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认知与成长小组”介入大一新生适应性问题的研究

来源 :江苏广播电视报·新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psha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为帮助大一新生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笔者在教师的指导下为新生开展了“自我认知与成长小组”活动。笔者在本研究中分析了大一新生所产生的不适情况及成因,小组的构成以及活动设计,评估与反思,力求在社会工作理论的指导下开展相关活动,协助新生适应大学生活。
  关键词:社会工作;成长小组;适应性
  众所周知,大一新生步入大学后会产生不少适应性的问题,其成因,主要包括大一新生的心理正在往“成熟”的阶段转化,容易产生消极,偏激的想法,每个人的生活习惯也会存在不相适应的问题;其次,许多同学对新专业不熟悉,对未来就业感到迷茫;第三,大一的课程不多,新生易出现不知如何合理安排自己时间的情况。笔者认为面对具有共同特点的大一新生,开设“成长小组”更为合适。如果及时开展成长小组会使新生切身感受亲切感以及正确认识自己,并获得更好的发展。
  一、理论依据
  1.镜中自我理论。很多时候,我们需要他人这面镜子,通过这面镜子,正确的认识自己。时常个人是不能对自我产生准确的认知,在这种情况下,要想了解自己的行为,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并能够作出正确的改变,就需要他人这面镜子。也就是说,组员的行为能够带动小组全体成员的改变。
  2.社会支持理论。社会支持网络理论在社会工作中提供了重要理论支持,在成长小组中,工作员应该多关注组员所拥有的资源,在小组活动的过程中,有意识的去培养组员彼此支持,增强组员对其自身所拥有资源的认识以及运用能力。进而学会自己解决所遇到的困难。
  3.小组动力理论。该理论认为通过改变群体来改变个人比较容易。所以在小组工作的过程中,工作者应该建立一个和谐充满动力的氛围,通过积极的小组氛围去影响组员的个体改变,为他们带来积极的动力,增强成员之间的交往,提高他们的适应能力。
  二、“成长小组”的构成和活动内容设计
  1.“成长小组”构成。小组是本专业开设的自我认知与成长小组。其中工作员由本专业三年级学生担任,组员人数为9人,根据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宿舍将大一新生进行组合。通过小组的8次活动,使组员学会沟通,表达,适应新的环境以及对未来职业有所规划。
  2.内容设计。为了完成小组活动的最终目标,使组员之间形成一个小的互动圈进而适应大的新环境,设计8次不同的小组活动。通过多次的小组互动,增进了组员间的凝聚力,并提高组员之间的信任,彼此沟通交流,促进组员的成长,应对在新环境中出现的不适情况,进而加快大一新生适应新环境的时间。
  三、评估与反思
  1.工作员评估:在小组活动过程中,工作员运用了倾听、专注、自我袒露、真诚、同感以及同理心等专业技巧,带领组员参与整个活动过程,并且在每次活动后都会与组员进行沟通分享,询问组员对于本次小组活动的意见以及建议,并根据所提建议看情况进行采纳,并对接下来的小组活动进行调整。还有想象和现实中总是会出现一些偏差,在小组开展之前会觉得都会按照计划进行,但是在过程中出现了许多小问题,比如有些活动效果不佳,有些觉得组员会不感兴趣的反而很感兴趣,这就需要反复征求意见,多次调整计划。其次在活动过程中理论知识转为实践活动的能力有所欠缺。最后是在带动组员进行分享的环节,快速地引导出组员对活动的真正理解也存在一定的难度。
  2.组员评估:通过组员在最后的评估中,可发现大部分组员达到了成长小组的基本目标,小组活动带给他们很多积极的影响,通过她们之间的沟通,交流,互助使他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困难可以有信心克服,增加组员对专业的认同感以及明确自己未来的职业规划,加快融入大学生活。有的组员反馈说:“通过成长小组,让本人知道世界上没有一个人是相同的,在小组中,我们相互理解,做到和而不同,也让我明确了自己未来的职业计划,成长小组一次次将我的勇气培养了起来,我慢慢的敢于表达。敢于表达是一方面,而大胆又精准的表达会使我在今后的人际交往中受益无穷”;有的组员反馈说:“参加小组之前每天都是晕头转向的生活,感觉自己在荒废,又无力挽回,控制不住自己。但是自从参加了三四次之后,让我暂时忘却了这种压抑与苦恼,更重要的是我学会了慢慢调节自己的心态和生活方式,改变了许多。在小组活动期间,我也用眼睛去细心地观察人和事,用心地积极地从他人身上学习,学着改变,学着变得更加开朗外向,成为更好的自己。
  综上所述,“成长小组”对于工作员和组员无疑都是一次成长,在这八次小组活动,每名组员都有程度不同的改变,他们在人际关系方面,交流能力方面,时间分配方面以及对专业和未来职业选择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高。笔者建议鼓励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向全校新生招募,开展成长小组活动,使其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更好地促进其自我成长与进步,并加强社会工作实务在学校社会工作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1]彭君芳,张彦敏.“成长小组”对大学一年级新生适应性的影响初探一以北京农学院为例[J].北京农学院学报,2008(1):49-51.
  [2]田润怡,王静文.小组工作的理论与方法在大学新生适应性中的应用研究——以北京农学院新生成长小组为例[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上旬刊),2019(05):38-39.
