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8-0062-01
美国心理学家威谱·詹姆斯有句名言:“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的加以赏识”。赏识教育就是在赏识的心态和思维方式指导下的一套教育理念。所谓赏识教育是指充分肯定学生,通过心理暗示,不断培养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从而使其不仅有勇于进取的信心,也能有不断进取动力的教育。
赏识教育是承认差异,允许失败,符合生命成长规律的教育。赏识教育的本质是生命的教育,是爱的教育,是充满人情味、富有生命力的教育。人性中最本质的需求就是渴望得到赏识、尊重、理解和爱,就精神生命而言,每个孩子都是为得到赏识而来到人世间,赏识教育的特点是注重孩子的优点和长处,逐步形成燎原之势,让孩子在“我是好孩子”的心态中觉醒。赏识教育从诞生来源方面看,是生命的体验;从教育角度看,是思想的集成;从教育者的角度看,是心态的回归;从受教育者的角度看,是心灵的解放;从思维方式看,是观念的更新;从表达方式看,是语言的突破。赏识教育是人性化、人文化的素质教育好理念,赏识教育的推广有益于保护孩子成長的天赋,激发孩子内心的潜力,是把成长的快乐还给孩子的教育。
看看下面的事例:“一个普普通通的人,生下一个有严重残疾的孩子。父亲在经过一番痛苦之后,采用赏识的方法,相信自己的孩子能行,最终造就出一个天才。这位父亲叫周弘,孩子叫周婷婷。周弘还因此写了一本书《赏识你的孩子》。”再看一个极具教育启示的事例:日本著名儿童小提琴教育家玲木镇一在与孩子的接触中发现,每一对父母教育孩子说话走路的那个阶段,孩子进步最快。因为父母总是用最欣赏最得意的目光关注着孩子从零开始的每一点进步,即使孩子学说话,说得再差再迟,父母从不会抱怨,只会不断鼓励、赞赏;孩子学走路,摔跤再多,父母从不会嘲笑他,只会再坚持不懈地帮助他。结果,每一个正常的孩子都学会了说话走路。这个事例给出一个启示:赏识,成功的教育。
然而在现实教育中经常会发生这样的现象:学生的一点点错误,就被教师抓住不放,进而全面否定学生其他好的地方。大多数教师在教育学生时,往往批评多于鼓励,甚至经常用一些刺激性的语言,以引起学生的重视。有些教师对有缺点的学生动不动就说:“这么简单的题目都要做错,怎么去考重高。”“讲了几遍的题还不会,真是对牛弹琴。”“看人家学生怎么怎么好,你们以后怎么办?”“以你的成绩表现,将来多半是下岗工人的料,迟早会被社会淘汰。”“跟你讲了多少遍,还改不了这个毛病,真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本来教师想通过揭露学生的痛处,来唤醒学生,这种心情可以理解,但这样做会给学生的内心带来怎样的反应呢?马卡连柯说:“人类生活中真正的刺激是未来的欢乐”,这里的“未来的欢乐”是指对前途的追求。而显然上述的刺激不是对前途的追求,而是消极的、恶性的。教师没有想到,那一种刺激倒更像是拿着一把大剪刀把学生积极上进、锐意进取的部分毫不客气地给剪掉了。学生需要别人对他肯定与赞赏,身为教师,就要扮好这个角色,给学生以愉悦和自信,使学生在一个良好的、愉快的、催人奋进的育人环境中健康成长。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必须引进新的观念,新的方法来教育学生,以适应当代教育的需要。赏识教育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能引导学生自悟,挖掘学生的潜能;能培养学生的独立性,促使学生自主发展。因此赏识教育就成为了这一新观念的最佳主角。
最好的教育,是对学生尊重的教育,是对学生表扬和鼓励的教育,少责备和惩罚学生,尤其是那些平时成绩较差的学生,更应该多给他们关心、鼓励和赏识。针对学生性格特点,因材施教、多方引导,培养他们的自赏能力、树立自尊自信。用欣赏的眼光发现学生的可贵之处,使学生看到自己的闪光点,每天都在进步中成长。每一个人,在日常生活中都渴望获得尊重、肯定、信任和关怀。教师希望学生具有哪些品质,那么,你就说他已经具备哪些品质,不断地被赏识和被肯定,学生就会越来越优秀。
