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借学校及所属专业群入选“双高计划”之际,以红色主题作品的项目式开发为实施模式,将思政教育与专业课程密切结合。根据高职教育的学情特点和培养目标,在将思政教育潜移默化、入脑入心的同时,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养成合格“匠人”,培養德才兼备、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深圳输送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关键词】课程思政 项目式开发 激光加工 工匠精神
【基金项目】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专项——红色主题作品项目式开发提升专业课程思政育人效果的研究(2019kcszzx06);2019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精品实训项目——毕业综合项目训练之激光切割综合技能提升实训;2018年广东省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基于素质模型的高职创新创业教育策略研究);广东省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2018年一般课题“粤港澳大湾区视阈下高职院校创新人才培养策略研究(GDGZ18Y029)”;2018年深圳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重点课题(zdfz18014);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现代学徒制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专项课题(2019xdxtzzx04)。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42-0025-02
1.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政治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和针对性,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而行,形成协同效应。课程思政则是达成“同向同行,协同育人”目标的一项重要举措。课程思政就是解决高校“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的新范式。
2019年2月《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发布,其总体要求与目标就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职业教育摆在教育改革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中更加突出的位置。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服务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和实现更高质量、更充分的就业需要,对接科技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优化学校、专业布局,深化办学体制改革和育人机制改革,以促进就业和适应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鼓励和支持社会各界特别是企业积极支持职业教育,着力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
为贯彻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根据教育部、财政部、教职成厅等各部门的相关文件要求,经高职院校自愿申报,省级教育部门、财政部门审核推荐,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院校和专业建设计划项目(以下简称“双高计划”)建设咨询专家委员会评审,教育部、财政部审定,日前公示了拟建设的“双高计划”建设单位197个,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位列B类前列,而本研究团队隶属支持建设的智能制造专业群。在此“双高计划”建设背景下,开展了一系列的课程思政探索。
2.现状综述及分析
近几年,高教体系的学术性大学、应用本科、高职院校广泛开展了课程思政融合教育方面的探索和研究,结合工科、数理、医学、人文、创新创业、实践等各类专业课程进行课程思政融合教育改革。包括教学设计、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考评方法、师资队伍建设等多方面的探索与研究。
贵州建设职业技术学院的张晓伟、周勇等人探索研究了创新创业教育视域下贵州高职学生思政教育情况[1]。创新创业教育是学校育人的一种创新形式,把握好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政教育在各个维度方面的关系,不断拓宽思政教育的渠道,把思政理念融合到职业教育当中,融入到创新创业教育中,思政教育作为职业教育之魂将在创新创业教育中发挥引领作用。2019年10月江苏教育报报道了南邮传媒与艺术学院在探索课程与思政同向育人方面取得的成果。南京邮电大学传媒与艺术学院举办了“传承的力量——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师生艺术作品展”,师生创作了4个篇章的近200幅作品[2]。部分作者通过对时代楷模事迹资料的研读,在艺术作品中融入思政元素。该校谭维老师说,“挖掘专业知识中的思政元素,把价值观培育和塑造融入课程,是落实立德树人的最好举措。”