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3年2月3日,是个周日,又恰逢农历小年,天空中飘落着的雪花将空气中的PM2.5压在冻土上。一大早,北京北五环边上一个网球馆里,绿豆网球社正在举行年终交流赛。记者头天就收到邀请短信:“一起来打打球,包饺子吃,过个小年。”发短信的人是绿豆网球社的社长曹峰,同时,他也是这个球馆的经营和管理者。
曹峰是个内蒙小伙,2004年毕业于武汉理工大学金融系,在大学里是篮球特长生,毕业之后回到内蒙进入一家搞对外贸易的国企,薪资颇丰。大学期间,由于曹峰家门口盖了一座网球馆,因此一家人经常一起去打打网球。曹峰开始也没觉得网球有什么,只是上去拿拍子就打。在慢慢产生兴趣之后,才开始用心琢磨怎么才能把球打好。教学视频、《网球》杂志的技术栏目、比赛录像都是他技术提高的重要途径。内蒙的网球氛围很好,有些教练也很热心,只要曹峰找到他们请教,都会得到满意的答案。就这样,有着出众身体条件的曹峰网球越打越好。
年轻人总是有着一颗不安分的心,毕业两年后,一个偶然的机会,曹峰有机会外派到北京工作,他几乎没怎么想,就同意了。初来北京,曹峰认识了几个球友,工作之余会一起打打球。曹峰的球技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因此如果身边有人想要学网球,大家会让曹峰去教一下。开始曹峰并不收钱,就当做好事,但找他学球的人越来越多,最后不收钱都不行了。
说到教球的潜质,曹峰还讲了一件有趣的事情。当时他们哥几个一起打球,也一起教各自的女朋友或媳妇打球,但都觉得教自己的那位特别难。几年后这几个哥们在一起讨论,发现到后来只有曹峰的媳妇还坚持打球,有人说他连自己的媳妇都能教出来,还有什么人教不出来呢?
曹峰的网球教学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就这样一传十,十传百,朋友相互介绍学员,本来还只是在周末和平日晚上教球的曹峰看到了网球培训市场不错,加上自己对网球运动的热爱,经过一番思考之后,他办理了停薪留职,专职当起网球教练。那时候,曹峰主要在北京外国语大学教球,跟看场地的师傅混熟搞好关系之后,他几乎能专门有一片场地教球。教学形式以组织约球教学活动为主,几乎没有一对一的课程,通常4~6人一节课,他带着大家练球,有目的的进行一些技术上的辅导。
随着跟他学球的人越来越多,为更好的让大家交流,曹峰在2008年建立了一个网球qq群,2010年以群成员为基础成立了绿豆网球社。他会经常组织大家进行内部比赛、包车外出滑雪温泉、跨省市旅游交流网球,当然,开篇说到的年终交流赛,也是每年必不可少的活动。有了群,曹峰平日的培训也变得更加细致,培训班分为小班(初学)、中班(2.5上下)、大班(3.0~3.5),学员可以根据自己的水平选择课程。他的目标是把中班的学员提高到能够打比赛的级别,而大班则需要强化学员的每一项技术,同时让他们更会打比赛,增长经验。
很多类似的网球群都会有其他教练化装学员进来争抢客户,当然,他们不会明目张胆的公开“叫卖”,而是私下小窗口推销自己。绿豆社的群成员忠诚度都非常高,一旦有这样的现象,他们会立即向管理员举报,管理员会先进行警告,如果无效,则劝退或拉黑处理。
让曹峰最引以自豪的是这个群如家一般的和谐氛围。有70%的群成员会经常参加他组织的各类活动,不但如此,平日里,这个群的活跃度也非常高,每日都会有数千条聊天记录。聊天的内容不仅限于网球,而无论怎样的话题,最后讨论的结局大都能让大家感到融洽和快乐。
