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章在分析了目前军校研究生创新能力不足深层原因的基础上,系统性地阐述了创新型人才培养和研究生教学内涵建设的必然联系, 并立足于研究生培养的核心工作研究生教学,不断加强研究生教学的内涵建设,实施对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
关键词:教学研究;教学实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
1 创新型人才定义和素质要求
教育部在《关于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加强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进一步提高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加强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创新型人才是指具有创新性思维, 能通过对所掌握知识的运用以及对客观事物的观察、分析、综合、评价, 发现新的现象和规律, 提出新的理论和方法, 创造出新的物质和思想, 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人才。首先, 创新型人才应具备突出的创新能力, 个性特征鲜明、善于提出问题、富于挑战性、想象力丰富; 其次, 创新型人才应具备创新人格, 是科学的世界观、正确的方法论和坚忍不拔的毅力等众多非智力因素的有机结合。
2 军校研究生创新能力不足的成因分析
与地方高校相比,军队研究生的创新能力明显不足。有人将军队研究生创新能力不强的表现概括为“四个简单”:(1)简单移植,只是对他人方法的应用和重复;(2)简单揭示表面现象,没有深入研究事物发生、发展的内在联系;(3)简单延伸,只是进一步证实他人的工作;(4)简单推理,只是采用一定的实验证实已知的结论。究其原因,笔者认为“研究生教学本科化”是重要的原因。
作为高等教育最高层次的研究生教育应坚持精英教育,但目前我院研究生教学方式却呈现出“本科化”的怪现象,一定程度上成为本科阶段的翻版。一方面,研究生阶段课程设置与本科阶段有大量重复。这可能与传统教育一向重视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有关,任何阶段的学习都是从零开始。尽管这一定程度上兼顾了来自不同高校、专业基础不同的研究生的需要,但它也限制了研究生的跳跃式学习、自行完整知识结构的积极性。对本科所学内容大规模重复导致的另一个弊端是限于课时,一些含金量高的课程只能被压缩或舍弃,研究生教育中前沿类、方法类、实践类、跨学科课程比例明显不足。另一方面,研究生教育授课的方式也与本科教育大同小异:以上大课为主,老师一味灌输,学生被动接受,缺乏引导、交流与讨论。现在我们院举办的各种学术讲座,学员表现与国外研究生珍惜各种学术交流的机会不同,我院的研究生参与学术交流的观念比较淡薄。校内举办的一些专业讲座门可罗雀,讲座后的提问交流环节无人响应都是常有之事。从深层次的原因分析,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有两点:(1)军校学生的思维方式比较僵化,长期被动地接受导师灌输的知识,习惯于“记”和“答”,“问”和“想”的能力不足;(2)部分学生没有意识到学术的相融相通以及知识结构完整的重要性,对于和自己研究方向不同的讲座或是讨论表现出缺乏兴趣,认为参与其中是浪费时间。
3 从教学上培养军队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对策
要改变我院研究生创新能力不足的现状,就必须从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入手,从根子上铲除孳生它们的毒芽。因此,笔者认为可以从课程体系,教学方式和学术交流等方面着手,提高我院研究生创新能力。
3.1优化课程体系建设
按照创新素质的要求, 构建研究生课程体系框架, 科学设置课程, 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关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提出了创新型人才所必须具备的敏捷的创新思维、合理的知识结构、较强的创新能力、向上的创新人格、独特的人文修养和健康的身心等素质。因此, 为了培养具有创新素质的研究生, 必须围绕创新素质要求构建科学的研究生课程体系, 包括技能教育模块、人格教育模块、体能教育模块、思维方法和人文修养模块等, 并以此体系框架具体设置课程。
3.2调整教学方式
与本科教学相比,研究生教学应具有以下特征:由系统传授转向专题指导;由专业入门转向深入探讨;由学习技能转向学会思考;由被动吸纳转向主动创新。“本科化”的教学方式是无法实现这一目标的,必须调整教学方式。
3.3倡导学术交流
倡导学术交流,就是要多方搭台,增强学生交流与合作的意识。学院可以成立研究生学术交流团体,院校给予经费支持,给与指导,实现学生自我管理,自主活动。由学生自发举办的小型交流会或是学术论坛形式相对轻松,有利于培养学生善于思考、敢于发言的能力,营造浓厚的创新研究学术氛围。学院也尽力创造学生对外交流的机会,邀请国内外相关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到课题组进行专题报告,或是支持研究生参加国际会议都是可行的途径。聘任知名专家、学者担任客座教授,举办高水平的系列学术讲座,形成学院良好的学术氛围
4 结束语
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主要载体是研究生教育,成败的关键在于研究生教育的创新和培养质量的提高。研究生教育作为军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其进行研究和创新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必要保障, 也是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关键和基础。因此, 以研究生教学工作为核心, 加强研究生教育建设, 对培养创新型人才、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确保我院研究生教育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王章豹,唐书圣.制约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障碍因素及对策[J].江淮论坛,2008,(1).
[2] 李达丽.“三助”工作与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27(1).
