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宿舍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c5691488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入集体宿舍,大约皆有点兴奋加忐忑的情绪。至少,我是这样子的。
  我住的首间集体宿舍,在一所校园内,约二十人吧?总之,遍寻无旧友,所见尽陌生。这天晚上,熄灯入睡,呓语轻浅,却顿然“咣咣”声大作,满室惊起,一片懵懂混乱喧哗。我被从梦中扯出,迷糊得险些从上铺滚下。原来,有室友作妖,以他的搪瓷水盆作锣,不锈钢勺为锤,热烈地敲打开来。我等的慌张,赢得了他上演恶作剧得逞痛拍床栏的肯定,好在大家俱变身顽童,同投入笑闹,倒是几番你言我语,让相互的认识增添了几分。现在想呀,两种同室的人难以忘记,一个喜逗趣的,一个特立独行的。那夜来击盆的,遗憾失联,但至今还记得他慧黠的笑容。我寡陋寡闻,初听外国歌曲,也在这个集体宿舍。有天,室友们各干各事,不吵不闹,未久,靠窗的学霸背倚窗台,一册在手,放开歌喉,旁若无人地连番咏唱。嘿呀,从未听闻过的词曲,令我赞叹无语,欢欣之余又觉自愧不如。究竟唱的什么?遺忘矣。然而,他出众的干净潇洒姿态犹立眼前,好长时间学不来的。
  我住过的另一间集体宿舍,物质与精神的印象比较鲜明和深刻。因为,我遭遇了一位好吃的,一位好书的,感悟惠我至今。好吃者言,他焖的白米饭,配上老咸菜,十足美味。挑了一个晚上,趁宿舍只我俩时,邀我观摩分享,他在不知何处弄来的炉子上操练。不多会儿,香气溢出。将熟未熟时,忽听他发令——趴下!原来屋外有人走过,恐被发现。老实讲,味道确实远胜食堂的大路货。至夜半,我微觉胃疼,多吃了三两口之故呵。欣赏美食,则自此始。再说好书者呢,几乎叫我变成他的跟班、随从,只因听了一句他有我从没有见过的书的话。约半年间,缠着他到处觅书,得意与失望兼备。记得曾寻到初版《茅盾文集》的一种,典雅的装帧就已引人欢心,为归属谁收藏,居然争执红脸。此书最后去向,早问谁谁不知啦。留下的,唯过程中诸多得失两由之的乐趣。读书与藏书,不为风雅仅止喜欢,大致也从此渐渐成习。
  有一个集体宿舍的故事,我忝列主创人员,所谓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相处时间长,自然就获得亲密朋友,可以言隐私、托心腹的那种。某君,倾慕家乡图书馆的一女孩子,据云品貌端正、气质超群,但是他不得接近,暗恋在心,苦恼沉重。现在又离得远了,怎么办才好?写封信吧,竟央我代笔起草。也是年少轻狂,不知深浅似我,称若请宿舍全体吃一次馆子,代写就是了。竟也答应,这肯定是我首次收润笔费吧?写得认真,寄得飞快,结果迅速遭受婉拒。虽然他心情沮丧,君子重然诺,邀请还是兑现的。记得我为什么事错过了,当然的,更避免自己文笔拙劣,不能助他传情以结同心的尴尬。嗨,愿兄从未因此败局抱怨过我。
  于我而言,集体宿舍真乃多趣之所呀!
