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一面是金融业全面开放而带来的激烈竞争,一面是国际金融危机的负面影响,我国商业银行业务面临着巨大的考验,寻求中间业务的改革和发展已经迫在眉睫。本文将从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现状、不足及其对策建议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现状;不足;对策
一、发展中间业务我国商业银行的意义
(一)利于我国商业银行创新经营模式,提高赢利能力
建于90年初证券市场在一定程度上分流了银行资金来源和贷款融资需求,使得银行负债成本显著上升而资产质量却明显下降,从而增加了银行的授信风险。中间业务自身收益高、风险低和收入稳定的特点在帮助商业银行规避经营风险,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上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其次,在经济正常运行下,低利率将成趋势,从而进入一个“微利时代”。仅凭发展传统存贷业务,在短期内银行很难摆脱经营的困境。所以,大力发展中间业务势在必行。
(二)有利于稳定和促进我国商业银行传统业务的发展
经济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客户对银行服务的需求也在提高,已不再满足于传统的存贷与结算服务。如果商业银行银行无法顺应客户多样化的服务需求,将会导致客源的流失。反之,银行能够提供全方位、高质量的金融服务,不仅增加银行对客户的吸引力,更利于与客户建立长期稳定的关系。因此,我国商业银行应该重视中间业务开拓与创新,并凭借高质服务稳定客户,为传统业务的发展提供资金的源泉。
二、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的现状和尚存的问题
(一)我国商业银行的现状
在大部分发达国家中间业务早已不是一个新概念,在20世纪70年代兴起的金融自由化与创新就已经促成了中间业务的迅猛发展。到了80年代,各种创新的中间业务更是大量的涌现。随着经济全球化而来的金融挑战却愈趋严峻,金融混业化也已逐渐成为当今世界经济与金融发展潮流。
据年报显示,2010年,五大行的中间业务收入稳中有升:工商银行净手续费和佣金收入达72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2.1%;中国银行净手续费和佣金收入达554.8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0.58%;建设银行净手续费和佣金收入达661.3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7.6%;农业银行净手续费和佣金收入达461.2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9.4%。据统计,我国四大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平均比例约为8.5%。然而美国商业银行的净收入中,中间业务收入的比例已达到43%。以上种种数据显示,尽管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进步可喜,但相对“发达”我们的距离依然甚远。
(二)我国商业银行尚存的问题
1.中间业务缺乏创新且盈利能力差
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虽然已开始从传统的结算收费、代理业务收费等项目中开发了260余种产品,但实际运用的品种较少、层次较低,对资本市场的依赖也过大。相对于西方商业银行高附加值品种的中间业务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特点则是劳动密集型。
据资料显示,2010年,作為五大行中间业务收入占总营业收入比重最高的建设银行也不过是20.40%,而国外商业银行如美国银行业早在1980年就已经达到22%,一些大银行如花旗银行现今竟高达80%以上。由此可见,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盈利能力还有待提高。
2.人才匮乏,科技服务手段相对滞后
中间业务是集人才、技术、机构、信息、资金和信誉于一体的知识密集型业务,涉及了银行、证券、保险、法律、企业财务等知识领域,是属于金融行业中的高技术产业。它需要的不仅具备金融业务知识,更要求具备有敏锐的分析、决策能力和公关能力的顶级人才。而当前我国商业银行缺乏大批熟业务、懂管理、善营销的复合型人才来从事一些如投资银行业务、资产管理顾问业务等高层次的中间业务。另一方面,以信息通讯为中心的技术服务已成为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的技术核心。
3.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健全
2001年出台的《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暂行规定》及其实施细则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我国商业银行关于中间业务立法规范的空白,更为中间业务的监管提供了法律依据。不足之处是忽视了银行与客户关系的调整,特别是对中间业务当事人权利义务的规范,造成了法律风险。
三、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的对策建议
1.加大中间业务产品的研发和创新力度
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起步晚、范围窄、种类少,主要集中在结算、代理和银行卡类业务。随着经营观念的转变,商业银行应敢于冲破中间业务传统的经营模式,以市场为导向挖掘潜在的市场需求,以市场消费心理为导向加大产品的研发力度。在学习西方商业银行中先进的创新理念的同时要结合本国的实际情况,形成具有自身优势的品牌效益。如商业银行可利用所具备的金融信息及银行技术优势,提供大项目投资咨询、企业的兼并、资产重组、项目融资等高层次服务。其次,应注重中间业务的工作效率,毕竟“客户就是上帝”。完善“自动扣费”的网络系统既能避免错收与漏收,又有助于将人力资源逐步从简单、重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投入到高端客户的服务和维护中去,切实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2.提高监管和防范中间业务风险的能力
中间业务的风险多表现为潜在风险,因为它在会计核算上是属于表外业务,只在资产负债表的附注中披露。这种期末的披露方式的却会给银行管理部门的监管带来一定的难度。我认为中间业务风险的防范应从以下两方面着手:第一,应完善表外会计核算标准;对不同种类的中间业务收入进行成本效益和变动因素分析;关注或会形成负债可能的中间业务进行分析并加以关注;第二,健全内控机制。商业银行应建立严密科学的岗位分工和明确各级管理人员的权限,实现风险监控的量化和连续性。此外应根据实际业务的开展情况制订更为科学有效的表外业务内部控制制度与操作规程,实现表外业务管理的规范化。
参考文献
[1] 洪钱宝,柴俊,王晓雯.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现状研究[J].当代经济,2010,(5).
[2] 晋重文.从中间业务中寻找赢利增长点[J].西部论丛,2006.
[3] 金香花,刘钰.浅议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的现状及对策[J].时代经贸,2007.
