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这是唐朝大诗人王昌龄的名作《从军行》。诗中描写了玉门关外恶劣的自然环境和艰苦的战斗生活,也抒发了将士们为了胜利而誓死战斗的决心。在《全唐诗》中,描写或提及玉门关的诗作有140多首。玉门关在哪里呢?它又为什么会引起诗人们如此多的关注呢?
汉时的玉门关位于现在甘肃敦煌西北,是著名的贸易通道“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最初因为有大量和田美玉从这里运进大汉王朝,于是以玉门作为关名。汉朝的卫青、霍去病、李广、班超等著名将军都曾由此出关征战,建功立业。到了唐代,玉门关被东迁至甘肃安西县,这里同样是西北边塞的军事重镇。在唐初,特别是唐太宗李世民当皇帝期间,取得了对西北部少数民族政权的多次战争胜利,有效地巩固了大唐政权的稳定,也激发了很多人从军边塞的热情。
唐王朝建立之初,政权尚未稳定,突厥乘机入侵,颉利可汗两次率兵攻打到都城长安,高祖李渊被迫称臣。这段屈辱的经历和国家面临的巨大威胁让李世民寝食难安,在他登基的第三年,就整顿军马,开始了对外征战。
李世民第一个征讨的对象就是东突厥的颉利可汗,派出的将领是李靖、李勣和苏定方。这三人都是唐初的著名将军——李靖就是与虬髯客、红拂女合称为“风尘三侠”的那个李靖;李勣就是大名鼎鼎的徐茂公(本姓徐,因战功被赐姓李);而苏定方却在演义小说中被丑化了,其实他人品甚佳,功业比前两个人也有过之而无不及。这三个人一出场就把对方打得四处溃散,生擒了颉利可汗,东突厥也几乎灭亡。
五年后,吐蕃崛起,把旁边的小国一通收拾,内心膨胀的头领松赞干布把大唐也不放在眼里,要求赶紧嫁个公主给他。李世民认为大家还不熟,谈不上结亲家,拒绝了松赞干布。于是松赞干布率兵入侵中原,宣称不和亲就一直打过去。这下子李世民生气了,派了另一位名将侯君集迎战吐蕃。侯君集一出手就大败吐蕃军,松赞干布赶紧请罪求和。不过松赞干布在求亲这件事上很执着,终于在又过了七年之后,李世民选拔了一位远房侄女封为公主嫁过去——就是著名的文成公主。之后两百年,吐蕃每个新首领即位都要请唐皇“册命”。
贞观九年,土谷浑收服了本来依附大唐的党项人,这种行为既是蔑视,也是一种潜在的威胁。李世民派兵出征,唐军深入西北不毛之地,士兵的饮水靠融化的冰雪来供给,长途奔袭两千里,大败土谷浑可汗伏允的军队。伏允逃跑后,唐军又远路追击,这次连冰雪都没有了,靠喝马血解渴,再次击溃敌军。伏允丢下家眷继续逃跑,在大漠中被部下所杀,土谷浑自此归属唐王朝。
又过了四年,高昌国表现出不想臣属大唐的迹象——这往往是进犯中原的前兆,为此,李世民决定来一次预防性打击,派侯君集前往征讨。唐军又一次穿越大漠,千里奔袭。当大军突然出现在高昌国都城下时,一直没把唐朝放在眼里的高昌王麴文泰竟然吓得一病不起,几天后就离开了人世。高昌纳入大唐版图后,高昌的邻国焉耆依仗地势险峻,居然和西突厥通婚而不再向唐朝入贡。于是,一位叫郭孝恪的将军又一次上演了长途奔袭的戏码,闪击焉耆首都,夜渡护城河,一战而俘虏焉耆王。
贞观十五年,西突厥突然入侵,李世民再派郭孝恪迎战,很快击退敌军。西突厥战败后发生严重内讧,完全没落。自此,唐王朝成为局部地区的唯一大国。
十几年间,经过一次次征战,西部、北部的威胁势力要么臣服,要么瓦解。这并不是唐太宗李世民穷兵黩武,而是他深深认识到,李靖、李勣、苏定方这一批经过建国战争洗礼的名将们是大唐难得的财富,就如他自己所说,趁着他还没死,良将们还有精力,把国家的这些威胁处理掉是必须的。
当然,参加这些战斗的将士们付出了血汗、付出了生命,在遥远的玉门关外,他们常常要面对艰苦、面临绝境,常常思念自己的家乡,就像王之涣的《凉州词》中说的那样: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知识链接——四大名关
山海关、嘉峪关、玉门关(一说是潼关)、友谊关被称为中国的四大名关,均为历代之军事要地。山海关在河北省,紧邻辽宁,是进出东北地区的重镇,被称为“天下第一关”。嘉峪关在甘肃省河西走廊中部,是万里长城的西端,为河西第一隘口,也是全国规模最大的关隘,被称为“天下第一雄关”。友谊关位于广西省凭祥市西南边境两山对峙险坳处,扼中越交通之咽喉,是南端陆路之要塞。
(责任编辑 赵艳芳)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这是唐朝大诗人王昌龄的名作《从军行》。诗中描写了玉门关外恶劣的自然环境和艰苦的战斗生活,也抒发了将士们为了胜利而誓死战斗的决心。在《全唐诗》中,描写或提及玉门关的诗作有140多首。玉门关在哪里呢?它又为什么会引起诗人们如此多的关注呢?
