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派饭吃到会计家
1977年的农忙双抢时节,我们这批城里来的知青,从知青林场下到了各自户口所在的队里。我下到了七队,住在会计柯云清家的一间耳房里,吃呢,则是一家一户地吃“派饭”。
那时候农民干的还是“大集体”,日子大都過得清苦。我从村东头的一个农户家里吃起,一家吃一天,早餐和中餐都很简单,只是到了晚上那一顿,人家才有工夫炒几个菜,打一瓶酒,坐下来好好招待我一下。炒的那几个菜,一般是一碗蚕豆、一碗青菜、一碗腌白花菜煎鸡蛋,家境好一些的放的鸡蛋多一个两个,家境差的,只闻得见一点鸡蛋腥气。
吃到队里一个主要干部家里了,我就想他家的招待总会好一些吧。因为全队的人,只有他到我们家去过,而且不止一次。每次去我们家,都是鱼呀肉呀招待他,吃得他满面放光,一再说要好好照顾我。平时他对我确实很热情,老远看见了就打招呼,又是握手又是拍肩膀,显得分外亲热。没想到,晚上吃饭的时候,端上来的仍是那几个菜。
终于轮到柯云清家了。到了中午,我觉得他们家今天肯定有客人来。柯云清的老娘,又是剥葱择蒜,又是剁肉调蛋,小脚颠颠地忙进忙出。一种节日般的气氛,在屋里屋外香香辣辣地弥漫着。我便不愿在他们家吃这顿款待客人的晚餐了。那时候,在我的印象中,这个“矮子会计”可是非常非常“尖”(方言,指吝啬、抠门)的。公家的东西,他连一颗黄豆都怕多给了你,你吃他家用来招待客人的美味佳肴,他岂不是更要脸色难看吗?
一件不愉快的往事
1976年的冬天,我带着一个布口袋,到队里领黄豆。那个在我们家吃过饭的干部喊来年轻的保管员,说:“尽他的袋子装吧。”保管员便把我带到队里的仓库,哗哗啦啦地往我的袋子里装黄豆。金灿灿的黄豆渐渐装满了我的能装五十多斤的布袋子,我的心里也渐渐充满了喜悦。那年头,能带五十多斤黄豆回家过年,也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啊。
可正在这时,柯云清突然出现在我们跟前。他翻开账本,以一种不容置疑的口气说:“按规定,他的是15斤。”声音并不大,说完转身就走了。保管员只好把袋子里的黄豆往外倒。洋溢在我心头的喜悦,也一下子被倒光了。
下午收工回来,我就躲在耳房里看书,我希望他们把我忘掉,等他们吃完了,我再趁天黑到代销点里随便买点什么东西吃。然而到了吃饭的时候,一向少言寡语的柯云清,却和颜悦色地把我请了去。菜已经摆好了,由于菜太多———竟然有难得一见的鱼、肉、豆腐、蒸鸡蛋,他们不得不把门板下下来当桌子。“快坐呀,你就坐上首。”他们指着一把椅子催我。我却按兵不动,说不慌不慌,等你们的客人来了再说。
滋补心灵的“盛宴”
他们一听这话就笑了。柯云清的老婆说:“这都是为你弄的呀!”这句话使我不由得一震。在当时那种情形下我没法不激动,一时不知该说什么好。我本来就是个不善于说话的人,面对那十多个大盘子大碗的令人垂涎的菜,我的表情是那样做作,我的举止又是那样笨拙。
柯云清的老婆是个很会说话的人。她说我们知青远离父母家人,到农村里来吃苦了,说我们这些从没有做过农活的城里娃娃,跟他们一样在田里干,把细皮嫩肉都给晒粗晒黑了,看了让人心里怪过意不去的。见我伸出去的筷子每次只夹那么一点点,她就笑着说:“你只管放开肚皮吃,你吃得越多他越高兴,这些都是我们家私人的。”她把“私人”两个字咬得特别重,又特意瞟了柯云清一眼。
柯云清笑了笑,嘴里轻声道:“可是都说我‘尖’呢。”
他老婆便对我说:“从自个儿屋里拿,他可是比哪个都舍得,可要是集体的东西,谁也别想从他手里多拿到一粒芝麻,他这人就这样,为这,不知得罪了多少人!”
