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结合我们在汽车电子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开发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将改革中的一些做法进行总结,并且对所取得的成效进行分析,找到我们在今后专业建设中的努力方向。
关键词:课程体系;校企合作;改革创新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2-0227-02
一、引言
职业教育不是简单的学历教育,而是大众的就业教育,是提高全社会的就业人员的职业素质和他们专业技术能力的教育。在新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中,学院按照教育部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中提出的要求提升教师能力,为构建职业教育信息化平台做好基础工作,以增强社会服务能力。课程体系建设本着教学环境建设、教学设备选择、人才培养目标确定、职业素质与职业规范培养、专业技术能力培养、教育教学信息化建设、师资专业能力的提升几方面全面开展建设工作。特别是汽车技术类专业建设,汽车是典型的集合多门学科于一身的综合体,涵盖机械、电子、流体力学、环保、材料、单片机、网络等内容,可以说电子技术在汽车这个产品上应用到较高程度。无论在汽车设计与制造业,还是在汽车维修行业,对懂得汽车又精通电子技术的复合型人才都是非常需要的。不得不承认汽车行业在近十年已经集先进的电子技术于一体,正在成为北京市强大的经济支柱产业之一。今天随着北京功能定位于政治、经济、文化交流中心,各种制造业已经开始外迁,而在北京路上行驶的560万辆汽车的维修服务是万万不能少的。因此企业对汽车电子技术专业人才得到的认可,特别是对汽车电子技术高端人才的需求依然是非常渴望的。
二、汽车电子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建立
作为职业学校来说,专业建设本身就是按照企业的需要而设置的,因此建设过程中我们坚持校企合作方向,以培养企业需要的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服务于企业为目标,形成了符合本专业特点的“工学结合,以真实的工作任务为载体,学做合一,能力递进”的人才培养模式。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也是从汽车电子高端维修入手,按照实际岗位所需要的专业技术能力设置任务。在任务分析中以维修岗位为背景,划分为基础工作、使用各种仪表、检测电部件与电子控制电路、检测整车、诊断与排除故障、安装汽车机械部件与电器六个综合能力。第一项综合能力为基础工作,包括六个专项能力,即分析任务明确维修方案、填写工作记录、阅读安全操作规程、检测使用的仪器、选择使用的维修工具、检查举升机及排气管路。第二项综合能力为会使用各种仪表,有八个专项能力,包括使用汽车尾气分析仪、使用汽车综合测试仪、使用5052大众奥迪专用检测仪、使用发动机综合分析仪、使用解码器、使用四轮定位仪、使用X431汽车检测电脑、使用四通道示波器。第三项综合能力为检测电部件与控制电路,有七个专项能力,包括测试各种电路元器件、检测车灯照明系统布线、检测车用音频系统布线、检测ECU及控制系统、检测车载视频系统、检测汽车空调布线系统、检测CAN总线。第四项综合能力为检测整车,有八个专项能力,包括检测汽车仪表、检测汽车尾气、检测动平衡系统、检测刹车制动系统、检测电子助力转向系统、检测汽车安全系统、检测汽车防盗系统、常规检查轮胎灯光底盘。第五项综合能力为安装汽车机械部件与电器,六个专项技术能力,包括分析汽车整车机械与电器装配结构、按图纸完成全车电器的布线、拆装发动机、拆装变速器、拆装调试底盘电器、拆装制动系统各部件更换刹车油。课程开发中依据专家提供的3项专项技术能力进行课程开发,最终设置13门专业技术类课程:汽车构造、机械设计基础、汽车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液压与液力传动技术、汽车电气与电子设备检测仪器、汽车传感技术与测试、汽车变速器维修技术、汽车车身电子控制技术、单片机原理与应用、汽车发动机电子控制技术、汽车底盘电子控制技术、汽车空调与音视频设备、车载通信技术。采用理论加实验的教学方式,完成理论教学后带领学生到实验室进行验证性实验。
这种方式的弊端是理论与实践脱节,沿用了学科式的教学模式,培养出的学生上岗后不能快速的胜任工作。这不是我们培养学生要达到的目标,在我们召开的毕业生座谈会上以及征求企业意见得到的结论是要对教学进行彻底的改革。
三、汽车电子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创新
1.课程体系的改革。职业教育重点是技术应用,培养技术精湛高端技能型人才,原有课程体系的设置偏离了这一目标。在新一轮课程体系建设中认真贯彻“工学结合,以真实的工作任务为载体,学做合一,能力递进”的思想,制定以核心技术为中心的课程体系。新的课程体系以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检测与维修、汽车底盘电控系统检测与维修、汽车车身电控系统检测与维修三门核心技术课程为中心,以汽车构造、汽车电工电子技术、车载通信技术、汽车传感技术、汽车单片机控制等五门课程为基础,以综合职业技术能力训练模块中汽车电控系统综合检测和整车故障检测与维修实现技术能力提升,最终达到岗位实践的要求,形成知识逐步深入、能力层层递进的教学模式。
