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原创押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河北省北部的塞罕坝处在风沙口,“飞鸟无栖树,黄沙遮天日”是塞罕坝高原荒丘的真实写照。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自1962年以来,三代塞罕坝人不畏艰难,在高寒、高海拔、大风、沙化、少雨,没有粮食、缺少房屋、交通闭塞、没有医院的恶劣环境下,塞罕坝人啃窝头、喝雪水、住马架、睡窝棚、钻地窨子,斗严寒抗冰雪,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狗晚,五十多年如一日种树不止,硬是在这片荒原上造出了一个奇迹,56年来,将森林覆盖率由11.4%提高到80%,如今,塞罕坝每年为京津地区输送净水1.37亿立方米,释放氧气55万吨,成为守卫京津的重要生态屏障,阻沙涵水的“绿色长城”。成为名副其实的“华北之肺”。
请结合材料内容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做,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立意方向
这是一个把人迹罕至、风沙肆虐的茫茫荒原变成万亩林海的故事,但不仅仅是一个故事,更是一种精神。其中蕴含的每一种精神,都是切题的立意角度。
1.持之以恒精神。写作时可以运用并列式结构,列举自古至今3~4个不同时期、不同领域中华儿女持之以恒成就大业的经典事例,使之成为一个代表、一个缩影,凸显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2.艰苦奋斗精神。写作时可以先提炼出塞罕坝人“艰苦创业”的精神,论述这种精神在“荒漠变林海”的浩大工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然后自然过渡,论述当今社会必须传承和弘扬“艰苦创业”的精神、如何传承弘扬“艰苦创业”的精神,体现现实意义和时代气息。
3.使命担当精神。选择这个角度来写,可以运用“引议联结”的结构展开论述,特别要阐述在建设美丽中国的伟大事业中,每个人都要牢记使命,勇于担当。也可以写成记叙文,以讲述故事的形式,展现不同时代、不同领域践行使命者的风采。
4.无私奉献精神。从这个角度写,可以模仿杨朔的《荔枝蜜》等写成散文,由塞罕坝精神引申开来,假借天地一物,托物言志,尽情讴歌无私奉献精神;也可以以塞罕坝人的口吻,构思一个三代人艰苦创业的故事。这样写,可以独辟蹊径,标新立异,避免常规议论文的“撞车”现象。
突围角度一:故事新编,让人耳目一新
名师支招:紧紧围绕文章立意,对中外名著的故事情节进行巧妙的改编,赋予新的内容,使经典故事焕发出新的活力,显得新颖别致,不落窠臼。
佳作赏析
绿色火焰山
□陕西商南高中高三(17)班 汪 旭
大雪半月,雪积深数尺。孙悟空立于花果山之巅,望着满天银装,浑身瑟缩,忽地想起了取经途中所遇的火焰山。“俺老孙取暖去也。”便一个筋斗云翻了过去。
来到火焰山,看到眼前之景,孙悟空不禁心中暗自一惊:莫不是俺老孙走错了地方?只见眼前碧海连波,云雾缭绕,飞禽走兽,追逐嬉戏,仙府洞天也不及眼前之美啊!
孙悟空原地将脚跺了三跺,便见一白衣老者扛着锄头、拎着袋子从土地中钻将出来。孙悟空跳将上去,随手从袋子里拿出一个桃子啃了起来,边啃边问:“土地老儿,怎地老孙百年未至,这火焰山就变化如此之大?莫不是得了瑶池仙水,再造了此地生机啊?”
土地神将腰身微微一弯,作了一揖,缓缓答道:“回大圣,瑶池仙水此等神物怎会是火焰山贫瘠之地所能拥有,这眼前胜景都是此地山民亲手创造的。”
孙悟空更加惊讶,竟是连手中的桃子都忘了吃,急急问道:“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小小山民怎会有如此大的能耐?”
再答时,土地脸上带着骄傲的神色,声音中充满自豪之意:“想当年,大圣师徒经过火焰山,备受煎熬。那时起,小老儿便明白,要想摆脱眼前困境,必须要靠自己,于是便带领山民们一同种起树来。”
“不过百年光阴,凡人怎会种下这么多树?只看这合抱的苍松,便知这绝非一日之功。”
“大圣所言極是。此地山民百年如一日,始终不忘初衷。父传子,子传孙,孙又传子……子子孙孙无穷尽也。他们靠着恒心和毅力,终得眼前美景。”
孙悟空心中更为惊叹!他挠挠脑袋,眨巴着眼睛,沉默良久。
土地再道:“人中圣贤荀子有言道:‘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小老儿与山民之所以能够成功,是因为我们始终不忘持之以恒的信念。拥有了这个信念,教它荒漠秃岭变成林海仙境,也不是什么难事。”
闻听此言,孙悟空跳将起来,丢掉手中的桃子,连连拍手赞道:“好,好,说得好!”
土地趁机邀请道:“大圣难得一来,何不随我入山一观?那碧水清流,异瓜奇果,火焰山应有尽有,与你花果山相比,自不逊色。”
“俺老孙随你去也。”
孙悟空将手搭在额头,沿途左看右看,赞道:
火焰山前风景异,山民世代换新绿。哪得青山美如许,只缘恒心永不弃!