我“哦”了一声,顷刻之间,对这位矮个子会计的恨意,全部变成了敬意。
这些年,我吃过的各种档次的宴席也不算少了,但真正称得上“盛宴”的,却只有这一次。也只有这一次“盛宴”,让我经久难忘,至今它还在滋补着我的灵魂。
1977年的农忙双抢时节,我们这批城里来的知青,从知青林场下到了各自户口所在的队里。我下到了七队,住在会计柯云清家的一间耳房里,吃呢,则是一家一户地吃“派饭”。
那时候农民干的还是“大集体”,日子大都過得清苦。我从村东头的一个农户家里吃起,一家吃一天,早餐和中餐都很简单,只是到了晚上那一顿,人家才有工夫炒几个菜,打一瓶酒,坐下来好好招待我一下。炒的那几个菜,一般是一碗蚕豆、一碗青菜、一碗腌白花菜煎鸡蛋,家境好一些的放的鸡蛋多一个两个,家境差的,只闻得见一点鸡蛋腥气。
吃到队里一个主要干部家里了,我就想他家的招待总会好一些吧。因为全队的人,只有他到我们家去过,而且不止一次。每次去我们家,都是鱼呀肉呀招待他,吃得他满面放光,一再说要好好照顾我。平时他对我确实很热情,老远看见了就打招呼,又是握手又是拍肩膀,显得分外亲热。没想到,晚上吃饭的时候,端上来的仍是那几个菜。
终于轮到柯云清家了。到了中午,我觉得他们家今天肯定有客人来。柯云清的老娘,又是剥葱择蒜,又是剁肉调蛋,小脚颠颠地忙进忙出。一种节日般的气氛,在屋里屋外香香辣辣地弥漫着。我便不愿在他们家吃这顿款待客人的晚餐了。那时候,在我的印象中,这个“矮子会计”可是非常非常“尖”(方言,指吝啬、抠门)的。公家的东西,他连一颗黄豆都怕多给了你,你吃他家用来招待客人的美味佳肴,他岂不是更要脸色难看吗?
一件不愉快的往事
1976年的冬天,我带着一个布口袋,到队里领黄豆。那个在我们家吃过饭的干部喊来年轻的保管员,说:“尽他的袋子装吧。”保管员便把我带到队里的仓库,哗哗啦啦地往我的袋子里装黄豆。金灿灿的黄豆渐渐装满了我的能装五十多斤的布袋子,我的心里也渐渐充满了喜悦。那年头,能带五十多斤黄豆回家过年,也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啊。
可正在这时,柯云清突然出现在我们跟前。他翻开账本,以一种不容置疑的口气说:“按规定,他的是15斤。”声音并不大,说完转身就走了。保管员只好把袋子里的黄豆往外倒。洋溢在我心头的喜悦,也一下子被倒光了。
下午收工回来,我就躲在耳房里看书,我希望他们把我忘掉,等他们吃完了,我再趁天黑到代销点里随便买点什么东西吃。然而到了吃饭的时候,一向少言寡语的柯云清,却和颜悦色地把我请了去。菜已经摆好了,由于菜太多———竟然有难得一见的鱼、肉、豆腐、蒸鸡蛋,他们不得不把门板下下来当桌子。“快坐呀,你就坐上首。”他们指着一把椅子催我。我却按兵不动,说不慌不慌,等你们的客人来了再说。
滋补心灵的“盛宴”
他们一听这话就笑了。柯云清的老婆说:“这都是为你弄的呀!”这句话使我不由得一震。在当时那种情形下我没法不激动,一时不知该说什么好。我本来就是个不善于说话的人,面对那十多个大盘子大碗的令人垂涎的菜,我的表情是那样做作,我的举止又是那样笨拙。
柯云清的老婆是个很会说话的人。她说我们知青远离父母家人,到农村里来吃苦了,说我们这些从没有做过农活的城里娃娃,跟他们一样在田里干,把细皮嫩肉都给晒粗晒黑了,看了让人心里怪过意不去的。见我伸出去的筷子每次只夹那么一点点,她就笑着说:“你只管放开肚皮吃,你吃得越多他越高兴,这些都是我们家私人的。”她把“私人”两个字咬得特别重,又特意瞟了柯云清一眼。
柯云清笑了笑,嘴里轻声道:“可是都说我‘尖’呢。”
他老婆便对我说:“从自个儿屋里拿,他可是比哪个都舍得,可要是集体的东西,谁也别想从他手里多拿到一粒芝麻,他这人就这样,为这,不知得罪了多少人!”
我“哦”了一声,顷刻之间,对这位矮个子会计的恨意,全部变成了敬意。
这些年,我吃过的各种档次的宴席也不算少了,但真正称得上“盛宴”的,却只有这一次。也只有这一次“盛宴”,让我经久难忘,至今它还在滋补着我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