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毒胶囊”、“毒奶粉”等相关毒药品食品事件多发频发,事件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企业首先难辞其咎,监管部门日常监管责任不落实、工作不到位也是其重要原因,同时也有市场机制不健全、相关制度不完备的原因等。针对上述原因,文章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案,以促进消费者能够放心消费。
【关键词】毒胶囊 原因分析 解决策略
“毒胶囊”事件还原
最近工业明胶成了众人口中的高频词汇,“皮鞋奶”疑云未散,“毒胶囊”风波再起,继老酸奶、果冻之后,又爆出了许多制药企业用废弃皮革来生产胶囊的大丑闻。2012年4月中旬,中央电视台《每周质量报告》栏目播出《胶囊里的秘密》,引发了公众的广泛关注和对食品药品监管局的强烈质疑。据报道,一些企业,将皮革废料经过化学处理熬制成工业明胶,然后卖给胶囊制造企业制成药用胶囊,最终流入药品企业。我们平时常吃的各种胶囊剂药品都有可能是用废旧皮革制作的。随后国家药监局经过调查检验,先后公布了胶囊药品抽检结果,检验表明,包括修正药业、长春海外制药、通化金马这样的放心品牌在内的十几家企业的23个批次胶囊产品,都发现了铬含量超标,有些超标竟高达90倍。非法厂商用皮革下脚料造药用胶囊曝光之后,监管部门的失职与失守再一次遭受舆论的又一次猛烈追问。此后的两周,相关监管部门、监察部门启动了最为严厉的查处行动,一批明知故犯的企业、一些不作为的部门责任人先后被行业禁入和问责,依法逮捕犯罪嫌疑人和刑事拘留60余人。面对毒胶囊风波,不禁让消费者联想到曾经震惊全国的毒奶粉事件。对此,消费者表现出对相关企业极大的愤懑和斥责,以及对政府相关部门失职的不满和批驳,同时大家对各类食品安全性也产生了质疑和恐惧。
出现“毒胶囊”等类似事件的原因分析
近些年来,各种匪夷所思的食品药品安全事件呼啸而至,食品药品安全问题越来越受民众的关注。而“毒胶囊”等药害事件的发生绝非偶然,问题产生的原因是综合性的。笔者日前走访了西安市几家制药公司和部分消费者,对新华社等媒体的报道进行了详细调查和分析,在此谈谈对毒胶囊等食品安全事件产生原因的认识和思考。
企业的法律意识淡薄,缺乏社会责任,过分追求利益最大化。作为经济主体的企业,只有认清自己的社会责任,才会使企业更具竞争力和影响力。一个企业绝不能仅仅以赚钱为唯一目标,还应服务社会,创造文化,提供就业机会,捐款资助贫困地区等。然而社科院发布的《2011年企业社会责任蓝皮书》显示,我国企业整体社会发展责任指数偏低,七成企业严重缺乏社会责任。许多企业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不惜欺骗消费者,以次充好、以假乱真,甚至做出危害消费者利益、损害消费者健康的行径。
市场调节自身存在的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等缺陷。在市场经济中,市场调节并不是完美无缺的,它也有与生俱来的一些缺陷。自发性是企业会为了眼前利益,为了不正当利益进而导致制假售假、不正当竞争等行为。2008年震惊全国的三鹿奶粉事件充分表现出市场调节的这一缺陷,企业为了追逐利润最大化全然不顾及消费者利益,用对人身体有害的三聚氰胺蒙混检测,造成大量婴幼儿长出肾结石并致死亡的恶劣事故。盲目性是生产经营者无法完全掌握市场信息和控制经济变化趋势,导致“一哄而下(上)”的局面。滞后性是市场调节的一种事后调节,从价格形成、价格信号传递到商品生产的调整有时间差。正是由于市场调节自身的这些缺陷,才需要企业严于自律,不钻法律空子,同时也需要政府部门充分运用其监管职能,将有形的手和无形的手结合起来,才能保证市场经济的有序健康运行。
监管部门监管力度微弱不足。随着我国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突出,人们对食品药品监管局的拷问就没断过,食药监管已被推上了风头浪尖。事实上并非食品药品监管局不想做好这件事情,他们也不想担当如此骂名,可能是力不从心。首先,食品药品监管局的人员有限,难以满足庞大的产业规模级的检测需要。即便是当地的监管人员全体出动,也难以面面俱到,这就给一些惟利是图的企业以可乘之机。同时,监督检验方式大都采用的是在食品药品成品中抽样检验的方法,周期长而且报告数据也不够及时,对打击制售假冒伪劣产品的不法行为十分不利。其次,监管部门的技术支撑已经赶不上时代的步伐。当今社会各种新材料、新技术层出不穷、日新月异,而食品药品监管局的安全性的检验和相关标准的制订远远跟不上技术进步的步伐。此外,监管体制也不够顺畅,存在一定的漏洞。我国的食品药品监管局隶属关系不够明确,职能划分也不清楚,这些都难以保证政令畅通。