汉时的玉门关位于现在甘肃敦煌西北,是著名的贸易通道“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最初因为有大量和田美玉从这里运进大汉王朝,于是以玉门作为关名。汉朝的卫青、霍去病、李广、班超等著名将军都曾由此出关征战,建功立业。到了唐代,玉门关被东迁至甘肃安西县,这里同样是西北边塞的军事重镇。在唐初,特别是唐太宗李世民当皇帝期间,取得了对西北部少数民族政权的多次战争胜利,有效地巩固了大唐政权的稳定,也激发了很多人从军边塞的热情。
唐王朝建立之初,政权尚未稳定,突厥乘机入侵,颉利可汗两次率兵攻打到都城长安,高祖李渊被迫称臣。这段屈辱的经历和国家面临的巨大威胁让李世民寝食难安,在他登基的第三年,就整顿军马,开始了对外征战。
李世民第一个征讨的对象就是东突厥的颉利可汗,派出的将领是李靖、李勣和苏定方。这三人都是唐初的著名将军——李靖就是与虬髯客、红拂女合称为“风尘三侠”的那个李靖;李勣就是大名鼎鼎的徐茂公(本姓徐,因战功被赐姓李);而苏定方却在演义小说中被丑化了,其实他人品甚佳,功业比前两个人也有过之而无不及。这三个人一出场就把对方打得四处溃散,生擒了颉利可汗,东突厥也几乎灭亡。
五年后,吐蕃崛起,把旁边的小国一通收拾,内心膨胀的头领松赞干布把大唐也不放在眼里,要求赶紧嫁个公主给他。李世民认为大家还不熟,谈不上结亲家,拒绝了松赞干布。于是松赞干布率兵入侵中原,宣称不和亲就一直打过去。这下子李世民生气了,派了另一位名将侯君集迎战吐蕃。侯君集一出手就大败吐蕃军,松赞干布赶紧请罪求和。不过松赞干布在求亲这件事上很执着,终于在又过了七年之后,李世民选拔了一位远房侄女封为公主嫁过去——就是著名的文成公主。之后两百年,吐蕃每个新首领即位都要请唐皇“册命”。
贞观九年,土谷浑收服了本来依附大唐的党项人,这种行为既是蔑视,也是一种潜在的威胁。李世民派兵出征,唐军深入西北不毛之地,士兵的饮水靠融化的冰雪来供给,长途奔袭两千里,大败土谷浑可汗伏允的军队。伏允逃跑后,唐军又远路追击,这次连冰雪都没有了,靠喝马血解渴,再次击溃敌军。伏允丢下家眷继续逃跑,在大漠中被部下所杀,土谷浑自此归属唐王朝。
又过了四年,高昌国表现出不想臣属大唐的迹象——这往往是进犯中原的前兆,为此,李世民决定来一次预防性打击,派侯君集前往征讨。唐军又一次穿越大漠,千里奔袭。当大军突然出现在高昌国都城下时,一直没把唐朝放在眼里的高昌王麴文泰竟然吓得一病不起,几天后就离开了人世。高昌纳入大唐版图后,高昌的邻国焉耆依仗地势险峻,居然和西突厥通婚而不再向唐朝入贡。于是,一位叫郭孝恪的将军又一次上演了长途奔袭的戏码,闪击焉耆首都,夜渡护城河,一战而俘虏焉耆王。
贞观十五年,西突厥突然入侵,李世民再派郭孝恪迎战,很快击退敌军。西突厥战败后发生严重内讧,完全没落。自此,唐王朝成为局部地区的唯一大国。
十几年间,经过一次次征战,西部、北部的威胁势力要么臣服,要么瓦解。这并不是唐太宗李世民穷兵黩武,而是他深深认识到,李靖、李勣、苏定方这一批经过建国战争洗礼的名将们是大唐难得的财富,就如他自己所说,趁着他还没死,良将们还有精力,把国家的这些威胁处理掉是必须的。
当然,参加这些战斗的将士们付出了血汗、付出了生命,在遥远的玉门关外,他们常常要面对艰苦、面临绝境,常常思念自己的家乡,就像王之涣的《凉州词》中说的那样: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知识链接——四大名关
山海关、嘉峪关、玉门关(一说是潼关)、友谊关被称为中国的四大名关,均为历代之军事要地。山海关在河北省,紧邻辽宁,是进出东北地区的重镇,被称为“天下第一关”。嘉峪关在甘肃省河西走廊中部,是万里长城的西端,为河西第一隘口,也是全国规模最大的关隘,被称为“天下第一雄关”。友谊关位于广西省凭祥市西南边境两山对峙险坳处,扼中越交通之咽喉,是南端陆路之要塞。
(责任编辑 赵艳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