名师点评
作者由《西游记》的相关内容展开大胆合理的想象,紧紧围绕“持之以恒”的主题,精心构思了一个新奇而又不失真实的故事,读来耳目一新,耐人寻味。描写孙悟空等人物形象,能与原作的风格保持一致,语言、动作、神态等符合人物的身份以及性格特点,手法娴熟。标题设置悬念,新颖别致,颇具匠心,能极大地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结尾一首小诗,完美地扣合了主题,读来音韵和谐,朗朗上口。
突围角度二:以小见大,着意巧妙构思
名师支招:选取生活中看似细小的故事,在不动声色的娓娓叙述中刻画人物形象,突出人物的思想品格和高贵气质,揭示某种生活哲理。
佳作赏析
神圣的抉择
□陕西商南高中高三(17)班 王文培
“你愿意扎根这片土地,无论它是荒漠还是绿洲,是贫瘠还是肥沃,是盐碱遍地还是黄沙漫天,你愿意吗?”一个声音庄严地响起。 “我——愿意!”望着塞罕坝这片林海,我做出了郑重的选择。
家人和亲朋好友都坚决反对。“一辈子窝在大山里,就这点出息!”父亲看着倔强的我,狠狠地说。“唉!保重身体,照顾好自己。”老师摇摇头说。在别人眼里,我似乎犯了一个天大的错误,而且无药可救。
向我问话的,是一位满脸黝黑、长着花白胡子的老人。我不知道他的名字,只知道人们都叫他“三哥”,听说他是这里的第三代人。
一大早,“三哥”就把我从床上拎了起来:“起来起来,巡山去了。”我忽地跳下床,揉着蒙眬的眼睛,跟他进了深山。
所谓“巡山”,就是在这片林海的几个制高点上来回穿梭巡视,通过高高的瞭望塔来观察是否有火情。“在这片广袤的林地中,一丁点儿火星都会引来巨大的灾难,一根烟头都可能烧掉整个林山”,“三哥”总是这样谆谆地教导我。
“东坡正常,西坡正常……”我举着望远镜四处观察,报告,“三哥”则不停地在笔记本上匆匆记录着什么。“三哥,这个本本是干啥的?”“三哥”头也不抬:“你以为让你报告情况干吗?这些都要记录下来的。”“能让我看看吗?”我翻了翻这笔记本,发现上面密密麻麻地写满了每一天的天气、风速、各坡的情况。我不由得肃然起敬!“三哥,你这本笔记写了几年了?”“这是最近的,”他说,“昨晚上你睡的床铺下面有一百来本,那是之前记的。”我一脸愕然。
简单地啃了一个馒头,“三哥”说带我到其他几个地方转转。一边走,他一边向我介绍:“那个小土坡,乾隆爷在上面打过鹿……那个小低洼,康熙王在那里套过狼……”
最后,他带我到了一个营地的遗址旁。不知怎的,“三哥”的眼里噙满了泪水,脸上显出隐隐的骄傲,神情肃穆:“这里是第一代先人居住的地方!”我惊讶地看着眼前的情景:所谓的营地,只不过是一个简陋的地窨子。真不敢想象,先人是怎样挺过来的!“当年他们响应国家号召,扎根于这片土地,吃尽了苦头,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这里!”“三哥”顿了顿,“他们留下一句话:‘塞罕坝,我的家。虽贫瘠,不嫌弃。’”说罢,他凝目远视,良久不语。
夕阳落山,月亮冉冉升起,林场异常静寂。我,仍在瞭望塔守夜。
月光如水,微风阵阵,林海一望无垠。看碧波连连,听松涛沙沙,晚上一定会做个好梦!
名师点评
本文运用以小见大的写法,通过“三哥”和“我”这第三代塞罕坝人和新生代人护林的故事以及“我”在营地遗址旁的见闻,含蓄地表现了塞罕坝人不畏艰辛献身绿化事业的崇高美德,凸显了恪尽职守的敬业精神,寓含未竟大业后继有人的深意,构思巧妙,叙事完整。文章笔调新奇而充满智慧,既亲切又紧扣主题。
突围角度三:逐层递进,彰显论述深度
名师支招:写作议论文时,在提出问题之后,按照层层递进的逻辑顺序,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展开论述,由表象揭示本质,这样,既显得条理清晰,又使论述具有深度和高度。
佳作赏析
艰苦创业 追梦不止(节选)
□陕西商南高中高三(17)班 郑婉莹
在高寒荒漠上,塞罕坝人经过三代半个多世纪艰苦卓绝的奋斗,造出百万亩人工林海,为京津筑建了一道防沙源、涵水源的“绿色长城”。塞罕坝精神不仅是一份坚守,更是一种感动。
从“一棵松”到世界最大人工林海,塞罕坝每棵树的年轮,都记载着生态文明的进程。几代塞罕坝人,为了那份沉甸甸的责任,含辛茹苦,任劳任怨。在积雪皑皑的塞北荒漠,“一日三餐有味无味无所谓,爬冰卧雪冷乎冻乎不在乎”,以中有足乐者,不计口体之奉不若人也。他们用艰辛与执着再次让塞罕坝成为名副其实的“美丽的高岭”,创造了“沙漠变绿洲,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
有谁知,创业之难,难于上青天。荒漠变林海,无异于“愚公移山”。冬天的塞罕坝,白毛风一刮就是几个月。没膝深的雪窝子,每走一步都要使出全身力气,羊皮袄穿在身上经常被冻裂。屋内炕上铺的只有一层莜麦秸子,晚上睡觉甚至还要戴上皮帽子。然而,就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塞罕坝人硬是冻不坏、压不垮、饿不倒,如雪松,顶天立地,傲然挺立!
