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绘画艺术有着不同于其它艺术的独特的艺术魅力,运用点线面、形光色等造型手段,运用表现、再现等艺术表现手法在二度空间中塑造具体的、个性化的视觉形象来反映生活,表达创作主体的审美感知和审美理想的艺术。
[关键词]绘画 艺术魅力 表现 再现
我们知道,绘画是依赖于视觉欣赏和感受的视觉艺术,它是运用点线面、形光色等造型手段,在二度空间中塑造具体的、个性化的视觉形象来反映生活,表达创作主体的审美感知和审美理想的艺术。它的独特之处在于,正是因为它的造型必须是在平面上展开,这才为平面创造出人们所需要的立体幻觉提供了可能,艺术家利用人类视觉的虚幻创造出平面上的立体,这无疑是平面给富于想象的聪慧的艺术家们提供了创造的土壤,也为开拓平面构成的抽象、装饰绘画提供了解构意义上的需要;正是因为它的视觉直观性,艺术家们才会运用跃动的笔触或强烈的光影给视觉以温柔的爱抚之后让你觉得余音未尽,余味无穷;也正是因为它是静态的画面,艺术家们才可能去力图冲破这一凝固而又单纯的二维空间,运用生活中最具启发性的一瞬来展现这一瞬的前前后后。德国美学家莱辛说:“绘画在它的同时并列的构图里,只能运用动作中的某一顷刻,所以就要选择最富于孕育性的那一顷刻,使得前前后后都可以从这一顷刻中得到最清楚的理解。”(莱辛《拉奥孔》第195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欣赏者可通过这一凝固的形象,联想到没有出现在画面上,但又与画面形象有密切联系的过程或事物,使画面意蕴超越画面本身而溢于画外。
绘画的第二个特点是,它可较充分地“再现”客观世界和表现主观观念情感。
绘画自一开始产生起便是从再现入手的。西方最原始的洞窟壁画与东方最原始的陶器装饰画,均是以线来概括、再现客观世界的。虽然它们不具备实体的体积,但它们仍属对客观世界的再现——抽象的再现。当然,再现与表现从来就是密不可分的,再现是人们对世界把握的一种方式,人是有情感有思想的创造者,人对所再现的客体不可能不投入思想和情感,而这种投入即是表现的过程。同理,表现亦是人把握世界的需要,表现不可能离开再现形象而孤立于一边,即使再抽象的表现形象,亦不可能完全脱离客观依据,换句话说,不可能脱离再现因素。
既然如此,那么,不论是再现走向一个极端还是表现走向一个极端的绘画,它们的骨子里总是无法逃避表现或再现。在我看来,现今的五彩缤纷的绘画世界,也正是因为这对绘画的再现与表现的本质概念的模糊而左右彷徨着。其实,是再现多一点还是表现多一点并不是最关键的,关键的是画面的构成里究竟反映了多少本质性的时代特征和时代生活气息,表达了多少人类心灵的思想与情感。并且,还应看画面反映或表达得是否充分、深入。表现得愈是充分深入,这个画面就愈显得有生命。
再现与表现能使一个平面生动起来,再现与表现亦可赋予木石以生命,但终究不同的是,平面上的再现与表现能拓展更深层的空间,能给主体人以多方位智慧的发挥,这较之于建筑雕塑等似乎更易于接近对艺术美的反映和表达。因为,作为实体造型的建筑与雕塑,它们的表现与再现(建筑无所谓再现)必然受到场所、环境等空间的局限,而在一幅画上,则可将八达岭上的长城与南方的长江统于一体。(并且,绘画较之建筑雕塑等艺术,更易直接表白人的内心世界。)
绘画的再现与表现,须得运用点线面才能完成。而点线面、形光色这些手段正是绘画艺术在语言运用上的独特之处。
点的有序排列与布局,面的方圆与概括,形的夸张与变形,以及线的轻重缓急、抑扬顿挫,色调的激情温暖与理智冷静,无不是艺术家反映和表达的选择。用怎样的章法布局怎样的笔触来怎样强调自己内心的感受,无不牵动着艺术家的每一根神经。修拉对点的运用使他的画面形象有若隐若现的动感;米开朗琪罗粗旷的线,使它的素描显得沉着有力;马蒂斯的夸张与变形将人物的形象特征表现得更为明显;而凡高的热烈与痛苦,我们可从他布满旋转笔触《星夜》里深深感到。所有这些绘画大师的作品,如果没有这些绘画所特有的小精灵,我们怎能体会得到其中的魅力?
绘画的线条,色彩,构图等这些艺术语言上的独特,经过艺术家们的不同个性化的处理,给绘画增加了丰富多样的内涵。如,水平的线给人以平稳、宁静之感;线的垂直让人想到崇高;红色让人激动不安,蓝色则让你体会到深沉冷静;油彩擅于再现客体,而水墨则善写主观情韵,西方写实性焦点透视画面真实而又虚幻,中国散点透视构成的文人山水画画面则虚幻而又真实。我想,所有这些,是因为艺术家们美学思想和审美追求的不同而造成的选择上的差异,这当然与艺术家所处的时代,所属的民族及所持的性可知禀赋密切相关。
综上所述,绘画艺术之所以成为美术中最重要的艺术形式,正是因为绘画拥有上所述的其它艺术所没有即使有也在功能方面不及绘画强的各种特点。要不它怎么可能成为美术史中最大的艺术门类呢?
