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巩膜炎继发急性浅前房一例

来源 :中华眼底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nowshine11161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患者女,22岁.因劳累感冒后左眼红、流泪3 d,外院诊断为"结膜炎",给予抗生素眼液点眼治疗,未见好转来我院就诊.既往史、个人史、家族史无异常.眼部检查:视力右眼0.9,左眼0.6,-3.50 D矫正到0.9.右眼前后节未见明显异常。

其他文献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2006年公布:《中华眼底病杂志》2005年影响因子为0.675,在国内眼科学专业内影响因子排名第2;在全国1652种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排名第248位。总被引频次536,在国内眼科学专业内影响因子排名第4位;在全国52种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排名第519位。在所有评价指标均较上一统计年度显著提高。
期刊
目的 研究多西环素对人视网膜母细胞瘤(RB)细胞体外血管生成拟态(VM)和细胞增生的抑制效应. 方法建立人RB细胞株三维培养系统,缺氧诱导后观察RB细胞能否形成血管网状结构及其特点;用5~20 mg/L不同浓度多西环素处理RB细胞,过碘酸雪夫氏(PAS)染色观察对RB细胞体外血管生成拟态的抑制效应;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多西环素对RB细胞增生活性的变化;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技术
期刊
目的 观察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s)兔眼玻璃体腔注射后的生存情况及安全性.方法 27只青紫蓝兔随机分为玻璃体腔注射1、2、4周组,每组9只兔.右眼为hUC-MSCs玻璃体腔注射组(实验组),左眼为培养液玻璃体腔注射组(对照组).注射前后分别采用裂隙灯显微镜进行眼前节检查,间接检眼镜、眼底照相、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进行眼底检查,Tono-pen眼压计测量眼压.体外碳花氰荧光染料C
目的 观察应用液压冲击颅脑损伤仪(FPI)能否成功建立大鼠外伤性视神经损伤动物模型.方法 成年雌性Wister大鼠71只,随机选取5只为正常对照组,其余66只为模型组.模型组再随机分为3组.第1组8只大鼠,分别于损伤前、损伤后1、3 d、1、2、4、6、8周行双眼闪光视觉诱发电位(F-VEP)及视神经核磁共振成像(MRI)检查;第2组56只大鼠,随机分成7个亚组,每个亚组8只大鼠,分别于损伤后1、
目的 观察和探讨羊膜匀浆在封闭视网膜裂孔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40只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A、B、C、D 4组,其中A、C为治疗组,B、D为对照组,每组各10只兔.每只兔随机取1只眼进行实验.经扁平部玻璃体切割,视网膜造孔,人为造成视网膜脱离,气液交换.治疗组裂孔表面滴加0.1 ml羊膜匀浆,而对照组滴加0.1 ml磷酸盐缓冲液(PBS);术毕视网膜复位,20%SFs眼内填充.A、B组于手术后14
由已故日本大坂医学部眼科主任田野教授倡议并推动的天津市眼科医院和日本大坂大学医学部联合举办的2009年天津眼科国际论坛玻璃体视网膜疾病研讨会暨天津市眼科医院建院85周年学术活动将于2009年7月17日至19日在天津市眼科医院会议中心举行。本次盛会邀请了日本著名大坂大学大岛Oshima教授等5位著名玻璃体视网膜疾病专家,同时邀请了中华眼科学会主任委员眼底病学组组长黎晓新教授等30余位国内著名专家学者
期刊
目的 观察内眼发病的非霍奇金淋巴瘤的眼部和眼底特征并分析其误诊原因. 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年龄46~68岁,平均年龄56.2岁;女性4例,男性2例;单眼发病5例,双眼发病1例.患者例行常规眼科检查、Goldmann眼压、荧光素眼底造影或眼部B型超声波等检查.病理取材来源于眼球摘除、玻璃体切除手术等,并行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 结果 患者眼部体征包括:视力下降、混合
目的 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小片段干扰性RNA(siRNA)对人血管内皮细胞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 构建HIF-1α siRNA重组质粒.将体外培养的人血管内皮细胞(HUVEC-12)分成常氧(20%)组和低氧(1%)组.低氧组中,采用脂质体LipofectamineTM2000(LF2000)分别转染空载体质粒(空载体组)、HIF-1α siRNA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发病机制尚不清楚.骨形成蛋白(BMPs)在DR中的作用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1,2].BMPs是转化生长因子-超家族(TGF-s)成员中最大一的类,通过与骨形成蛋白受体(BMPR)的结合实现细胞外信号的跨膜传递.BMPR可分为BMPR-Ⅰ型和BMPR-Ⅰ型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