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汉普顿溪流公司创始人,33岁的蒂特里克专程到香港请李嘉诚吃炒蛋。不过这不是一盘普通的炒蛋,而是炒的“人造蛋”。笑称自己“一辈子没下过厨房”的李嘉诚,则亲自尝了这盘鸡蛋。虽然觉得味道不是那么理想,但他对蛋黄酱的味道却很满意。据悉,这盘炒蛋价值2300万美元——是李嘉诚给蒂特里克的投资。
于是,“人造蛋”一夜变成了黄金蛋,而看上“人造蛋”的还有世界首富比尔·盖茨。
“几乎99%的鸡蛋都是在阴暗潮湿、充满腐坏气味的工业饲养房中产出的,即使不考虑虐待动物的因素,食品安全如禽流感等,也是鸡蛋生产面临的一大困境。”蒂特里克说,在全球人口膨胀的现在,用植物为原料的“人造蛋”不仅节约生产成本,也给缓解粮食危机带来希望。与鸡蛋相比,这种“不是鸡蛋、胜似鸡蛋”的食物,可有效降低超过40%的成本,也更加环保。“世界上51%的人造温室气体排放量是由畜牧业产生,用植物蛋白合成的人造鸡蛋食材能量转换率为2∶1,大大高于畜牧业的39∶1。”
当食品搭上科技,究竟能生出什么蛋?
去年,美国一家名叫汉普顿溪流的科技食品公司研制出了一种叫做“超越鸡蛋” (Beyond Eggs)的新产品,号称在食品制作的过程中可以完全代替鸡蛋的作用。
据了解,汉普顿溪流公司的蛋并不是人们想像中的人造假鸡蛋,甚至连形状都和鸡蛋不同。这是一种由豌豆、高粱等多种植物提取物制成的粉末,模拟了鸡蛋的营养、功能和口味,可以代替鸡蛋用于制作蛋糕、面包、蛋黄酱甚至炒蛋之类的食品。
在一份汉普顿溪流公司自己拟出的新闻稿中,他们发起了一个口号——“让每个人都能买得起更健康的食物”。
公司创始人兼CEO乔希·蒂特里克告诉记者:“食品工业正开始进入一个创新时代,尤其是和动物有关的食品工业。我们想把动物从食品生产过程中解放出来。”
蒂特里克的创意从何而来?按照他本人的说法,研制“人造蛋”源于他在非洲的经历。
蒂特里克曾经参加过一个到非洲的减贫项目,长达7年的时间里,他深深体会到那里食物短缺的严重。于是,他希望能制造出更廉价、更环保的食物来。他说,现在全球每年鸡蛋产量大约有1.8万亿枚,但“几乎99%的鸡蛋都是在阴暗潮湿、充满腐坏气味的工业饲养房里产出来的,即使我们不考虑虐待动物的因素,食品安全如禽流感等,也是鸡蛋生产面临的一大困境。”
从非洲回来后,2011年,蒂特里克成立了汉普顿溪流公司,开始研究人造鸡蛋。
当食品搭上科技,究竟能生出什么蛋?在研制人造鸡蛋产品的过程中,蒂特里克和研发人员总共尝试了1500种不同植物的组合,无论是做成饼干,还是蛋黄酱,还是最简单的煎蛋,他们一遍遍进行味道试验,让人们品尝,甚至还邀请了世界首富比尔·盖茨、英国前首相托尼·布莱尔等人。汉普顿公司最终确定的配方包含了来自豌豆、高粱等12种植物的提取物。
为了真正代替鸡蛋,研发人员还加入了必不可少的卵磷脂和蛋白质成分,还把保质期做得比真实的鸡蛋更长。最终,这种“人造蛋”获得了美国《大众科学》杂志颁发的“2013最佳新发现”大奖。现在,蒂特里克还在研究改进产品,将植物材料制造成外形和气味都像鸡蛋的食物。
便宜而健康的“鸡蛋”,能降低40%的成本
在全球人口膨胀的现在,用植物为原料的“人造蛋”不仅节约了生产成本,也给缓解粮食危机带来希望。
与鸡蛋相比,这种“不是鸡蛋、胜似鸡蛋”的食物,可以有效降低超过40%的成本,也更加环保。蒂特里克说,世界上51%的人造温室气体排放量是由畜牧业产生,用植物蛋白合成的人造鸡蛋食材的能量转换率为2∶1,大大高于畜牧业的39∶1。
正是蒂特里克的这种创新和环保理念,赢得了比尔·盖茨的青睐。目前,盖茨已经成为该公司的顾问。