“塞罕坝”是一种精神,更是一部艰苦奋斗、永不言弃的创业史。创业的三代人,坚定一个信念;追梦的三代人,牢记一种责任。他们艰苦创业,是因为在他们身上,凝聚着矢志不渝、坚韧不拔的传统美德,闪耀着使命至上、甘于奉献的历史担当,彰显着爱国敬业、造福后代的无疆大爱。
古有五丁开山,历尽艰险,终于天堑变通途;今有塞罕坝人筚路蓝缕,使得荒原变林海。欲成大事、圆美梦者,勿忘“艰苦”二字!
·原创·
巧借三模板秘诀,完成任务驱动型作文
□安徽省太湖县教育局 陈 琼
自从教育部考试中心专家张开在《对2015年高考作文的特点及相关问题的解读》文章中提出“任务驱动型作文”后,该概念在全国高中语文界迅速升温。近几年高考大面积考查了这类作文,这也可能是2018年备考乃至今后一段时期高考作文的趋势。面对这一全新的、尚在不断创新完善中的题型,很多考生产生了惧怕心理。因此,笔者从众多精彩任务驱动型作文中,提炼出具有普遍性、“共性”的三个典型模板供大家借鉴。
模板一:爭议型四字诀(判+议+反+路)
所谓争议型,即作文题里提供的材料有争议性。具体操作步骤为:
“判”即判定。面对材料的不同观点,做出理智的正确判断,表明自己的态度。“议”即议论。结合材料,分析问题,也可以采用几个分论点的形式。“反”即反面论述、反其道而行之。即指出如果不如所论观点,则会出现怎样的结果。“路”即出路、方向。在结尾指出解决问题的方向,收束全篇。
运用该模板时应注意:“判”要掷地有声,旗帜鲜明,不要模棱两可。“议”要一针见血,摆事实、讲道理,特别是要结合材料,夹叙夹议。“反”要批判有力,结合现实,全方位、多角度地辩证分析,防止极端言论。“路”要有新意,不能隔靴搔痒。指出的解决问题之路越好,文章的说服力越高。这一模板适用于争议较大的材料。 考场真题例证
2015年高考全国卷Ⅰ作文题“女儿举报爸爸开车打电话”
写给老陈的一封信
□一考生
前些日子您开车接电话而被女儿举报的事引发了广泛关注。我认为小陈的做法是正确的,她对您的举报由情而生,由法而成,合情合法,值得肯定与赞誉。
法,由情而生。歌德有言:“一部恒久与健全的法律,必然是情感与理智的统一。”您因受法律教育而产生的处罚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法律为您的生命安全而生,且为您的家庭幸福保驾护航。当您因被自己女儿举报而有所愤愤时,何妨看看家人眼底的挚爱,何妨感受法律严肃面孔上的温情目光。
情,寓法而约。世上多少人怀着对您开车时接电话这种行为的纵容,任由您违章危险驾驶,一旦发生事故,后果将多么令人悲叹。情感一旦超出了法律的约束,就不再是爱,而成了害。
无法治不足以明是非,无法治不足以辨黑白,无法治不足以振纲纪。一个真正崇高的人,可以做到情与法的统一;一个文明和谐的社会,亦是如此。社会是一个个人的集合体,只有以法律为强健的筋骨,以情感为温润的血液,社会才能焕发活力,阔步而前!
有人把您女儿的做法解读为“大义灭亲”,我不敢苟同。这说明当下中国仍有人将情与法割裂开,看不到情與法的和谐统一。中国自古讲究忠信孝悌,重情重义,但在依法治国的当代,何妨既“入则孝,出则悌”、兄友弟恭,又铁面无私、崇纪遵法呢?希望您能理解女儿的做法,我们需要更多这样的事例涌现出来,缔造一个情法并重的文明中国!(因版面原因,我们未能按书信体排版,考生请注意)
判
开头作者即模拟“朋友”的视角,对观点作出了正确的判断:“小陈的做法是正确的,她对您的举报由情而生。”
议
文章第2至3段开始“议”,即紧扣论点里“法”与“情”分条理地论述。文章从“法由情而生”和“情寓法而约”的两个角度,通过对比,全面而深入地进行论述。
反
如果无法无天又会怎样?作者从反面进行论述,让论述更加全面,文章不显极端。
路
结尾作者指出目前“情与法”的出路,那就是“不要误解、理解女儿”,从而为文明中国共同努力。
模板二:优选型四字诀(选+议+反+回)
所谓优选型,即作文题中的材料是组合性质的。
“选”即选定。选出观点,写在开头,单刀直入,直奔主题。“议”即议论。根据提供的材料,对论点进行分析论证。论证的方法和我们平时的议论差不多,要注意摆事实、讲道理多种手法并用。“反”即反面入手,退一步进行反驳,让观点左右逢源,全面科学。“回”即回首、回头。在结尾处注意回眸一笑,照应开头的观点。
对于“优选型”任务驱动型写作模板,我们应该注意:“选”要结合自己的长处,扬长避短,选出的论点应该是自己最熟悉、最能发挥自己的写作水平的。“议”要结合材料,紧扣观点,多种手法,重点突破。“反”要从反面针锋相对,用语可以幽默、辛辣,让反面的例子更有讽刺性和说服力。“回”要巧妙、自然,学会运用开头的关键词句来“打眼”,不能生搬硬套。神龙摆尾,遥望开头,才能美观紧凑。
考场真题例证2016年天津高考作文题“电子书”
最爱手机电子书
□一考生
青春是一种时尚,青春阅读也总是紧跟潮流的脚步,一起迈向未来。我最喜欢的阅读方式就是看手机电子书。