该校同时也开展了立足专业学科特点,结合支部书记“双带头”培养要求,以教师党员为先锋,将思政教育阵地延展到专业课堂,探索课程思政。山西农业大学的刘亚平等人进行了“食品包装学”课程思政融合教育探索实践[3]。通过课程思政融入点和元素设计、课程思政融合教育教学方法探索和教学改革,获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其在课程思政融合教育教学方法方面做了多方探索。一是活跃课堂教学氛围,适时融合思政教育。团队教师在课程授课中注重课程素材的收集整理,采用“情景课堂”和“实物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活跃课堂教学氛围,并适时融入思政教育。二是创建思政课堂微群,开辟专业思政平台。通过使用频率高的手机和APP,建立微型课外第二课堂,把专业课题延伸到课堂外,为思政课堂融入专业课教育寻找和创建了新的途径。
综合分析当下课程思政教改和研究的现状可以看出,课程思政,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同向而行,协同育人”的重要性已经获得了广泛认可,并已经取得了相应的成效。但还有一些问题需要解决,比如:
融合形式单一
融合深度不足,契合紧密度有待加强
培养模式与职业素养结合不足
学生德智体美劳综合素质提升有待拓展
鉴于此,本研究结合红色主题作品项目式开发进行课程思政育人研究,可以为高职院校高素质、复合型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探索一条新路径。
3.光电制造与应用技术专业课程思政探索的思路和方法
3.1 红色主题作品的开发,促进学生学习能动性的提高 引导和指导学生进行主题元素的深入挖据,通过文献研究法对设定的红色主题相关的文献进行查阅、分析和比较,了解国内当前的主要研究现状和成果,找差距,寻突破。挖掘创作素材,提炼主題元素。通过对红色先锋人物、思政教育典型、专业技术专家的先进事迹和突出业绩的访谈和调查,吸取优秀经验和技能,做好知识、技能和素材储备。在文献综述、素材调查中感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十九大精神、红船精神、工匠精神的深远影响。从行业先锋、爱国为民模范人物的先进事迹中提取创作元素。受先进思想和红色思想感召,被榜样力量激励,促进学习能动性的自发提高,激发学习内因。如图1所示是学生在第二课堂——学生科技社团完成的部分代表作品。
3.2专业课程的知识综合和技能提升
结合光电制造与应用技术专业中激光加工相关专业课程,如激光加工设备、激光加工工艺、激光加工综合实训、毕业综合项目训练等理实一体化课程和集中实践课程,在实践环节进行主题作品的加工制作。
作品主题除了爱党、爱国的主流价值观外,还可以涉及到传统文化领域,比如图1所示“红色主题”作品的呈现除了内容的“红色”之外,还有载体的“传统”。现代化的激光切割技术的引入,让传统的“剪纸”工艺焕发新彩,二者相得益彰碰撞出别样的精彩。
除此之外,思政元素和传统文化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灵感”源泉,可以结合激光切割技术、激光打标技术、激光内雕技术、激光木雕木刻技术等各种本专业相关的技术和技能进行深入开发和研究。作品材料也可以多样化发展,涉及到钢板、金属名片、K9玻璃(人工水晶)、植绒纸、背胶绒布、卡纸、木料(不同品类)、皮料(不同性质)、陶瓷等各种品类。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对上述不同的加工设备和加工方式摸透、用精,对加工工艺参数优化和工艺参数库的建设都将了然于胸, 对于各类设备的操作、维护和拓展应用都将“独具匠心”。在实践中打磨技能,锤炼匠心,从而实现“能工巧匠”人才的培养。
3.3项目式开发模式的应用实践及基于SMART原则的效能提升
推动各门课程的逐步项目式课程改革,同时在项目开发过程中贯彻执行SMART原则。SMART原则在专业课程的项目式开发中的目标制定、开发过程管理和学生职业综合素养培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具体要求包括,设定项目目标的时候,一定要具体;目标要可衡量,要量化;设定的目标要高,有挑战性,但是一定要是可达成的;设定的目标要和专业课程和红色主题相关;对设定的目标,要规定什么时间内达成。
完成从作品主题设计、绘图、加工制作、工艺优化、产品输出全链条开发工作提高学生综合职业素养的培养效率。
3.4 一个中心,两个载体的人才培养模式
以“立德树人”为中心,以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为载体,采用二者相结合的形式落实,思政教育贯穿始终。第一课堂包括激光加工设备、激光加工工艺、激光加工综合实训、毕业综合项目训练等理论和实践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将学生分组,给同学们发布主题作品项目式开发任务单,完成作品开发制作。第二课堂包括学院多元导师制培养模式下的各种形式,有学生科技社团、师徒制项目、各级技能竞赛和创新创业大赛等,讲、练、赛结合,教学、科研、教研、育人四位一体,协同发展,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具体实施计划进度,主要依托各年级培养方案中专业课程和学生科技社团的常规活动提供保障,师徒制项目及各类竞赛可以有效促进项目成果的加快和增量输出。
4.结论
本研究的特色在于“科技+”,通过光电制造与应用技术专业中不同的激光加工方式实现红色主题文创作品的定制化智造。借由专业课程主题作品项目式开发模式,将思政教育的核心理念内化于心,润物细无声,同时在综合技能提升中践行“工匠精神”,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育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张晓伟,周勇,张成国,颜紫云,马军.创新创业教育视域下贵州高职学生思政教育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9(32):160-161.
