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当前,襄阳在全市开展的“三安行动”,在党员教育管理中迈出了探索前进的坚实步伐。各级党组织将阳光雨露和温暖热度洒播到更广更深的领域,一批党员在党组织的召唤中,回归组织怀抱,肩负起“大家庭”一份子的光荣使命,更好发挥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点亮一颗星,照亮一朵云,温暖一片天。党员同志们响应组织感召、担当社会责任,从合格走向先进,凝聚起最广泛的社会正能量。眼下的襄阳,以“三安”换“三心”——党员守初心、群众得暖心、社会筑齐心。
“企业破产改制了,但党组织没有忘记我。”前不久,樊城区长虹路社区党委收到了81岁的老党员冯翊元写来的一封信:“虽然我上了年纪,但会时刻和党组织保持高度一致,发挥我的余热。”
冯翊元的心声,正是襄阳“组织安家、岗位安业、思想安心”行动(即“三安行动”)的缩影。
今年3月以来,襄阳在全市启动“三安行动”。以流动党员、退役军人党员、破产改制企业党员、生活困难党员、年老体弱党员为重点,做好“准、实、暖”三字文章,让这五类党员在组织上有归属、发展上有空间、心灵上有家园。
让每一名党员“不掉队”“不走散”,这是襄阳市委作出的一份有温度的承诺。
敞开“家门”,迎党员“回家”
“流动党员同志们,无论你们身处何地,党组织始终没有忘记你们。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遇到困难和挫折时,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尽最大努力给予帮助……”
这是“三安行动”启动后,襄阳市东津新区党工委发布的《致流动党员的一封信》。声声呼唤引发党员“回家潮”,短短2个月登记流动党员448人,为10余名“口袋党员”落实了党组织关系。
“‘让党员找到组织、组织找到党员’是‘三安行动’的基础,底子清、情况明才能行之有效开展工作。”襄阳市委组织部副部长王海梅告诉记者,为筑牢“三安”工作基石,襄阳各级党组织敞开“家门”,欢迎党员“回家”。
全市基层党组织纷纷行动起来,通过电话联系、上门走访、联络亲属等方式,统筹户籍、学籍、社保、医保平台,精准掌握各类党员底数,分类建立精细台账,共统计摸底五类群体党员120008人。
各地各部门“筑桥铺路”,为党员“回家”精准导航。通过建立专门服务窗口,优化服务流程,为党员转接组织关系提供一站式服务,共帮助1905名党员理顺组织关系,实现“组织安家”。
让党员“回家”,感受家的温暖。襄阳各地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支部主题党日,利用汉江创客、学习强国等平台,对年老体弱党员、生活困难党员,上门送学、定期联系。
4月18日,一场别开生面的支部主题党日活动在襄阳鑫方圆纺织有限公司会议室召开,10余名党员重回企业,面向党旗重温入党誓词,很多人潸然泪下。
“我1973年入党,2007年退休,很惭愧,退休以后参加组织生活不够经常,今天和多年的老同事一起重回组织怀抱,内心百感交集。”党员张正学激动地说,“企业改制我们不能改志,党没有忘记我们,今后要牢记党员身份,在党组织的引领下,贡献我们老党员的光和热。”
从“实”入手,促党员“安业”
“‘安业’是民生之本,只有‘安业’才能‘安心’,这事关‘三安行动’能否取得实际成效。”襄阳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吴传彪介绍说,通过政策牵引与精准指导相结合、搭建平台与发挥优势相结合、整体推进与分类施策相结合,从“实”字入手,助五类党员“安业”。
各地建立党员岗位需求“清单”,完善党员“安业”保障举措,并加强跟踪,确保真签约、真就业。
枣阳市广泛征集党员就业创业意愿,经常性调研了解企业用工缺口,免费开展“订单式”“定向式”就业技能培训,培养成熟一个介绍一个。
谷城县结合实际,出台并落实“四免三享受”“五补贴一减免”等一系列创业就业举措,设立“拥军车间”“拥军工厂”,让更多政策红利惠及“五类党员”。
