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大学生心理和谐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保证。影响大学生心理和谐的因素主要有自身,环境,网络等。构建和谐心理应注重修身,加强制度建设,建设和谐校园文化,加强网络文明与监管力度等。
【关键词】和谐校园;心理和谐;环境因素
【中图分类号】 R3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69(2007)07-0134-02
大学生心理和谐是和谐校园建构的重要保证。在和谐校园建设中如何培养出能适应社会的、人际的心理和谐的学生,不仅对和谐校园建设而且对整个和谐社会的建构意义重大。化解学生的心理困惑与危机,增强学生的自我调整能力,激发学生的积极的人生态度,防范校园隐形失控行为的发生,构建心理和谐是和谐校园建设的重要内容,更是和谐校园建构的必要条件。
一、大学生心理和谐的现状与影响因素
从总体上看,大学生个性张扬,求知欲强,自我意识和自尊自信明显增强,顽强坚毅的心理品质和素质获得较大发展。但是,在部分大学生中存在程度各异的心理问题。在学业与就业压力,家庭负担,理想与现实的矛盾诸因素的影响下,大学生的心理和谐面临考验。特别是目前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发展阶段,随着高校录取人数的扩大,大学生的个体差异加大,学业和就业压力加大导致心理危机,不少学生旷课,迷恋网吧,考试不及格,不能毕业。另外,大学生生活困扰,恋爱挫折,对步入社会的恐惧等引发诸多心理不和谐问题。心理不和谐问题得不到重视并给以有效解决,将严重阻碍和谐校园的建构进程和实效。影响大学生心理和谐的因素包括:
(一)大学生自身因素
1.不能正确地认识自我和把握未来。具体表现为对自身期望值过高与现实的冲突造成的心理失落乃至心理障碍;在个体发展过程的迷茫困惑;在专业与职业选择上的犹疑与困惑。2. 不能正确认识他人与社会,人际知觉、社会知觉差。表现为恋爱中的不适与盲从,特别是恋爱挫折导致的心理失衡现象和过激言行;在人际交往中的不适与恐惧等等。另外,高校还存在贫困生,违纪生等特殊群体,由于个体的成长经历与心理历程的影响,是心理危机的潜在高发人群。3. 心理适应能力较差,自我调节能力不高。依据生态学的理论,人的心理健康是心理生态系统各种关系的和谐。维护大学生心理生态系统的平衡,系统自身的恢复和调节是一个重要环节,在有限的范围内,该功能的大小正比于系统结构的复杂性。而现实的状况是大学生的生活圈子狭小,内容单调,独生子女的生活背景,过分的娇纵和宠爱,影响了系统的多样性发展。此外,受文化特性,个体因素的影响,相当一部分学生在遇到心理困惑时倾向于内部心理调节,求助于外部的很少。较低的心理调节能力难以应对大的突发性的应激事件,成为影响大学生心理和谐的重要因素。
(二)社会,家庭,学校等环境因素
大学生除了在学校生活,也要和社会,家庭发生联系,社会、家庭、学校作为大学生的生存单元,对大学生的影响也不容忽视。在现阶段,处于社会转型和市场经济大潮中的中国社会发育还不够完善,以欺骗和不正当竞争手段获取利润的现象依然存在,以诚信的付出为代价的社会价值观赢得了不少市场。在这样的社会条件下,个人的心理极易失衡,应当加以及时有效的引导,避免反社会行为的发生。家庭也是社会的组成部分,在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下,家庭的结构与生活质量指数更直接影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如单亲家庭,离异家庭中的大学生由于心理历程的关系,可能会有较之其他家庭更多的心理失衡,如焦燥,不安,抑郁,敏感,多疑等。此外,学校作为大学生活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运行中体现出来的公平、民主、平等、和谐等对大学生心理的平衡起直接的影响作用。
(三)网络的影响
网络的普及与发展给高校的文化科技信息传播起了重要的提升作用,但是同时也带来了许多问题。首先,学生网瘾现象突出。不少学生迷恋上网,于是逃课现象增多。网上的虚拟空间实现了某些学生在现实中不能实现的愿望,拉大了与现实的距离,巨大的反差加剧了心理的失衡。其次,网站缺乏规范与管理。不少学生上网时沉溺于游戏,电影。网上不健康的内容,追求个人享乐的价值观随时侵袭着学生缺乏识别力、抵抗力的思想肌体。部分学生在网络与现实的困惑中迷失了自我,迷失了方向。再次,网络社会规范尚未完全形成,违反现实社会规范的网络越轨行为在大学生中表现突出。网络的特殊性拉低了大学生的道德底线,网络道德失范的存在和网络虚假信息的传播,引发了校园学习生活的不稳定,带来心理恐慌与迷惑等心理失衡问题。更有甚者,在网络道德教育滞后的条件下大学生网络犯罪行为时有发生,成为困扰大学生心理和谐的重要因素。