防范措施与应对策略
企业应该增强法律意识,加强企业自律。市场经济实质上就是法制经济,任何公司企业都应当树立良好的法律意识,并将法律意识贯彻于企业的所有经营管理活动之中,未雨绸缪,培养法律意识。企业应该依法规范企业行为,加快企业法制化进程,建立完善的企业内部管理规章制度,建立职工培训制度,以此提高企业整体素质,只有知法、懂法才能守法。
企业必须加强自身文化建设,树立社会责任感。企业文化作为企业的行为规范,已经成为企业的第一核心竞争力。优秀的企业文化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支柱,在企业的发展进程中它是一股巨大的潜移默化的推动力。它能够引导企业向正确的方向前进,增强合作意识,锻造团队精神,不仅可以激励士气,使人奋发进取而且可以使员工自觉认同企业的价值理念和发展目标,为企业的发展尽心尽力。优秀的企业文化必然重视企业社会责任感的培养,企业社会责任感带来的可能不会是眼前的经济利益,但是它可以为企业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从无形中为企业带来利润。企业追求利润也无可厚非,但是必须合法适度,必须是“有责任的利润”。
建立并完善适合企业自身的质量管理体系。质量管理体系是指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管理体系。一个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对改进产品质量、降低成本、提高企业素质等方面都有很大的作用。企业要建立适合自身特点的质量管理体系必须努力做到一下三点:一,确保工作职责到位,过程明确,建立有效的反馈机制;二,管理措施要到位,建立健全目标、责任、考核、监督等相关激励办法,使各项工作都能在控制之中;三,通过职业或岗位培训培养员工职业岗位意识,强化员工工作职责。企业在推行质量管理体系时需要正确地将这质量理念、考核制度、执行力度三者有机结合起来,否则会使它们之间失去平衡。 加强监管部门的监管职能。首先应扩大监管部门的队伍和加强监管部门的监管力度。我国监管部门的工作人员相对于当前的产业规模来说力量不足,国家应该重视监管部门的监管作用,扩大其队伍,努力与庞大的产业规模相适应。同时加强监管力度,监管方式也不能是单一的成品抽样调查,而应该全面提高质监部门对食品药品质量安全的控制水平。实施全过程监管的方式,监督和指导企业严把原材料进货关、生产过程质量控制关、产品出厂检验关、产品售后服务关等。其次,进行监管技术的创新,使食品药品监管局的安全性的检验和相关标准的制订能够跟得上企业技术进步的步伐。同时还要积极推进药监系统的体制改革,地方监管体制要与国家的监管体制改革同步进行,严格并及时落实体制变化政策,努力做到隶属关系明确,职能划分清晰。政府应紧跟新兴行业产品的发展,制定新的技术标准。为了应对社会的快速发展,国家有责任有义务加大对新兴行业产品的市场调查,试验取证,快速而有效地制定标准并紧跟产品的更新换代,以满足人们对社会产品快速发展的需求。
政府部门应该加紧责任性政府的建设力度和进程。构建责任型政府是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责任政府要求政府必须回应社会和民众的基本要求,必须履行其社会义务和职责。为此应该合理配置和划分权力、明确职责,加强信息公开和健全监督,官员问责是一种内部监督和责任追究制度,而社会各界包括群众和舆论的监督作用在问责制度能否真正落到实处上起着巨大的作用。因此建立自下而上、由公民到政府的真正有效的问责制度,并贯穿到日常的行政管理中去,必须通过责任机制的约束、追究以及媒体监督和公众舆论等力量,唤起官员对自身权力来源、行使的宗旨和如何行使等问题的深刻认识和反省,并内化于政府日常工作中,转化为对人民负责的自觉行动。
媒体和大众也应充分正确发挥其监督作用。近年来出现的食品安全事件,三鹿奶粉,染色馒头,毒豆芽、含消毒氯可乐、油鱼冒充鳕鱼等等,包括这次的毒胶囊事件,都是媒体充当的纰漏先锋。同时,“老酸奶”的爆料也体现了普通消费者的监督力量。为了我们今后能够买到放心的产品,媒体也应加大对食品药品等产品安全的宣传力度,提高公众的安全意识。同时,消费者也应树立较高的维权意识,勇于揭露不法行为。此外,企业员工也应该监督企业的行为,不能为了眼前的既得利益而生产有害于百姓的产品,对于企业的不法行为也应该予以举报。
