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 文 通过分析电力行业培训教育的发展现状,结合笔者的工作经验,分析了当前电力行业教育培训的新转变,以其中的培训内容体系特点转变作为突破口,对电力行业教育培训如何发展提出新的见解。
关键词:电力行业;教育培训;未来发展
笔者所在单位为一家集员工培训、技术研发、人才评价与交流、管理创新和党校职能为一体的专业化机构,是上海市政府认定的企业技术中心和专利工作示范企业,也是华东电监局批准的上海供电质量检测中心。根据国家电网公司“全面实施科技兴企和人才强企战略”的要求,培训中心(党校)将主动担负“上水平、促发展、出成果、育人才”使命,以“科学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为价值导向,为建设“一强三优”现代公司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
基于国家电网对培训中心的新要求及新目标,如何在应对整个行业出现的新转变的同时,结合自身的优势,为电力行业教育培训的发展注入新活力。
一、当前电力行业培训教育在内涵上发生的新转变
主要变现在以下四点:
(一)目标取向由单纯实用性向实用性和先进性的融合转变
电力行业的教育培训以学员能胜任电力行业的职业角色,满足投入-产出的回报期待为目标取向,更多的体现为实用性。随着近年来信息量的剧增,新知识、新技术等的推陈出新在很大程度上缩短了知识更新的周期。而电力行业属高新技术密集的典范,在生产中应用的高、精、尖的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越来越多,使得整个行业对高素质专门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基于此,只有把实用性和先进性融合起来,才能与电力行业对未来人才的需求特点相匹配,以实现“输出行业所需的高素质人才”的目标。
(二)培训对象由员工特定性向社会开放性转变
基于培训中心的职能定位—— “员工培训、技术研发、人才评价与交流、管理创新”等,决定了培训中心不再是仅仅为电力行业的在职员工提供培训的机构,其更多的承担了行业所赋予的社会责任,即:培训中心的教育对象增加了电力行业、企业的社会劳动后备力量。
(三)培训内容体系由单纯技能性向综合广泛性转变
培训中心承担着为电力行业员工提供知识更新、素质提升、劳动力再生产的使用,是电力行业相关企业人才培训的摇篮。随着电力行业管理体制的不断改革及新技术、新知识的推广应用,电力行业传统的职能、岗位将发生深刻的变化,尤其在应用知识和技能上有了多方面的拓展,即综合能力的提升,因此与之对应的培训内容体系势必也随之变化。
现阶段单纯技能性的培训内容体系只能解决员工实用知识和技能水平的提高问题,综合广泛性的培训内容体系才能解决员工的综合素质提高问题。基于此,只有综合广泛的培训内容体系,才能为电力行业培训出既适应电力体制改革需要的、具有较高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高规格的电力行业企业员工,又能适应时代发展的人才。
(四)教学过程由周期性向持续性转变
随着构建“学习型企业”的进展,员工的自主学习将贯穿于整个职业生涯,“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将成为员工的工作方式和生活习惯。因此,电力行业的教育培训不再是周期性的举办培训活动,而是基于电力企业及岗位发展的要求,为其制定长远的、翔实的培训计划和学习地图,促使其持续学习。
笔者从现有的培训内容体系出发,对不同岗位的能力要求(即任职资格)及培训内容体系的完整性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思路。
二、现有培训内容体系的分析及解决思路
(一)岗位管理体系
1.现阶段存在的问题盘点
培训体系内容构建的基础是岗位管理体系,包括各位名称、数量、职种划分等。因此,通过对现有与岗位相关的资料分析、梳理,发现现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1)职种划分不一致
对于某专业来说,各材料中的职种划分不一致。
(2)职种划分有效性
各版本材料的职种划分不一致,其中国家电网版和上海版的职种数量不一致,且各版本均是2008年版,目前部分岗位已经发生了变化。
(3)岗位数量不确定
任职资格与基地规划要求中提及的岗位数量与综合培训基地需求调研获得的岗位数量不一致。
(4)岗位与职种的对应关系
同一个岗位存在于不同的职种中、一个岗位对应多个职种。
2.解决思路
培训内容体系是一个包含内容、空间、时间的立体结构,其中内容是指课程体系所包含的要素、空间是指各要素之间的逻辑关系,时间指各要素建设的时间规划。而岗位体系则是培训内容体系建立的根基,因此,对岗位体系的梳理和完善,使其具有较高的实用性、实时性,显得更为迫切。