[2]任素梅.“思政让作品有了灵魂”[N].江苏教育报,2019-10-18(002)
[3]刘亚平,王愈,石建春.“食品包装学”课程思政融合教育探索实践[J].农产品加工,2019(10):110-112、115
【关键词】课程思政 项目式开发 激光加工 工匠精神
【基金项目】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专项——红色主题作品项目式开发提升专业课程思政育人效果的研究(2019kcszzx06);2019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精品实训项目——毕业综合项目训练之激光切割综合技能提升实训;2018年广东省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基于素质模型的高职创新创业教育策略研究);广东省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2018年一般课题“粤港澳大湾区视阈下高职院校创新人才培养策略研究(GDGZ18Y029)”;2018年深圳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重点课题(zdfz18014);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现代学徒制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专项课题(2019xdxtzzx04)。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42-0025-02
1.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政治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和针对性,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而行,形成协同效应。课程思政则是达成“同向同行,协同育人”目标的一项重要举措。课程思政就是解决高校“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的新范式。
2019年2月《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发布,其总体要求与目标就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职业教育摆在教育改革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中更加突出的位置。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服务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和实现更高质量、更充分的就业需要,对接科技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优化学校、专业布局,深化办学体制改革和育人机制改革,以促进就业和适应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鼓励和支持社会各界特别是企业积极支持职业教育,着力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
为贯彻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根据教育部、财政部、教职成厅等各部门的相关文件要求,经高职院校自愿申报,省级教育部门、财政部门审核推荐,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院校和专业建设计划项目(以下简称“双高计划”)建设咨询专家委员会评审,教育部、财政部审定,日前公示了拟建设的“双高计划”建设单位197个,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位列B类前列,而本研究团队隶属支持建设的智能制造专业群。在此“双高计划”建设背景下,开展了一系列的课程思政探索。
2.现状综述及分析
近几年,高教体系的学术性大学、应用本科、高职院校广泛开展了课程思政融合教育方面的探索和研究,结合工科、数理、医学、人文、创新创业、实践等各类专业课程进行课程思政融合教育改革。包括教学设计、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考评方法、师资队伍建设等多方面的探索与研究。
贵州建设职业技术学院的张晓伟、周勇等人探索研究了创新创业教育视域下贵州高职学生思政教育情况[1]。创新创业教育是学校育人的一种创新形式,把握好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政教育在各个维度方面的关系,不断拓宽思政教育的渠道,把思政理念融合到职业教育当中,融入到创新创业教育中,思政教育作为职业教育之魂将在创新创业教育中发挥引领作用。2019年10月江苏教育报报道了南邮传媒与艺术学院在探索课程与思政同向育人方面取得的成果。南京邮电大学传媒与艺术学院举办了“传承的力量——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师生艺术作品展”,师生创作了4个篇章的近200幅作品[2]。部分作者通过对时代楷模事迹资料的研读,在艺术作品中融入思政元素。该校谭维老师说,“挖掘专业知识中的思政元素,把价值观培育和塑造融入课程,是落实立德树人的最好举措。”该校同时也开展了立足专业学科特点,结合支部书记“双带头”培养要求,以教师党员为先锋,将思政教育阵地延展到专业课堂,探索课程思政。山西农业大学的刘亚平等人进行了“食品包装学”课程思政融合教育探索实践[3]。通过课程思政融入点和元素设计、课程思政融合教育教学方法探索和教学改革,获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其在课程思政融合教育教学方法方面做了多方探索。一是活跃课堂教学氛围,适时融合思政教育。团队教师在课程授课中注重课程素材的收集整理,采用“情景课堂”和“实物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活跃课堂教学氛围,并适时融入思政教育。二是创建思政课堂微群,开辟专业思政平台。通过使用频率高的手机和APP,建立微型课外第二课堂,把专业课题延伸到课堂外,为思政课堂融入专业课教育寻找和创建了新的途径。