(作者分别为陕西科技大学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陕西科技大学管理学院教授)
【关键词】毒胶囊 原因分析 解决策略
“毒胶囊”事件还原
最近工业明胶成了众人口中的高频词汇,“皮鞋奶”疑云未散,“毒胶囊”风波再起,继老酸奶、果冻之后,又爆出了许多制药企业用废弃皮革来生产胶囊的大丑闻。2012年4月中旬,中央电视台《每周质量报告》栏目播出《胶囊里的秘密》,引发了公众的广泛关注和对食品药品监管局的强烈质疑。据报道,一些企业,将皮革废料经过化学处理熬制成工业明胶,然后卖给胶囊制造企业制成药用胶囊,最终流入药品企业。我们平时常吃的各种胶囊剂药品都有可能是用废旧皮革制作的。随后国家药监局经过调查检验,先后公布了胶囊药品抽检结果,检验表明,包括修正药业、长春海外制药、通化金马这样的放心品牌在内的十几家企业的23个批次胶囊产品,都发现了铬含量超标,有些超标竟高达90倍。非法厂商用皮革下脚料造药用胶囊曝光之后,监管部门的失职与失守再一次遭受舆论的又一次猛烈追问。此后的两周,相关监管部门、监察部门启动了最为严厉的查处行动,一批明知故犯的企业、一些不作为的部门责任人先后被行业禁入和问责,依法逮捕犯罪嫌疑人和刑事拘留60余人。面对毒胶囊风波,不禁让消费者联想到曾经震惊全国的毒奶粉事件。对此,消费者表现出对相关企业极大的愤懑和斥责,以及对政府相关部门失职的不满和批驳,同时大家对各类食品安全性也产生了质疑和恐惧。
出现“毒胶囊”等类似事件的原因分析
近些年来,各种匪夷所思的食品药品安全事件呼啸而至,食品药品安全问题越来越受民众的关注。而“毒胶囊”等药害事件的发生绝非偶然,问题产生的原因是综合性的。笔者日前走访了西安市几家制药公司和部分消费者,对新华社等媒体的报道进行了详细调查和分析,在此谈谈对毒胶囊等食品安全事件产生原因的认识和思考。
企业的法律意识淡薄,缺乏社会责任,过分追求利益最大化。作为经济主体的企业,只有认清自己的社会责任,才会使企业更具竞争力和影响力。一个企业绝不能仅仅以赚钱为唯一目标,还应服务社会,创造文化,提供就业机会,捐款资助贫困地区等。然而社科院发布的《2011年企业社会责任蓝皮书》显示,我国企业整体社会发展责任指数偏低,七成企业严重缺乏社会责任。许多企业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不惜欺骗消费者,以次充好、以假乱真,甚至做出危害消费者利益、损害消费者健康的行径。
市场调节自身存在的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等缺陷。在市场经济中,市场调节并不是完美无缺的,它也有与生俱来的一些缺陷。自发性是企业会为了眼前利益,为了不正当利益进而导致制假售假、不正当竞争等行为。2008年震惊全国的三鹿奶粉事件充分表现出市场调节的这一缺陷,企业为了追逐利润最大化全然不顾及消费者利益,用对人身体有害的三聚氰胺蒙混检测,造成大量婴幼儿长出肾结石并致死亡的恶劣事故。盲目性是生产经营者无法完全掌握市场信息和控制经济变化趋势,导致“一哄而下(上)”的局面。滞后性是市场调节的一种事后调节,从价格形成、价格信号传递到商品生产的调整有时间差。正是由于市场调节自身的这些缺陷,才需要企业严于自律,不钻法律空子,同时也需要政府部门充分运用其监管职能,将有形的手和无形的手结合起来,才能保证市场经济的有序健康运行。
监管部门监管力度微弱不足。随着我国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突出,人们对食品药品监管局的拷问就没断过,食药监管已被推上了风头浪尖。事实上并非食品药品监管局不想做好这件事情,他们也不想担当如此骂名,可能是力不从心。首先,食品药品监管局的人员有限,难以满足庞大的产业规模级的检测需要。即便是当地的监管人员全体出动,也难以面面俱到,这就给一些惟利是图的企业以可乘之机。同时,监督检验方式大都采用的是在食品药品成品中抽样检验的方法,周期长而且报告数据也不够及时,对打击制售假冒伪劣产品的不法行为十分不利。其次,监管部门的技术支撑已经赶不上时代的步伐。当今社会各种新材料、新技术层出不穷、日新月异,而食品药品监管局的安全性的检验和相关标准的制订远远跟不上技术进步的步伐。此外,监管体制也不够顺畅,存在一定的漏洞。我国的食品药品监管局隶属关系不够明确,职能划分也不清楚,这些都难以保证政令畅通。
防范措施与应对策略