老河口市专门推出以专业技能培训、就业岗位供给、创业项目辅导、安业政策扶持等为主要内容的二次创业规划,首期培训76名党员,计划今年培训钳工、叉车工、电焊工、纺纱工等不同专业技术党员近千名。
襄城区委充分利用辖区企业资源,建立常态化合作机制,定向输送无职党员,向辖区内的泽东公司、丽波乳业等企业输送无职党员100余人。
高新开发区党工委设立100万元的党内帮扶基金,专门用于帮扶“五类党员”群体创业,实行专门账户、专项管理、专款使用,每年优先为“五类党员”群体预留创业扶持资金500万元。
目前,襄阳已举办“三安行动”大型专场招聘会43场,1568家企业提供就业岗位41393个,推动近4200名退役军人党员、生活困难党员等在家门口实现就业,898名困难党员享受了培训、公益性岗位、社保补贴等就业扶持政策。
以“暖”化人,促党员“安心”
连日来,樊城区千余名干部走街入巷、夜访农家,进楼宇商圈、进项目工地、进困难家庭,广泛开展“五个一”关心关爱活动,即赠送一枚党徽、一套学习资料、一本党员手册,支部书记与党员进行一次交心谈心,邀请党员参加一次活动。
在党员冯翊元家中,社区党组织送去党徽、党章、学习资料、党员手册,了解他的家庭、生活、思想状况,倾听他的心声。冯翊元非常感动,向党组织赠送了他精心整理收集的记录党的歷史进程的照片资料,表达了一名老党员的家国情怀。
“做实党员帮扶活动,把精神激励、人文关怀与物质帮扶结合起来,激发党员安心在岗、履职尽责、担当作为的内生动力。”襄阳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胡勇向记者介绍,通过开展“三安行动”,着力满足党员的政治诉求、就业诉求和精神诉求,不断增强各类党员群体的获得感、认同感、归属感、荣誉感,引导党员始终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
襄阳在全市推广建立县乡党政领导班子成员“1 5”结对帮扶机制,即每名县乡班子成员结对帮扶1名在外流动党员、1名退役军人党员、1名破产改制企业党员、1名生活困难党员和1名年老体弱党员,密切沟通联系,及时开展救助。目前全市已结成各类帮扶对子19000余个,解决生产生活困难10300余个。 谷城县全面落实经常性党内激励关怀机制,做到“四必谈”“四必访”“四必帮”。不久前,国家退役军人事务部将该县“三安行动”案例作为全国退役军人工作十大典型经验做法在全国推介。
宜城市建立“爱心公益超市”,搭建“互联网 公益 扶贫”服务平台,广泛募集生活物资,解决贫困对象缺衣缺物的实际困难,满足贫困党员群众多元化需求。
老河口市筹建市退役军人服务中心、乡镇退役军人服务站、村(社区)退役军人服务室“三级服务体系”,设立法律援助、就业创业、双拥优抚、低保救助等服务窗口,配建党员活动室、国防教育室、说事谈心室、文体活动室等功能室,为退役军人提供“一站式、全方位”服务。
今年“七一”期间,全市共走访慰问生活困难党员近5000名,东津新区还专门为慰问对象颁发了“共产党员家庭”光荣牌;广泛开展了学习英雄张富清、“三安行动”故事会、“礼赞七一、青春放歌”“歌唱祖国歌唱党、经典红歌大家唱”等形式多样的组织活动。
书记领衔,成有力态势
“‘三安行动’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重要基础性工作,其核心目标就是把每一个支部建成坚强的战斗堡垒。”对于“三安行动”,省委常委、襄阳市委书记李乐成有着明晰而长远的战略定位,以每名党员“安家”“安业”“安心”为标尺,时刻检查支部组织力提升了没有、活动开展了没有、五个基本要求是不是完善了。
“三安行动”自启动起来,始终保持着由书记亲自主抓、各地合力推进的有力态势。
采访中,据当地干部介绍,李乐成每次和县(市、区)党委书记、市直单位党组(党委)书记交流工作时必督“三安行动”,每到基层调研指导工作时必问、必看“三安行动”推进落实情况。
市委书记率先垂范,各级党组织书记将“三安行动”牢牢抓在手上,统筹谋划、狠抓落实。各地相关单位成立了由党组织书记挂帅的“三安行动”工作领导小组,书记带头破解工作难题,定期听取工作进展,全力为“三安行动”提供人力、物力和组织保障。