顾名思义,所谓手机电子书,就是指手机上的电子书。相对于传统的纸质书籍,它有着独特的优势。首先,手机电子书储存在手机里,占用手机的内存空间非常小,而且随时随地都可以提出来。其次,很多电子书都是免费的,这为我们省下了一大笔钱。最后,电子书阅读片段化居多,有利于我们利用零碎的时间。如等车等人的间隙,我们都可以读上一读。
但“磨刀恨不利,刀利伤手指”,电子产品毕竟是一把“双刃剑”,它在给我们带来方便的同时,也损伤着我们的视力。记得有网友写段子调侃:“老看电子书,视力下降得厉害。夹起一块红烧肉发现好多毛,认真地一根根地拔,等放进嘴里,才发现居然是块姜。”近年来,因为我长时间沉浸在电子书海,虽积累了不少知识,但视力也是直线下降。电子书,真可谓“让我欢喜让我忧”。
开发商当然也发现了这一问题并采取了非常人性化的措施——推出“有声读物”,如果眼睛看书看累了,就换成耳朵听书吧,就如他们宣传的那样“随时随地听我想听”,于是品一杯清茶,戴上高保真立体声耳机,时不时地我就开始神游了。这样一来,我对电子书可谓爱得痴迷。
南宋诗人尤袤说:“饥读之,以当肉;寒读之,以当裘;孤寂而读之,以当朋友;幽忧而读之,以当金石琴瑟也。”手机电子书同样给我以青春之精神食粮,是我们不离不弃的成长好伙伴。
选
本文考生以材料中的青春阅读为引子,选择自己最喜爱的:手机电子书。
议
文章第二段开始“议”,即分条理地论述手机电子书的优势,“方便”“省钱”“巧用时间”等诸多优点,特别是对比手法的运用,使得论述深刻、给力。
反
作者在第3至4段里,结合有趣的故事,笔锋一转,指出电子书阅读的缺点。论述全面,不极端。
回
结尾引用名言,回眸一应,正好紧扣主题,同时让结构显得非常严谨。
模板三:事实现象型四字诀(截+议+比+呼)
所谓事实现象型,即材料给的是个事实。
“截”即截取。针对材料里的事实和现象,截取一个“横截面”,从而作为议论的突破口。“议”即分析、议论。围绕“横截面”的论点,展开议论。“比”即作比较、对比论证。对比论证既有不同类的横向对比论证,又有同一类别的纵向对比论证。比一比,才能凸显主体。“呼”即呼吁和呼应,这里包含两个意思,一是结构上呼应开头,首尾呼应;二是发出呼吁,提出希望。 “事实现象型”任务驱动型模板,又要注意:“截”要截取最具有代表性的面,能在整个事实现象中占据主体或核心的地位。同时,“横截面”一般写在开头,以小見大,树立主干。“议”要深入有力。在手法上,不仅仅要事例论证,更要学会分析论证、夹叙夹议等方式的结合。“比”要结合生活实际,比的过程也是议论的过程。进行对比的对象,可以类比联想,不一定要拘囿于原材料的内容。“呼”要真诚、自然,不能空喊口号、空洞无力。在结尾可以振臂一呼,既可以呼应开头,又可以提出希望和解决问题的方向。
考场真题例证2016年高考全国卷III作文题“小羽创业”
“推陈”也可“出新”
□一考生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而小羽创业的故事,向我们提供了一个创新的成功妙法——“推陈出新”。
小羽创业,为什么会成功?很明显,他得益于在传统工艺上推陈出新、不断创新。首先,他选择了众所周知的传统花茶。传统工艺花茶是“陈”,而“新式花茶”即“新”。后来小羽在排除山寨干扰后,继续率领团队“不断创新”,最终成为众望所归的致富带头人。综观其变,这得益于推陈出新的好起点和不断创新的动力。
曾经有一部电视剧,导演就是采用推陈出新的方法,让此剧红极一时。该剧原故事为中国古代四大传说之一的《白蛇全传》;导演采用古老神话和最新动画巧妙结合的方法,利用黄梅戏的原始曲调,改编成新的歌舞唱腔,借用女星来“反串”男主角许仙,取新剧名为《新白娘子传奇》。正是在这样传统“陈”的基础上,融入、添加了创新的元素,从而达到了“出新”的效果。该剧热播后,收视率一直稳居榜首,商家也因此赚得盆满钵满,不亦乐乎。
文似看山不喜平,茶贵清香文贵新。在写作中,我们借鉴前人的成果,再加以推陈出新,也是一大妙法。例如宋代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就是在苏轼的《赤壁怀古》的基础上推陈出新的。苏轼写“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辛弃疾写成“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苏轼写“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辛弃疾写道“人道寄奴曾住”……苏轼成功了,辛弃疾也成功了,两人并称“苏辛”,都成为豪放派的代表人物。
由此可见,创新永无止境,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去“推陈”、去“出新”吧!
