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g7606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数学是一门最基础的知识,更是一门科学性知识。学生对这门科学性知识一旦产生了学习兴趣,就能在学习过程中处于高度的自觉能动性,就会勤奋地学习数学,认真地、自觉地去完成数学作业。相反,缺乏兴趣对数学的学习就会提不起劲头,甚至厌倦数学,感到它是一种沉重的负担。在数学教学中,如何使学生对数学产生乐学、爱学、善学、会学的浓厚兴趣,是我们每个小学数学教师应该认真研究的重要课题。
  下面谈谈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一些做法:
  一、把课上得生动有趣
  在课堂教学中,我注重把课设计得生动有趣,让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也就是使学生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创设愉悦和谐的课堂气氛,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新知。如:“讲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我设计了一个“请同学考考老师”的活动,学生说出一个数,老师立即回答能否被3整除。这时学生产生了疑问,这是为什么?老师为什么答得这样快呢?由疑问而产生了好奇,进而转为强烈的求知欲望。在讲“三角形内角和”时,我让学生把课前准备好的三角形学具取出来,指名把自己用量角器量出的角的度数报出其中的两个,教师能准确地说出第三个角的度数,学生们感到很惊奇。教师为满足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让学生把自己做的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加起来,看和是多少,由学生报出,这是个规律。通过创设情境,设疑促思,激发兴趣,探究归纳,操作验证,真正使学生成为教学中的直接参与者,让学生既动了脑又动了手,一节课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主动积极、兴趣浓厚。这样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进一步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从中也培养了学生探究归纳的能力,较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二、利用电教手段,分散难点,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数学教学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有很大的灵活性。教师首先要做到了解、理解学生,心平气和地对待他们学习过程中的困难和差错。特别是应用题这部分知识,学生分析、理解的能力还比较薄弱,大部分学生学起来感到有些困难,不知从何入手,在讲这部分内容时,可利用电教手段,采取“分解思路”,即把较复杂的应用题分解成若干个简单的应用题来解答。
  如:看一本290页的故事书,前面四天每天看了20页,其余的每天多看10页,再用几天可看完?把它分解为:1.前四天已经看了多少页?2.还剩多少页没有看?3.其余的每天看几页?4.再用几天可看完?这样把一道复合应用题分为四个小问题来解答,学生就不会觉得困难了,特别是有利于中差生,使学生能够理清了应用题的来龙去脉,掌握了题目中的数量关系,找到了解题线索,题目也就得到了解答。这样做分散了难点,减缓了难度,使学生了解了复合应用题的组成,使中差生提高了学习数学的兴趣,解答应用题的能力相应地有了提高。
  三、精心设计课堂练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堂练习不是对所学新知识的简单重复,而是要成为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能力、培养兴趣的广阔天地。我对每节课的练习,都要下一番功夫,动一番脑筋精心设计,形成多样的课堂练习,紧紧吸引着学生的心。我改变了以往那种讲啥只练习啥的死板做法,而是采用了多种形式的练习法,如选择题、对比题、讨论题、判断游戏题、补充匹配题等等,来激发学生学习、做作业的兴趣,培养学生全面地看问题,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喜欢学、乐于学,逐步形成数学的自觉性。
  总之,数学课堂教学充满着创新,我无论在新授课、练习课、复习课都采用了不同形式的方法,不断地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不断地更新观念,创造性地设计教学,创设了愉快和谐的课堂环境,让学生在愉快的课堂气氛中获取知识、巩固知识、理解和掌握知识,使学生得到了全面发展,有效地提高了数学教学效果。
其他文献
摘 要:作为地理学的第二语言,地图汇集着大量的地理信息,它具有直观形象、生动活泼、对比鲜明等特点。地理学科的突出特点是图文结合,地图是地表图形的描绘,它所起到的作用是语言文字无法表达的。利用地图进行地理教学是一种必不可少的地理教学手段,也是学生进行地理学习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地图 地理教学 手段 途径  作为地理学的第二语言,地图汇集着大量的地理信息,它具有直观形象、生动活泼、对比鲜明等特点。
