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新业态、新模式引领新型消费加快发展

来源 :中国经贸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rrietg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9月22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办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副秘书长高杲介绍《关于以新业态新模式引领新型消费加快发展的意见》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高杲:9月21日,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发布《关于以新业态新模式引领新型消费加快发展的意见》。利用这个机会,就《意见》有关情况作一下介绍。
   近年来,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大背景下,我国以网络购物、移动支付、线上线下融合等新业态新模式为特征的新型消费快速发展,对满足居民生活需要、释放国内消费潜力、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今年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在疫情防控中催生的新型消费、升级消费培育壮大起来,使实物消费和服务消费得到回补。李克强总理指出,要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多措并举促进消费回升,推动线上消费更大发展。
   消费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2019年消费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7.8%,已连续6年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今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对消费领域造成较大冲击,居民非必需品、聚集性、流动性、接触式消费受到严重抑制,成为经济恢复的薄弱环节。
   但与此同时,各种新业态新模式引领新型消费加快扩容,线上消费逆势增长,有效保障了居民日常生活需要,推动了经济稳步复苏、企稳回升。前8个月,全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15.8%,高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4个百分点,现在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已经占到了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将近1/4。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国家发展改革委牵头,会同工信部、商务部等20多个部门,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了这个《意见》,并以国办名义印发,目的就是要着力补齐新型消费短板、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打通痛点难点堵点,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促进线上线下消费深度融合,努力实现新型消费加快发展,为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提供坚实支撑。
   在发展目标上,经过3—5年努力,实现促进新型消费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更加完善,到2025年,培育形成一批新型消费示范城市和领先企业,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在目前的基础上再有一个显著提高,“互联网+服务”等各类消费新业态新模式得到普及并逐步趋于成熟。
   《意见》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四个方面15项政策举措。
   一是加力推动线上线下消费有机融合。主要包括进一步培育壮大各类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推动线上线下融合消费双向提速,鼓励企业依托新型消费拓展国际市场等。
   二是加快新型消费基础设施和服务保障能力建设。主要包括加强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商贸流通基础设施网络,大力推动智能化技术集成创新应用,安全有序推进数据商用,规划建设新型消费网络節点等。
   三是优化新型消费发展环境。主要包括加强相关法规制度建设,深化包容审慎和协同监管,健全服务标准体系,简化优化证照办理等。
   四是加大新型消费政策支持力度。主要包括强化财政支持、优化金融服务、完善劳动保障等政策。
   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会同有关部门认真抓好《意见》的贯彻落实,为进一步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发挥积极作用。
  答记者问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记者:李克强总理指出,疫情期间逆势上扬的新型消费不仅有利于稳住经济的基本盘,也有利于保障居家隔离等防疫措施的有效实施,能否具体介绍一下新型消费在今年抗疫期间发挥的突出作用,目前的发展还存在哪些问题?
   高杲:今年年初以来,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对全国的生产生活秩序造成了严重冲击,特别是广大居民在居家隔离期间,各类线下消费受到了严重影响。现在回头来看,我们之所以在疫情最为严重的时期,能够保持各类生活必需品的正常供应,价格总体平稳,使得居民的基本生活消费得到有效保障;在疫情逐步得到控制的同时,稳步推动复工复产、复商复市,推动消费逐步回暖,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近年来,基于网络数字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我国在电子商务、新零售以及像移动支付、物流快递等相关配套领域已经具备了良好的发展基础。
   这次疫情虽然给国民经济运行包括消费领域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冲击,但是客观上来看,也给基于网络非接触式的新型消费、新型服务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发展机遇。在此过程中,包括互联网企业、生产制造企业、商贸流通企业、生活服务等各领域的广大企业,也包括各级政府,特别是一些基层政府,还包括广大民众共同参与,催生出了大量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推动线上消费从吃、穿、用这些实物消费,加快向医疗、教育、文娱、旅游、体育、健身等更多的服务领域扩张渗透。
