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反贪污贿赂侦查机制的设想

来源 :职工法律天地·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tang08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贪污腐败问题,不仅仅关系到政党的纯洁形象,更加关系到社会稳定安定团结。文章从这个角度上积极探析反贪污腐败侦查机制问题,希望可以为改善目前反贪污贿赂侦查工作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反贪污贿赂;侦查机制;设想策略
  在我国现行体制下,人民检察院作为惩治贪污腐败分子的部门,在上下级检察院以及各级党委的带领下,初步形成了反贪污贿赂侦查机制体系,查办了大量的贪污贿赂案件。但是,反贪污贿赂侦查机制还存在很多不健全的地方,要想充分发挥其效能,应该开阔创新,积极促进侦查机制的改革。
  一、资源整合,打开职能部门合力局面
  反贪污腐败执行部门多样化,是我国反贪污贿赂侦查现状,在党政内部,隶属于纪律检查机关,在政府部门体系中,隶属于行政监察机关,在司法体系中,隶属于人民检察院。上述各个部门虽然在监督层次,监督内容,监督方式等方面有着很大不同,但是其出发点和落脚点是防止权力的滥用,保证党和国家权利的合理利用。上述三个融合在一起的情况时常发生,违反纪律的同时,也违反党纪,政纪,需要受到刑事处罚的同时,还要受到党纪处罚和政纪处罚。在面对这样的案情交织的情况,需要各个部门相互配合和协调,形成强大的合力,以保证反贪污腐败案件侦查效益和质量的提高,另外还能够使得上述各部门减少侦查资源浪费的情况,做到将有限的侦查人力物力用到实处上。具体来讲,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进行探析:其一,职能部门积极审查贪污腐败案件实情,如果存在证据表明其存在更多潜在行为触犯其他规章制度的可能,就应该积极申请相关部门的介入,开展协同办案;其二,各个职能部门应该明确自身权责,界定自己在反贪污腐败工作中的价值,积极学习其他领域的反贪污腐败规章制度,为与其他部门之间更好的合作打下基础;其三,各个职能部门应该做好信息披露工作,对于已经核实的调查资料要进行报备,保证其他部门在需要的时候可以及时的进行查询,避免造成侦查时间和资源的浪费。
  二、灵活多变,提升案件案情破获速度
  贪污腐败罪行不同于一般性罪行,其有着比较高的隐藏性,智能性,往往是犯罪嫌疑人利用职务之便,以隐形的方式去收受贿赂,谋取个人私利。在此过程中,他们往往会使用很多反侦察手段去规避风险,并且常常出现钻法律制度漏洞的情况,证据取证难度比较大。因此,我们在开展侦查工作的过程中,应该积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其一,明确突破口,重点出击。也就是说在举报资料复杂的情况下,应该找到案件的关键点,或者是某个人,或者是某个事件,将其作为突破口,积极收集证据,为立案打下基础;其二,暗访侦查,隐形开展。现阶段反贪污腐败案件的查获难度比较大,侦查部门面对的压力也不小,为了避免外界的干扰,侦查部门往往需要使用暗访的方式去进行取证和调查,在对于其贪污腐败情况充分掌握之后,将其依法拿下,也是目前侦查机关常常使用的方式;其三,正确掌握侦查时机,迅速抓住案件要点。对于反贪污腐败案件来讲,其时效性比较高,往往需要在特定时间内做好全面的侦查,一旦错失良机,将使得侦查工作陷入僵局,因此要在侦查过程中快速反应,快速侦查,快速分析,快速决策,避免丧失侦查办案的主动权;其四,综合利用多种侦查方法,实现全面侦查。在实际反贪污贿赂案件调查过程中,单单使用某一种侦查方式是难以保证侦查工作有效性的,应该综合使用多种侦查方法,实现全面侦查,保证对于每一个疑点都不漏掉。
  三、治标治本,探索预防贪污贿赂道路
  要想促进反贪污贿赂工作质量的提升,不仅仅要做到案件的有效侦查,还要保证健全犯罪预防体系,形成预防贪污贿赂的新道路。具体来讲,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入手:其一,深入开展贪污腐败贿赂案件的成因,基本特点,监察过程以及规律,形成健全的理论体系,并且以此为依据建立健全预防贪污贿赂犯罪制度体系;其二,强化教育和宣传工作,成立专门的法制宣传组织体系,对于贪污腐败进行宣传和教育,使得党政机关人员对于贪污腐败的恶劣性形成深刻认识,树立正确的清廉之风;其三,积极将社会融入到贪污腐败贿赂监督管理体系中去,尤其是媒体,网络媒体和人民群众,发挥其在监督党政人员方面的作用,积极形成健全的监督联系点,形成预防犯罪中心,对于贪污腐败问题形成监督氛围。
  四、职能监督,发挥检察机关的侦查效能