2.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①创建真实的工作环境。教学中我们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选用不同的教学模式,以利于学习者学习;进入专业课程学习后安排所有的课程进入实习中心开展教学,将学习场所从教室移到具有真实工作环境的实习车间;通过校企合作委员会聘请一线技术专家定时到学校授课,同时将企业一线实际的工作任务通过专家带入课堂。真实的工作环境、一線技术专家任教、真实的工作任务,为学生的专业学习与训练创造了良好的条件。②三门核心技术课程实现理论实践一体化,采用项目教学法。专业基础课程采用任务落实法,教师对所学内容进行分解,无论是理论知识还是实际操作内容,以学习任务的方式进行落实,让学生学有所用。③建立校企合作机制,企业专家来校参与教学。综合职业技术能力训练模块中汽车电控系统综合检测和整车故障检测与维修课程由企业技术人员与我们的教师共同完成,我们称“校中厂”;学习的后期学生进入企业接受锻炼,学生为企业的准员工,我们称这时的企业为“厂中校”,校企双方共同承担学生教育的责任。④实施过程考核,激励学生学习。我们为全面的考核学生,改变了以期中和期末两次考试来决定学生学习成效的做法,制定出针对项目和任务教学内容的考核方法,实行过程考核。也就是针对每一个工作项目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进行测评,同时将职业素质与职业规范训练融入专业教学中,对学生职业素养以及职业规范的执行情况也要进行考核。由于是按项目考核,内容专一,面变窄了,但是对学生来说更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做事要更加规范,要认真学习理论还要熟练操作,让学生从各方面得到全面的提升。⑤针对课程中出现的难点,我们在课程开发中制作微课。利用动画、视屏、实物剖析等手段将讲授和操作中难以理解的点进行分解,例如将汽车电路故障分析、发动机的原理与拆装、发动机内部工作过程演示形象的展示出来,提高了学习效率。教育教学的改革与创新是一个永恒的课题,我们正在课程实施中不断探索,不断完善专业硬件建设,开发新课程,开发课程软件,不断提升教师多媒体技术应用能力,创新教育教学模式,使职业教育更具职业特色,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四、新课程体系实施的成效
职业教育特点突出,新课程体系实施后得到企业的认可,教师们从不敢到企业去转变为敢于到一线参加工作,学生和教师的能力受到企业的肯定。由于毕业生技术能力强,职业素质好,每一届学生毕业时都有企业主动到学校招收员工,与学校签订订单协议。在新课程体系实施的过程中教师队伍整体水平得到提升。课程建设中教师们开展企业调研、新技术学习、编写教材、制作课件或微课,以各种方式开展教学研究,经历了整个课程开发过程。后期建设中教师们形成自己的课程开发团队,遇到问题及时解决,在课程建设中做出突出的成绩。同时教师们的动手能力得到锻炼,随时将了解到的最新技术、最新设备带到课堂上来,保证了教学的先进性。
五、专业的发展前景
1.汽车电子技术专业是随着汽车技术的不断升级应运而生的,是随着先进的电子技术与汽车完美的结合而建立的。智能型、智慧型汽车的问世与电子技术紧密联系,电子技术水平的高低决定汽车的先进程度。应用型专业要向技术研究开发型专业转变,才能发挥本专业的巨大作用。
2.课程信息化建设势在必行。职业教育特点突出、特色明确,与学科教育完全不同,因此对教师的要求也不同,更加注重专业技术能力。教师的专业技术能力总被认为是他的专业技术水平,其实不是这样,从广义上讲是他们在教师这个岗位上应具备的能力,专业技术仅仅是一个方面。这里我们提出课程信息化建设,就是在为完成《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中提出的加快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支撑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任务的完成而努力。慕课正在建设中,建设大规模开放的在线课程可以更好地实现资源共享,是推进教学模式改革的重要一步。
六、结语
在职业教育中,专业课程体系的建立必须以人为本,充分发挥学校的教育优势,将企业引入学校,将学校建设成为企业上岗培训的辅课堂,实现工学结合,学做合一的人才培养模式。在专业建设中校企合作运行机制逐步形成,通过与企业合作不断深入,在教育教学中实现人才共育、过程共管,达到我们学院为企业培养急需的高素质、高技能型专门人才的目标,使职业教育具有鲜明的职业特色。
参考文献:
[1]中国教育网.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机制建设的实践研究[EB/OL].http://www.chinaedunet.com/news/zyjsjy/2011/6/content_202940.shtml
[2]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Z].2012.
[3]谈松華.中国教育发展的战略性思维[N].中国教育报,2015.
