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磨蹭与催促”对我们并不陌生,比如早上催起床,放学催写作业,晚上催睡觉等,父母为什么要不停地催促孩子?广州白云心理医院精神心理科主任医师沈家宏解释,因为父母觉得孩子太磨蹭,打乱了自己的节奏。其实,父母不断提醒孩子要“快快快”的时候,也打乱了孩子的生理节奏。
孩子磨蹭与时间观的发展有关
研究发现,孩子拖拉、磨蹭和时间观的发展有关,也就是说孩子是有自己的生理节律的。
2-3岁的孩子。时间观念开始迅速发展。对“现在”“过去”和“未来”的事情,一般都能很准确地说出。
4岁的孩子。他们能说出在幼儿园做了什么,但大多数4岁孩子还不能准确地说出他们什么时候上床睡觉、吃饭、起床、去幼儿园等。
5岁的孩子。知道一天之中跟他有关的事情和时间上的相互关系。
6岁的孩子。对时间观念的理解比过去更加透彻和深入,但此年龄段的大部分孩子,对于10分钟大约是多长时间仍没有什么感觉。因此,要给孩子一个提醒,比如给他上个闹铃,或者告诉他“时间到了”。
7岁孩子。他们对时间的感悟力日渐增强,但此年龄段的孩子做事情也是最磨蹭的时候。经常会拖拉延时到最后“关头”才开始做出来。
8岁孩子。孩子磨蹭的现象一般会在8岁左右得到改善。他们可以做到按时上学,也知道守时,知道什么时候该做什么。
孩子的成长都有属于他自己的节奏
沈家宏指出,每个孩子都有属于他自己的节奏,只有当他按照自己的节奏,一步一步感受“时间”、感受按时做事情的规律,才能真正成长起来。但要提醒的是,如果家长经常催促的孩子,或可让孩子成长为两种极端性人格。
过分依赖型。比如催做作业。如果孩子在一边做,家长在一边指手画脚,孩子会非常紧张,作业越做越慢。最终,家长不得不亲自上阵,直接帮他做或手把手教他怎么做出来,结果孩子不会的还是不会,而且还会变成非常依赖家长。
极度反叛型。家长每天都像唐僧念经一样在孩子耳边叨叨,会让孩子很反感而生叛逆性格,变得易怒易烦躁、耐性差,根本听不进别人劝。
法国儿童精神专家克里斯汀·弗拉薇尼说过,“依赖性人格的孩子,因为无法达到父母的要求,而感觉自己是‘坏孩子’,失去自信;而反叛性人格的孩子,却只会越来越无视父母,变得自私冷漠。这两种孩子,都毫无例外地丧失了自我”。
【专家视点】
催促的家长才最要命
孩子的磨蹭不是病,催促的家长才最要命。沈家宏认为,经常被父母催促来催促去,孩子会质疑自己的生活节奏,认为是自己出了问题,要么逐渐认同父母而变成一个同样焦虑的人,要么以一种极为拖沓的方式生活,或者以这种被动拖沓的方式表达对父母的愤怒。在此建议,孩子磨蹭可以,但要有质量的磨蹭,学会把握尺度,或向擅長家庭亲子类问题的心理专家咨询。
孩子磨蹭与时间观的发展有关
研究发现,孩子拖拉、磨蹭和时间观的发展有关,也就是说孩子是有自己的生理节律的。
2-3岁的孩子。时间观念开始迅速发展。对“现在”“过去”和“未来”的事情,一般都能很准确地说出。
4岁的孩子。他们能说出在幼儿园做了什么,但大多数4岁孩子还不能准确地说出他们什么时候上床睡觉、吃饭、起床、去幼儿园等。
5岁的孩子。知道一天之中跟他有关的事情和时间上的相互关系。
6岁的孩子。对时间观念的理解比过去更加透彻和深入,但此年龄段的大部分孩子,对于10分钟大约是多长时间仍没有什么感觉。因此,要给孩子一个提醒,比如给他上个闹铃,或者告诉他“时间到了”。
7岁孩子。他们对时间的感悟力日渐增强,但此年龄段的孩子做事情也是最磨蹭的时候。经常会拖拉延时到最后“关头”才开始做出来。
8岁孩子。孩子磨蹭的现象一般会在8岁左右得到改善。他们可以做到按时上学,也知道守时,知道什么时候该做什么。
孩子的成长都有属于他自己的节奏
沈家宏指出,每个孩子都有属于他自己的节奏,只有当他按照自己的节奏,一步一步感受“时间”、感受按时做事情的规律,才能真正成长起来。但要提醒的是,如果家长经常催促的孩子,或可让孩子成长为两种极端性人格。
过分依赖型。比如催做作业。如果孩子在一边做,家长在一边指手画脚,孩子会非常紧张,作业越做越慢。最终,家长不得不亲自上阵,直接帮他做或手把手教他怎么做出来,结果孩子不会的还是不会,而且还会变成非常依赖家长。
极度反叛型。家长每天都像唐僧念经一样在孩子耳边叨叨,会让孩子很反感而生叛逆性格,变得易怒易烦躁、耐性差,根本听不进别人劝。
法国儿童精神专家克里斯汀·弗拉薇尼说过,“依赖性人格的孩子,因为无法达到父母的要求,而感觉自己是‘坏孩子’,失去自信;而反叛性人格的孩子,却只会越来越无视父母,变得自私冷漠。这两种孩子,都毫无例外地丧失了自我”。
【专家视点】
催促的家长才最要命
孩子的磨蹭不是病,催促的家长才最要命。沈家宏认为,经常被父母催促来催促去,孩子会质疑自己的生活节奏,认为是自己出了问题,要么逐渐认同父母而变成一个同样焦虑的人,要么以一种极为拖沓的方式生活,或者以这种被动拖沓的方式表达对父母的愤怒。在此建议,孩子磨蹭可以,但要有质量的磨蹭,学会把握尺度,或向擅長家庭亲子类问题的心理专家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