全市将“三安行动”作为2019年全市基层党建工作重点任务,纳入年度党建工作考核。同时,将相关要求纳入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重要内容,深入开展学习讨论,确保覆盖到每一名党员,力争做到党员干部人人知晓、个个参与。
市委组织部利用每月一次的全市基层党组织规范化建设拉练观摩和日常暗访督办,对“三安行动”进行摸底、调研,发现问题,现场反馈并持续跟踪问效。
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市委组织部在全市开展的“学习调研、担当落实”活动中,对“三安行动”推进中存在的问题认真检视,强化分析研判,有的放矢、精准整改。
市县两级党委组织部门牵头抓总,市委直属机关工委、市退役军人事务局、人社局、信访局、民政局、行政审批局、市妇联、团市委、市总工会等部门共同发力的工作机制正在形成。
各地在机关党员干部、企事业单位职工、新社会阶层人士和全社会中,分别开展“我为‘三安’献一份力”“我为‘三安’献一个岗”“我为‘三安’献一片情”“我为‘三安’献一份爱”“我为‘三安’点一个赞”等活动,社会认同和群众参与的合力不断凝聚。
与此同时,党组织的关怀和温暖送到身边,烘热了党员的心窝、唤醒了党员意识、激活了先锋模范作用。
承诺加温,显“群星效应”
10月31日上午9时,襄阳市桥北西路一栋楼房值班室起火,冒出滚滚浓烟。路过的市民李奎找来两个灭火器,第一时间扑灭了明火。随后他徒手爬到二楼,在群众配合下,阻止了正烧向电缆的火势。
居民李先生说,当时火势正猛,许多好心人劝阻他,而李奎说了句:“我是党员,是退役军人,大家放心。”
解放西路社区党委副书记李聪说,李奎的衣服上别着党徽,当他勇敢冲进火场喊出“我是党员”的时候,很多居民都对他伸出大拇指。
在“三安行动”中,高新区摸排核查到李奎是一名退役军人党员,所在公司里也有很多退役军人党员,在区街党工委共同指导下,李奎积极向公司申请,于今年7月1日建立公司党支部。
李奎说,近一个月以来公司党支部正大力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作为党员就是要冲在前面,做好表率。
“把每一名党员纳入党组织管理,提升党员素质,进而提高基層社会治理水平。”正如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胡勇所说,通过开展“三安行动”,全市各领域各类别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愈加凸显。
在襄城区余家湖街道,周家冲社区72名破产改制企业党员主动投身社区“三无”小区改造工作中,主动交纳卫生费,带头参与社区管理。
“永做襄阳地区电商助农排头兵”的湖北楚大鸭业有限公司经理任乐乐、“柿子大王”保康县松树堡村党支部书记韩飞等一大批创业富民优秀典型正在涌现,充分发挥了示范带动作用。
在宜城市流水镇,党员王广春从北京回到家乡黄冲村,带回创业积累的近6000万元,建设了涵盖五个板块、两个企业、一个合作社的现代化设施农业企业。
“今年襄阳市开展的‘三安行动’,这是吹进我们退役军人心里的一股春风。作为一名党员,更要跟党走,带领战友安业安心。”据王广春介绍,通过发挥“安业基地”作用,公司带动包括84名退役军人在内的超过5000户的农民发家致富。
在老河口市油坊湾村,党支部书记龚保贵告诉记者,他所理解的“三安行动”,其根本目的是要让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让党支部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中“攻坚拔寨”。
他也用行动彰显了这一理念。在龚保贵带领下,村党支部依托养殖专业合作社,成立退役军人二次创业协会,吸纳附近65名退役军人参与肉羊养殖,同时与引进的养殖公司合作,吸纳23户贫困户采取劳动入股、贷款形式参与肉牛养殖。