截
作者截取了材料中的“小羽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推陈出新”这一面,提炼出主题。
议
第2段开始作者就进行“议”,即围绕材料分析原因——传统工艺花茶是“陈”,而“新式花茶”即“新”。同时论述推陈出新的作用。
比
在第3至4段里,作者将“白蛇传”与“新白娘子传奇”、辛弃疾词与苏轼词的事例进行对比,充分表明在“陈”的基础上的“新”价值。
呼
结尾用“创新永无止境”呼应开头,水到渠成,令人信服。
当然,具体问题具体对待,模板不是万能钥匙,我们应该根据具体语言材料来组织文章结构,例如“议”与“比”也可以省略“比”,或者加入其他手法,都可以。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河北省北部的塞罕坝处在风沙口,“飞鸟无栖树,黄沙遮天日”是塞罕坝高原荒丘的真实写照。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自1962年以来,三代塞罕坝人不畏艰难,在高寒、高海拔、大风、沙化、少雨,没有粮食、缺少房屋、交通闭塞、没有医院的恶劣环境下,塞罕坝人啃窝头、喝雪水、住马架、睡窝棚、钻地窨子,斗严寒抗冰雪,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狗晚,五十多年如一日种树不止,硬是在这片荒原上造出了一个奇迹,56年来,将森林覆盖率由11.4%提高到80%,如今,塞罕坝每年为京津地区输送净水1.37亿立方米,释放氧气55万吨,成为守卫京津的重要生态屏障,阻沙涵水的“绿色长城”。成为名副其实的“华北之肺”。
请结合材料内容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做,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立意方向
这是一个把人迹罕至、风沙肆虐的茫茫荒原变成万亩林海的故事,但不仅仅是一个故事,更是一种精神。其中蕴含的每一种精神,都是切题的立意角度。
1.持之以恒精神。写作时可以运用并列式结构,列举自古至今3~4个不同时期、不同领域中华儿女持之以恒成就大业的经典事例,使之成为一个代表、一个缩影,凸显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2.艰苦奋斗精神。写作时可以先提炼出塞罕坝人“艰苦创业”的精神,论述这种精神在“荒漠变林海”的浩大工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然后自然过渡,论述当今社会必须传承和弘扬“艰苦创业”的精神、如何传承弘扬“艰苦创业”的精神,体现现实意义和时代气息。
3.使命担当精神。选择这个角度来写,可以运用“引议联结”的结构展开论述,特别要阐述在建设美丽中国的伟大事业中,每个人都要牢记使命,勇于担当。也可以写成记叙文,以讲述故事的形式,展现不同时代、不同领域践行使命者的风采。
4.无私奉献精神。从这个角度写,可以模仿杨朔的《荔枝蜜》等写成散文,由塞罕坝精神引申开来,假借天地一物,托物言志,尽情讴歌无私奉献精神;也可以以塞罕坝人的口吻,构思一个三代人艰苦创业的故事。这样写,可以独辟蹊径,标新立异,避免常规议论文的“撞车”现象。
突围角度一:故事新编,让人耳目一新
名师支招:紧紧围绕文章立意,对中外名著的故事情节进行巧妙的改编,赋予新的内容,使经典故事焕发出新的活力,显得新颖别致,不落窠臼。
佳作赏析
绿色火焰山
□陕西商南高中高三(17)班 汪 旭
大雪半月,雪积深数尺。孙悟空立于花果山之巅,望着满天银装,浑身瑟缩,忽地想起了取经途中所遇的火焰山。“俺老孙取暖去也。”便一个筋斗云翻了过去。
来到火焰山,看到眼前之景,孙悟空不禁心中暗自一惊:莫不是俺老孙走错了地方?只见眼前碧海连波,云雾缭绕,飞禽走兽,追逐嬉戏,仙府洞天也不及眼前之美啊!
孙悟空原地将脚跺了三跺,便见一白衣老者扛着锄头、拎着袋子从土地中钻将出来。孙悟空跳将上去,随手从袋子里拿出一个桃子啃了起来,边啃边问:“土地老儿,怎地老孙百年未至,这火焰山就变化如此之大?莫不是得了瑶池仙水,再造了此地生机啊?”
土地神将腰身微微一弯,作了一揖,缓缓答道:“回大圣,瑶池仙水此等神物怎会是火焰山贫瘠之地所能拥有,这眼前胜景都是此地山民亲手创造的。”
孙悟空更加惊讶,竟是连手中的桃子都忘了吃,急急问道:“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小小山民怎会有如此大的能耐?”
再答时,土地脸上带着骄傲的神色,声音中充满自豪之意:“想当年,大圣师徒经过火焰山,备受煎熬。那时起,小老儿便明白,要想摆脱眼前困境,必须要靠自己,于是便带领山民们一同种起树来。”
“不过百年光阴,凡人怎会种下这么多树?只看这合抱的苍松,便知这绝非一日之功。”
“大圣所言極是。此地山民百年如一日,始终不忘初衷。父传子,子传孙,孙又传子……子子孙孙无穷尽也。他们靠着恒心和毅力,终得眼前美景。”
孙悟空心中更为惊叹!他挠挠脑袋,眨巴着眼睛,沉默良久。
土地再道:“人中圣贤荀子有言道:‘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小老儿与山民之所以能够成功,是因为我们始终不忘持之以恒的信念。拥有了这个信念,教它荒漠秃岭变成林海仙境,也不是什么难事。”
闻听此言,孙悟空跳将起来,丢掉手中的桃子,连连拍手赞道:“好,好,说得好!”
土地趁机邀请道:“大圣难得一来,何不随我入山一观?那碧水清流,异瓜奇果,火焰山应有尽有,与你花果山相比,自不逊色。”
“俺老孙随你去也。”
孙悟空将手搭在额头,沿途左看右看,赞道:
火焰山前风景异,山民世代换新绿。哪得青山美如许,只缘恒心永不弃!