[4]刘延东.巩固成果开拓创新 以教育信息化全面推动教育现代化[R].2015-11-19.
关键词:课程体系;校企合作;改革创新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2-0227-02
一、引言
职业教育不是简单的学历教育,而是大众的就业教育,是提高全社会的就业人员的职业素质和他们专业技术能力的教育。在新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中,学院按照教育部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中提出的要求提升教师能力,为构建职业教育信息化平台做好基础工作,以增强社会服务能力。课程体系建设本着教学环境建设、教学设备选择、人才培养目标确定、职业素质与职业规范培养、专业技术能力培养、教育教学信息化建设、师资专业能力的提升几方面全面开展建设工作。特别是汽车技术类专业建设,汽车是典型的集合多门学科于一身的综合体,涵盖机械、电子、流体力学、环保、材料、单片机、网络等内容,可以说电子技术在汽车这个产品上应用到较高程度。无论在汽车设计与制造业,还是在汽车维修行业,对懂得汽车又精通电子技术的复合型人才都是非常需要的。不得不承认汽车行业在近十年已经集先进的电子技术于一体,正在成为北京市强大的经济支柱产业之一。今天随着北京功能定位于政治、经济、文化交流中心,各种制造业已经开始外迁,而在北京路上行驶的560万辆汽车的维修服务是万万不能少的。因此企业对汽车电子技术专业人才得到的认可,特别是对汽车电子技术高端人才的需求依然是非常渴望的。
二、汽车电子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建立
作为职业学校来说,专业建设本身就是按照企业的需要而设置的,因此建设过程中我们坚持校企合作方向,以培养企业需要的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服务于企业为目标,形成了符合本专业特点的“工学结合,以真实的工作任务为载体,学做合一,能力递进”的人才培养模式。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也是从汽车电子高端维修入手,按照实际岗位所需要的专业技术能力设置任务。在任务分析中以维修岗位为背景,划分为基础工作、使用各种仪表、检测电部件与电子控制电路、检测整车、诊断与排除故障、安装汽车机械部件与电器六个综合能力。第一项综合能力为基础工作,包括六个专项能力,即分析任务明确维修方案、填写工作记录、阅读安全操作规程、检测使用的仪器、选择使用的维修工具、检查举升机及排气管路。第二项综合能力为会使用各种仪表,有八个专项能力,包括使用汽车尾气分析仪、使用汽车综合测试仪、使用5052大众奥迪专用检测仪、使用发动机综合分析仪、使用解码器、使用四轮定位仪、使用X431汽车检测电脑、使用四通道示波器。第三项综合能力为检测电部件与控制电路,有七个专项能力,包括测试各种电路元器件、检测车灯照明系统布线、检测车用音频系统布线、检测ECU及控制系统、检测车载视频系统、检测汽车空调布线系统、检测CAN总线。第四项综合能力为检测整车,有八个专项能力,包括检测汽车仪表、检测汽车尾气、检测动平衡系统、检测刹车制动系统、检测电子助力转向系统、检测汽车安全系统、检测汽车防盗系统、常规检查轮胎灯光底盘。第五项综合能力为安装汽车机械部件与电器,六个专项技术能力,包括分析汽车整车机械与电器装配结构、按图纸完成全车电器的布线、拆装发动机、拆装变速器、拆装调试底盘电器、拆装制动系统各部件更换刹车油。课程开发中依据专家提供的3项专项技术能力进行课程开发,最终设置13门专业技术类课程:汽车构造、机械设计基础、汽车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液压与液力传动技术、汽车电气与电子设备检测仪器、汽车传感技术与测试、汽车变速器维修技术、汽车车身电子控制技术、单片机原理与应用、汽车发动机电子控制技术、汽车底盘电子控制技术、汽车空调与音视频设备、车载通信技术。采用理论加实验的教学方式,完成理论教学后带领学生到实验室进行验证性实验。
这种方式的弊端是理论与实践脱节,沿用了学科式的教学模式,培养出的学生上岗后不能快速的胜任工作。这不是我们培养学生要达到的目标,在我们召开的毕业生座谈会上以及征求企业意见得到的结论是要对教学进行彻底的改革。
三、汽车电子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创新
1.课程体系的改革。职业教育重点是技术应用,培养技术精湛高端技能型人才,原有课程体系的设置偏离了这一目标。在新一轮课程体系建设中认真贯彻“工学结合,以真实的工作任务为载体,学做合一,能力递进”的思想,制定以核心技术为中心的课程体系。新的课程体系以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检测与维修、汽车底盘电控系统检测与维修、汽车车身电控系统检测与维修三门核心技术课程为中心,以汽车构造、汽车电工电子技术、车载通信技术、汽车传感技术、汽车单片机控制等五门课程为基础,以综合职业技术能力训练模块中汽车电控系统综合检测和整车故障检测与维修实现技术能力提升,最终达到岗位实践的要求,形成知识逐步深入、能力层层递进的教学模式。