二、大学生的心理和谐的构建
1. 修身。社会、家庭、网络等环境要素,通过各种途径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大学生尚未完全成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多元的思想引发了大学生强烈的心理冲突。当前,作为独生子女的大学生较普遍存在追求个性与享乐,个人主义倾向严重,责任感淡漠,心理适应与调节能力较差的问题。这些行为严重影响他人和自己的身心健康,高校必须有针对性的进行相关法制教育,开办各种法制讲座,引导大学生知法懂法守法和用法。(1) 文化素养。学生要通过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的学习,不断扩充知识面,提升自己的人文与科技素养和理论素养,开阔心胸,丰富思想,提升人生境界。(2)培育学生的适应能力与调节能力。通过课堂学习和课外引导,运用情景模拟等适当途径,指导学生面临困境时积极调整心态,冷静处事,提高适应能力和自我调整能力。在条件许可的前提下,鼓励和引导学生走出校园,参与社会实践,培育学生的适应能力与调节能力。
2.加强制度建设,提供机制保障。大学生的心理和谐除自身的适当调节外,还有赖于制度体系的制约和调整。制度建设是心理和谐的重要保障。具体来说,1.健全学生各种管理制度,为大学生的心理和谐提供制度保障。通过健全管理制度,维护学校的正常秩序,为学生心理健康与和谐提供重要保障;2. 完善校园公共管理制度,为大学生的心理和谐提供重要保证。公共管理制度的完善包括:加强民主制度建设,保障学生依法行使权利,参与民主管理;完善公共管理制度和措施加强校园管理、环境整治、公用设施、学生社区等方面的建设,保障校园的安定稳定,建立和制定应对突发事件的应对机制。3. 建立多方位的服务保障制度,包括完善贫困生资助机制,拓展资助形式;健全心理和谐教育机制,建设心理咨询中心,开设心理课程及心理测试等;落实毕业生就业指导机制,开设课程,加强就业信息网络建设,开展创业活动与职业生涯规划等。
3.建设和谐的校园文化。大学时期是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和谐的校园文化在陶冶人的情操,完善人的品格,塑造理想人格方面起着积极作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对于大学生和谐心理的塑造与培育具有重要意义。建设和谐校园文化,一要营造平等友爱,融洽和谐的人际环境,包括自我和谐,师生和谐。自我和谐包括身心和谐,角色和谐,通过各种报告会,社会实践,培训班等形式引导学生解决困难,正确处理角色关系,实现自我和谐;增强教师的教书育人的责任感,真正帮助学生健康成长。二要加强校园基础设施建设,美化校园环境,为和谐心理提供祥和安定的外在环境。还要加强校园安全建设,达到物我和谐;三要加强大学精神文化建设,陶冶性情,培养情操。通过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增强凝聚力与归属感,更利于和谐心理的建构。
4.加强网络文明建设与监管工作,尽可能减少负面影响。网络只有规范有序才能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减少或杜绝负面影响,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首先,高校应重视网络道德教育,通过网络知识讲座的形式,强化网络道德教育,把其作为思想道德修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次,建立健全校园网规章制度,规范网络行为。在高校拥有校园网的充分管理权的基础上,制定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确保上网资料的科学性、思想性和政治性,保障信息安全,规范上网行为。再次,加大网络监管力度,形成一套网络监管机制。采取必要的技术手段,加强网络监测,打击和治理各种网络非法行为。对营业性网吧,尤其要严格规范管理,营造良好的网络氛围,维护文明的网络秩序。
【参考文献】
[1]樊富民.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2.
[2]张丹.关于高等学校和谐校园的几方面探讨[N].沈阳大学学报,2006,(2).
[3]汪晓萍.论大学生的心理生态环境建设[N].成都理工大学学报,2006,(4).
[4]禹晓华.大学生心理和谐的培育[N].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06,(3).
[5]童建福.营造大学生健康心理和谐环境的思考,福建农林大学学报,2007,(2).