在“三安行动”感召下,党员“群星效应”愈发显著。当前,按着省委常委、襄阳市委书记李乐成提出的“‘三安行动’要补齐短板,并非短期行为”的长远规划,襄阳各级党组织正积极谋划着“三安行动”往更深处做、往更实处做、往党员心坎上做。
襄阳市委的这一份份暖心承诺,仍在持续加温。
点亮一颗星,照亮一朵云,温暖一片天。党员同志们响应组织感召、担当社会责任,从合格走向先进,凝聚起最广泛的社会正能量。眼下的襄阳,以“三安”换“三心”——党员守初心、群众得暖心、社会筑齐心。
“企业破产改制了,但党组织没有忘记我。”前不久,樊城区长虹路社区党委收到了81岁的老党员冯翊元写来的一封信:“虽然我上了年纪,但会时刻和党组织保持高度一致,发挥我的余热。”
冯翊元的心声,正是襄阳“组织安家、岗位安业、思想安心”行动(即“三安行动”)的缩影。
今年3月以来,襄阳在全市启动“三安行动”。以流动党员、退役军人党员、破产改制企业党员、生活困难党员、年老体弱党员为重点,做好“准、实、暖”三字文章,让这五类党员在组织上有归属、发展上有空间、心灵上有家园。
让每一名党员“不掉队”“不走散”,这是襄阳市委作出的一份有温度的承诺。
敞开“家门”,迎党员“回家”
“流动党员同志们,无论你们身处何地,党组织始终没有忘记你们。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遇到困难和挫折时,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尽最大努力给予帮助……”
这是“三安行动”启动后,襄阳市东津新区党工委发布的《致流动党员的一封信》。声声呼唤引发党员“回家潮”,短短2个月登记流动党员448人,为10余名“口袋党员”落实了党组织关系。
“‘让党员找到组织、组织找到党员’是‘三安行动’的基础,底子清、情况明才能行之有效开展工作。”襄阳市委组织部副部长王海梅告诉记者,为筑牢“三安”工作基石,襄阳各级党组织敞开“家门”,欢迎党员“回家”。
全市基层党组织纷纷行动起来,通过电话联系、上门走访、联络亲属等方式,统筹户籍、学籍、社保、医保平台,精准掌握各类党员底数,分类建立精细台账,共统计摸底五类群体党员120008人。
各地各部门“筑桥铺路”,为党员“回家”精准导航。通过建立专门服务窗口,优化服务流程,为党员转接组织关系提供一站式服务,共帮助1905名党员理顺组织关系,实现“组织安家”。
让党员“回家”,感受家的温暖。襄阳各地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支部主题党日,利用汉江创客、学习强国等平台,对年老体弱党员、生活困难党员,上门送学、定期联系。
4月18日,一场别开生面的支部主题党日活动在襄阳鑫方圆纺织有限公司会议室召开,10余名党员重回企业,面向党旗重温入党誓词,很多人潸然泪下。
“我1973年入党,2007年退休,很惭愧,退休以后参加组织生活不够经常,今天和多年的老同事一起重回组织怀抱,内心百感交集。”党员张正学激动地说,“企业改制我们不能改志,党没有忘记我们,今后要牢记党员身份,在党组织的引领下,贡献我们老党员的光和热。”
从“实”入手,促党员“安业”
“‘安业’是民生之本,只有‘安业’才能‘安心’,这事关‘三安行动’能否取得实际成效。”襄阳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吴传彪介绍说,通过政策牵引与精准指导相结合、搭建平台与发挥优势相结合、整体推进与分类施策相结合,从“实”字入手,助五类党员“安业”。
各地建立党员岗位需求“清单”,完善党员“安业”保障举措,并加强跟踪,确保真签约、真就业。
枣阳市广泛征集党员就业创业意愿,经常性调研了解企业用工缺口,免费开展“订单式”“定向式”就业技能培训,培养成熟一个介绍一个。
谷城县结合实际,出台并落实“四免三享受”“五补贴一减免”等一系列创业就业举措,设立“拥军车间”“拥军工厂”,让更多政策红利惠及“五类党员”。
老河口市专门推出以专业技能培训、就业岗位供给、创业项目辅导、安业政策扶持等为主要内容的二次创业规划,首期培训76名党员,计划今年培训钳工、叉车工、电焊工、纺纱工等不同专业技术党员近千名。
襄城区委充分利用辖区企业资源,建立常态化合作机制,定向输送无职党员,向辖区内的泽东公司、丽波乳业等企业输送无职党员100余人。