期刊
摘 要:在物理教学中教师绝对不能忽视学生大脑中形成的前概念,对正确的前概念要注意加以利用,对错误的要认真寻求引导消除的方法,否则将阻碍正确的物理概念的形成。教师要充分认识前概念存在的特点,找到利用或消除的方法。  关键词:高中物理 前概念 教学方法  古代教育思想中说到“以其所知,喻其所知,使其知之”,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上更应该得到强调。美国著名心理学家Ausubel在他的《教育心理学》一书的扉页
期刊
近年来,随着现代化教育手段的迅速普及,现代化课程建设已经迈向了一个全面开放的崭新领域。教师运用多媒体对文字、图像、声音以及动画、影视等的综合处理,达到了声、图、文并茂的情境教学效果,通过对时间、空间的多维创新,使抽象深奥的问题直观形象化,能有效地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激发学习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乐学”落到实处,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一、利用直观形象,理解课文重难点。  多媒体的形象化和表现
期刊
对于小学生来说,数学思维能力主要是指:能逐步学会并运用小学数学的基本概念、思想和方法去观察、比较、猜想、分析、综合抽象和概括数学相关数量关系,逐步发展到会用一些归纳、演绎和类比进行推理数学相关问题,并逐步学会合乎逻辑地、准确地阐述自己的发现和推理的过程。这是一个逐步发展的渐进性过程。《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自身的特点,更应该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
期刊
摘 要:新的语文课程标准说:“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学习古诗词,是了解和传承我国古代优秀文化的重要途径,是陶冶学生高尚情操的重要方式。本文试图从初读、再读、赏读、诵读四个环节在古诗词教学中有所突破,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高中语文 古诗词教学 四个环节  中国古典诗词是中国文化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三千年的辉煌诗歌是我们炎黄子孙的骄傲和自豪。
期刊
摘 要:在学习H2S与Na2S溶液性质时,不少学习者对于H2S和Na2S溶液与其它物质所进行的化学反应,往往只看到其共同点即S2-离子的强还原性,而忽略了H2S与Na2S溶液本身的酸碱性对反应的影响,从而很容易得出H2S与Na2S溶液分别与同一氧化性物质反应呈现同样实验现象的错误结论。本文以SO2和FeCl3溶液与两者的反应为例对这一问题进行了一些初浅的讨论。  关键词:溶液酸碱性 还原性 氧化性
期刊
又一年的中考来临了,复习即将开始,在此谈谈复习中需要关注的一些事项。  一、关注学生  中考复习不仅是知识的复习,还是对学生心智的一次磨炼,在复习中学生的心理不断地斗争,又不断地升华,在知识上不断丰富完善,在心智上不断成熟。所以在复习时不能一味地追求知识点的完善程度,还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发展状况。  第一轮复习开始时,关注学生膨胀而焦虑的心情。在这之前都是按部就班地学习,开始之前老师又做了大量的动员
期刊
摘 要:庭院深深深几许,课堂教学为了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以生为本,激扬生命,让学生真正体验思想政治课程的价值和魅力,也许是我们教师应该真正努力的方向。文章从事例到方法有很多值得学习的地方,其中的四个“为了谁”,声声追问,留给我们更多的是教学的反思。  关键词:要以学生为本 定目标 用方法 选案例 作评价  为了上好课,我们不断反思、不断调整,有人把这个过程叫“磨课”,有
期刊
一、立足学情,发现问题  从事一线教学,教师必须立足学情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一课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在学习人民政协这一知识点时往往会遇到一个难点,那就是政协的职能: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从教学情况和学情检测反映来看,尤其很多学生难以在材料中正确区分政治协商和参政议政这两项职能,而事实上政治协商和参政议政本身就是一对易混易错知识点,因此教学中有必要将
期刊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珠心算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重视。如何将珠心算与小学数学教学有效地融合起来,需要教育工作者们的不懈努力和探索。笔者从实际出发,通过探究珠心算的优越性和将珠心算融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实践,对珠心算与小学数学的融合提出了几点策略,以期对以后开展更深层次的研究有所帮助。  关键词:珠心算 小学数学教学 融合  珠心算是我国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中华文化的继承人,小学生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