综合分析当下课程思政教改和研究的现状可以看出,课程思政,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同向而行,协同育人”的重要性已经获得了广泛认可,并已经取得了相应的成效。但还有一些问题需要解决,比如:
融合形式单一
融合深度不足,契合紧密度有待加强
培养模式与职业素养结合不足
学生德智体美劳综合素质提升有待拓展
鉴于此,本研究结合红色主题作品项目式开发进行课程思政育人研究,可以为高职院校高素质、复合型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探索一条新路径。
3.光电制造与应用技术专业课程思政探索的思路和方法
3.1 红色主题作品的开发,促进学生学习能动性的提高 引导和指导学生进行主题元素的深入挖据,通过文献研究法对设定的红色主题相关的文献进行查阅、分析和比较,了解国内当前的主要研究现状和成果,找差距,寻突破。挖掘创作素材,提炼主題元素。通过对红色先锋人物、思政教育典型、专业技术专家的先进事迹和突出业绩的访谈和调查,吸取优秀经验和技能,做好知识、技能和素材储备。在文献综述、素材调查中感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十九大精神、红船精神、工匠精神的深远影响。从行业先锋、爱国为民模范人物的先进事迹中提取创作元素。受先进思想和红色思想感召,被榜样力量激励,促进学习能动性的自发提高,激发学习内因。如图1所示是学生在第二课堂——学生科技社团完成的部分代表作品。
3.2专业课程的知识综合和技能提升
结合光电制造与应用技术专业中激光加工相关专业课程,如激光加工设备、激光加工工艺、激光加工综合实训、毕业综合项目训练等理实一体化课程和集中实践课程,在实践环节进行主题作品的加工制作。
作品主题除了爱党、爱国的主流价值观外,还可以涉及到传统文化领域,比如图1所示“红色主题”作品的呈现除了内容的“红色”之外,还有载体的“传统”。现代化的激光切割技术的引入,让传统的“剪纸”工艺焕发新彩,二者相得益彰碰撞出别样的精彩。
除此之外,思政元素和传统文化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灵感”源泉,可以结合激光切割技术、激光打标技术、激光内雕技术、激光木雕木刻技术等各种本专业相关的技术和技能进行深入开发和研究。作品材料也可以多样化发展,涉及到钢板、金属名片、K9玻璃(人工水晶)、植绒纸、背胶绒布、卡纸、木料(不同品类)、皮料(不同性质)、陶瓷等各种品类。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对上述不同的加工设备和加工方式摸透、用精,对加工工艺参数优化和工艺参数库的建设都将了然于胸, 对于各类设备的操作、维护和拓展应用都将“独具匠心”。在实践中打磨技能,锤炼匠心,从而实现“能工巧匠”人才的培养。
3.3项目式开发模式的应用实践及基于SMART原则的效能提升
推动各门课程的逐步项目式课程改革,同时在项目开发过程中贯彻执行SMART原则。SMART原则在专业课程的项目式开发中的目标制定、开发过程管理和学生职业综合素养培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具体要求包括,设定项目目标的时候,一定要具体;目标要可衡量,要量化;设定的目标要高,有挑战性,但是一定要是可达成的;设定的目标要和专业课程和红色主题相关;对设定的目标,要规定什么时间内达成。
完成从作品主题设计、绘图、加工制作、工艺优化、产品输出全链条开发工作提高学生综合职业素养的培养效率。
3.4 一个中心,两个载体的人才培养模式
以“立德树人”为中心,以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为载体,采用二者相结合的形式落实,思政教育贯穿始终。第一课堂包括激光加工设备、激光加工工艺、激光加工综合实训、毕业综合项目训练等理论和实践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将学生分组,给同学们发布主题作品项目式开发任务单,完成作品开发制作。第二课堂包括学院多元导师制培养模式下的各种形式,有学生科技社团、师徒制项目、各级技能竞赛和创新创业大赛等,讲、练、赛结合,教学、科研、教研、育人四位一体,协同发展,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具体实施计划进度,主要依托各年级培养方案中专业课程和学生科技社团的常规活动提供保障,师徒制项目及各类竞赛可以有效促进项目成果的加快和增量输出。
4.结论
本研究的特色在于“科技+”,通过光电制造与应用技术专业中不同的激光加工方式实现红色主题文创作品的定制化智造。借由专业课程主题作品项目式开发模式,将思政教育的核心理念内化于心,润物细无声,同时在综合技能提升中践行“工匠精神”,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育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张晓伟,周勇,张成国,颜紫云,马军.创新创业教育视域下贵州高职学生思政教育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9(32):160-161.
[2]任素梅.“思政让作品有了灵魂”[N].江苏教育报,2019-10-18(002)
[3]刘亚平,王愈,石建春.“食品包装学”课程思政融合教育探索实践[J].农产品加工,2019(10):110-112、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