对于北方城市的网球爱好者来说,最痛苦的事情莫过于三九严寒无法在室外打球。曹峰为了能让群里的朋友冬天有球打,有便宜球打,他会找那些地理位置相对较好,交通也相对方便的球馆,挨个去磨嘴皮子,尽量压低价格,能便宜一点算一点。他说毕竟很多球友还都是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来打球,因此必须考虑到交通的便利性。很多时候,他需要自己先掏钱办卡,然后再在每次活动根据参加人数的多少均摊场地费。曹峰明确向记者表示自己不会从场地费上抽取提成,认为这样做不够意思。
即便这样,很多时候,谈下来的场馆也难以满足群成员打球或做活动的需求。恰巧曹峰之前经常教球的一个球馆在寻求合作。由于他是球馆开馆以来在此消费最多的教练,比第二名要高出一倍,因此球馆的老板主动找到曹峰,想要与其合作。
这个球馆之前的情况,记者也了解一些。有数片羽毛球场和三片网球场,地理位置很不错,北五环边上,居民区、小学中学大学、文化科学产业园区包围着球馆。在开馆不久,羽毛球馆生意红火,但网球馆生意惨淡。
当时,网球的会籍顾问是老板从某国有网球馆挖来的小伙子,小伙子按照之前国有球馆的经营模式照葫芦画瓢,定价和入会门槛都比较高,因此一年半载不见起色,后来小伙子走了,老板也想把精力放在羽毛球上,将网球馆交给一个对行业更为了解、并有稳定客源的人。曹峰在与家人商量、得到了家人的支持之后,便在这里安营扎寨。他的父母整日都在球馆帮忙,媳妇也在工作之余来球馆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曹峰为了节约开支,也没聘请其他员工。
曹峰的经营理念是“像在家打球的感觉”,他薄利多销的定价策略让球馆的生意慢慢有了起色,绿豆社的群成员也有了自己活动的地方。曹峰说,“群里的人就像家人一样,我们今年将年会安排在小年这天举办,有不少成员参加不了年会,但很多人也会在之前过来帮忙筹办。”
这天的交流赛,曹峰一家四口齐上阵,曹峰与爸妈和媳妇不但策划和执行了整个活动,同时也忙里偷闲参加了所有项目的比赛,除了两对夫妻档的混双,老爷子还和曹峰各找了一个搭档配对男双,最后,曹峰和他的搭档获得了男双的冠军。比赛间隙,老妈和几位女选手在休息室里忙活起来,锅碗瓢盆,分工明确。没多久,海量热气腾腾的猪肉韭菜馅儿饺子和几大盆爽口小凉菜被端上了餐桌。很多被淘汰了的选手占了便宜,可以在休息室边吃饺子边看球,让正在场上苦战的选手羡慕不已。
活动结束后,记者边吃饺子边跟老爷子聊天,几杯白酒下肚,老爷子“委屈”的说,“儿子这几天为了球馆的营生和办这个活动累坏了,我们老两口也没清闲。儿子指挥当妈的,当妈的就指挥老头子。”说话时,父亲望着儿子,眼里充满着怜爱。
关于5年的教球心得,曹峰认为最重要的是耐心和责任心。因为客户毕竟不是要当职业球员,能让大家打起来,动作像样就行。曹峰说,之所以自己的女学员多一些,就是因为自己教出来的动作还不错。其次,在办活动的时候,要多站在大家的角度考虑问题,最好能让大家没有后顾之忧,不必为场地发愁,来了就能打球。一旦做到这些,即便有人突然临时有事无法到场,其他参加活动的人也会表示理解,多摊一点场地费也无所谓。
此外,曹峰还想通过我们杂志提醒那些也想搞各种活动的同行,要学会合理规避活动的风险。远途的活动,要提前申明责任,最好为每一位参加活动的人员购买一份保险。而在平时约球的活动中,也要履行提醒的义务,规范练球的秩序和方法,避免意外伤害的发生。