  [3]李晓凤.小组工作介入大学新生同伴交往问题的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6.
  [4]盧楚韵.小组工作方法介入大学新生人际关系适应问题研究[D].福州大学,2017.
  [5]刘旭莹.高校大学生心理适应与心理健康教育改革研究——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人民长江,2020,51(12):226.
  作者简介:
  范春宇(1998.11),女,汉族,北京人,北京农学院文法与城乡发展学院社会工作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青少年社会工作。
  通讯作者:胡勇(1971.01)北京人,北京农学院文法与城乡发展学院教授,研究方向:残障社会工作,社会保障政策。
其他文献
摘要:为了培养更多“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的乡村教师,国家把公费师范生培养从六所部属师范院校拓展到省属地方院校。随着云南第一批地方公费师范生的毕业,有必要对他们独特的报考背景、学习状态及培养现状进行反思性调查及因素分析。基于对云南某高校271名公费师范生的调查,本文研究了地方院校公费师范生的报考动机、培养现状、职业情感和专业认知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进一步为地方院校公费师范生的培养困境提出破解
期刊
摘要:新时代青年大学生有着新思想和新主张,青年志愿服务现在已成为高校开展党史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作为青年志愿服务的中坚力量,其思想境界、工作态度、精神面貌起到示范作用,这无不影响着学校和学院的凝聚力和领导力。作为新时代的新青年,我应该顺应时代的潮流,勿忘党史勿忘国史,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取的志愿精神,谨记总书记对青少年的寄语,坚持与祖国同行,为人民奉献。  关键词:志愿服务;大学生;
期刊
摘要:近些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互联网技术、移动通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得到了飞速的发展,我国的信息化时代到来。信息技术被应用到各个领域和行业中,教育领域就是其中之一,为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创造了新的发展机遇,也促进了教育行业的转型升级。一直以来,高职院校是为我国培养技术型人才的重要阵地,而学生们的档案管理工作是学生管理工作中重要的工作内容之一。在信息化技术和教育领域结合发展的过程中,学生档案管
期刊
摘要:室内设计专业实践课程的开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素养,增强学生实践能力,进而帮助学生更快适应职业生涯的工作。但是从当前室内设计专业实践课程开展的现状来看,教师不能全面掌握学生实践的效果和学习的状态,学生实践能力也无法得到全面的提升。为了进一步加强室内设计专业实践课程改革,本文对此提出了一些新的见解和参考,以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保障。  关键词:互联网设计平台;室内设计专业;实践课程;改
期刊
摘要:“课程思政”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中央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要求。如何在传统的土木工程类专业课程的教育中,融入课程思政的元素,做到与专业知识合理结合就是新时期赋予的新课题。本文以“钢结构设计”课程教学实践为例,提出了一些可用于与土木工程专业课程相结合的思政元素。  关键词:课程思政;思政元素;土木工程;专业课程  1.背景  “课程思政”是新时代背景下党中央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
期刊
摘要: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改革和发展,高校开展的思想政治实践育人培养模式引起的高度重视。本文围绕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实践育人共同体,探究思想政治实践与人共同体的整体功效。为此,高校思想政治实践育人共同体的实现路径应不断优化实践育人资源、创建实践育人平台、培养学生专业能力和实践能力等措施。唯有实践道路才能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共同体的时效性,有效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  关键词:新时代;高校;思
期刊
摘要:针对建筑设计启蒙教学存在的问题,本课程在设计的过程当中进行了积极地应对和科学合理的教学环节设计。希望能够提高职业本科建筑设计专业的《建筑概论与设计基础》的教学效果,推动教学研究的发展。  关键词:职业本科;建筑概论与设计基础;教学改革  1.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建筑概论与设计基础》是职业本科建筑设计专业的学生入学后首先接触到的一门专业技术基础课,其课程目的是对学生进行专业设计的启蒙教育,从
期刊
基于solidworks的三维设计课程是机械类各专业的一门技术基础课,它是一门软件应用类学科,是一门机械类专业的工具学科。本文作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对该门课程的教学与考核模式设计作如下几方面总结。  一、已解决的主要教学问题  1、教学内容设计:与机械制图内容紧密结合,结构由简单到复杂,循序渐渐掌握本课程内容;2、以实践为主的教学模式:计算机类的课程适合在教师的引导下以学生实践为主,教师讲课为辅
期刊
摘要:近年来,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已经得到广泛关注,也成为高校重点研究的议题。本文通过论述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的价值和意义,梳理当前相关研究的范围,提出接下来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的方向,应该从研究视角、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手段等四个方面予以更多关注。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现状;展望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的意义  大学阶段有着完全不同于高中阶段的学习和生活模式,高等学校的半社会属
期刊
摘要:在2019年国务院在《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中提出,要坚持“五育”并举的概念。现在越来越多的通俗音乐进入大众的视野并受到大众的喜爱,红色音乐在被大众忽视,在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全国各地掀起了一股“红歌热”,这很好的给大家普及了红色音乐,让大家通过这种独特的方式来了解音乐。人文警务本是被我们大众所忽视的,在警察同志默默为人民付出时却很少有人能够关注到他们,我们将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