   大家都知道,健康码的迅速普及应用,为疫情期间出行提供了便利,流通领域的直播带货成为一种潮流,学校包括一些教育培训机构普遍开启线上教学,机关企业也在推行网络办公,也包括像文旅、健身很多行业,纷纷上线“云展播”“云看展”“云健身”,医疗服务通过“云问诊”实现智能快速精准对接等,各领域数字化进程在明显加快,线上线下加快融合,不仅支持了疫情防控和社会生活的基本运转,还对接了产供销,创造了大量的新就业岗位。今年我们能够成功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并且实现经济增速在二季度由负转正,与近年来我国新业态新模式支撑的新型消费蓬勃发展密不可分。
   同时,我们也看到,新型消费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领域所面临的短板和问题。比如基础设施不足,带来的服务供给短板。以5G为代表的新基建才刚刚起步,像冷链物流、智能快递等,适合居民生活需求的一些服务设施还面临不足。特别是适应新型消费的线上线下融合的供应链体系尚不健全,人才短缺问题也更加凸显。这在广大的中小城市、农村地区表现更加突出。又比如现在的新型消费发展很快,可能导致一些监管和规范方面不适应,也造成了提质空间受到一定限制,包括像适用新型消费的相关法规,可能还缺少实施指引,一些标准体系建设滞后,对跨界融合和新的模式业态反应跟进不够。海量信息数据资源开发整合缺乏脱敏脱密等标准规范。再比如,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难免出现市场秩序不规范的行为,影响发展的动力。一段时期也出现一些无序竞争、虚假宣传、价格欺诈、隐私泄露等情况。同时,各地对平台经济、共享经济、灵活用工等领域的政策要求还不太均衡。这些都可能影响新业态新模式乃至新型消费的持续健康发展。    正是基于目前的发展趋势,针对所存在的一些瓶颈、短板、问题,这次《意见》的制定出台就是要顺应新型消费发展的大趋势,引导各方能够进一步下功夫,来解决前进中出现的问题,通过完善基础设施、优化政策环境,进一步发挥好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和政府在服务、规范、监管方面的作用,促进新业态新模式引导下的新型消费持续健康发展。
   经济日报记者:自疫情发生以来,各部门在促进消费回补和潜力释放方面出台了不少举措,请问这一次《意见》有哪些新的特点,下一步如何做好《意见》的贯彻落实?
   高杲:正如您刚才所说的,这次疫情发生以来,我们跟各有关部门和地方,按照中央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决策部署,围绕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全方位、大力度出台实施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有效促进了常态化疫情防控形势下的经济企稳回升。这一次《意见》的出台,应该说是上述工作的一个延续和拓展,其目的不仅在于促进消费回补,更在于培育壮大新的消费增长点,进一步激发和释放消费潜力,畅通国民经济循环。所以在文件的起草过程中,我们广泛开展了调查研究,充分征求了各方面意见,在政策取向、制度设计等方面,也践行了一系列探索和创新,大概可以归纳为几个方面。
   第一,进一步明晰了发展方向,着力提高新型消费供给能力。《意见》顺应科技、产业和消费需求发展趋势,明晰线上线下消费融合发展方向,特别是强调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强化供给能力建设,增强软硬件基础设施支撑,推动网络数字技术和各类消费业态深度融合,壮大疫情防控当中催生的新型消费、升级消费,为扩大内需提供不竭动力。
   第二,坚持问题导向,着力破解存在的痛点难点堵点。在新型消费发展过程中暴露出来一些短板、不足、问题,所以《意见》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政策措施,着力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打通痛点难点堵点,为新型消费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第三,注重创新驱动,着力创新政策举措。包括这次提出探索新型消费贸易流通项下逐步推广人民币结算的问题,这实际是顺应了跨境电商的发展潮流。安全有序推进数据商用,刚才李司长也提到数据安全的问题,这也是我们在推动新型消费过程中,广大消费者越来越关注的问题,探索发展消费大数据服务,规划建设新型消费网络节点,着力建设辐射带动能力强、资源整合有优势的区域消费中心,加强中小型消费城市梯队建设,进一步优化零售新业态新模式的营商环境,探索实行“一照多址”,试点推行告知承诺制等。
   在《意见》落实方面,下一步主要想通过“一个机制”和三方面的保障举措:“一个机制”,要充分发挥多部门参与的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部际联席会议制度作用,加强统筹协调,形成工作合力。刚才,我的两位同事也说了,我们现在很多在促进消费方面的工作需要各个部门联手推进。同时,我们也指导和支持地方政府结合本地实际,细化实化政策举措。这次《意见》的形成,也吸收借鉴了很多地方、基层政府创新的做法和經验。
   三方面举措是:一是完善实施机制,夯实制度方面的基础,包括强化财税、金融、用工、用地、社保等方面的支持,前面讲到,现在一些灵活用工的形态越来越丰富,可能需要适时出台或者调整相关法律法规,鼓励企业运用新业态新模式拓展国际市场,推进国际合作,推进消费大数据开放共享和研究应用,建立政策实施动态评估机制。
   二是坚持包容审慎监管,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前不久,国务院召开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会议,也对这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具体来说,要适应这种消费发展的新趋势、新变化,鼓励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市场创新。同时,加强政银企合作,充分发挥多方优势和聚合效应,强化消费信用体系建设,营造安全放心诚信消费环境。
   三是进一步强化宣传引领,加强示范推广,及时回应各方面关切,包括会同专家学者加强政策解读,加强新业态新模式的挖掘、推广和示范。
   另外,这里还想借此机会说明一点,当前各类新型消费正处在一个快速发展阶段,它的影响其实已经不仅体现在终端或者最终消费领域,实际正沿着产业链、供应链向经济社会各领域扩散。比如最近大家所热议的新制造,可以说就是供给端在大数据、云计算、智能制造等科技进步支撑下,对新消费所作出的回应。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意见》的出台实施还只是一个开端,更广阔的前景还在前方,所以有更多的工作需要我们去做。《意见》的贯彻落实,应该是一个持续不断创新、拓展的过程。特别希望广大媒体朋友们能够持续关注包括新消费在内的新经济发展,共同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CGTN记者:这次疫情给各国的消费带来了很大影响,也给我国经济蒙上了一层阴影,中国经济要恢复得比其他国家快一些,现在中国在拉动内需方面,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什么?