名师点评
作者由《西游记》的相关内容展开大胆合理的想象,紧紧围绕“持之以恒”的主题,精心构思了一个新奇而又不失真实的故事,读来耳目一新,耐人寻味。描写孙悟空等人物形象,能与原作的风格保持一致,语言、动作、神态等符合人物的身份以及性格特点,手法娴熟。标题设置悬念,新颖别致,颇具匠心,能极大地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结尾一首小诗,完美地扣合了主题,读来音韵和谐,朗朗上口。
突围角度二:以小见大,着意巧妙构思
名师支招:选取生活中看似细小的故事,在不动声色的娓娓叙述中刻画人物形象,突出人物的思想品格和高贵气质,揭示某种生活哲理。
佳作赏析
神圣的抉择
□陕西商南高中高三(17)班 王文培
“你愿意扎根这片土地,无论它是荒漠还是绿洲,是贫瘠还是肥沃,是盐碱遍地还是黄沙漫天,你愿意吗?”一个声音庄严地响起。 “我——愿意!”望着塞罕坝这片林海,我做出了郑重的选择。
家人和亲朋好友都坚决反对。“一辈子窝在大山里,就这点出息!”父亲看着倔强的我,狠狠地说。“唉!保重身体,照顾好自己。”老师摇摇头说。在别人眼里,我似乎犯了一个天大的错误,而且无药可救。
向我问话的,是一位满脸黝黑、长着花白胡子的老人。我不知道他的名字,只知道人们都叫他“三哥”,听说他是这里的第三代人。
一大早,“三哥”就把我从床上拎了起来:“起来起来,巡山去了。”我忽地跳下床,揉着蒙眬的眼睛,跟他进了深山。
所谓“巡山”,就是在这片林海的几个制高点上来回穿梭巡视,通过高高的瞭望塔来观察是否有火情。“在这片广袤的林地中,一丁点儿火星都会引来巨大的灾难,一根烟头都可能烧掉整个林山”,“三哥”总是这样谆谆地教导我。
“东坡正常,西坡正常……”我举着望远镜四处观察,报告,“三哥”则不停地在笔记本上匆匆记录着什么。“三哥,这个本本是干啥的?”“三哥”头也不抬:“你以为让你报告情况干吗?这些都要记录下来的。”“能让我看看吗?”我翻了翻这笔记本,发现上面密密麻麻地写满了每一天的天气、风速、各坡的情况。我不由得肃然起敬!“三哥,你这本笔记写了几年了?”“这是最近的,”他说,“昨晚上你睡的床铺下面有一百来本,那是之前记的。”我一脸愕然。
简单地啃了一个馒头,“三哥”说带我到其他几个地方转转。一边走,他一边向我介绍:“那个小土坡,乾隆爷在上面打过鹿……那个小低洼,康熙王在那里套过狼……”
最后,他带我到了一个营地的遗址旁。不知怎的,“三哥”的眼里噙满了泪水,脸上显出隐隐的骄傲,神情肃穆:“这里是第一代先人居住的地方!”我惊讶地看着眼前的情景:所谓的营地,只不过是一个简陋的地窨子。真不敢想象,先人是怎样挺过来的!“当年他们响应国家号召,扎根于这片土地,吃尽了苦头,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这里!”“三哥”顿了顿,“他们留下一句话:‘塞罕坝,我的家。虽贫瘠,不嫌弃。’”说罢,他凝目远视,良久不语。
夕阳落山,月亮冉冉升起,林场异常静寂。我,仍在瞭望塔守夜。
月光如水,微风阵阵,林海一望无垠。看碧波连连,听松涛沙沙,晚上一定会做个好梦!
名师点评
本文运用以小见大的写法,通过“三哥”和“我”这第三代塞罕坝人和新生代人护林的故事以及“我”在营地遗址旁的见闻,含蓄地表现了塞罕坝人不畏艰辛献身绿化事业的崇高美德,凸显了恪尽职守的敬业精神,寓含未竟大业后继有人的深意,构思巧妙,叙事完整。文章笔调新奇而充满智慧,既亲切又紧扣主题。
突围角度三:逐层递进,彰显论述深度
名师支招:写作议论文时,在提出问题之后,按照层层递进的逻辑顺序,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展开论述,由表象揭示本质,这样,既显得条理清晰,又使论述具有深度和高度。
佳作赏析
艰苦创业 追梦不止(节选)
□陕西商南高中高三(17)班 郑婉莹
在高寒荒漠上,塞罕坝人经过三代半个多世纪艰苦卓绝的奋斗,造出百万亩人工林海,为京津筑建了一道防沙源、涵水源的“绿色长城”。塞罕坝精神不仅是一份坚守,更是一种感动。
从“一棵松”到世界最大人工林海,塞罕坝每棵树的年轮,都记载着生态文明的进程。几代塞罕坝人,为了那份沉甸甸的责任,含辛茹苦,任劳任怨。在积雪皑皑的塞北荒漠,“一日三餐有味无味无所谓,爬冰卧雪冷乎冻乎不在乎”,以中有足乐者,不计口体之奉不若人也。他们用艰辛与执着再次让塞罕坝成为名副其实的“美丽的高岭”,创造了“沙漠变绿洲,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
有谁知,创业之难,难于上青天。荒漠变林海,无异于“愚公移山”。冬天的塞罕坝,白毛风一刮就是几个月。没膝深的雪窝子,每走一步都要使出全身力气,羊皮袄穿在身上经常被冻裂。屋内炕上铺的只有一层莜麦秸子,晚上睡觉甚至还要戴上皮帽子。然而,就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塞罕坝人硬是冻不坏、压不垮、饿不倒,如雪松,顶天立地,傲然挺立!
