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高校体育作为校园体育与社会体育的重要衔接环节,在青年成长与个体发展环节承担着重要的作用,借助高校体育教育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形成良好的终身体育观念与方法能力是新时期高校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在阐述高校体育与意识培养间相互联系的基础上,分析了高校体育教育与意识培养的方法与策略的相关内容,旨在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关 键 词] 高校体育;教育;意识;培养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16-0044-01
一、高校体育教育与意识培养的联系
(一)高校体育教育促进了学生体育意识的形成
大学生在校园环境中接受的体育教育,不仅能够使其自身的身体素质与体育技能得到提升,更重要的是学生通过参与各项体育活动能够更为深刻地感受到体育对个体发展的长期影响,意识到身体素质与知识水平是自己不可偏废的组成要素,从而形成对体育锻炼与活动参与的重视以及相应的意识观念,从而使自己能够更好地投入时间精力,以提升身心素质。
从当前高校体育教学实践来看,学生按照学校教学设计与规划安排进行的体育学习能够帮助学生形成基础性的身体素质与运动能力,同时掌握一定的方法与技巧,激发学生的体育活动兴趣与爱好,学生往往能够拥有一个长期伴随自己的体育爱好,最终养成终身锻炼的体育意识。从这一层面来说,高校体育教育的系统性与规范性为学生体育意识的形成提供了基础条件,能够有效促进终身运动意识的形成。
(二)体育意识培养促进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创新
以人文本与关注个体发展诉求是当前高校教学改革的重要基础性原则,这一原则在体育教学活动中的表现更明显,为学生提供更适合自身需求的教学内容,养成良好的体育习惯,形成内化体育意识已经成为高校体育教育的共识,这更加符合当前社会发展对高校体育教育的实际需求,也契合教育改革的现实要求。
在全民健康理念的倡导下,高校体育教育工作的中心正不断地从知识方法传授向着观念意识培养迁移,结合新时期社会发展与个体成长的长期需求帮助学生形成终身体育意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观念,形成良好的体育习惯,掌握正确的体育活动方法,实现大学生群体整体性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从这个角度来看,体育意识的培养促进了高校的体育教学的改革与发展。
二、高校体育教育與意识培养的方法与策略
(一)创新体育教育理念
在实践高校体育教育环节,高校应重新衡量体育素质与能力观念对个体发展的重要作用,摒弃传统重智轻体的偏颇观念,在教学活动中全面践行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在教学模式与方法上,应对传统教学方法进行梳理与整合,改变以往单项授课的低效局面,将大学生摆在高校体育学习主体地位上,这样才能使高校体育教学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需求。在体育教学内容选择上,除了基础的体育方法技能教学外,教师应重视学生科学锻炼观念的培养,以此作为学生体育意识形成的坚实基础。
(二)培养学生体育兴趣与习惯
体育活动更具娱乐性与趣味性,因此激发与培养学生兴趣是提升高校体育教学效果、培训体育意识的重要手段。在高校体育教学与意识培养中,应更加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突出体育技能与素质锻炼中蕴含的丰富趣味性,寓教于乐,充分协调体育课与教学任务会之间的平衡。
(三)丰富体育锻炼活动形式
高校内的体育锻炼活动形式具有丰富的多样性与开放性,在体育教育与意识培养过程中,应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全面发挥高校体育的环境特征。高校应在校园范围内积极倡导体育锻炼,鼓励学生参与各体育社团组织的活动,为体育主题活动提供支持创造有利条件,对实践证明较为有效的高校体育俱乐部模式给予一定的扶助。
(四)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
高等学校在进行体育教育的过程中,既要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观念,使他们充分认识到体育的目的和功能,又要让学生充分体验到体育的魅力,并从中获得乐趣与快感,并且得到满足。同时还应使学生意识到坚持终身体育锻炼对国家、对民族和对自己都有很大的益处。把参与体育锻炼和各种体育娱乐活动作为生活方式的一个组成部分,是现代社会文明与综合国力的象征,又是现代人综合素质的体现。
综上所述,大学生是国家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关键因素,而大学生参与体育知识学习与锻炼的有效性更是直接关系着积极乐观人生态度与健康体魄的形成。重视高校体育教育与意识的培养对于实现当前高校教学改革、促进我国国民身体素质提升与积极乐观情绪提供有力支持。
参考文献:
[1]赵鹏东.论高校体育教学中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培养之途径[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15(4):157-160.