职种划分需要结合新形势、新要求进行更新或修订,以确保其有效性。
3.解决思路一
明确各专业的岗位清单,并对岗位重新进行职种梳理,任职资格的优化(该方案涉及到原有任职资格的重新梳理,工作量较大,且需要人力资源部介入)。
4.解决思路二
以国网版职种(34个)及岗位(92个)划分为主要依据,参考上海版职种划分,建立两套体系间的映射关系,并对国网版职种进行修订。在此基础将现有岗位与修订版的职种进行匹配,对于不能匹配的岗位(如新增岗位或调整岗位),请专业老师或专家对其进行职种归类,并继续对国网职种体系进行修订。在此基础上将修订版的国网职种划分体系与上海版任职资格体系进行匹配,并明确各职种的任职资格要求,并梳理其课程清单。
(二)课程体系建设
1.现阶段存在的问题盘点
电力行业培训中心共有8大专业,以其中的继电保护专业诊断结果为例:
(1)课程模块的划分标准不一致,课程大纲的编写标准(深度)不统一,且部分课程缺少课程大纲
(2)不同资料来源的课程名称不一致
(3)相同的课程内容对应不同的课程名称
(4)教材编写的专业老师资源不确定,审核教材的专家资源不确定
2.解决思路
统一课程大纲和教材的编写模板,组织专家、专业老师、设备厂商编写专业教材,培训顾问协助辅导。即:
从课程清单、课程大纲、教材编写三个方面来构建课程体系方案,具体如下:
(1)8大专业课程清单的实施路径:通过分级的职业种类能力分析,划分工种,定义级别角色,对能力要素进行描述;通过职业种类能力分析分解表,确定级别描述;根据实训室的设备及教室情况确定课程分类,梳理分类的课程清单,整理8大专业课程清单。
(2)8大专业课程大纲的实施路径:对现有课程大纲进行梳理,依据8大专业课程清单及课程大纲的模板,辅导专业老师按照大纲模板进行编辑。
(3)8大专业教材编写的事实路径:对现有教材进行梳理,依据8大专业课程大纲及教材编写模板,辅导专业老师、厂商按照教材模板进行编辑。
三、结语
电力行业的教育培训内容体系是一个系统工程,岗位体系的梳理和完善是培训内容体系构建的根基,课程体系的梳理和完善也仅仅是完成了培训内容体系构建的第一步。如何将与培训相关的各种软、硬件资源,包括实训室、模块、课件、师资等资源协同应用,则是其中的重中之重,这也将是笔者和本文的下一步思考方向。
作者简介:邱靖,女,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培训中心,培训师,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教育培训管理。
关键词:电力行业;教育培训;未来发展
笔者所在单位为一家集员工培训、技术研发、人才评价与交流、管理创新和党校职能为一体的专业化机构,是上海市政府认定的企业技术中心和专利工作示范企业,也是华东电监局批准的上海供电质量检测中心。根据国家电网公司“全面实施科技兴企和人才强企战略”的要求,培训中心(党校)将主动担负“上水平、促发展、出成果、育人才”使命,以“科学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为价值导向,为建设“一强三优”现代公司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
基于国家电网对培训中心的新要求及新目标,如何在应对整个行业出现的新转变的同时,结合自身的优势,为电力行业教育培训的发展注入新活力。
一、当前电力行业培训教育在内涵上发生的新转变
主要变现在以下四点:
(一)目标取向由单纯实用性向实用性和先进性的融合转变
电力行业的教育培训以学员能胜任电力行业的职业角色,满足投入-产出的回报期待为目标取向,更多的体现为实用性。随着近年来信息量的剧增,新知识、新技术等的推陈出新在很大程度上缩短了知识更新的周期。而电力行业属高新技术密集的典范,在生产中应用的高、精、尖的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越来越多,使得整个行业对高素质专门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基于此,只有把实用性和先进性融合起来,才能与电力行业对未来人才的需求特点相匹配,以实现“输出行业所需的高素质人才”的目标。
(二)培训对象由员工特定性向社会开放性转变
基于培训中心的职能定位—— “员工培训、技术研发、人才评价与交流、管理创新”等,决定了培训中心不再是仅仅为电力行业的在职员工提供培训的机构,其更多的承担了行业所赋予的社会责任,即:培训中心的教育对象增加了电力行业、企业的社会劳动后备力量。
(三)培训内容体系由单纯技能性向综合广泛性转变
培训中心承担着为电力行业员工提供知识更新、素质提升、劳动力再生产的使用,是电力行业相关企业人才培训的摇篮。随着电力行业管理体制的不断改革及新技术、新知识的推广应用,电力行业传统的职能、岗位将发生深刻的变化,尤其在应用知识和技能上有了多方面的拓展,即综合能力的提升,因此与之对应的培训内容体系势必也随之变化。