【作者简介】林岩(1972-),女,山东烟台人,青岛农业大学人文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学;姜鲁平(1971-),男,青岛农业大学经济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学生教育与管理,大学生心理健康。
【关键词】和谐校园;心理和谐;环境因素
【中图分类号】 R3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69(2007)07-0134-02
大学生心理和谐是和谐校园建构的重要保证。在和谐校园建设中如何培养出能适应社会的、人际的心理和谐的学生,不仅对和谐校园建设而且对整个和谐社会的建构意义重大。化解学生的心理困惑与危机,增强学生的自我调整能力,激发学生的积极的人生态度,防范校园隐形失控行为的发生,构建心理和谐是和谐校园建设的重要内容,更是和谐校园建构的必要条件。
一、大学生心理和谐的现状与影响因素
从总体上看,大学生个性张扬,求知欲强,自我意识和自尊自信明显增强,顽强坚毅的心理品质和素质获得较大发展。但是,在部分大学生中存在程度各异的心理问题。在学业与就业压力,家庭负担,理想与现实的矛盾诸因素的影响下,大学生的心理和谐面临考验。特别是目前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发展阶段,随着高校录取人数的扩大,大学生的个体差异加大,学业和就业压力加大导致心理危机,不少学生旷课,迷恋网吧,考试不及格,不能毕业。另外,大学生生活困扰,恋爱挫折,对步入社会的恐惧等引发诸多心理不和谐问题。心理不和谐问题得不到重视并给以有效解决,将严重阻碍和谐校园的建构进程和实效。影响大学生心理和谐的因素包括:
(一)大学生自身因素
1.不能正确地认识自我和把握未来。具体表现为对自身期望值过高与现实的冲突造成的心理失落乃至心理障碍;在个体发展过程的迷茫困惑;在专业与职业选择上的犹疑与困惑。2. 不能正确认识他人与社会,人际知觉、社会知觉差。表现为恋爱中的不适与盲从,特别是恋爱挫折导致的心理失衡现象和过激言行;在人际交往中的不适与恐惧等等。另外,高校还存在贫困生,违纪生等特殊群体,由于个体的成长经历与心理历程的影响,是心理危机的潜在高发人群。3. 心理适应能力较差,自我调节能力不高。依据生态学的理论,人的心理健康是心理生态系统各种关系的和谐。维护大学生心理生态系统的平衡,系统自身的恢复和调节是一个重要环节,在有限的范围内,该功能的大小正比于系统结构的复杂性。而现实的状况是大学生的生活圈子狭小,内容单调,独生子女的生活背景,过分的娇纵和宠爱,影响了系统的多样性发展。此外,受文化特性,个体因素的影响,相当一部分学生在遇到心理困惑时倾向于内部心理调节,求助于外部的很少。较低的心理调节能力难以应对大的突发性的应激事件,成为影响大学生心理和谐的重要因素。
(二)社会,家庭,学校等环境因素
大学生除了在学校生活,也要和社会,家庭发生联系,社会、家庭、学校作为大学生的生存单元,对大学生的影响也不容忽视。在现阶段,处于社会转型和市场经济大潮中的中国社会发育还不够完善,以欺骗和不正当竞争手段获取利润的现象依然存在,以诚信的付出为代价的社会价值观赢得了不少市场。在这样的社会条件下,个人的心理极易失衡,应当加以及时有效的引导,避免反社会行为的发生。家庭也是社会的组成部分,在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下,家庭的结构与生活质量指数更直接影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如单亲家庭,离异家庭中的大学生由于心理历程的关系,可能会有较之其他家庭更多的心理失衡,如焦燥,不安,抑郁,敏感,多疑等。此外,学校作为大学生活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运行中体现出来的公平、民主、平等、和谐等对大学生心理的平衡起直接的影响作用。
(三)网络的影响
网络的普及与发展给高校的文化科技信息传播起了重要的提升作用,但是同时也带来了许多问题。首先,学生网瘾现象突出。不少学生迷恋上网,于是逃课现象增多。网上的虚拟空间实现了某些学生在现实中不能实现的愿望,拉大了与现实的距离,巨大的反差加剧了心理的失衡。其次,网站缺乏规范与管理。不少学生上网时沉溺于游戏,电影。网上不健康的内容,追求个人享乐的价值观随时侵袭着学生缺乏识别力、抵抗力的思想肌体。部分学生在网络与现实的困惑中迷失了自我,迷失了方向。再次,网络社会规范尚未完全形成,违反现实社会规范的网络越轨行为在大学生中表现突出。网络的特殊性拉低了大学生的道德底线,网络道德失范的存在和网络虚假信息的传播,引发了校园学习生活的不稳定,带来心理恐慌与迷惑等心理失衡问题。更有甚者,在网络道德教育滞后的条件下大学生网络犯罪行为时有发生,成为困扰大学生心理和谐的重要因素。
二、大学生的心理和谐的构建