[关键词]绘画 艺术魅力 表现 再现
我们知道,绘画是依赖于视觉欣赏和感受的视觉艺术,它是运用点线面、形光色等造型手段,在二度空间中塑造具体的、个性化的视觉形象来反映生活,表达创作主体的审美感知和审美理想的艺术。它的独特之处在于,正是因为它的造型必须是在平面上展开,这才为平面创造出人们所需要的立体幻觉提供了可能,艺术家利用人类视觉的虚幻创造出平面上的立体,这无疑是平面给富于想象的聪慧的艺术家们提供了创造的土壤,也为开拓平面构成的抽象、装饰绘画提供了解构意义上的需要;正是因为它的视觉直观性,艺术家们才会运用跃动的笔触或强烈的光影给视觉以温柔的爱抚之后让你觉得余音未尽,余味无穷;也正是因为它是静态的画面,艺术家们才可能去力图冲破这一凝固而又单纯的二维空间,运用生活中最具启发性的一瞬来展现这一瞬的前前后后。德国美学家莱辛说:“绘画在它的同时并列的构图里,只能运用动作中的某一顷刻,所以就要选择最富于孕育性的那一顷刻,使得前前后后都可以从这一顷刻中得到最清楚的理解。”(莱辛《拉奥孔》第195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欣赏者可通过这一凝固的形象,联想到没有出现在画面上,但又与画面形象有密切联系的过程或事物,使画面意蕴超越画面本身而溢于画外。
绘画的第二个特点是,它可较充分地“再现”客观世界和表现主观观念情感。
绘画自一开始产生起便是从再现入手的。西方最原始的洞窟壁画与东方最原始的陶器装饰画,均是以线来概括、再现客观世界的。虽然它们不具备实体的体积,但它们仍属对客观世界的再现——抽象的再现。当然,再现与表现从来就是密不可分的,再现是人们对世界把握的一种方式,人是有情感有思想的创造者,人对所再现的客体不可能不投入思想和情感,而这种投入即是表现的过程。同理,表现亦是人把握世界的需要,表现不可能离开再现形象而孤立于一边,即使再抽象的表现形象,亦不可能完全脱离客观依据,换句话说,不可能脱离再现因素。
既然如此,那么,不论是再现走向一个极端还是表现走向一个极端的绘画,它们的骨子里总是无法逃避表现或再现。在我看来,现今的五彩缤纷的绘画世界,也正是因为这对绘画的再现与表现的本质概念的模糊而左右彷徨着。其实,是再现多一点还是表现多一点并不是最关键的,关键的是画面的构成里究竟反映了多少本质性的时代特征和时代生活气息,表达了多少人类心灵的思想与情感。并且,还应看画面反映或表达得是否充分、深入。表现得愈是充分深入,这个画面就愈显得有生命。
再现与表现能使一个平面生动起来,再现与表现亦可赋予木石以生命,但终究不同的是,平面上的再现与表现能拓展更深层的空间,能给主体人以多方位智慧的发挥,这较之于建筑雕塑等似乎更易于接近对艺术美的反映和表达。因为,作为实体造型的建筑与雕塑,它们的表现与再现(建筑无所谓再现)必然受到场所、环境等空间的局限,而在一幅画上,则可将八达岭上的长城与南方的长江统于一体。(并且,绘画较之建筑雕塑等艺术,更易直接表白人的内心世界。)
绘画的再现与表现,须得运用点线面才能完成。而点线面、形光色这些手段正是绘画艺术在语言运用上的独特之处。
点的有序排列与布局,面的方圆与概括,形的夸张与变形,以及线的轻重缓急、抑扬顿挫,色调的激情温暖与理智冷静,无不是艺术家反映和表达的选择。用怎样的章法布局怎样的笔触来怎样强调自己内心的感受,无不牵动着艺术家的每一根神经。修拉对点的运用使他的画面形象有若隐若现的动感;米开朗琪罗粗旷的线,使它的素描显得沉着有力;马蒂斯的夸张与变形将人物的形象特征表现得更为明显;而凡高的热烈与痛苦,我们可从他布满旋转笔触《星夜》里深深感到。所有这些绘画大师的作品,如果没有这些绘画所特有的小精灵,我们怎能体会得到其中的魅力?
绘画的线条,色彩,构图等这些艺术语言上的独特,经过艺术家们的不同个性化的处理,给绘画增加了丰富多样的内涵。如,水平的线给人以平稳、宁静之感;线的垂直让人想到崇高;红色让人激动不安,蓝色则让你体会到深沉冷静;油彩擅于再现客体,而水墨则善写主观情韵,西方写实性焦点透视画面真实而又虚幻,中国散点透视构成的文人山水画画面则虚幻而又真实。我想,所有这些,是因为艺术家们美学思想和审美追求的不同而造成的选择上的差异,这当然与艺术家所处的时代,所属的民族及所持的性可知禀赋密切相关。
综上所述,绘画艺术之所以成为美术中最重要的艺术形式,正是因为绘画拥有上所述的其它艺术所没有即使有也在功能方面不及绘画强的各种特点。要不它怎么可能成为美术史中最大的艺术门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