“塞罕坝”是一种精神,更是一部艰苦奋斗、永不言弃的创业史。创业的三代人,坚定一个信念;追梦的三代人,牢记一种责任。他们艰苦创业,是因为在他们身上,凝聚着矢志不渝、坚韧不拔的传统美德,闪耀着使命至上、甘于奉献的历史担当,彰显着爱国敬业、造福后代的无疆大爱。
古有五丁开山,历尽艰险,终于天堑变通途;今有塞罕坝人筚路蓝缕,使得荒原变林海。欲成大事、圆美梦者,勿忘“艰苦”二字!
·原创·
巧借三模板秘诀,完成任务驱动型作文
□安徽省太湖县教育局 陈 琼
自从教育部考试中心专家张开在《对2015年高考作文的特点及相关问题的解读》文章中提出“任务驱动型作文”后,该概念在全国高中语文界迅速升温。近几年高考大面积考查了这类作文,这也可能是2018年备考乃至今后一段时期高考作文的趋势。面对这一全新的、尚在不断创新完善中的题型,很多考生产生了惧怕心理。因此,笔者从众多精彩任务驱动型作文中,提炼出具有普遍性、“共性”的三个典型模板供大家借鉴。
模板一:爭议型四字诀(判+议+反+路)
所谓争议型,即作文题里提供的材料有争议性。具体操作步骤为:
“判”即判定。面对材料的不同观点,做出理智的正确判断,表明自己的态度。“议”即议论。结合材料,分析问题,也可以采用几个分论点的形式。“反”即反面论述、反其道而行之。即指出如果不如所论观点,则会出现怎样的结果。“路”即出路、方向。在结尾指出解决问题的方向,收束全篇。
运用该模板时应注意:“判”要掷地有声,旗帜鲜明,不要模棱两可。“议”要一针见血,摆事实、讲道理,特别是要结合材料,夹叙夹议。“反”要批判有力,结合现实,全方位、多角度地辩证分析,防止极端言论。“路”要有新意,不能隔靴搔痒。指出的解决问题之路越好,文章的说服力越高。这一模板适用于争议较大的材料。 考场真题例证
2015年高考全国卷Ⅰ作文题“女儿举报爸爸开车打电话”
写给老陈的一封信
□一考生
前些日子您开车接电话而被女儿举报的事引发了广泛关注。我认为小陈的做法是正确的,她对您的举报由情而生,由法而成,合情合法,值得肯定与赞誉。
法,由情而生。歌德有言:“一部恒久与健全的法律,必然是情感与理智的统一。”您因受法律教育而产生的处罚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法律为您的生命安全而生,且为您的家庭幸福保驾护航。当您因被自己女儿举报而有所愤愤时,何妨看看家人眼底的挚爱,何妨感受法律严肃面孔上的温情目光。
情,寓法而约。世上多少人怀着对您开车时接电话这种行为的纵容,任由您违章危险驾驶,一旦发生事故,后果将多么令人悲叹。情感一旦超出了法律的约束,就不再是爱,而成了害。
无法治不足以明是非,无法治不足以辨黑白,无法治不足以振纲纪。一个真正崇高的人,可以做到情与法的统一;一个文明和谐的社会,亦是如此。社会是一个个人的集合体,只有以法律为强健的筋骨,以情感为温润的血液,社会才能焕发活力,阔步而前!
有人把您女儿的做法解读为“大义灭亲”,我不敢苟同。这说明当下中国仍有人将情与法割裂开,看不到情與法的和谐统一。中国自古讲究忠信孝悌,重情重义,但在依法治国的当代,何妨既“入则孝,出则悌”、兄友弟恭,又铁面无私、崇纪遵法呢?希望您能理解女儿的做法,我们需要更多这样的事例涌现出来,缔造一个情法并重的文明中国!(因版面原因,我们未能按书信体排版,考生请注意)
判
开头作者即模拟“朋友”的视角,对观点作出了正确的判断:“小陈的做法是正确的,她对您的举报由情而生。”
议
文章第2至3段开始“议”,即紧扣论点里“法”与“情”分条理地论述。文章从“法由情而生”和“情寓法而约”的两个角度,通过对比,全面而深入地进行论述。
反
如果无法无天又会怎样?作者从反面进行论述,让论述更加全面,文章不显极端。
路
结尾作者指出目前“情与法”的出路,那就是“不要误解、理解女儿”,从而为文明中国共同努力。
模板二:优选型四字诀(选+议+反+回)
所谓优选型,即作文题中的材料是组合性质的。
“选”即选定。选出观点,写在开头,单刀直入,直奔主题。“议”即议论。根据提供的材料,对论点进行分析论证。论证的方法和我们平时的议论差不多,要注意摆事实、讲道理多种手法并用。“反”即反面入手,退一步进行反驳,让观点左右逢源,全面科学。“回”即回首、回头。在结尾处注意回眸一笑,照应开头的观点。
对于“优选型”任务驱动型写作模板,我们应该注意:“选”要结合自己的长处,扬长避短,选出的论点应该是自己最熟悉、最能发挥自己的写作水平的。“议”要结合材料,紧扣观点,多种手法,重点突破。“反”要从反面针锋相对,用语可以幽默、辛辣,让反面的例子更有讽刺性和说服力。“回”要巧妙、自然,学会运用开头的关键词句来“打眼”,不能生搬硬套。神龙摆尾,遥望开头,才能美观紧凑。
考场真题例证2016年天津高考作文题“电子书”
最爱手机电子书
□一考生
青春是一种时尚,青春阅读也总是紧跟潮流的脚步,一起迈向未来。我最喜欢的阅读方式就是看手机电子书。
顾名思义,所谓手机电子书,就是指手机上的电子书。相对于传统的纸质书籍,它有着独特的优势。首先,手机电子书储存在手机里,占用手机的内存空间非常小,而且随时随地都可以提出来。其次,很多电子书都是免费的,这为我们省下了一大笔钱。最后,电子书阅读片段化居多,有利于我们利用零碎的时间。如等车等人的间隙,我们都可以读上一读。
