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密度对明渠紊流拟序结构的影响研究

来源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rry08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河道中淹没植物顶部附近的大尺度涡结构,影响着水体中的动量和物质交换,从而导致泥沙和污染物输移发生变化.基于淹没刚性植物条件下的水槽试验,利用粒子图像测速技术(PIV)对五种植物密度条件下的流场进行测量,分别用象限分析法和伽利略分解法,研究密度对植物顶部附近的猝发及KH涡垂向几何尺度的影响.研究表明:在试验条件下,植物密度增大会增强植物顶部附近的剪切作用,缩窄植物层内外动量交换的范围,抑制极端清扫作用对植物内部的侵袭.同时KH涡涡量增强,位置抬升,KH涡的垂向尺度总体增大,在密度较小的两种工况(0.09和0.18)时KH涡的垂向尺度较为接近,其值约为75~86 mm;密度为0.36时约为105~ 115 mm;密度为0.72和1.44时较为接近,在淹没度为4时约为114 mm,在淹没度为5时约为135 mm..
其他文献
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引领,依托黄金水道打造长江经济带发展,是谋划中国经济新棋局的重大战略决策.长江经济带作为当前我国水污染强度最突出的流域之一,如何继续保持经济发展活力,实现水体保护与经济腾飞的双重目标是亟待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针对长江经济带水污染与经济交互问题展开研究,探寻推动区域水污染防治和绿色高效发展的治理之道.在分析长江经济带11省市2000-2015年灰水足迹总量及其结构变化特征的基础上,利用Topio模型研究各省市水污染与经济发展脱钩关系的演变过程,然后采用Kaya等式和LMDI分解模型
在治河工程中,丁坝是应用最广泛的河道内构筑物之一,不仅在防洪护岸、整治航道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还会改变河道内水沙结构、河底地形,造成水生生物栖息地的适宜性变化.以汉江上游典型河段为研究对象,运用水沙耦合的二维浅水模型,模拟河道内加入丁坝后,河床冲淤变化、河流水深、流速、河床基质的变化情况,同时,采用香农多样性指数(Shannon\'s Diversity Index,SHDI)分析丁坝河床冲淤变化、河流水深、流速,以及河底地貌、河床基质多样性的影响.在该研究区,坝长为60%河宽的时候,丁坝对上游的影
在深入实地开展走访调查和问题研究的基础上,就黄河流域水沙调控与防洪相关问题,提出政策建议.由于现行涉水规划依据的水沙条件和洪水设计成果同实际存在一定差距,需要根据新的边界变化确定符合实际的水沙条件,及时修正洪水设计成果及防洪调度指令等,避免编制黄河防御洪水方案或水沙调控方案时,将整个滩区划为行洪、滞洪、沉沙区,并将北金堤与东平湖滞洪区纳入滞洪区.科学治水方略应提倡“上拦下排、槽滩共治”,前者体现了1946年以来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治黄的成功经验,后者强调了河道与滩区必须共同治理.应重视和支持黄河开展重点研发工
针对长江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径流累积影响效应问题,同时为了定量预测长江流域未来径流演变特征,以大通水文站为代表站,建立了长江流域控制性水库群和跨流域调水工程联合配置调度模型,对2035年大通断面径流过程进行了模拟预测,分析预测了长江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径流累积影响.结果 表明,到2035年,随着南水北调等跨流域引调水工程、长江上游梯级水库群的逐步建设以及流域内新增耗水的影响,大通断面年均径流量相比天然将减小了679亿m3,总体上表现出枯季流量增加、汛期流量减少的趋势.同时,以三峡为核心的长江上游梯级水库群
基流量的准确确定是水资源利用、水文模型校验、生态需水量和河流自净能力计算等工作的重要基础.然而,基流量难以直接观测,目前常用的Eckhardt数字滤波等方法参数的物理意义并不十分明确,且固定的参数难以刻画基流量的年内和年际动态变化,限制了基流分割结果的精度.以第二松花江流域伊通河上游典型子流域为例,利用更具物理基础的同位素方法分别对流域汛期和融雪期两个关键时段进行基流分割,并利用不同季节分割结果对Eckhardt数字滤波法的参数进行了识别.研究发现,基于同位素结果可以有效识别Eckhardt法参数的季节性
河道径流过程分析对于工程建设十分重要,现有水文模型主要以流域为研究对象,研究空间尺度通常较大,难以在小空间尺度内对河道径流量进行分析.本文基于二元水循环模式,从自然和社会两个方面系统性分析了对河道径流量的影响因素,建立二元水循环模式的河道实际径流计算方法.自然端综合考虑了上游入流、区间产汇流、河道分流及与地下水的交换量,社会端综合考虑了人工引水量、退水量及分水量,其中对农业退水量进一步细分至用水期退水和非用水期退水.以金马河温江段为研究案例,根据河道与规划闸坝、渠系的位置关系选择9个断面对径流量进行分析.