[5] 余海春、丁康吉、舒冲.加拿大银行卡市场发展概况[J].银行卡研究资讯,2009,(12)
【关键词】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现状;不足;对策
一、发展中间业务我国商业银行的意义
(一)利于我国商业银行创新经营模式,提高赢利能力
建于90年初证券市场在一定程度上分流了银行资金来源和贷款融资需求,使得银行负债成本显著上升而资产质量却明显下降,从而增加了银行的授信风险。中间业务自身收益高、风险低和收入稳定的特点在帮助商业银行规避经营风险,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上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其次,在经济正常运行下,低利率将成趋势,从而进入一个“微利时代”。仅凭发展传统存贷业务,在短期内银行很难摆脱经营的困境。所以,大力发展中间业务势在必行。
(二)有利于稳定和促进我国商业银行传统业务的发展
经济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客户对银行服务的需求也在提高,已不再满足于传统的存贷与结算服务。如果商业银行银行无法顺应客户多样化的服务需求,将会导致客源的流失。反之,银行能够提供全方位、高质量的金融服务,不仅增加银行对客户的吸引力,更利于与客户建立长期稳定的关系。因此,我国商业银行应该重视中间业务开拓与创新,并凭借高质服务稳定客户,为传统业务的发展提供资金的源泉。
二、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的现状和尚存的问题
(一)我国商业银行的现状
在大部分发达国家中间业务早已不是一个新概念,在20世纪70年代兴起的金融自由化与创新就已经促成了中间业务的迅猛发展。到了80年代,各种创新的中间业务更是大量的涌现。随着经济全球化而来的金融挑战却愈趋严峻,金融混业化也已逐渐成为当今世界经济与金融发展潮流。
据年报显示,2010年,五大行的中间业务收入稳中有升:工商银行净手续费和佣金收入达72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2.1%;中国银行净手续费和佣金收入达554.8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0.58%;建设银行净手续费和佣金收入达661.3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7.6%;农业银行净手续费和佣金收入达461.2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9.4%。据统计,我国四大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平均比例约为8.5%。然而美国商业银行的净收入中,中间业务收入的比例已达到43%。以上种种数据显示,尽管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进步可喜,但相对“发达”我们的距离依然甚远。
(二)我国商业银行尚存的问题
1.中间业务缺乏创新且盈利能力差
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虽然已开始从传统的结算收费、代理业务收费等项目中开发了260余种产品,但实际运用的品种较少、层次较低,对资本市场的依赖也过大。相对于西方商业银行高附加值品种的中间业务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特点则是劳动密集型。
据资料显示,2010年,作為五大行中间业务收入占总营业收入比重最高的建设银行也不过是20.40%,而国外商业银行如美国银行业早在1980年就已经达到22%,一些大银行如花旗银行现今竟高达80%以上。由此可见,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盈利能力还有待提高。
2.人才匮乏,科技服务手段相对滞后
中间业务是集人才、技术、机构、信息、资金和信誉于一体的知识密集型业务,涉及了银行、证券、保险、法律、企业财务等知识领域,是属于金融行业中的高技术产业。它需要的不仅具备金融业务知识,更要求具备有敏锐的分析、决策能力和公关能力的顶级人才。而当前我国商业银行缺乏大批熟业务、懂管理、善营销的复合型人才来从事一些如投资银行业务、资产管理顾问业务等高层次的中间业务。另一方面,以信息通讯为中心的技术服务已成为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的技术核心。
3.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健全
2001年出台的《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暂行规定》及其实施细则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我国商业银行关于中间业务立法规范的空白,更为中间业务的监管提供了法律依据。不足之处是忽视了银行与客户关系的调整,特别是对中间业务当事人权利义务的规范,造成了法律风险。
三、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的对策建议
1.加大中间业务产品的研发和创新力度
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起步晚、范围窄、种类少,主要集中在结算、代理和银行卡类业务。随着经营观念的转变,商业银行应敢于冲破中间业务传统的经营模式,以市场为导向挖掘潜在的市场需求,以市场消费心理为导向加大产品的研发力度。在学习西方商业银行中先进的创新理念的同时要结合本国的实际情况,形成具有自身优势的品牌效益。如商业银行可利用所具备的金融信息及银行技术优势,提供大项目投资咨询、企业的兼并、资产重组、项目融资等高层次服务。其次,应注重中间业务的工作效率,毕竟“客户就是上帝”。完善“自动扣费”的网络系统既能避免错收与漏收,又有助于将人力资源逐步从简单、重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投入到高端客户的服务和维护中去,切实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2.提高监管和防范中间业务风险的能力
中间业务的风险多表现为潜在风险,因为它在会计核算上是属于表外业务,只在资产负债表的附注中披露。这种期末的披露方式的却会给银行管理部门的监管带来一定的难度。我认为中间业务风险的防范应从以下两方面着手:第一,应完善表外会计核算标准;对不同种类的中间业务收入进行成本效益和变动因素分析;关注或会形成负债可能的中间业务进行分析并加以关注;第二,健全内控机制。商业银行应建立严密科学的岗位分工和明确各级管理人员的权限,实现风险监控的量化和连续性。此外应根据实际业务的开展情况制订更为科学有效的表外业务内部控制制度与操作规程,实现表外业务管理的规范化。
参考文献
[1] 洪钱宝,柴俊,王晓雯.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现状研究[J].当代经济,2010,(5).
[2] 晋重文.从中间业务中寻找赢利增长点[J].西部论丛,2006.
[3] 金香花,刘钰.浅议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的现状及对策[J].时代经贸,2007.
[5] 余海春、丁康吉、舒冲.加拿大银行卡市场发展概况[J].银行卡研究资讯,20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