现阶段单纯技能性的培训内容体系只能解决员工实用知识和技能水平的提高问题,综合广泛性的培训内容体系才能解决员工的综合素质提高问题。基于此,只有综合广泛的培训内容体系,才能为电力行业培训出既适应电力体制改革需要的、具有较高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高规格的电力行业企业员工,又能适应时代发展的人才。
(四)教学过程由周期性向持续性转变
随着构建“学习型企业”的进展,员工的自主学习将贯穿于整个职业生涯,“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将成为员工的工作方式和生活习惯。因此,电力行业的教育培训不再是周期性的举办培训活动,而是基于电力企业及岗位发展的要求,为其制定长远的、翔实的培训计划和学习地图,促使其持续学习。
笔者从现有的培训内容体系出发,对不同岗位的能力要求(即任职资格)及培训内容体系的完整性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思路。
二、现有培训内容体系的分析及解决思路
(一)岗位管理体系
1.现阶段存在的问题盘点
培训体系内容构建的基础是岗位管理体系,包括各位名称、数量、职种划分等。因此,通过对现有与岗位相关的资料分析、梳理,发现现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1)职种划分不一致
对于某专业来说,各材料中的职种划分不一致。
(2)职种划分有效性
各版本材料的职种划分不一致,其中国家电网版和上海版的职种数量不一致,且各版本均是2008年版,目前部分岗位已经发生了变化。
(3)岗位数量不确定
任职资格与基地规划要求中提及的岗位数量与综合培训基地需求调研获得的岗位数量不一致。
(4)岗位与职种的对应关系
同一个岗位存在于不同的职种中、一个岗位对应多个职种。
2.解决思路
培训内容体系是一个包含内容、空间、时间的立体结构,其中内容是指课程体系所包含的要素、空间是指各要素之间的逻辑关系,时间指各要素建设的时间规划。而岗位体系则是培训内容体系建立的根基,因此,对岗位体系的梳理和完善,使其具有较高的实用性、实时性,显得更为迫切。
职种划分需要结合新形势、新要求进行更新或修订,以确保其有效性。
3.解决思路一
明确各专业的岗位清单,并对岗位重新进行职种梳理,任职资格的优化(该方案涉及到原有任职资格的重新梳理,工作量较大,且需要人力资源部介入)。
4.解决思路二
以国网版职种(34个)及岗位(92个)划分为主要依据,参考上海版职种划分,建立两套体系间的映射关系,并对国网版职种进行修订。在此基础将现有岗位与修订版的职种进行匹配,对于不能匹配的岗位(如新增岗位或调整岗位),请专业老师或专家对其进行职种归类,并继续对国网职种体系进行修订。在此基础上将修订版的国网职种划分体系与上海版任职资格体系进行匹配,并明确各职种的任职资格要求,并梳理其课程清单。
(二)课程体系建设
1.现阶段存在的问题盘点
电力行业培训中心共有8大专业,以其中的继电保护专业诊断结果为例:
(1)课程模块的划分标准不一致,课程大纲的编写标准(深度)不统一,且部分课程缺少课程大纲
(2)不同资料来源的课程名称不一致
(3)相同的课程内容对应不同的课程名称
(4)教材编写的专业老师资源不确定,审核教材的专家资源不确定
2.解决思路
统一课程大纲和教材的编写模板,组织专家、专业老师、设备厂商编写专业教材,培训顾问协助辅导。即:
从课程清单、课程大纲、教材编写三个方面来构建课程体系方案,具体如下:
(1)8大专业课程清单的实施路径:通过分级的职业种类能力分析,划分工种,定义级别角色,对能力要素进行描述;通过职业种类能力分析分解表,确定级别描述;根据实训室的设备及教室情况确定课程分类,梳理分类的课程清单,整理8大专业课程清单。
(2)8大专业课程大纲的实施路径:对现有课程大纲进行梳理,依据8大专业课程清单及课程大纲的模板,辅导专业老师按照大纲模板进行编辑。
(3)8大专业教材编写的事实路径:对现有教材进行梳理,依据8大专业课程大纲及教材编写模板,辅导专业老师、厂商按照教材模板进行编辑。
三、结语
电力行业的教育培训内容体系是一个系统工程,岗位体系的梳理和完善是培训内容体系构建的根基,课程体系的梳理和完善也仅仅是完成了培训内容体系构建的第一步。如何将与培训相关的各种软、硬件资源,包括实训室、模块、课件、师资等资源协同应用,则是其中的重中之重,这也将是笔者和本文的下一步思考方向。
作者简介:邱靖,女,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培训中心,培训师,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教育培训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