高新开发区党工委设立100万元的党内帮扶基金,专门用于帮扶“五类党员”群体创业,实行专门账户、专项管理、专款使用,每年优先为“五类党员”群体预留创业扶持资金500万元。
目前,襄阳已举办“三安行动”大型专场招聘会43场,1568家企业提供就业岗位41393个,推动近4200名退役军人党员、生活困难党员等在家门口实现就业,898名困难党员享受了培训、公益性岗位、社保补贴等就业扶持政策。
以“暖”化人,促党员“安心”
连日来,樊城区千余名干部走街入巷、夜访农家,进楼宇商圈、进项目工地、进困难家庭,广泛开展“五个一”关心关爱活动,即赠送一枚党徽、一套学习资料、一本党员手册,支部书记与党员进行一次交心谈心,邀请党员参加一次活动。
在党员冯翊元家中,社区党组织送去党徽、党章、学习资料、党员手册,了解他的家庭、生活、思想状况,倾听他的心声。冯翊元非常感动,向党组织赠送了他精心整理收集的记录党的歷史进程的照片资料,表达了一名老党员的家国情怀。
“做实党员帮扶活动,把精神激励、人文关怀与物质帮扶结合起来,激发党员安心在岗、履职尽责、担当作为的内生动力。”襄阳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胡勇向记者介绍,通过开展“三安行动”,着力满足党员的政治诉求、就业诉求和精神诉求,不断增强各类党员群体的获得感、认同感、归属感、荣誉感,引导党员始终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
襄阳在全市推广建立县乡党政领导班子成员“1 5”结对帮扶机制,即每名县乡班子成员结对帮扶1名在外流动党员、1名退役军人党员、1名破产改制企业党员、1名生活困难党员和1名年老体弱党员,密切沟通联系,及时开展救助。目前全市已结成各类帮扶对子19000余个,解决生产生活困难10300余个。 谷城县全面落实经常性党内激励关怀机制,做到“四必谈”“四必访”“四必帮”。不久前,国家退役军人事务部将该县“三安行动”案例作为全国退役军人工作十大典型经验做法在全国推介。
宜城市建立“爱心公益超市”,搭建“互联网 公益 扶贫”服务平台,广泛募集生活物资,解决贫困对象缺衣缺物的实际困难,满足贫困党员群众多元化需求。
老河口市筹建市退役军人服务中心、乡镇退役军人服务站、村(社区)退役军人服务室“三级服务体系”,设立法律援助、就业创业、双拥优抚、低保救助等服务窗口,配建党员活动室、国防教育室、说事谈心室、文体活动室等功能室,为退役军人提供“一站式、全方位”服务。
今年“七一”期间,全市共走访慰问生活困难党员近5000名,东津新区还专门为慰问对象颁发了“共产党员家庭”光荣牌;广泛开展了学习英雄张富清、“三安行动”故事会、“礼赞七一、青春放歌”“歌唱祖国歌唱党、经典红歌大家唱”等形式多样的组织活动。
书记领衔,成有力态势
“‘三安行动’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重要基础性工作,其核心目标就是把每一个支部建成坚强的战斗堡垒。”对于“三安行动”,省委常委、襄阳市委书记李乐成有着明晰而长远的战略定位,以每名党员“安家”“安业”“安心”为标尺,时刻检查支部组织力提升了没有、活动开展了没有、五个基本要求是不是完善了。
“三安行动”自启动起来,始终保持着由书记亲自主抓、各地合力推进的有力态势。
采访中,据当地干部介绍,李乐成每次和县(市、区)党委书记、市直单位党组(党委)书记交流工作时必督“三安行动”,每到基层调研指导工作时必问、必看“三安行动”推进落实情况。
市委书记率先垂范,各级党组织书记将“三安行动”牢牢抓在手上,统筹谋划、狠抓落实。各地相关单位成立了由党组织书记挂帅的“三安行动”工作领导小组,书记带头破解工作难题,定期听取工作进展,全力为“三安行动”提供人力、物力和组织保障。
全市将“三安行动”作为2019年全市基层党建工作重点任务,纳入年度党建工作考核。同时,将相关要求纳入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重要内容,深入开展学习讨论,确保覆盖到每一名党员,力争做到党员干部人人知晓、个个参与。