   高杲:这次疫情是在全球范围内扩散蔓延,中国基本上已经在很大程度上控制住了疫情,但是疫情对全球需求都造成了重创。从各国发布的数据来讲,经济增长都出现了明显下滑。相比较而言,中国政府由于应对比较有力,我们在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出台了一系列针对性政策举措,中国经济在二季度率先实现了止跌回升。从下一步的发展走势来看,现在国际国内经济发展环境都是比较复杂严峻的。
   在这样的情况下,关键是要做好自己的事情。做好自己的事情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要立足于14亿人口这样一个广大的市场。在这个基础上,中央明确提出了要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实际上扩大内需战略,对中国来说是一个长期坚持的战略,这些年特别是通过不断调整优化经济发展结构,我们看到内需在经济发展当中的支撑作用,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但是,相对于广大市场潜力来说,我们未来还有很多空间。
   比如包括整个就业和居民收入增长,这应该是扩大内需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础,包括社会保障制度健全,以解除居民的消费后顾之忧,包括加强医疗、卫生、教育、托幼、养老等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都是为了解决居民的后顾之忧。同时,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消费环境改善,包括软硬环境。其实我们刚才讲了很多,刚才李司长讲的5G网络建设,流通体系建设,这两年讲得比较多的冷链,以及消费者权益保护、消费信用体系的建设等,这些都是为了创造一个良好的消费环境。还有今天的主题,就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通过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日益多样化多层次的消费需求提供有效的回应,不断壮大中等收入群体,创造更好的消费环境,从而使内需潜力得到最大释放,为经济长期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记者:我们注意到《意见》中提到要着力建设辐射带动性强、资源整合有优势的区域消费中心,加强中小型消费城市的梯队建设,这些应该说都是比较新的提法,说明新型消费也将考虑做好区域布局,想详细了解一下这方面的具体构想和工作打算?
   高杲:我们国家地域辽阔、人口众多,应该说不同的地方都有各自的特点,也有各自的优势。新型消费也必然会形成各具特色、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区域格局。我想这也符合经济发展的规律。
   消费中心可以理解为以中心城市为依托、辐射周边、综合承载能力强的消费高地或者说是集聚区。一般来说,应该具有服务体系健全、配套设施完善、内外循环畅通、供给业态丰富、引领集聚突出等特征。
   从功能定位、资源禀赋和发展基础出发,消费中心大致上也可以分为国际和全国性消费中心,区域性消费中心以及地方特色消费中心。
   从全国来看,国际和全国性消费中心,主要还是依托一些特大、超大城市,着眼于消费政策制度的全方位引领,以及供给体系的高水平构建,将建成具有全国性影响力的综合性消费高地,也成为联通国内国际市场的重要载体和桥梁。
   区域性消费中心,主要是部分省会和综合实力比较强的地级市,消费服务体系比较健全,有些标准达到国内外先进水平,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带动能力强,是区域性的消费高地或者说是集聚区。
   地方特色消费中心,应该说更加的面广量大,包括一些中小城市和一些县(市),通过打造人气活跃、亮点突出的若干消费集聚区,在地域和部分行业领域、发挥特色优势和较强影响力。
   这三个层级的消费中心衔接互动、梯次发展、优势互补,构成覆盖全国大市场的消费地区格局。
   这里需要跟大家再回顾一下其实有一个背景,我们在今年3月份,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印发了《关于促进消费扩容提质加快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实施意见》,其中首次提出“结合发展布局打造消费中心”。《意见》在这样一个基础上,对此作了进一步部署,强调要围绕国家重大區域发展战略打造新型消费增长极,着力建设辐射带动能力强、资源整合有优势的区域消费中心,可以说是进一步的深化。
   下一步,我们也将加强对区域消费中心建设的统筹布局,进一步发挥各方面的优势,培育建设多层级消费中心,引导各地区更好发挥比较优势,有效促进供给体系、需求结构、流通网络和发展环境提质升级,全方位支撑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其他文献
摘 要:以青岛胶州市为例研究山东省农村小学教育现状,认为在硬实力方面山东省城乡小学已相差无几,但在软实力方面农村学校仍然存在着师资力量薄弱、家庭教育匮乏、教学方式陈旧等突出问题。进一步改善农村小学教学培育软实力,必须提高教师素质优化教师队伍,改善家庭教育氛围促进家校紧密合作,转变教学方式改变陈旧思想,改善校园文化加快教育改革。  关键词:农村教育 小学教育 胶州市 软实力     百年大计,教育为
期刊
摘 要:以智能新能源电动汽车品牌蔚来汽车为研究对象进行案例分析。研究发现,蔚来企业深耕提升客户体验,围绕客户关系管理创建“NIO APP”“NIO POWER”“NIO HOUSE”等客户关系管理模块,成功地提升了客户满意度,从而提高了企业的口碑和销售业绩。新能源车企的CRM创新,必须确保企业给客户的服务是实实在在的,是以客户体验为中心,以核心技术为基础,旨在创造更好、更全面的用户体验。  关键词
期刊