  从本质上来讲,检察机关作为反贪污贿赂的职能部门,做好这项工作是其存在的理由。随着我国刑事诉讼法律体系的完善,新形势下的贪污腐败案件侦查要求越来越高。对此,检察机关应该迎难而上,积极发挥自身效能。主要从以下几个角度入手:其一,从组织结构上来讲,明确检察院反贪污贿赂为贪污贿赂案件的主管机关,尽可能的从法律地位确定,专业人才注入,专门权利赋予方面去建立健全我国反贪污贿赂案件组织体系,使得其处于独立侦查的地位;其二,初级反贪污侦查工作的现代化发展,积极利用现代化科学技术,建立健全反贪污贿赂情报网络系统,为开展反贪污腐败案件的调查工作打下基础,实现工作方式的改变,促进工作效率和质量的全面提高;其三,建立健全检察机关异地办案的协查网络体系,保证其在参与到异地办案的时候,可以获得当地相关部门的配合,使得其工作的效率和质量进一步提高,从而保证案件得以在最短的时间内查清楚。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反贪污贿赂侦查机制的构建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完成的,本文作者对于其提出的设想,是基于目前我国反贪污贿赂案件侦查情况,形成的意见和建议。我相信,随着反贪污贿赂侦查经验的积累,侦查制度的健全,侦查人才的培养,侦查方式的调整,侦查网络的构建,我国反贪污贿赂侦查机制将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周通.反贪污贿赂工作机制的创新与完善——以科学发展观的视角[J]. 法制与社会,2009(23)
  [2]汤忠华,章明.对完善渎职犯罪案件侦查机制的思考[J].法制与社会,2008(33)
  [3]王建明.反贪污贿赂工作回顾和展望[J].人民检察,2008(17)
  [4]王建明.推动反贪污贿赂工作深入健康发展[J].人民检察,2008(01)
  [5]陈光.如何提高反贪污贿赂初查的效率[J].中国检察官,2008(05)
  [6]刘岳.《律师法》施行对反贪污贿赂工作的影响和对策[J].中国检察官,2008(05)
  作者简介:
  王琳,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检察院,助理检察员。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深入发展,社会公正理念已深入人心,公正执法也引起了专家学者以及公安机关的重视,学术界对这一热点问题的研究也层出不穷。公安机关的执法活动和执法行为如果不公平公正,发生公安民警职务违法违纪行为,不但直接影响民警的执法行为,还会严重损害警民和谐关系,影响公安队伍的整体形象。公安机关如何做到公正廉洁执法,是我们各级公安机关和人民警察特别是领导干部应该重视和思考的重要课题。  
甲胎蛋白是胚胎期主要的血清蛋白,有着重要的诊断意义及生物学功能。由于甲胎蛋白基因组织和发育的特异性表达,其可作为研究真核基因调控的典型模型。甲胎蛋白基因的调控主要
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s lymphoma,NHL)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过去主要依据组织病理学诊断,随着检测技术的发展,实验室诊断越来越显示出其在NHL临床分期、监测疾病
目的通过方法学比较和偏倚评估,探讨不同检测系统钾、钠、氯检测结果是否具有可比性.方法根据EP-9A文件,取朗道水平2和水平3质控物,以及44例不同浓度的患者新鲜血清,在4个不
目的研究炒紫苏子醇提物对小鼠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取15月龄小鼠60只,随机分为6组,即15月龄小鼠组、15月龄高血脂组、炒紫苏子醇提物289mg/kg剂量组、134mg/kg剂量组、67mg/kg剂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与血浆中ACE水平密切相关,其多态性变化可能是脑梗死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本文从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入手,主要阐述ACE的生物学特性、ACE基因及其与
摘要:本文试图通过对我国目前的人身损害赔偿制度的历史和现状进行分析,将建国以来我国关于人身损害赔偿方面的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所规定的各项具体内容进行研究,结合关于人身损害赔偿制度研究的最新成果,指出我国现行的人身损害赔偿制度存在的结构上的混乱,制度上的矛盾,赔偿规则的缺失与赔偿标准的不统一等缺陷,进而提出对这些缺陷进行完善的方法。  关键词:人身损害;赔偿制度;缺陷完善  一、我国现行人身损害赔偿制
摘 要: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火灾隐患仍大量存在,火灾形势依然严峻。另外,消防警力严重不足、部分企业专职消防队发展相对滞后、城市消防基础设施建设欠账较多等突出问题也严重限制了消防工作的进程。本文分析了近年来《消防法》实施所产生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消防法;实施;问题;对策  一、《消防法》实施中反映出的问题  (一)执法主体力量不足引发的思考  《消防法》实施几年来,无疑对于
目的开发一套检验室内质控网络信息系统。方法检验科提出检验室内质控网络信息系统要求,检验软件专业开发公司利用SQL Server 2000和Delphi7.0进行开发。结果该套系统应用一年
摘 要:由于风险的不确定性,风险行政超越了传统行政法的事后规制模式,转为事前预防,引发其正当性的质疑。风险预防原则作为风险行政的重要原则在此背景下被引入行政法领域。为进一步说明该原则本身的正当性,“商谈-构建范式”被提出,有效地实现了对传统“理性-工具范式”的补充。  关键词:风险社会;风险预防原则;正当性;“理性-工具范式”;“商谈-构建范式”  一、风险预防原则的提出背景  (一)风险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