关于未来,曹峰说自己如果有机会想走出去看看,多学习一下国外俱乐部的经验。他还希望不仅要让大家都打得起网球,还要能享受更多更好的服务。最后,他还想特别感谢一下媳妇,“如果没有她这么大的帮助,我是不会走到今天的。”
曹峰是个内蒙小伙,2004年毕业于武汉理工大学金融系,在大学里是篮球特长生,毕业之后回到内蒙进入一家搞对外贸易的国企,薪资颇丰。大学期间,由于曹峰家门口盖了一座网球馆,因此一家人经常一起去打打网球。曹峰开始也没觉得网球有什么,只是上去拿拍子就打。在慢慢产生兴趣之后,才开始用心琢磨怎么才能把球打好。教学视频、《网球》杂志的技术栏目、比赛录像都是他技术提高的重要途径。内蒙的网球氛围很好,有些教练也很热心,只要曹峰找到他们请教,都会得到满意的答案。就这样,有着出众身体条件的曹峰网球越打越好。
年轻人总是有着一颗不安分的心,毕业两年后,一个偶然的机会,曹峰有机会外派到北京工作,他几乎没怎么想,就同意了。初来北京,曹峰认识了几个球友,工作之余会一起打打球。曹峰的球技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因此如果身边有人想要学网球,大家会让曹峰去教一下。开始曹峰并不收钱,就当做好事,但找他学球的人越来越多,最后不收钱都不行了。
说到教球的潜质,曹峰还讲了一件有趣的事情。当时他们哥几个一起打球,也一起教各自的女朋友或媳妇打球,但都觉得教自己的那位特别难。几年后这几个哥们在一起讨论,发现到后来只有曹峰的媳妇还坚持打球,有人说他连自己的媳妇都能教出来,还有什么人教不出来呢?
曹峰的网球教学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就这样一传十,十传百,朋友相互介绍学员,本来还只是在周末和平日晚上教球的曹峰看到了网球培训市场不错,加上自己对网球运动的热爱,经过一番思考之后,他办理了停薪留职,专职当起网球教练。那时候,曹峰主要在北京外国语大学教球,跟看场地的师傅混熟搞好关系之后,他几乎能专门有一片场地教球。教学形式以组织约球教学活动为主,几乎没有一对一的课程,通常4~6人一节课,他带着大家练球,有目的的进行一些技术上的辅导。
随着跟他学球的人越来越多,为更好的让大家交流,曹峰在2008年建立了一个网球qq群,2010年以群成员为基础成立了绿豆网球社。他会经常组织大家进行内部比赛、包车外出滑雪温泉、跨省市旅游交流网球,当然,开篇说到的年终交流赛,也是每年必不可少的活动。有了群,曹峰平日的培训也变得更加细致,培训班分为小班(初学)、中班(2.5上下)、大班(3.0~3.5),学员可以根据自己的水平选择课程。他的目标是把中班的学员提高到能够打比赛的级别,而大班则需要强化学员的每一项技术,同时让他们更会打比赛,增长经验。
很多类似的网球群都会有其他教练化装学员进来争抢客户,当然,他们不会明目张胆的公开“叫卖”,而是私下小窗口推销自己。绿豆社的群成员忠诚度都非常高,一旦有这样的现象,他们会立即向管理员举报,管理员会先进行警告,如果无效,则劝退或拉黑处理。
让曹峰最引以自豪的是这个群如家一般的和谐氛围。有70%的群成员会经常参加他组织的各类活动,不但如此,平日里,这个群的活跃度也非常高,每日都会有数千条聊天记录。聊天的内容不仅限于网球,而无论怎样的话题,最后讨论的结局大都能让大家感到融洽和快乐。
