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有限元的某型电动汽车副水箱的振动分析及实验验证

来源 :汽车零部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be2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解某型电动汽车副水箱在振动条件下所受的应力、应变情况,对其建立了有限元模型,采用HyperMesh进行网格划分以及ABAQUS进行求解和后处理。在分析中令水箱中冷却液的弹性模量为1 MPa。对其进行模态分析,得到水箱的前30阶固有频率,随后进行了动力学分析,结果显示水箱应力分布满足要求。最后设计实验测量相应点位的应变,并确认水箱可以承受相应振动载荷,通过仿真数据和实验数据的对比证明了有限元模型的有效性。
其他文献
目前针对四轮定位不良问题的解决方法仅凭品质技术人员的经验,无法判断某原因是否为导致不良的决定性因素,单一原因的对策调整浪费时间且效率低下,难以在短时间内解决不良问题,不符合新车型导入数量不断增多、日程不断缩减的形势需要。为此提出一种基于Adams/Car的四轮定位分析方法,在Adams中采用悬架结构的硬点数据建立悬架模型,通过后处理工具分析四轮定位参数。在出现四轮定位不良的情况下,通过在模型中改变悬架结构的参数,定量分析将要实施的对策的影响,故而提高四轮定位不良解析效率。
根据公司产品零件特定结构及特殊技术要求,设计了自动直缝焊接装备,阐述了该直缝焊机的总体设计方案、机械结构和控制系统设计、PLC的I/O口分配及作业机制,运用各种传感器,并通过PLC控制来实现产品零件的整个制作过程的自动作业,从而达到了减少人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制作成本目的。
介绍了一种以锂离子电池、超级电容电池以及电压控制装置为主体的混合能源系统。其中,锂离子电池为车辆主要动力源,超级电容电池为车辆辅助动力源,电压控制装置对母线电压进行控制。在低温环境下,电压控制装置控制锂离子电池与超级电容电池相互充电,从而让锂离子电池通过其内阻产生自发热,实现内部升温。该混合能源系统的优势在于,利用锂离子内阻自发热来减少传统PTC加热器等外部加热方式的热损失,能耗更低。同时,在车辆需求瞬间大功率充放电时,利用超级电容电池优异的功率特性对锂离子电池充放电功率进行“削峰填谷”以降低其在大功率充
以安波福OCS 064端子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了雾锡、回流亮锡、锡铅、银、金和钯镍闪金6种不同镀层对公端端子插拔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电镀金与钯镍闪金后端子表面较硬,其他电镀类型变软,锡铅最软;金有较好的插拔力性能,锡铅相对较差。镀后镀层表面硬度比镀前软,且底层镍越厚硬度越硬;镀后插入力比镀前大,由于尺寸及粗糙度的关系底层镍越厚插入力越大;镀后拔出力比镀前大,但镀后的拔出力与底层镍厚度没有必然的关系。镀后镀层表面硬度比镀前软,且顶层雾锡越厚硬度越硬;镀后比镀前粗糙,但顶层雾锡越厚表面越光滑;镀后插入力比镀前
根据整车对等速万向节传动轴总成的各项新要求,介绍了等速万向节传动轴总成的结构型式,对传动轴总成进行了优化设计,并介绍了其原理、方法和步骤。结果表明:经过优化设计,可使传动轴总成的承载能力提升35%~40%,使用寿命提升120%,效果显著。
以麦弗逊悬架前下摆臂为研究对象,介绍了前下摆臂前衬套和后衬套的4种组合布置形式,分析了不同布置形式衬套的结构和刚度;通过建立前下摆臂的平衡方程,推导了前下摆臂衬套受力大小。结果表明:前下摆臂衬套的结构和刚度与衬套的布置形式相关,前下摆臂前衬套和后衬套的布置形式关系到汽车的操纵稳定性和乘坐舒适性等性能,为汽车麦弗逊悬架前下摆臂衬套的布置提供了参考。
在高原地区,由于海拔升高、空气压力降低,搭载真空助力泵的车辆在高原地区会发生制动踏板力变大的现象。针对此问题,分析了真空助力泵作动原理及在高原制动变硬的原因,并提出高原制动试验要件。根据真空助力泵原理开发出了真空助力泵负压模拟器,实现了在低海拔地区模拟高原制动感觉的功能,大大降低了车辆的试验成本,为高原制动试验的开展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思路。
基于UVC-LED光源,提出了一种UVC杀菌装置设计方案,悬挂固定在车载空调的出风口处,通过对内循环的风进行深紫外照射,实现整个车内空间的清洁。介绍了系统工作原理、结构布局和电路控制逻辑,并制作出满足性能要求的功能性样件,对后续UVC技术在车载杀菌领域的大规模应用提供了实验数据支持。
为提高十字轴万向节传动轴系布置的准确性和合理性,基于ADAMS虚拟样机技术研究了某起重机传动轴夹角对输入轴轴承的载荷影响,通过ROMAX软件和台架试验对该轴承寿命进行了优化设计及分析验证。结果表明:传动轴夹角会引起附加弯矩,造成轴承偏载,间接增大径向载荷,显著降低轴承寿命;通过轴承宽度加宽、轴承材料渗碳强化等方式可有效改善轴承受力工况。
车顶强度试验是考查车辆发生翻滚时车身结构强度的一项测试手段。在开发阶段的车顶强度试验过程中,样件安装程度不同将导致试验结果存在差异,对后期整车试验结果的预判造成较大难度。对多个车型项目的白车身进行车顶强度仿真研究,计算分析前挡风玻璃、天窗、车门等相关部件对车顶强度试验结果的影响程度,并通过试验,对影响因子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车门对车顶强度试验的影响较小,前挡风玻璃和天窗对试验结果影响较为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