[3] 瞿海东,章丽萍.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几点思考[J].高等农业教育,2002,(10).
[4] 王德军.高等学校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积极因素[J].长春大学学报,2005,(1).
关键词:教学研究;教学实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
1 创新型人才定义和素质要求
教育部在《关于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加强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进一步提高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加强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创新型人才是指具有创新性思维, 能通过对所掌握知识的运用以及对客观事物的观察、分析、综合、评价, 发现新的现象和规律, 提出新的理论和方法, 创造出新的物质和思想, 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人才。首先, 创新型人才应具备突出的创新能力, 个性特征鲜明、善于提出问题、富于挑战性、想象力丰富; 其次, 创新型人才应具备创新人格, 是科学的世界观、正确的方法论和坚忍不拔的毅力等众多非智力因素的有机结合。
2 军校研究生创新能力不足的成因分析
与地方高校相比,军队研究生的创新能力明显不足。有人将军队研究生创新能力不强的表现概括为“四个简单”:(1)简单移植,只是对他人方法的应用和重复;(2)简单揭示表面现象,没有深入研究事物发生、发展的内在联系;(3)简单延伸,只是进一步证实他人的工作;(4)简单推理,只是采用一定的实验证实已知的结论。究其原因,笔者认为“研究生教学本科化”是重要的原因。
作为高等教育最高层次的研究生教育应坚持精英教育,但目前我院研究生教学方式却呈现出“本科化”的怪现象,一定程度上成为本科阶段的翻版。一方面,研究生阶段课程设置与本科阶段有大量重复。这可能与传统教育一向重视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有关,任何阶段的学习都是从零开始。尽管这一定程度上兼顾了来自不同高校、专业基础不同的研究生的需要,但它也限制了研究生的跳跃式学习、自行完整知识结构的积极性。对本科所学内容大规模重复导致的另一个弊端是限于课时,一些含金量高的课程只能被压缩或舍弃,研究生教育中前沿类、方法类、实践类、跨学科课程比例明显不足。另一方面,研究生教育授课的方式也与本科教育大同小异:以上大课为主,老师一味灌输,学生被动接受,缺乏引导、交流与讨论。现在我们院举办的各种学术讲座,学员表现与国外研究生珍惜各种学术交流的机会不同,我院的研究生参与学术交流的观念比较淡薄。校内举办的一些专业讲座门可罗雀,讲座后的提问交流环节无人响应都是常有之事。从深层次的原因分析,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有两点:(1)军校学生的思维方式比较僵化,长期被动地接受导师灌输的知识,习惯于“记”和“答”,“问”和“想”的能力不足;(2)部分学生没有意识到学术的相融相通以及知识结构完整的重要性,对于和自己研究方向不同的讲座或是讨论表现出缺乏兴趣,认为参与其中是浪费时间。
3 从教学上培养军队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对策
要改变我院研究生创新能力不足的现状,就必须从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入手,从根子上铲除孳生它们的毒芽。因此,笔者认为可以从课程体系,教学方式和学术交流等方面着手,提高我院研究生创新能力。
3.1优化课程体系建设
按照创新素质的要求, 构建研究生课程体系框架, 科学设置课程, 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关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提出了创新型人才所必须具备的敏捷的创新思维、合理的知识结构、较强的创新能力、向上的创新人格、独特的人文修养和健康的身心等素质。因此, 为了培养具有创新素质的研究生, 必须围绕创新素质要求构建科学的研究生课程体系, 包括技能教育模块、人格教育模块、体能教育模块、思维方法和人文修养模块等, 并以此体系框架具体设置课程。
3.2调整教学方式
与本科教学相比,研究生教学应具有以下特征:由系统传授转向专题指导;由专业入门转向深入探讨;由学习技能转向学会思考;由被动吸纳转向主动创新。“本科化”的教学方式是无法实现这一目标的,必须调整教学方式。
3.3倡导学术交流
倡导学术交流,就是要多方搭台,增强学生交流与合作的意识。学院可以成立研究生学术交流团体,院校给予经费支持,给与指导,实现学生自我管理,自主活动。由学生自发举办的小型交流会或是学术论坛形式相对轻松,有利于培养学生善于思考、敢于发言的能力,营造浓厚的创新研究学术氛围。学院也尽力创造学生对外交流的机会,邀请国内外相关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到课题组进行专题报告,或是支持研究生参加国际会议都是可行的途径。聘任知名专家、学者担任客座教授,举办高水平的系列学术讲座,形成学院良好的学术氛围
4 结束语
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主要载体是研究生教育,成败的关键在于研究生教育的创新和培养质量的提高。研究生教育作为军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其进行研究和创新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必要保障, 也是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关键和基础。因此, 以研究生教学工作为核心, 加强研究生教育建设, 对培养创新型人才、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确保我院研究生教育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王章豹,唐书圣.制约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障碍因素及对策[J].江淮论坛,2008,(1).
[2] 李达丽.“三助”工作与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27(1).
[3] 瞿海东,章丽萍.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几点思考[J].高等农业教育,2002,(10).
[4] 王德军.高等学校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积极因素[J].长春大学学报,2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