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孝”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已经有了两千多年的历史。在社会发展过程中,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有些人认为我们今天已经远离了产生孝道的宗法社会,父子的关系已经不存在跟君臣关系的对应,“孝”文化已经过时了。我认为,孝发展到今天,它依然有它的魅力。在这篇文章里,我会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向大家解释,孝文化不但没有过时,在某些方面依然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
唯物辩证法强调: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包含着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的两个方面。那么,我国的孝文化,存在的对立和统一是指什么呢?
首先,孝文化有着它内部对立的矛盾:
一方面(积极作用),孝作为中国古代最基本的道德典范,是指子女对父母应尽的义务,包括最基本的让父母吃得饱,穿得暖,更需要尊敬、关爱父母。随着孝文化的继续发展,孝文化又新内涵。
1从家庭来说,实行孝道,可以长幼有序,规范人伦秩序,促进家庭和睦。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稳定则社会稳定,家庭不稳定则社会不稳定。当孝发展的国家这一层时,古人认为,实行孝道,就必须在家敬父母,在外事公卿,达于至高无上的国君。蕴藏其中的报效国家和爱国敬业的思想是积极进步的。
2从个人来看,通过践行孝道,每个人的道德可以完善。否则,失去孝道,就失去做人的最起码的德性。因此,在今天,倡导孝道,并以此作为培育下一代道德修养的重要内容,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从个人行为发展到社会行为,建立礼仪的一些制度,调节人际关系,从而凝聚社会,达到天下一统,由乱达治,为中国的一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3中华民族文化博大精深,源于诸子百家,历代都有损益变化,但孝道的思想和传统始终统领着几千年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方向。
其次,孝文化也有它自身的同一性:
1孝文化的积极作用与消极作用相互贯通相互渗透的。没有对父母的孝敬也不会发展到忠君思想,也就没有中国封建社会的稳定和整个中华民族的统一,这是积极作用,消极作用也是包含其中的,下对上的绝对服从,却充斥着不平等的价值观念,人与人之间不可能实现平等,只能是少数人得永远凌驾于别人之上的特权,包括掌握别人的生与(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2没有孝文化的继承(包括积极的,与消极的),也就没有孝文化在今天的发展,孝只能成为历史。
3同时孝文化的两个方面在一定条件下也会相互转化的,如古代的孝文化思想本质上是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的思想体系,并成为几千年来中国历代封建王朝的意识形态。在封建阶级处于上升趋势过程中,相对于奴隶制来说,具有进步性。但是,在资本主义开始萌芽、封建阶级处于没落趋势时,儒家思想几乎成为封建阶级的最后避难所,它的积极性在此时就转向了它的对立面消极性。
孝文化发展到今天无论是它的积极作用还是消极作用,我们都必须面对,克服它的消极影响,将它的积极作用发扬光大。因为人人都有父母,都有长辈,同时,我们也必须承认自古至今,尤其是进入现代社会以来,父子、长幼之间的关系也确实出现了一系列变化。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是社会中的人,人在创造价值的同时也在享受别人所创造的价值。人类生活在社会中总是需要依靠人民群众创造的财富来满足自己的需要,我认为“别人”首先就是我们的父母、长辈,“人民群众”也首先应该是指我们的父母。所以历史唯物主义提倡的努力用自己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回报社会,回报他人。而这种回报首先应该指的是父母。
中国的传统文化认为:孟子在描述他所理想的社会时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与孔子对大同之世的理解:“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我想这是历史唯物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可以相通,互补之处。
鉴于我国复杂的孝文化,我认为,党和和政府也在不断为养老问题出谋划策,同时也真真正正的为年轻人减轻负担,如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我提倡:现代社会的老人不仅需要物质上的帮助,更需要精神上的慰藉。
今之孝者,是谓能养, 至于犬马皆能有养, 不敬向以别乎。
唯物辩证法强调: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包含着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的两个方面。那么,我国的孝文化,存在的对立和统一是指什么呢?
首先,孝文化有着它内部对立的矛盾:
一方面(积极作用),孝作为中国古代最基本的道德典范,是指子女对父母应尽的义务,包括最基本的让父母吃得饱,穿得暖,更需要尊敬、关爱父母。随着孝文化的继续发展,孝文化又新内涵。
1从家庭来说,实行孝道,可以长幼有序,规范人伦秩序,促进家庭和睦。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稳定则社会稳定,家庭不稳定则社会不稳定。当孝发展的国家这一层时,古人认为,实行孝道,就必须在家敬父母,在外事公卿,达于至高无上的国君。蕴藏其中的报效国家和爱国敬业的思想是积极进步的。
2从个人来看,通过践行孝道,每个人的道德可以完善。否则,失去孝道,就失去做人的最起码的德性。因此,在今天,倡导孝道,并以此作为培育下一代道德修养的重要内容,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从个人行为发展到社会行为,建立礼仪的一些制度,调节人际关系,从而凝聚社会,达到天下一统,由乱达治,为中国的一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3中华民族文化博大精深,源于诸子百家,历代都有损益变化,但孝道的思想和传统始终统领着几千年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方向。
其次,孝文化也有它自身的同一性:
1孝文化的积极作用与消极作用相互贯通相互渗透的。没有对父母的孝敬也不会发展到忠君思想,也就没有中国封建社会的稳定和整个中华民族的统一,这是积极作用,消极作用也是包含其中的,下对上的绝对服从,却充斥着不平等的价值观念,人与人之间不可能实现平等,只能是少数人得永远凌驾于别人之上的特权,包括掌握别人的生与(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2没有孝文化的继承(包括积极的,与消极的),也就没有孝文化在今天的发展,孝只能成为历史。
3同时孝文化的两个方面在一定条件下也会相互转化的,如古代的孝文化思想本质上是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的思想体系,并成为几千年来中国历代封建王朝的意识形态。在封建阶级处于上升趋势过程中,相对于奴隶制来说,具有进步性。但是,在资本主义开始萌芽、封建阶级处于没落趋势时,儒家思想几乎成为封建阶级的最后避难所,它的积极性在此时就转向了它的对立面消极性。
孝文化发展到今天无论是它的积极作用还是消极作用,我们都必须面对,克服它的消极影响,将它的积极作用发扬光大。因为人人都有父母,都有长辈,同时,我们也必须承认自古至今,尤其是进入现代社会以来,父子、长幼之间的关系也确实出现了一系列变化。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是社会中的人,人在创造价值的同时也在享受别人所创造的价值。人类生活在社会中总是需要依靠人民群众创造的财富来满足自己的需要,我认为“别人”首先就是我们的父母、长辈,“人民群众”也首先应该是指我们的父母。所以历史唯物主义提倡的努力用自己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回报社会,回报他人。而这种回报首先应该指的是父母。
中国的传统文化认为:孟子在描述他所理想的社会时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与孔子对大同之世的理解:“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我想这是历史唯物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可以相通,互补之处。
鉴于我国复杂的孝文化,我认为,党和和政府也在不断为养老问题出谋划策,同时也真真正正的为年轻人减轻负担,如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我提倡:现代社会的老人不仅需要物质上的帮助,更需要精神上的慰藉。
今之孝者,是谓能养, 至于犬马皆能有养, 不敬向以别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