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霾笔记

来源 :南方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df7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其他文献
夏日的川西北高原依然是寒风凛冽,雪花纷飞。而此时的山上山下,一面面鲜红的民兵队旗迎风飘扬。队旗下,三五成群的民兵在高山峡谷中打眼放炮,搬运石头,挖土填石……渐渐地,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在省城遇见了年近七旬的姚大明老人。   三十多年前,我刚从中专学校分配到大别山区的一家事业单位,到车站接我的就是姚大明,当时他是单位的人事股长。姚股长拎着我的行李,一路说个不停。其中的主要内容,是以一个“过来人”的身份,提醒我到新单位要注意的种种事项。   姚股长比我大十几岁,是一名资历较老的中专生。更成熟的,是他的政治思想──据说,他在校时就入了党,工作不到一年就当上了单位
说起来很惭愧,自己写了近3年的新闻稿件,还没有上过头条,也没有几篇“重头稿”。恩来想去悟出了一点道理,其中最深的一点体会就是:看好“路”才能写好稿。看好“路”,无论对于初学
木箱上的图文  有着不以人意志为转移的走向  先是有了木头  再有木匠,然后有了技艺,再有木箱  先是有了木头上的纹理,木头自身的成果  再是有了风,有了雨,有了烈日,有了蚊虫啃啮  一句话  有了时间携带它们一一造访木头  木头上的纹理开始有了不以人意志为转移  的走向。它们从木头自身醒来  愕然于世界的繁复、鲜活,它们相互鼓励  你有你的,我有我的,阳光道,或独木桥  它们不想呆在木箱上  有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在政府主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民族民间文化发展出现了新的趋势,在各民族文化传统的重构与发展中,一些文化元素得到彰显,并在重构体系中处于核心位置,相反,有些文化元素
在渐次变凉的秋风里,我们来到北流市扶新镇上林村,在村党支部书记林琼长的引见下,依约见到了上林村高垌组的村民韦世仁。眼前的韦世仁敦实、憨厚、不善言谈,身上穿着的衣服朴
近日,湖北省宜城市5000名先富民兵,主动与2500多户贫困烈军属、伤残军人结“亲”的事,被传为佳话。在市场经济大潮的推动下,宜城市涌现出了一大批先富民兵。同时也出现了不
良法善政,立良法是前提。2014年立法法迎来了颁布施行14年来的首次修改。作为法律体系中起“支架”作用的重要法律,立法法的修改不仅关系各种法律规范的制定程序,更重要的是
过王山头桥  过了王山头桥  我就是秋生了  乡亲们  请喊我的乳名  故乡的桥是爷爷的皮鞭子  每经过一次  它就抽打一遍我  变异的口音 虚伪的洋装  不复存在的河水  被那一夜贪杯的我  都倒进脑海了  放浪形骸或者胡言乱语  我到哪一只麻雀的翅膀上  去寻找淘气的影子  我们钻过的涵洞  流着那一年的逝水  河里的细沙,至今  还风干在一条鱼的鳞片上  像胎记,更像疮疤  怎么也 拍打不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