对于北方城市的网球爱好者来说,最痛苦的事情莫过于三九严寒无法在室外打球。曹峰为了能让群里的朋友冬天有球打,有便宜球打,他会找那些地理位置相对较好,交通也相对方便的球馆,挨个去磨嘴皮子,尽量压低价格,能便宜一点算一点。他说毕竟很多球友还都是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来打球,因此必须考虑到交通的便利性。很多时候,他需要自己先掏钱办卡,然后再在每次活动根据参加人数的多少均摊场地费。曹峰明确向记者表示自己不会从场地费上抽取提成,认为这样做不够意思。
即便这样,很多时候,谈下来的场馆也难以满足群成员打球或做活动的需求。恰巧曹峰之前经常教球的一个球馆在寻求合作。由于他是球馆开馆以来在此消费最多的教练,比第二名要高出一倍,因此球馆的老板主动找到曹峰,想要与其合作。
这个球馆之前的情况,记者也了解一些。有数片羽毛球场和三片网球场,地理位置很不错,北五环边上,居民区、小学中学大学、文化科学产业园区包围着球馆。在开馆不久,羽毛球馆生意红火,但网球馆生意惨淡。
当时,网球的会籍顾问是老板从某国有网球馆挖来的小伙子,小伙子按照之前国有球馆的经营模式照葫芦画瓢,定价和入会门槛都比较高,因此一年半载不见起色,后来小伙子走了,老板也想把精力放在羽毛球上,将网球馆交给一个对行业更为了解、并有稳定客源的人。曹峰在与家人商量、得到了家人的支持之后,便在这里安营扎寨。他的父母整日都在球馆帮忙,媳妇也在工作之余来球馆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曹峰为了节约开支,也没聘请其他员工。
曹峰的经营理念是“像在家打球的感觉”,他薄利多销的定价策略让球馆的生意慢慢有了起色,绿豆社的群成员也有了自己活动的地方。曹峰说,“群里的人就像家人一样,我们今年将年会安排在小年这天举办,有不少成员参加不了年会,但很多人也会在之前过来帮忙筹办。”
这天的交流赛,曹峰一家四口齐上阵,曹峰与爸妈和媳妇不但策划和执行了整个活动,同时也忙里偷闲参加了所有项目的比赛,除了两对夫妻档的混双,老爷子还和曹峰各找了一个搭档配对男双,最后,曹峰和他的搭档获得了男双的冠军。比赛间隙,老妈和几位女选手在休息室里忙活起来,锅碗瓢盆,分工明确。没多久,海量热气腾腾的猪肉韭菜馅儿饺子和几大盆爽口小凉菜被端上了餐桌。很多被淘汰了的选手占了便宜,可以在休息室边吃饺子边看球,让正在场上苦战的选手羡慕不已。
活动结束后,记者边吃饺子边跟老爷子聊天,几杯白酒下肚,老爷子“委屈”的说,“儿子这几天为了球馆的营生和办这个活动累坏了,我们老两口也没清闲。儿子指挥当妈的,当妈的就指挥老头子。”说话时,父亲望着儿子,眼里充满着怜爱。
关于5年的教球心得,曹峰认为最重要的是耐心和责任心。因为客户毕竟不是要当职业球员,能让大家打起来,动作像样就行。曹峰说,之所以自己的女学员多一些,就是因为自己教出来的动作还不错。其次,在办活动的时候,要多站在大家的角度考虑问题,最好能让大家没有后顾之忧,不必为场地发愁,来了就能打球。一旦做到这些,即便有人突然临时有事无法到场,其他参加活动的人也会表示理解,多摊一点场地费也无所谓。
此外,曹峰还想通过我们杂志提醒那些也想搞各种活动的同行,要学会合理规避活动的风险。远途的活动,要提前申明责任,最好为每一位参加活动的人员购买一份保险。而在平时约球的活动中,也要履行提醒的义务,规范练球的秩序和方法,避免意外伤害的发生。
关于未来,曹峰说自己如果有机会想走出去看看,多学习一下国外俱乐部的经验。他还希望不仅要让大家都打得起网球,还要能享受更多更好的服务。最后,他还想特别感谢一下媳妇,“如果没有她这么大的帮助,我是不会走到今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