其实,蒂特里克并不是“人造蛋”领域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但他无疑是迄今为止在这个领域里最成功的,而盖茨的站队更给潜在投资者们吃下了一颗定心丸。从去年9月“超越鸡蛋”正式登上超市货架以来,汉普顿溪流公司已经成功地与6家世界500强企业签订了合作协议,其中包括一些全球最大的食品生产和零售商。
蒂特里克说,“过去几个月中发生的最大事件,就是一股难以置信的牵引力。从食品生产商到快餐店再到全球最大的零售商,他们都在说‘我们做笔生意吧’。”
这样的话后来也飘到了亚洲,从李嘉诚的嘴里说了出来。蒂特里克说,他和李嘉诚是在偶然的情况下联系上的。在公司寻找融资的时候,有朋友介绍了李嘉诚的私人投资公司——维港投资。蒂特里克随后立马飞到香港,于是就有了他请李嘉诚吃炒蛋的故事。李嘉诚说,能做到有鸡蛋的营养但没有胆固醇,而且生产成本低于真蛋,值得欣赏。
在宣布投资的时候,李嘉诚表示,“科技能让我们一起更好地追求未来。全球人口不断增长,要满足需求必定要有更高效、更环保、更价廉物美的选择。”
蒂特里克说,我们这个时代,便宜方便的总是那些不宜于健康的,而宜于健康的却总是那么昂贵,不便捷。“当我的父亲在超市购买蛋黄酱、巧克力曲奇饼干或者鸡蛋的时候,他总是会选择那些便宜却对健康危害极大的产品。”
他说,为社会大众解决问题才是真正地解决问题,而不是只为那些愿意花5.99美元去购买一盒有机鸡蛋的少数人。
人造鸡蛋瞄上了中国
除了庞大的商业帝国和巨额资产,李嘉诚一直以寻找长期私人科技投资机会而著称,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天使投资人。蒂特里克也深知这一点,他说李嘉诚先生“并不因为短期利益而做出投资”。
在亚洲,尤其是中国市场,是这一轮投资的重要因素。他说,中国市场的含蛋产品产量占到全球的38%,相当依赖于禽蛋制品,又面临禽流感的侵袭,这对于他的公司来说是一个绝好的市场拓展机会。
据了解,目前,全球每年生产1.8万亿颗鸡蛋,其中鸡饲料占到鸡蛋成本的70%。同时,在鸡蛋生长过程中,需要为鸡提供大量土地、水和矿物燃料。蒂特里克说,和传统鸡蛋相比,人造鸡蛋便宜了40%,而且更加环保。公司计划与麦当劳、肯德基等连锁快餐集团合作,也希望这种人造鸡蛋能够进入中国市场。
除了李嘉诚,雅虎联合创始人杨致远也是这一轮投资中的华人面孔。
杨致远认为,投资食品科技并不与他名下公司的投资使命有冲突。他说:“汉普顿溪流公司和我们的投资理念相当合拍,尽管其终端产品是家用蛋黄酱、饼干面团和其他蛋替代产品,但整个生产过程是高科技的、非常依赖于数据驱动。”
据悉,汉普顿溪流公司与中国投资人的合作,就是希望借力进军中国。但有产品,有资金,也不意味着马到成功,“人造蛋”之路也面临一些困难。
在美国,“人造蛋”的上市遭遇了鸡蛋行业的白眼。美国鸡蛋委员会曾经发表声明说,鸡蛋绝不可能被取代,许多人对蛋的代替品不感兴趣,只想吃到天然的真正的鸡蛋。
而在中国,要改变中国人的吃鸡蛋的习惯以接受人造食品,汉普顿溪流公司和李嘉诚、杨致远同样还有很多事情要做。
于是,“人造蛋”一夜变成了黄金蛋,而看上“人造蛋”的还有世界首富比尔·盖茨。
“几乎99%的鸡蛋都是在阴暗潮湿、充满腐坏气味的工业饲养房中产出的,即使不考虑虐待动物的因素,食品安全如禽流感等,也是鸡蛋生产面临的一大困境。”蒂特里克说,在全球人口膨胀的现在,用植物为原料的“人造蛋”不仅节约生产成本,也给缓解粮食危机带来希望。与鸡蛋相比,这种“不是鸡蛋、胜似鸡蛋”的食物,可有效降低超过40%的成本,也更加环保。“世界上51%的人造温室气体排放量是由畜牧业产生,用植物蛋白合成的人造鸡蛋食材能量转换率为2∶1,大大高于畜牧业的39∶1。”
当食品搭上科技,究竟能生出什么蛋?