企业应该增强法律意识,加强企业自律。市场经济实质上就是法制经济,任何公司企业都应当树立良好的法律意识,并将法律意识贯彻于企业的所有经营管理活动之中,未雨绸缪,培养法律意识。企业应该依法规范企业行为,加快企业法制化进程,建立完善的企业内部管理规章制度,建立职工培训制度,以此提高企业整体素质,只有知法、懂法才能守法。
企业必须加强自身文化建设,树立社会责任感。企业文化作为企业的行为规范,已经成为企业的第一核心竞争力。优秀的企业文化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支柱,在企业的发展进程中它是一股巨大的潜移默化的推动力。它能够引导企业向正确的方向前进,增强合作意识,锻造团队精神,不仅可以激励士气,使人奋发进取而且可以使员工自觉认同企业的价值理念和发展目标,为企业的发展尽心尽力。优秀的企业文化必然重视企业社会责任感的培养,企业社会责任感带来的可能不会是眼前的经济利益,但是它可以为企业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从无形中为企业带来利润。企业追求利润也无可厚非,但是必须合法适度,必须是“有责任的利润”。
建立并完善适合企业自身的质量管理体系。质量管理体系是指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管理体系。一个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对改进产品质量、降低成本、提高企业素质等方面都有很大的作用。企业要建立适合自身特点的质量管理体系必须努力做到一下三点:一,确保工作职责到位,过程明确,建立有效的反馈机制;二,管理措施要到位,建立健全目标、责任、考核、监督等相关激励办法,使各项工作都能在控制之中;三,通过职业或岗位培训培养员工职业岗位意识,强化员工工作职责。企业在推行质量管理体系时需要正确地将这质量理念、考核制度、执行力度三者有机结合起来,否则会使它们之间失去平衡。 加强监管部门的监管职能。首先应扩大监管部门的队伍和加强监管部门的监管力度。我国监管部门的工作人员相对于当前的产业规模来说力量不足,国家应该重视监管部门的监管作用,扩大其队伍,努力与庞大的产业规模相适应。同时加强监管力度,监管方式也不能是单一的成品抽样调查,而应该全面提高质监部门对食品药品质量安全的控制水平。实施全过程监管的方式,监督和指导企业严把原材料进货关、生产过程质量控制关、产品出厂检验关、产品售后服务关等。其次,进行监管技术的创新,使食品药品监管局的安全性的检验和相关标准的制订能够跟得上企业技术进步的步伐。同时还要积极推进药监系统的体制改革,地方监管体制要与国家的监管体制改革同步进行,严格并及时落实体制变化政策,努力做到隶属关系明确,职能划分清晰。政府应紧跟新兴行业产品的发展,制定新的技术标准。为了应对社会的快速发展,国家有责任有义务加大对新兴行业产品的市场调查,试验取证,快速而有效地制定标准并紧跟产品的更新换代,以满足人们对社会产品快速发展的需求。
政府部门应该加紧责任性政府的建设力度和进程。构建责任型政府是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责任政府要求政府必须回应社会和民众的基本要求,必须履行其社会义务和职责。为此应该合理配置和划分权力、明确职责,加强信息公开和健全监督,官员问责是一种内部监督和责任追究制度,而社会各界包括群众和舆论的监督作用在问责制度能否真正落到实处上起着巨大的作用。因此建立自下而上、由公民到政府的真正有效的问责制度,并贯穿到日常的行政管理中去,必须通过责任机制的约束、追究以及媒体监督和公众舆论等力量,唤起官员对自身权力来源、行使的宗旨和如何行使等问题的深刻认识和反省,并内化于政府日常工作中,转化为对人民负责的自觉行动。
媒体和大众也应充分正确发挥其监督作用。近年来出现的食品安全事件,三鹿奶粉,染色馒头,毒豆芽、含消毒氯可乐、油鱼冒充鳕鱼等等,包括这次的毒胶囊事件,都是媒体充当的纰漏先锋。同时,“老酸奶”的爆料也体现了普通消费者的监督力量。为了我们今后能够买到放心的产品,媒体也应加大对食品药品等产品安全的宣传力度,提高公众的安全意识。同时,消费者也应树立较高的维权意识,勇于揭露不法行为。此外,企业员工也应该监督企业的行为,不能为了眼前的既得利益而生产有害于百姓的产品,对于企业的不法行为也应该予以举报。
(作者分别为陕西科技大学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陕西科技大学管理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