力建立健全村企挂钩、富村结对、科技扶贫等新的帮扶工作机制,不断拓宽帮扶工作领域。二是在构建贫困农户脱贫长效机制上求突破。转变就贫困户扶持贫困户的思维方式,开拓思路,通过加强培训促进增收、落实项目实现增收、能人大户带动增收、转移就业稳定增收、合作组织联手增收。三是在建立经济薄弱村内生发展机制上求突破。把加强“双强”班子建设放在突出位置,增强经济薄弱村干部群众依靠自身力量加快发展的信心和决心,千方百计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力。四是在科学使用扶贫资金机制上求突破。按照“一次投入、周转使用、滚动发展、保值增值”的思路,积极探索财政扶贫资金可持续发挥效益的机制,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吸引更多资源投入扶贫。同时,进一步完善小额扶贫贷款工作机制,积极开展“村级发展互助资金试点”工作,充分发挥信贷资金在扶贫开发中的作用。
一、2009年江苏省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实践和成效
(一)坚持统筹城乡产业发展,扎实推进高效农业规模化
各地高度重视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坚持把农业作为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实行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等制度,切实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和农业综合开发,加强科技、供销、农机、信息等为农服务,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全省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粮食连续六年实现增产,高效农业规模不断扩大。2009年,全省粮食总产达到646亿斤,比去年增加10亿斤以上;高效农业面积超过2400万亩,设施农业面积超过550万亩,高效农业面积占耕地面积的比重提高到30%以上,提前一年实现“十一”目标;高效渔业面积458万亩,占水产养殖面积的44.2%;生猪、肉禽、蛋禽、奶牛规模养殖比重分别达到55%、79%、78%、85%;主要农作物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76%,旱涝保收农田面积比例达到70%。高效规模农业的快速发展,大大提高了农业的经济效益。
(二)坚持统筹城乡规划建设,大力实施农村实事工程
按照城乡规划全覆盖的要求,各地从实际出发,统筹编制城乡规划,加快镇村布局规划和村庄建设规划编制,推动交通、供水、供电、通讯等基础设施及劳动就业、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服务专项规划向农村延伸。截止2009年,新建改建农村公路7.71万公里,全面实现了农村公路村村通。疏浚县乡河道13.1亿立方米,疏浚整治村庄河塘土方6.6亿立方米。新建农村“一池三改”户用沼气池30.2万处、建设规模畜禽场沼气治理工程1156处、秸秆气化集中供气工程90处。在全国率先实施了“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城乡一体化垃圾处理模式。对全省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收学杂费、免费提供教科书,为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寄宿生补助生活费,补助面达寄宿生总数的10%。基本实现县县有图书馆、文化馆,村村通宽带;100%的行政村完成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建设任务。统筹城乡社会保障工作取得较快进展。
(三)坚持统筹城乡劳动力就业创业,努力实现农民多渠道转移就业
各地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实施“500万农民大转移”的部署,将统筹城乡就业、加快农村劳动力内转外输和解决农民工问题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建立健全组织领导、技能培训、劳务市场、南北协作和权益维护五大体系,大力推进农村劳动力内转外输,就业格局实现了由以农为主向以二三产业为主的历史性跨越。2009年农村劳动力转移新增32万人。加大对农村劳动力培训力度,实现了培训主体多元化、培训专业品牌化、培训方式多样化、培训就业一体化。2009年,共培训农村劳动力约206.7万人次。进一步优化创业环境,鼓励和引导农民返乡创业。随着农民转移就业的不断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大幅度提高,带动了农民收入的连续提高。2009年,我省农民人均纯收入达8100元,连续六年实现两位数增长。
(四)坚持统筹国民收入分配,切实增加财政对“三农”的资金投入
我省各级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积极探索“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具体途径,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切实增加财政对“三农”的投入。2009年,按照中央“三个大幅度”、“两个提高”、“一个主要”的要求,我省“三农”各项投入达到427亿元,比上年增长13.2%。积极鼓励和引导“三资”投入农业,2009年就新增“三资”投入农业规模以上项目资金600多亿元。开展了村企挂钩合作,推进工商企业投资农业、建设农村,探索形成全社会支持新农村建设的生动局面。
(五)坚持统筹区域协调发展,不断加大对苏北等经济薄弱地区的扶持力度
加快经济薄弱地区发展步伐,促进贫困人口尽快脱贫,是我省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切实加强对区域发展的分类指导,重点支持苏北加快振兴,继续大力推进产业、财政、科技、劳动力“四项转移”,对苏北等经济薄弱地区实施了有计划、有组织、大规模的扶贫开发。省级大幅增加对苏北的投入力度,南北挂钩共建苏北开发区扎实推进,苏北发展的内生动力显著增强,综合经济实力大幅提升,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开始超过全省平均水平。继续组织实施脱贫攻坚工程,扶贫开发工作深入开展,实施了一大批改善农村发展环境、促进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项目。坚持“五方挂钩”,全面落实“五个一”帮扶机制,“千村万户帮扶”工程取得显著成效。
二、下一阶段新农村建设的总体思路及措施
实施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全面推进城乡规划、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就业社保、领导体制一体化,促进城乡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努力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主要政策措施:
(一)创新农村土地管理使用制度