去年,美国一家名叫汉普顿溪流的科技食品公司研制出了一种叫做“超越鸡蛋” (Beyond Eggs)的新产品,号称在食品制作的过程中可以完全代替鸡蛋的作用。
据了解,汉普顿溪流公司的蛋并不是人们想像中的人造假鸡蛋,甚至连形状都和鸡蛋不同。这是一种由豌豆、高粱等多种植物提取物制成的粉末,模拟了鸡蛋的营养、功能和口味,可以代替鸡蛋用于制作蛋糕、面包、蛋黄酱甚至炒蛋之类的食品。
在一份汉普顿溪流公司自己拟出的新闻稿中,他们发起了一个口号——“让每个人都能买得起更健康的食物”。
公司创始人兼CEO乔希·蒂特里克告诉记者:“食品工业正开始进入一个创新时代,尤其是和动物有关的食品工业。我们想把动物从食品生产过程中解放出来。”
蒂特里克的创意从何而来?按照他本人的说法,研制“人造蛋”源于他在非洲的经历。
蒂特里克曾经参加过一个到非洲的减贫项目,长达7年的时间里,他深深体会到那里食物短缺的严重。于是,他希望能制造出更廉价、更环保的食物来。他说,现在全球每年鸡蛋产量大约有1.8万亿枚,但“几乎99%的鸡蛋都是在阴暗潮湿、充满腐坏气味的工业饲养房里产出来的,即使我们不考虑虐待动物的因素,食品安全如禽流感等,也是鸡蛋生产面临的一大困境。”
从非洲回来后,2011年,蒂特里克成立了汉普顿溪流公司,开始研究人造鸡蛋。
当食品搭上科技,究竟能生出什么蛋?在研制人造鸡蛋产品的过程中,蒂特里克和研发人员总共尝试了1500种不同植物的组合,无论是做成饼干,还是蛋黄酱,还是最简单的煎蛋,他们一遍遍进行味道试验,让人们品尝,甚至还邀请了世界首富比尔·盖茨、英国前首相托尼·布莱尔等人。汉普顿公司最终确定的配方包含了来自豌豆、高粱等12种植物的提取物。
为了真正代替鸡蛋,研发人员还加入了必不可少的卵磷脂和蛋白质成分,还把保质期做得比真实的鸡蛋更长。最终,这种“人造蛋”获得了美国《大众科学》杂志颁发的“2013最佳新发现”大奖。现在,蒂特里克还在研究改进产品,将植物材料制造成外形和气味都像鸡蛋的食物。
便宜而健康的“鸡蛋”,能降低40%的成本
在全球人口膨胀的现在,用植物为原料的“人造蛋”不仅节约了生产成本,也给缓解粮食危机带来希望。
与鸡蛋相比,这种“不是鸡蛋、胜似鸡蛋”的食物,可以有效降低超过40%的成本,也更加环保。蒂特里克说,世界上51%的人造温室气体排放量是由畜牧业产生,用植物蛋白合成的人造鸡蛋食材的能量转换率为2∶1,大大高于畜牧业的39∶1。
正是蒂特里克的这种创新和环保理念,赢得了比尔·盖茨的青睐。目前,盖茨已经成为该公司的顾问。
其实,蒂特里克并不是“人造蛋”领域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但他无疑是迄今为止在这个领域里最成功的,而盖茨的站队更给潜在投资者们吃下了一颗定心丸。从去年9月“超越鸡蛋”正式登上超市货架以来,汉普顿溪流公司已经成功地与6家世界500强企业签订了合作协议,其中包括一些全球最大的食品生产和零售商。