2.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①创建真实的工作环境。教学中我们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选用不同的教学模式,以利于学习者学习;进入专业课程学习后安排所有的课程进入实习中心开展教学,将学习场所从教室移到具有真实工作环境的实习车间;通过校企合作委员会聘请一线技术专家定时到学校授课,同时将企业一线实际的工作任务通过专家带入课堂。真实的工作环境、一線技术专家任教、真实的工作任务,为学生的专业学习与训练创造了良好的条件。②三门核心技术课程实现理论实践一体化,采用项目教学法。专业基础课程采用任务落实法,教师对所学内容进行分解,无论是理论知识还是实际操作内容,以学习任务的方式进行落实,让学生学有所用。③建立校企合作机制,企业专家来校参与教学。综合职业技术能力训练模块中汽车电控系统综合检测和整车故障检测与维修课程由企业技术人员与我们的教师共同完成,我们称“校中厂”;学习的后期学生进入企业接受锻炼,学生为企业的准员工,我们称这时的企业为“厂中校”,校企双方共同承担学生教育的责任。④实施过程考核,激励学生学习。我们为全面的考核学生,改变了以期中和期末两次考试来决定学生学习成效的做法,制定出针对项目和任务教学内容的考核方法,实行过程考核。也就是针对每一个工作项目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进行测评,同时将职业素质与职业规范训练融入专业教学中,对学生职业素养以及职业规范的执行情况也要进行考核。由于是按项目考核,内容专一,面变窄了,但是对学生来说更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做事要更加规范,要认真学习理论还要熟练操作,让学生从各方面得到全面的提升。⑤针对课程中出现的难点,我们在课程开发中制作微课。利用动画、视屏、实物剖析等手段将讲授和操作中难以理解的点进行分解,例如将汽车电路故障分析、发动机的原理与拆装、发动机内部工作过程演示形象的展示出来,提高了学习效率。教育教学的改革与创新是一个永恒的课题,我们正在课程实施中不断探索,不断完善专业硬件建设,开发新课程,开发课程软件,不断提升教师多媒体技术应用能力,创新教育教学模式,使职业教育更具职业特色,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四、新课程体系实施的成效
职业教育特点突出,新课程体系实施后得到企业的认可,教师们从不敢到企业去转变为敢于到一线参加工作,学生和教师的能力受到企业的肯定。由于毕业生技术能力强,职业素质好,每一届学生毕业时都有企业主动到学校招收员工,与学校签订订单协议。在新课程体系实施的过程中教师队伍整体水平得到提升。课程建设中教师们开展企业调研、新技术学习、编写教材、制作课件或微课,以各种方式开展教学研究,经历了整个课程开发过程。后期建设中教师们形成自己的课程开发团队,遇到问题及时解决,在课程建设中做出突出的成绩。同时教师们的动手能力得到锻炼,随时将了解到的最新技术、最新设备带到课堂上来,保证了教学的先进性。
五、专业的发展前景
1.汽车电子技术专业是随着汽车技术的不断升级应运而生的,是随着先进的电子技术与汽车完美的结合而建立的。智能型、智慧型汽车的问世与电子技术紧密联系,电子技术水平的高低决定汽车的先进程度。应用型专业要向技术研究开发型专业转变,才能发挥本专业的巨大作用。
2.课程信息化建设势在必行。职业教育特点突出、特色明确,与学科教育完全不同,因此对教师的要求也不同,更加注重专业技术能力。教师的专业技术能力总被认为是他的专业技术水平,其实不是这样,从广义上讲是他们在教师这个岗位上应具备的能力,专业技术仅仅是一个方面。这里我们提出课程信息化建设,就是在为完成《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中提出的加快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支撑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任务的完成而努力。慕课正在建设中,建设大规模开放的在线课程可以更好地实现资源共享,是推进教学模式改革的重要一步。
六、结语
在职业教育中,专业课程体系的建立必须以人为本,充分发挥学校的教育优势,将企业引入学校,将学校建设成为企业上岗培训的辅课堂,实现工学结合,学做合一的人才培养模式。在专业建设中校企合作运行机制逐步形成,通过与企业合作不断深入,在教育教学中实现人才共育、过程共管,达到我们学院为企业培养急需的高素质、高技能型专门人才的目标,使职业教育具有鲜明的职业特色。
参考文献:
[1]中国教育网.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机制建设的实践研究[EB/OL].http://www.chinaedunet.com/news/zyjsjy/2011/6/content_202940.shtml
[2]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Z].2012.
[3]谈松華.中国教育发展的战略性思维[N].中国教育报,2015.
[4]刘延东.巩固成果开拓创新 以教育信息化全面推动教育现代化[R].2015-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