孩子在课堂上或因自卑、害怕、懒惰、等待、从众心理等诸多因素而不敢发言,不敢大胆地参与教学活动过程,使课堂气氛沉闷,学习效率低,更谈不上快乐中求知。因此,要改变以往的教学态度,把微笑带进课堂,以微笑服务于学生,在教师的眼睛里没有差生,只有一个个有待进步、有潜力的学生。在课堂上经常鼓励、赏识孩子的表现,表扬的话语无处不在,承认孩子的差异,甚至欣赏差异,允许失败,哪怕孩子一千次跌倒,也坚信孩子第一千零一次站起来。课堂上教师一次又一次的赞赏,使学生在教师和同学的赏识中,看到自己的力量,才会挖掘自己的潜能,不断朝着既定的目标前进,满怀信心获取成功。
表扬和鼓励对于树立孩子的自信心尤为重要。首先,应该坚信每个孩子都有优点,当然也都有缺点,这是一个最基本性的评价。其次,要善于发现孩子身上的才能。比如有些孩子思考能力欠佳,但动手能力很強,如果他考不上大学而成为一名优秀的汽车修理工,你能说他不成功吗?第三,创造一个鼓励性的环境。给每个孩子定一个切合实际的目标和要求,比如一个成绩最差的学生,成绩由60分提高到65分再提高到70分,应该给予表扬。如果我们每次以100分来衡量,并对他们说出一些有伤自尊的话,那他经历的将是一次又一次的失败。赏识教育的奥秘就在于让孩子觉醒,推掉压在无形生命上自卑的巨石,于是孩子的潜能像火山一样爆发了,排山倒海,势不可挡。所有的学习障碍在孩子巨大的潜能面前,都是微不足道的。
在课堂上,没有厉声地训斥,没有唠叨的说教,有的是灿烂的微笑,亲切的话语,使学生的心灵得到触动,错误得以改正,这就是宽容。宽容是一种教育艺术。教师的宽容,可以缓和师生之间的紧张局面,使学生的逆反心理得以转变,防止学生产生抵触情绪,使“严”收到最佳的效果。教师应建立起这样一种全新的观念:“像对待上帝一样对待孩子”,把自己的全部生命都投入到教育中,用生命的激情去创造另一个美好的生命,以宽容大度作为自己的工作艺术,做一个深受孩子敬佩和爱戴的宽容之师。
赏识,就像清晨的雨露滋润着人们的生活,给人以无限的温暖、快乐和前进的动力。对于孩子而言,赏识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更是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孩子需要赏识,犹如鱼儿需要水。给予孩子适度的赏识,充分肯定孩子的长处和点滴进步,并时常鼓励孩子发现自己的进步和缺点,让孩子形成对自己的正确认识,增强孩子的自信心、自尊心和上进心。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8-0062-01
美国心理学家威谱·詹姆斯有句名言:“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的加以赏识”。赏识教育就是在赏识的心态和思维方式指导下的一套教育理念。所谓赏识教育是指充分肯定学生,通过心理暗示,不断培养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从而使其不仅有勇于进取的信心,也能有不断进取动力的教育。
赏识教育是承认差异,允许失败,符合生命成长规律的教育。赏识教育的本质是生命的教育,是爱的教育,是充满人情味、富有生命力的教育。人性中最本质的需求就是渴望得到赏识、尊重、理解和爱,就精神生命而言,每个孩子都是为得到赏识而来到人世间,赏识教育的特点是注重孩子的优点和长处,逐步形成燎原之势,让孩子在“我是好孩子”的心态中觉醒。赏识教育从诞生来源方面看,是生命的体验;从教育角度看,是思想的集成;从教育者的角度看,是心态的回归;从受教育者的角度看,是心灵的解放;从思维方式看,是观念的更新;从表达方式看,是语言的突破。赏识教育是人性化、人文化的素质教育好理念,赏识教育的推广有益于保护孩子成長的天赋,激发孩子内心的潜力,是把成长的快乐还给孩子的教育。
看看下面的事例:“一个普普通通的人,生下一个有严重残疾的孩子。父亲在经过一番痛苦之后,采用赏识的方法,相信自己的孩子能行,最终造就出一个天才。这位父亲叫周弘,孩子叫周婷婷。周弘还因此写了一本书《赏识你的孩子》。”再看一个极具教育启示的事例:日本著名儿童小提琴教育家玲木镇一在与孩子的接触中发现,每一对父母教育孩子说话走路的那个阶段,孩子进步最快。因为父母总是用最欣赏最得意的目光关注着孩子从零开始的每一点进步,即使孩子学说话,说得再差再迟,父母从不会抱怨,只会不断鼓励、赞赏;孩子学走路,摔跤再多,父母从不会嘲笑他,只会再坚持不懈地帮助他。结果,每一个正常的孩子都学会了说话走路。这个事例给出一个启示:赏识,成功的教育。