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鼓励农民通过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多种方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中介组织,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乡镇建立流转交易服务中心,县(市)建立相应服务平台,有效衔接土地流转供求。省财政对土地流转面积达到一定规模的土地股份合作社或经营大户,应给予一定的奖励补助。加强政策指导,采取入股保底分红、制定土地流转分区指导价等措施,从利益机制上激励农民流转承包土地。创新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管理办法,通过统一有形的土地市场,以公开规范的方式转让、出租土地使用权,享有与国有建设用地平等权益。开展进城农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置换城市社保、以宅基地使用权置换城镇住房的试点工作。通过经济补偿、置换等办法,探索农村闲置宅基地退出制度。开展“留用地”制度试点,将一定比例的征收土地用于集体经济组织发展经济。控制征地规模,规范征地程序,完善补偿办法,提高补偿标准,严格执行征地补偿款预存制度,严禁拖欠征地补偿费用,实行征地、补偿、保障“三同步”,不断健全农民土地权益保障机制。
(二)创新农村金融制度
着力构建多层次、广覆盖、防风险、可持续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加快发展县(市)、乡镇银行业金融机构,到2012年基本实现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农村信用社)、农业银行和邮政储蓄银行、村镇银行和小额贷款公司对全省乡镇的“三个全覆盖”。充分发挥农业政策性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农业信用社的农村金融主力军作用,增强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为农服务功能,扩大涉农信贷服务。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到县以下地区设立分支机构或营业网点。对各银行业金融机构的“三农”贷款,实行单独统计、单独考核、单独奖励,确保“三农”贷款特别是农业贷款增长不低于各项贷款增长水平,确保县域内金融机构新吸收的存款主要用于当地发放。加快推进村镇银行和农村小额贷款组织试点工作,允许有条件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信用合作,规范发展农民资金互助组织。建立健全政府扶持、多方参与、市场运作的农村信贷担保机制,发展多种形式的农业担保公司和涉农担保业务。扩大农村有效担保物范围,开展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抵质押贷款试点,探索农民林地、水面承包经营权、合作组织股权、农业机械等抵质押贷款方式。
(三)创新农村经营制度
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土地股份合作、社区股份合作组织,不断提高覆盖率和带动力,使之成为引领农民参与市场竞争的主要形式。在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前提下,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推动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和生产经营机制创新,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发展,加快现代农业建设步伐。认真落实龙头企业各项优惠扶持政策,促进龙头企业做强做大,引导龙头企业与基地农户建立“双赢”利益联结机制。认真落实合作经济组织增值税、营业税、所得税减免政策,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对专业合作组织的信贷投放,并实行优惠利率。鼓励农民在自愿基础上,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组建土地股份合作社。对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从事涉农经营活动的,可按规定享受免征所得税、营业税和增值税优惠,执行农业生产用电电价政策,有关行政事业性收费实行优惠。积极推进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改革,明晰产权主体,理顺分配关系,规范经营行为,保障农民对集体财产的权益。
(四)创新“三农”投入机制
坚决贯彻“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加大财政支农投入的各项政策规定,不断扩大公共财政对农村的覆盖面,逐步提高“三农”支出在财政总支出中的比重,加快建立财政支农支出的稳定增长机制。耕地占用税新增收入主要用于“三农”,重点加强农田水利、农业综合开发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市维护建设税政策,各地预算安排的城市维护建设支出要确定部分资金用于乡村规划、基础设施建设和维护。积极开展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制度试点,加大对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村组集体等自主兴办农民直接受益的生产生活设施补助力度。加强对各级财政支农政策落实情况的督促检查,完善奖惩制度。加强财政支农资金整合,调整优化使用结构和投放重点,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在坚持政府主导的基础上,发挥财政资金的导向作用,通过市场化运作筹集资金,形成多元化的“三农”投入机制。积极引导社会资本投资农业农村。健全农业补贴制度,完善补贴办法,逐年较大幅度增加农民种粮积极性。
(五)创新贫困帮扶机制
围绕促进贫困农户增收脱贫和经济薄弱村“八有”建设,进一步抓好整村推进项目扶贫、产业化带动扶贫和劳动力转移就业扶贫,创新帮扶工作机制,确保如期实现省委、省政府提出的脱贫攻坚目标任务。要在完善“五方挂钩”帮扶上求突破,坚持以项目为载体、以市场为导向,进一步加强资源、产业、劳务、技术的协作与交流,逐步把挂钩帮扶提升为多形式、全方位的互利合作。重点要加快“四个方面机制”的创新突破:一是在完善“五个一”到村机制上求突破。着力建立健全村企挂钩、富村结对、科技扶贫等新的帮扶工作机制,不断拓宽帮扶工作领域。二是在构建贫困农户脱贫长效机制上求突破。转变就贫困户扶持贫困户的思维方式,开拓思路,通过加强培训促进增收、落实项目实现增收、能人大户带动增收、转移就业稳定增收、合作组织联手增收。三是在建立经济薄弱村内生发展机制上求突破。把加强“双强”班子建设放在突出位置,增强经济薄弱村干部群众依靠自身力量加快发展的信心和决心,千方百计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力。四是在科学使用扶贫资金机制上求突破。按照“一次投入、周转使用、滚动发展、保值增值”的思路,积极探索财政扶贫资金可持续发挥效益的机制,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吸引更多资源投入扶贫。同时,进一步完善小额扶贫贷款工作机制,积极开展“村级发展互助资金试点”工作,充分发挥信贷资金在扶贫开发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