蒂特里克说,“过去几个月中发生的最大事件,就是一股难以置信的牵引力。从食品生产商到快餐店再到全球最大的零售商,他们都在说‘我们做笔生意吧’。”
这样的话后来也飘到了亚洲,从李嘉诚的嘴里说了出来。蒂特里克说,他和李嘉诚是在偶然的情况下联系上的。在公司寻找融资的时候,有朋友介绍了李嘉诚的私人投资公司——维港投资。蒂特里克随后立马飞到香港,于是就有了他请李嘉诚吃炒蛋的故事。李嘉诚说,能做到有鸡蛋的营养但没有胆固醇,而且生产成本低于真蛋,值得欣赏。
在宣布投资的时候,李嘉诚表示,“科技能让我们一起更好地追求未来。全球人口不断增长,要满足需求必定要有更高效、更环保、更价廉物美的选择。”
蒂特里克说,我们这个时代,便宜方便的总是那些不宜于健康的,而宜于健康的却总是那么昂贵,不便捷。“当我的父亲在超市购买蛋黄酱、巧克力曲奇饼干或者鸡蛋的时候,他总是会选择那些便宜却对健康危害极大的产品。”
他说,为社会大众解决问题才是真正地解决问题,而不是只为那些愿意花5.99美元去购买一盒有机鸡蛋的少数人。
人造鸡蛋瞄上了中国
除了庞大的商业帝国和巨额资产,李嘉诚一直以寻找长期私人科技投资机会而著称,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天使投资人。蒂特里克也深知这一点,他说李嘉诚先生“并不因为短期利益而做出投资”。
在亚洲,尤其是中国市场,是这一轮投资的重要因素。他说,中国市场的含蛋产品产量占到全球的38%,相当依赖于禽蛋制品,又面临禽流感的侵袭,这对于他的公司来说是一个绝好的市场拓展机会。
据了解,目前,全球每年生产1.8万亿颗鸡蛋,其中鸡饲料占到鸡蛋成本的70%。同时,在鸡蛋生长过程中,需要为鸡提供大量土地、水和矿物燃料。蒂特里克说,和传统鸡蛋相比,人造鸡蛋便宜了40%,而且更加环保。公司计划与麦当劳、肯德基等连锁快餐集团合作,也希望这种人造鸡蛋能够进入中国市场。
除了李嘉诚,雅虎联合创始人杨致远也是这一轮投资中的华人面孔。
杨致远认为,投资食品科技并不与他名下公司的投资使命有冲突。他说:“汉普顿溪流公司和我们的投资理念相当合拍,尽管其终端产品是家用蛋黄酱、饼干面团和其他蛋替代产品,但整个生产过程是高科技的、非常依赖于数据驱动。”
据悉,汉普顿溪流公司与中国投资人的合作,就是希望借力进军中国。但有产品,有资金,也不意味着马到成功,“人造蛋”之路也面临一些困难。
在美国,“人造蛋”的上市遭遇了鸡蛋行业的白眼。美国鸡蛋委员会曾经发表声明说,鸡蛋绝不可能被取代,许多人对蛋的代替品不感兴趣,只想吃到天然的真正的鸡蛋。
而在中国,要改变中国人的吃鸡蛋的习惯以接受人造食品,汉普顿溪流公司和李嘉诚、杨致远同样还有很多事情要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