然而在现实教育中经常会发生这样的现象:学生的一点点错误,就被教师抓住不放,进而全面否定学生其他好的地方。大多数教师在教育学生时,往往批评多于鼓励,甚至经常用一些刺激性的语言,以引起学生的重视。有些教师对有缺点的学生动不动就说:“这么简单的题目都要做错,怎么去考重高。”“讲了几遍的题还不会,真是对牛弹琴。”“看人家学生怎么怎么好,你们以后怎么办?”“以你的成绩表现,将来多半是下岗工人的料,迟早会被社会淘汰。”“跟你讲了多少遍,还改不了这个毛病,真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本来教师想通过揭露学生的痛处,来唤醒学生,这种心情可以理解,但这样做会给学生的内心带来怎样的反应呢?马卡连柯说:“人类生活中真正的刺激是未来的欢乐”,这里的“未来的欢乐”是指对前途的追求。而显然上述的刺激不是对前途的追求,而是消极的、恶性的。教师没有想到,那一种刺激倒更像是拿着一把大剪刀把学生积极上进、锐意进取的部分毫不客气地给剪掉了。学生需要别人对他肯定与赞赏,身为教师,就要扮好这个角色,给学生以愉悦和自信,使学生在一个良好的、愉快的、催人奋进的育人环境中健康成长。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必须引进新的观念,新的方法来教育学生,以适应当代教育的需要。赏识教育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能引导学生自悟,挖掘学生的潜能;能培养学生的独立性,促使学生自主发展。因此赏识教育就成为了这一新观念的最佳主角。
最好的教育,是对学生尊重的教育,是对学生表扬和鼓励的教育,少责备和惩罚学生,尤其是那些平时成绩较差的学生,更应该多给他们关心、鼓励和赏识。针对学生性格特点,因材施教、多方引导,培养他们的自赏能力、树立自尊自信。用欣赏的眼光发现学生的可贵之处,使学生看到自己的闪光点,每天都在进步中成长。每一个人,在日常生活中都渴望获得尊重、肯定、信任和关怀。教师希望学生具有哪些品质,那么,你就说他已经具备哪些品质,不断地被赏识和被肯定,学生就会越来越优秀。
孩子在课堂上或因自卑、害怕、懒惰、等待、从众心理等诸多因素而不敢发言,不敢大胆地参与教学活动过程,使课堂气氛沉闷,学习效率低,更谈不上快乐中求知。因此,要改变以往的教学态度,把微笑带进课堂,以微笑服务于学生,在教师的眼睛里没有差生,只有一个个有待进步、有潜力的学生。在课堂上经常鼓励、赏识孩子的表现,表扬的话语无处不在,承认孩子的差异,甚至欣赏差异,允许失败,哪怕孩子一千次跌倒,也坚信孩子第一千零一次站起来。课堂上教师一次又一次的赞赏,使学生在教师和同学的赏识中,看到自己的力量,才会挖掘自己的潜能,不断朝着既定的目标前进,满怀信心获取成功。
表扬和鼓励对于树立孩子的自信心尤为重要。首先,应该坚信每个孩子都有优点,当然也都有缺点,这是一个最基本性的评价。其次,要善于发现孩子身上的才能。比如有些孩子思考能力欠佳,但动手能力很強,如果他考不上大学而成为一名优秀的汽车修理工,你能说他不成功吗?第三,创造一个鼓励性的环境。给每个孩子定一个切合实际的目标和要求,比如一个成绩最差的学生,成绩由60分提高到65分再提高到70分,应该给予表扬。如果我们每次以100分来衡量,并对他们说出一些有伤自尊的话,那他经历的将是一次又一次的失败。赏识教育的奥秘就在于让孩子觉醒,推掉压在无形生命上自卑的巨石,于是孩子的潜能像火山一样爆发了,排山倒海,势不可挡。所有的学习障碍在孩子巨大的潜能面前,都是微不足道的。
在课堂上,没有厉声地训斥,没有唠叨的说教,有的是灿烂的微笑,亲切的话语,使学生的心灵得到触动,错误得以改正,这就是宽容。宽容是一种教育艺术。教师的宽容,可以缓和师生之间的紧张局面,使学生的逆反心理得以转变,防止学生产生抵触情绪,使“严”收到最佳的效果。教师应建立起这样一种全新的观念:“像对待上帝一样对待孩子”,把自己的全部生命都投入到教育中,用生命的激情去创造另一个美好的生命,以宽容大度作为自己的工作艺术,做一个深受孩子敬佩和爱戴的宽容之师。
赏识,就像清晨的雨露滋润着人们的生活,给人以无限的温暖、快乐和前进的动力。对于孩子而言,赏识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更是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孩子需要赏识,犹如鱼儿需要水。给予孩子适度的赏识,充分肯定孩子的长处和点滴进步,并时常鼓励孩子发现自己的进步和缺点,让孩子形成对自己的正确认识,增强孩子的自信心、自尊心和上进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