通口河流域暴雨洪灾严重,防洪任务十分艰巨,但是该流域洪水预警方面的研究比较少.本文以该流域作为研究对象,基于HEC-HMS的不同产汇流计算模块进行两种方案的组合,并通过参数优选来构建该流域水文模型,进而预测临界雨量.结果 表明:初损后损-斯奈德单位线法与SCS曲线-SCS单位线法相比参数率定结果更加合理有效,计算所得的洪峰流量相对误差,峰现时间误差和Nash效率系数3个指标均符合精度要求,模拟精度为甲级,可以用于该流域模型计算.通过该模型试算得到的临界雨量,相较于北川羌族自治县防汛总体预案所提供的临界雨量
高拱坝施工道路作为高拱坝工程的物料运输通道,对工程的顺利施工有重要影响.由于所处环境复杂,随机攻击和蓄意攻击都会对高拱坝施工道路造成破坏.为研究高拱坝施工道路对于不同破坏的抗毁性及相应的提高方法,利用复杂网络理论,在分析施工道路拓扑性质的基础上,建立了高拱坝施工道路复杂网络模型,模拟随机攻击和蓄意攻击对施工道路网络的破坏.结果 显示,道路网络的抗毁性与节点度分布密切相关,并找到了一种对随机破坏和蓄意攻击均具有较高抗毁性的双峰网络,能够提高高拱坝施工道路的抗毁性.以西南地区某高拱坝工程为例进行分析,建立了包
为探究冻土条件下无黏性土堤漫顶溃决过程及溃决区域的水位、流速等水力要素变化规律,开展了弯道水槽概化模型试验.基于结构光传感器的三维成像特性,精确观测了溃堤过程中的溃口形态变化,分析了上游入流恒定时冻土深度对溃口发展过程及溃决区域水力要素的影响.结果 表明:(1)冻土条件下的溃堤过程可分为渗透过流、堤后冲刷、横向展宽、冲淤平衡4个阶段,溃堤过程中会出现“陡坎”“堤身分层”“沟底挑流”等现象;(2)冻土条件下溃决区域的流速变化率和水位变化率均随着冻土深度的增加而减小;(3)冻土条件下溃堤稳定后的过堤流量、溃口
拱坝基岩综合变形模量的选择对体型优化设计及应力复核极为重要,然而在经验取值、地应力、分期蓄水等多因素影响下,综合变形模量设计值与实际值通常存在一定的误差.为探究基岩综合变形模量对高拱坝应力的影响,分析拱坝体型对综合变形模量的适应性,依托陕西省引汉济渭工程三河口拱坝,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建立了18个不同模型,分析了两岸坝肩及建基面以下基岩综合变形模量的范围及数值变化对坝体应力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两岸基岩综合变形模量一般程度的不对称性对坝体拉应力影响很小.当左右岸综合变形模量不对称范围为坝体高度,数值不对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