摘 要: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党的十九大提出要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深刻践行五大發展理念,实施主体功能区制度。以县域全域作为限制开发区主体功能的江苏兴化市为例,在江苏全省大的主体功能框架下,围绕当前存在的产业布局分散、土地利用效率不高等突出问题,在县域单元中率先提出从行政区经济向功能区经济发展的转变,更加强调按照绿色发展、集约发展的理念,加快推动功
期刊
编者按:2020年上半年,尽管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中国经济在一系列政策作用下,走出了先降后升、稳步复苏的曲线。其中,以线上消费、在线办公、在线教育、远程医疗等为代表的数字经济新业态、新模式,为对冲行业压力、带动經济服务、支撑稳定就业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步入2020的下半场,数字经济的“后劲”在哪?本期推出系列稿件,从行业实例观全局、看未来,寻找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动能转换密码。
期刊
2020年9月1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等四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扩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 培育壮大新增长点增长极的指导意见》(发改高技〔2020〕1409号,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负责同志就文件出台的有关情况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问:请您简要介绍一下《指导意见》出台的背景。   答:党中央高度重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指示
期刊
十年前,党中央高瞻远瞩,深刻把握全球科技和产业发展趋势,积极妥善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作出了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部署,接连出台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等指导性文件和规划,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指明了具体方向,营造了良好发展环境。十年来,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由小到大、从弱到优,涌现出一大批创
期刊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的产业。近年来,5G、智能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成为了世界各国争相抢占产业革命制高点的重要领域。《关于扩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 培育壮大新增长点增长极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的印发实施,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大势,对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高质量
期刊
摘 要: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进而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政府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本文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中的政府角色进行探讨,通过分析政府的内部与外部动力机制,以此在指导思想为引领的机制、组织领导与控制的机制、资源整合和配置的服务机制这三个方面提出相应的建议,不断优化政府的作用机制,积极探索新的方法,以更好地打通一二三产业的利益联结,最终实现乡村振兴。  关键词:乡村振兴 产业融合 机制构建 
期刊
9月25日,以“智”造引领,“云”享未来为主题,“科创中国”2020年“企业创新大家谈”系列活动智能制造高峰论坛在北京举办。本次活动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办,中国科协企业创新服务中心、中国仪器仪表学会承办。活动邀请了高校院所的專家学者、科技领域企业家、投融资机构和技术服务机构代表等深入研讨智能制造趋势,分享智能制造创新创业经验,分析智能制造面临的重点难点问题,碰撞创新思想,凝聚创新共识。   本期
期刊
國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家能源局近日联合印发了《完善生物质发电项目建设运行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现就《方案》出台背景、起草过程、总体思路等相关事项解读如下。   一、《方案》出台的主要背景   近年来,在国家政策支持下,生物质发电建设规模持续增加,项目建设运行保持较高水平,技术及装备制造水平持续提升,助力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对各地加快处理农林废弃物和生活垃圾发挥了重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