[2]付海涛.浅析高校体育教育对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培养的影响[J].体育世界(学术版),2009(5):28-29.
[3]焦建军.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与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J].四川体育科学,2004(1):80-81.
[关 键 词] 高校体育;教育;意识;培养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16-0044-01
一、高校体育教育与意识培养的联系
(一)高校体育教育促进了学生体育意识的形成
大学生在校园环境中接受的体育教育,不仅能够使其自身的身体素质与体育技能得到提升,更重要的是学生通过参与各项体育活动能够更为深刻地感受到体育对个体发展的长期影响,意识到身体素质与知识水平是自己不可偏废的组成要素,从而形成对体育锻炼与活动参与的重视以及相应的意识观念,从而使自己能够更好地投入时间精力,以提升身心素质。
从当前高校体育教学实践来看,学生按照学校教学设计与规划安排进行的体育学习能够帮助学生形成基础性的身体素质与运动能力,同时掌握一定的方法与技巧,激发学生的体育活动兴趣与爱好,学生往往能够拥有一个长期伴随自己的体育爱好,最终养成终身锻炼的体育意识。从这一层面来说,高校体育教育的系统性与规范性为学生体育意识的形成提供了基础条件,能够有效促进终身运动意识的形成。
(二)体育意识培养促进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创新
以人文本与关注个体发展诉求是当前高校教学改革的重要基础性原则,这一原则在体育教学活动中的表现更明显,为学生提供更适合自身需求的教学内容,养成良好的体育习惯,形成内化体育意识已经成为高校体育教育的共识,这更加符合当前社会发展对高校体育教育的实际需求,也契合教育改革的现实要求。
在全民健康理念的倡导下,高校体育教育工作的中心正不断地从知识方法传授向着观念意识培养迁移,结合新时期社会发展与个体成长的长期需求帮助学生形成终身体育意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观念,形成良好的体育习惯,掌握正确的体育活动方法,实现大学生群体整体性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从这个角度来看,体育意识的培养促进了高校的体育教学的改革与发展。
二、高校体育教育與意识培养的方法与策略
(一)创新体育教育理念
在实践高校体育教育环节,高校应重新衡量体育素质与能力观念对个体发展的重要作用,摒弃传统重智轻体的偏颇观念,在教学活动中全面践行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在教学模式与方法上,应对传统教学方法进行梳理与整合,改变以往单项授课的低效局面,将大学生摆在高校体育学习主体地位上,这样才能使高校体育教学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需求。在体育教学内容选择上,除了基础的体育方法技能教学外,教师应重视学生科学锻炼观念的培养,以此作为学生体育意识形成的坚实基础。
(二)培养学生体育兴趣与习惯
体育活动更具娱乐性与趣味性,因此激发与培养学生兴趣是提升高校体育教学效果、培训体育意识的重要手段。在高校体育教学与意识培养中,应更加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突出体育技能与素质锻炼中蕴含的丰富趣味性,寓教于乐,充分协调体育课与教学任务会之间的平衡。
(三)丰富体育锻炼活动形式
高校内的体育锻炼活动形式具有丰富的多样性与开放性,在体育教育与意识培养过程中,应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全面发挥高校体育的环境特征。高校应在校园范围内积极倡导体育锻炼,鼓励学生参与各体育社团组织的活动,为体育主题活动提供支持创造有利条件,对实践证明较为有效的高校体育俱乐部模式给予一定的扶助。
(四)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
高等学校在进行体育教育的过程中,既要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观念,使他们充分认识到体育的目的和功能,又要让学生充分体验到体育的魅力,并从中获得乐趣与快感,并且得到满足。同时还应使学生意识到坚持终身体育锻炼对国家、对民族和对自己都有很大的益处。把参与体育锻炼和各种体育娱乐活动作为生活方式的一个组成部分,是现代社会文明与综合国力的象征,又是现代人综合素质的体现。
综上所述,大学生是国家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关键因素,而大学生参与体育知识学习与锻炼的有效性更是直接关系着积极乐观人生态度与健康体魄的形成。重视高校体育教育与意识的培养对于实现当前高校教学改革、促进我国国民身体素质提升与积极乐观情绪提供有力支持。
参考文献:
[1]赵鹏东.论高校体育教学中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培养之途径[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15(4):157-160.
[2]付海涛.浅析高校体育教育对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培养的影响[J].体育世界(学术版),2009(5):28-29.
[3]焦建军.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与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J].四川体育科学,2004(1):8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