但“磨刀恨不利,刀利伤手指”,电子产品毕竟是一把“双刃剑”,它在给我们带来方便的同时,也损伤着我们的视力。记得有网友写段子调侃:“老看电子书,视力下降得厉害。夹起一块红烧肉发现好多毛,认真地一根根地拔,等放进嘴里,才发现居然是块姜。”近年来,因为我长时间沉浸在电子书海,虽积累了不少知识,但视力也是直线下降。电子书,真可谓“让我欢喜让我忧”。
开发商当然也发现了这一问题并采取了非常人性化的措施——推出“有声读物”,如果眼睛看书看累了,就换成耳朵听书吧,就如他们宣传的那样“随时随地听我想听”,于是品一杯清茶,戴上高保真立体声耳机,时不时地我就开始神游了。这样一来,我对电子书可谓爱得痴迷。
南宋诗人尤袤说:“饥读之,以当肉;寒读之,以当裘;孤寂而读之,以当朋友;幽忧而读之,以当金石琴瑟也。”手机电子书同样给我以青春之精神食粮,是我们不离不弃的成长好伙伴。
选
本文考生以材料中的青春阅读为引子,选择自己最喜爱的:手机电子书。
议
文章第二段开始“议”,即分条理地论述手机电子书的优势,“方便”“省钱”“巧用时间”等诸多优点,特别是对比手法的运用,使得论述深刻、给力。
反
作者在第3至4段里,结合有趣的故事,笔锋一转,指出电子书阅读的缺点。论述全面,不极端。
回
结尾引用名言,回眸一应,正好紧扣主题,同时让结构显得非常严谨。
模板三:事实现象型四字诀(截+议+比+呼)
所谓事实现象型,即材料给的是个事实。
“截”即截取。针对材料里的事实和现象,截取一个“横截面”,从而作为议论的突破口。“议”即分析、议论。围绕“横截面”的论点,展开议论。“比”即作比较、对比论证。对比论证既有不同类的横向对比论证,又有同一类别的纵向对比论证。比一比,才能凸显主体。“呼”即呼吁和呼应,这里包含两个意思,一是结构上呼应开头,首尾呼应;二是发出呼吁,提出希望。 “事实现象型”任务驱动型模板,又要注意:“截”要截取最具有代表性的面,能在整个事实现象中占据主体或核心的地位。同时,“横截面”一般写在开头,以小見大,树立主干。“议”要深入有力。在手法上,不仅仅要事例论证,更要学会分析论证、夹叙夹议等方式的结合。“比”要结合生活实际,比的过程也是议论的过程。进行对比的对象,可以类比联想,不一定要拘囿于原材料的内容。“呼”要真诚、自然,不能空喊口号、空洞无力。在结尾可以振臂一呼,既可以呼应开头,又可以提出希望和解决问题的方向。
考场真题例证2016年高考全国卷III作文题“小羽创业”
“推陈”也可“出新”
□一考生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而小羽创业的故事,向我们提供了一个创新的成功妙法——“推陈出新”。
小羽创业,为什么会成功?很明显,他得益于在传统工艺上推陈出新、不断创新。首先,他选择了众所周知的传统花茶。传统工艺花茶是“陈”,而“新式花茶”即“新”。后来小羽在排除山寨干扰后,继续率领团队“不断创新”,最终成为众望所归的致富带头人。综观其变,这得益于推陈出新的好起点和不断创新的动力。
曾经有一部电视剧,导演就是采用推陈出新的方法,让此剧红极一时。该剧原故事为中国古代四大传说之一的《白蛇全传》;导演采用古老神话和最新动画巧妙结合的方法,利用黄梅戏的原始曲调,改编成新的歌舞唱腔,借用女星来“反串”男主角许仙,取新剧名为《新白娘子传奇》。正是在这样传统“陈”的基础上,融入、添加了创新的元素,从而达到了“出新”的效果。该剧热播后,收视率一直稳居榜首,商家也因此赚得盆满钵满,不亦乐乎。
文似看山不喜平,茶贵清香文贵新。在写作中,我们借鉴前人的成果,再加以推陈出新,也是一大妙法。例如宋代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就是在苏轼的《赤壁怀古》的基础上推陈出新的。苏轼写“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辛弃疾写成“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苏轼写“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辛弃疾写道“人道寄奴曾住”……苏轼成功了,辛弃疾也成功了,两人并称“苏辛”,都成为豪放派的代表人物。
由此可见,创新永无止境,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去“推陈”、去“出新”吧!
截
作者截取了材料中的“小羽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推陈出新”这一面,提炼出主题。
议
第2段开始作者就进行“议”,即围绕材料分析原因——传统工艺花茶是“陈”,而“新式花茶”即“新”。同时论述推陈出新的作用。
比
在第3至4段里,作者将“白蛇传”与“新白娘子传奇”、辛弃疾词与苏轼词的事例进行对比,充分表明在“陈”的基础上的“新”价值。
呼
结尾用“创新永无止境”呼应开头,水到渠成,令人信服。
当然,具体问题具体对待,模板不是万能钥匙,我们应该根据具体语言材料来组织文章结构,例如“议”与“比”也可以省略“比”,或者加入其他手法,都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