  责任编辑:子非
其他文献
我是周六一早回到故乡的。时值初秋,周一和周三这里下了两场中雨,秋意又浓了一层,但秋收尚未开始,亲戚们还是颇有闲暇的,陪我叙谈一番。  我们去距村东头一里多地的马莲河走走。多少次,在梦中,它流淌的声音和体态都没改变,梦中我几次停下来,细听它藏在河底的心事。它和我一样在寻找,先看到高大之物,马在饮水,同时传来捣衣声,女人的臂膀在波纹中更加丰腴,摇曳着水和孩子的嬉闹。我湿漉漉地跑回家,另一个女人端出一碗
期刊
从上初中开始,我与村里两位同龄男孩儿就开始下田学干农活儿了。  当时苏南地区普及种“双季稻”,从立夏到立秋,要种早晚两熟水稻,农时短,工序多,抢收抢种任务相当繁重,尤其是必须抢在半个月之内把秧莳完,否则耽误了农时,会影响到水稻的收成。生产队长“老米”是全大队公认的莳秧高手,亲自给我们三人传授要领。他现身说法,一边莳秧一边讲解,教我们双脚怎么站位和移动,双手怎么掭秧和拈秧,以及如何控制秧苗行距和兜距
期刊
蔷薇,在人间最美的四月里,盛开得无比娇艳。伴着花香,我遇见了一群令我感动的同人,这份感动来自一场活动。  那天,一位熟识的编辑部老师,给我发来“小学语文教学”公众号的推文:“2019-2020年度全国小语‘十大名师’评选活动正式启动”。我仔细地阅读了活动的各项细则,发现自己刚好符合条件。报不报?我犹豫不决,倘若报名,就必须再次经历“投票”。想起人生之路,每次遇到投票活动,总要硬着头皮、厚着脸皮去拉
期刊
我所供职的监狱大院一隅,有一个小小的花园,园子不大,各种植物郁郁葱葱,在这戒备森严的高墙电网内倒也别有一番情调。屈指算来,监狱易址到这里也已经接近十年了。  因为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我和战友们从正月里就被封闭在这里,已在狱内连轴转了二十多个日夜,而上级下达的命令是必须工作到疫情结束,我和战友们方可回家休息。初知消息时,不解、烦躁,甚至躁动不安、坐卧不宁,心里做了无数次家与国、公与私的权衡、
期刊
1980年的疼痛,要从1979年夏天说起。  1979年夏天,生产队里买回来600只鸭子,说是要承包给三户人家养殖,队里人都以為是美差事,抢着要,队长分不下去,决定抓阄儿,由抓到阄儿的三户人家喂养,结果,在毫无预兆的情况下,美差落到了我们家里,父亲抓到了阄儿。  父亲把200只鸭子领回了家,和母亲开始计划收成,除掉鸭子吃的粮食和承包款,以一只鸭子每年生产200个蛋计算,两年承包期满,家里会有不错的
期刊
初春的一天,恍惚中,与母亲相逢。她在和大妹妹讲话。  ……穿越时光的隧道,母亲44岁,肝病处于初期,脸色蜡黄,但身体还没有消瘦。我安慰她:“按照肝部病变过程,依次是脂肪肝、肝肿瘤、肝硬化、肝腹水的演变过程,我可以采取自然疗法肝胆排毒,医治好你的病。”  母亲没有和我搭话,也没有看我一眼,但我知道,她在耐心倾听我讲话,对于我提出的给她操作肝胆净化,她似懂非懂,但有信心,当然也有顾虑……忽然,耳畔传来
期刊
在我居住的楼房的北边,有一排平顶的储藏室,被前面五层的楼房遮挡,冬天的大部分时间是见不到阳光的。不知从何时起,别人家储藏室的房顶上,在靠近门口的房檐顶的地方长出了几株树。  一晃几年过去了,它们依然顽强地活着,安然地挺立着。我好奇那离地两米多高的房顶,是由砂石和水泥按照一定比例预制而成的,从哪里来的水分和养料呢?这几株树,不知它们是风吹来的还是鸟衔来的种子,在加盖的防水材料与房顶的罅隙中曲折地长出
期刊
打记事起,每到星期天就看到姐姐晒煤球。姐姐先从屋后河埂上挖来黄土,然后拿来一个破瓷盆,放上半盆煤,在煤里放适量的黄土(黄土起黏连作用),再加入适量的水,均匀地搅拌。黄土放得过量,煤球硬结不易烧透,不起火苗,造成浪费;黄土放量不足,煤块松散,不耐烧,依然造成浪费,所以,每次姐姐都会认真细心地去做。  姐姐每次都会在平整的地方晒煤球,她把搅拌好的煤浆用挖野菜的小铲子,一铲子一铲子大小均匀地晒在地上,株
期刊
至今我还记得那片大树,三五棵聚集在一起,每棵三人合抱才能抱住,枝叶茂盛、郁郁葱葱,因为离知青点不远,妈妈和我叫它们——知青树。  我也就九岁左右吧,每个星期天早上都要接受妈妈下达的任务——送好吃的到知青点给小王姐姐。小王姐姐是上海闸北人,十七八岁就下乡到我们家乡插队落户。刚开始就一人住在生产队里,妈妈心里割舍不下,就让家里大姐一直陪她,无论刮风下雨,就是穿雨衣戴斗笠大姐晚上都必须赶到。一直到三年多
期刊
夜晚抵达昌江,还没来得及去海边,武汉那里就宣布封城。想去海边,走上渔民的船头,看船舱里活蹦乱跳的海鱼,却被这场疫情吹皱了。既然不能去海边,那就看看海南省的昌江城吧。  我们住的地方靠近马鞍山,本来就比较偏,疫情期间,居民宅居在家,街上更是不见人影。店铺大多关了门,只看见了几家烟酒店。边走边找,走到了昌江文化广场。这是昌江县政府为市民打造的休闲广场,规划得很漂亮。广场两侧栽种了高大的椰子树。椰子树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