1. 修身。社会、家庭、网络等环境要素,通过各种途径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大学生尚未完全成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多元的思想引发了大学生强烈的心理冲突。当前,作为独生子女的大学生较普遍存在追求个性与享乐,个人主义倾向严重,责任感淡漠,心理适应与调节能力较差的问题。这些行为严重影响他人和自己的身心健康,高校必须有针对性的进行相关法制教育,开办各种法制讲座,引导大学生知法懂法守法和用法。(1) 文化素养。学生要通过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的学习,不断扩充知识面,提升自己的人文与科技素养和理论素养,开阔心胸,丰富思想,提升人生境界。(2)培育学生的适应能力与调节能力。通过课堂学习和课外引导,运用情景模拟等适当途径,指导学生面临困境时积极调整心态,冷静处事,提高适应能力和自我调整能力。在条件许可的前提下,鼓励和引导学生走出校园,参与社会实践,培育学生的适应能力与调节能力。
2.加强制度建设,提供机制保障。大学生的心理和谐除自身的适当调节外,还有赖于制度体系的制约和调整。制度建设是心理和谐的重要保障。具体来说,1.健全学生各种管理制度,为大学生的心理和谐提供制度保障。通过健全管理制度,维护学校的正常秩序,为学生心理健康与和谐提供重要保障;2. 完善校园公共管理制度,为大学生的心理和谐提供重要保证。公共管理制度的完善包括:加强民主制度建设,保障学生依法行使权利,参与民主管理;完善公共管理制度和措施加强校园管理、环境整治、公用设施、学生社区等方面的建设,保障校园的安定稳定,建立和制定应对突发事件的应对机制。3. 建立多方位的服务保障制度,包括完善贫困生资助机制,拓展资助形式;健全心理和谐教育机制,建设心理咨询中心,开设心理课程及心理测试等;落实毕业生就业指导机制,开设课程,加强就业信息网络建设,开展创业活动与职业生涯规划等。
3.建设和谐的校园文化。大学时期是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和谐的校园文化在陶冶人的情操,完善人的品格,塑造理想人格方面起着积极作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对于大学生和谐心理的塑造与培育具有重要意义。建设和谐校园文化,一要营造平等友爱,融洽和谐的人际环境,包括自我和谐,师生和谐。自我和谐包括身心和谐,角色和谐,通过各种报告会,社会实践,培训班等形式引导学生解决困难,正确处理角色关系,实现自我和谐;增强教师的教书育人的责任感,真正帮助学生健康成长。二要加强校园基础设施建设,美化校园环境,为和谐心理提供祥和安定的外在环境。还要加强校园安全建设,达到物我和谐;三要加强大学精神文化建设,陶冶性情,培养情操。通过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增强凝聚力与归属感,更利于和谐心理的建构。
4.加强网络文明建设与监管工作,尽可能减少负面影响。网络只有规范有序才能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减少或杜绝负面影响,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首先,高校应重视网络道德教育,通过网络知识讲座的形式,强化网络道德教育,把其作为思想道德修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次,建立健全校园网规章制度,规范网络行为。在高校拥有校园网的充分管理权的基础上,制定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确保上网资料的科学性、思想性和政治性,保障信息安全,规范上网行为。再次,加大网络监管力度,形成一套网络监管机制。采取必要的技术手段,加强网络监测,打击和治理各种网络非法行为。对营业性网吧,尤其要严格规范管理,营造良好的网络氛围,维护文明的网络秩序。
【参考文献】
[1]樊富民.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2.
[2]张丹.关于高等学校和谐校园的几方面探讨[N].沈阳大学学报,2006,(2).
[3]汪晓萍.论大学生的心理生态环境建设[N].成都理工大学学报,2006,(4).
[4]禹晓华.大学生心理和谐的培育[N].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06,(3).
[5]童建福.营造大学生健康心理和谐环境的思考,福建农林大学学报,2007,(2).
【作者简介】林岩(1972-),女,山东烟台人,青岛农业大学人文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学;姜鲁平(1971-),男,青岛农业大学经济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学生教育与管理,大学生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