市委组织部利用每月一次的全市基层党组织规范化建设拉练观摩和日常暗访督办,对“三安行动”进行摸底、调研,发现问题,现场反馈并持续跟踪问效。
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市委组织部在全市开展的“学习调研、担当落实”活动中,对“三安行动”推进中存在的问题认真检视,强化分析研判,有的放矢、精准整改。
市县两级党委组织部门牵头抓总,市委直属机关工委、市退役军人事务局、人社局、信访局、民政局、行政审批局、市妇联、团市委、市总工会等部门共同发力的工作机制正在形成。
各地在机关党员干部、企事业单位职工、新社会阶层人士和全社会中,分别开展“我为‘三安’献一份力”“我为‘三安’献一个岗”“我为‘三安’献一片情”“我为‘三安’献一份爱”“我为‘三安’点一个赞”等活动,社会认同和群众参与的合力不断凝聚。
与此同时,党组织的关怀和温暖送到身边,烘热了党员的心窝、唤醒了党员意识、激活了先锋模范作用。
承诺加温,显“群星效应”
10月31日上午9时,襄阳市桥北西路一栋楼房值班室起火,冒出滚滚浓烟。路过的市民李奎找来两个灭火器,第一时间扑灭了明火。随后他徒手爬到二楼,在群众配合下,阻止了正烧向电缆的火势。
居民李先生说,当时火势正猛,许多好心人劝阻他,而李奎说了句:“我是党员,是退役军人,大家放心。”
解放西路社区党委副书记李聪说,李奎的衣服上别着党徽,当他勇敢冲进火场喊出“我是党员”的时候,很多居民都对他伸出大拇指。
在“三安行动”中,高新区摸排核查到李奎是一名退役军人党员,所在公司里也有很多退役军人党员,在区街党工委共同指导下,李奎积极向公司申请,于今年7月1日建立公司党支部。
李奎说,近一个月以来公司党支部正大力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作为党员就是要冲在前面,做好表率。
“把每一名党员纳入党组织管理,提升党员素质,进而提高基層社会治理水平。”正如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胡勇所说,通过开展“三安行动”,全市各领域各类别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愈加凸显。
在襄城区余家湖街道,周家冲社区72名破产改制企业党员主动投身社区“三无”小区改造工作中,主动交纳卫生费,带头参与社区管理。
“永做襄阳地区电商助农排头兵”的湖北楚大鸭业有限公司经理任乐乐、“柿子大王”保康县松树堡村党支部书记韩飞等一大批创业富民优秀典型正在涌现,充分发挥了示范带动作用。
在宜城市流水镇,党员王广春从北京回到家乡黄冲村,带回创业积累的近6000万元,建设了涵盖五个板块、两个企业、一个合作社的现代化设施农业企业。
“今年襄阳市开展的‘三安行动’,这是吹进我们退役军人心里的一股春风。作为一名党员,更要跟党走,带领战友安业安心。”据王广春介绍,通过发挥“安业基地”作用,公司带动包括84名退役军人在内的超过5000户的农民发家致富。
在老河口市油坊湾村,党支部书记龚保贵告诉记者,他所理解的“三安行动”,其根本目的是要让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让党支部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中“攻坚拔寨”。
他也用行动彰显了这一理念。在龚保贵带领下,村党支部依托养殖专业合作社,成立退役军人二次创业协会,吸纳附近65名退役军人参与肉羊养殖,同时与引进的养殖公司合作,吸纳23户贫困户采取劳动入股、贷款形式参与肉牛养殖。
在“三安行动”感召下,党员“群星效应”愈发显著。当前,按着省委常委、襄阳市委书记李乐成提出的“‘三安行动’要补齐短板,并非短期行为”的长远规划,襄阳各级党组织正积极谋划着“三安行动”往更深处做、往更实处做、往党员心坎上做。
襄阳市委的这一份份暖心承诺,仍在持续加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