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是学生阶段重要的基础学科之一,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创造力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在小学教学实践中,怎样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使其手脑并用,是教育工作者讨论的热门话题。结合多年小学数学教学实践经验,现对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进行探讨:
一、创设情景,营造动手操作的课堂氛围
“智慧自动作发端,活动是连接主题的桥梁。”这是皮亚杰的名言。学生的智力发展、应用能力的提高往往借助于动手实践。在教学中,从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出发,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使学生构建新的知识,以生活化方式呈现数学内容。
例如:教了“比和比例”后,可以把学生带到操场上,让学生测量计算学校操场旗杆的高度,如何测量?有的提出爬上去量,有的提出倒下来量,还有人提议量升旗的绳子,再除以2。这可是个好办法,可顶上有一部分,怎么办?教师适时取来一根长1米的米尺,笔直插在旗杆边。这时正阳光灿烂,在旗杆影子的边上马上出现了米尺的影子,量得这影子长0.45米。于是启发学生思考:从尺长与影子的比,你能想出测量旗杆高度的办法吗?学生开始议论纷纷,也不断地猜想,不断地假设,终于得出:旗杆的高度与它的影长的比等于米尺的长度与它影长的比。(教师补充:“在同一时间内”。)这个想法得到肯定后,学生们很快从测量旗杆影的长,算出了旗杆的高。于是举一反三,学生兴趣盎然。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使学生在活动中经历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课堂也因此焕发了生命力。
二、满足学生好奇心,激发学生动手操作的热情。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操作——思维是一对链环。根据小学生好奇好动的心理特点,可以在教学过程中有目的、有组织地让学生观察、操作,通过摆一摆、画一画、折一折、量一量等实践活动,一方面可以满足小学生好奇好动的要求,另一方面可以引导学生在操作中思考问题。小学生思维以具体形象为主,通过动手操作,与思维联系起来,让操作成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源泉。新知识在学生操作中产生,通过学生的操作,你会发现,教学中的疑难点变得具体形象化。
例如:教学数学《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初步认识》时,学生的空间观念较淡薄,不能很好地理解立体图形的特点,所以我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出发,用他们熟悉的物体—玩具学具,投其所好,抓住童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老师的指导、参与下,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在动手操作中初步感知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基本特征。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让学生摆一摆、分一分、摸一摸、数一数、拼一拼的动手操作,突破教学的重难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发展了学生的能力,提高了教学效果。
再如教学《角的初步认识》时,我设疑让学生猜测角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抓住这一有利时机,我放手让学生合作探究,通过选择、实验来完成学习。学生根据事先准备好的一个活动角,两个大小相等、边的长短不等的角以及两块三角板,让学生自己选择工具,小组合作实验来探讨一个角的大小跟什么有关,同学们经过合作探究,学得很主动,在交流信息时,出现不同的见解,能从不同的侧面,用不同的学具来解决问题。有的学生会得到“两条边叉开越大,角越大;两条边叉开越小,角越小”。有的学生会得到“两个角的大小相等,所以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有的学生会通过动手实践得出比较两个角的大小的不同方法等,这样的课堂教学开放而且有效,学生学得很主动,充分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三、根据不同操作类型采取多种方法,促使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形成
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时,教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按照操作的不同目的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激发学生自愿参加,可以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在運算中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小学数学中很多知识点要求学生必须掌握,例如数字间的加法、减法等基础知识,但小学生的理解能力较差,仅要求其死记硬背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因此,数学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动手操作,加深其对数字加减法的理解。同时,也能达到很好的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目标。
例如,在讲解100以内加减法内容时,教师可要求学生准备好一些小棒,而后根据题目要求进行动手操作。教师可列出以下例题:50-38、28+17、66-23等,要求学生根据题目要求动手操作小棒。同时,教师进行积极的引导和说明:“减法就是从中拿走小棒,加法就是向其中添加小棒”,学生经过亲身实践,最终得到了正确的计算结果。
2.在实践中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很多数学知识与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使学生充分认识到数学知识的重要性,以及与生活间的联系,从而更加努力地学习数学知识。
总之,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要想达到较好的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效果,教师应进行充分准备,准确把握教学内容,并积极引导,在调动学生参与动手操作积极性的同时,提高其动手操作实践能力,为圆满完成小学教学目标做好铺垫。
一、创设情景,营造动手操作的课堂氛围
“智慧自动作发端,活动是连接主题的桥梁。”这是皮亚杰的名言。学生的智力发展、应用能力的提高往往借助于动手实践。在教学中,从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出发,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使学生构建新的知识,以生活化方式呈现数学内容。
例如:教了“比和比例”后,可以把学生带到操场上,让学生测量计算学校操场旗杆的高度,如何测量?有的提出爬上去量,有的提出倒下来量,还有人提议量升旗的绳子,再除以2。这可是个好办法,可顶上有一部分,怎么办?教师适时取来一根长1米的米尺,笔直插在旗杆边。这时正阳光灿烂,在旗杆影子的边上马上出现了米尺的影子,量得这影子长0.45米。于是启发学生思考:从尺长与影子的比,你能想出测量旗杆高度的办法吗?学生开始议论纷纷,也不断地猜想,不断地假设,终于得出:旗杆的高度与它的影长的比等于米尺的长度与它影长的比。(教师补充:“在同一时间内”。)这个想法得到肯定后,学生们很快从测量旗杆影的长,算出了旗杆的高。于是举一反三,学生兴趣盎然。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使学生在活动中经历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课堂也因此焕发了生命力。
二、满足学生好奇心,激发学生动手操作的热情。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操作——思维是一对链环。根据小学生好奇好动的心理特点,可以在教学过程中有目的、有组织地让学生观察、操作,通过摆一摆、画一画、折一折、量一量等实践活动,一方面可以满足小学生好奇好动的要求,另一方面可以引导学生在操作中思考问题。小学生思维以具体形象为主,通过动手操作,与思维联系起来,让操作成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源泉。新知识在学生操作中产生,通过学生的操作,你会发现,教学中的疑难点变得具体形象化。
例如:教学数学《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初步认识》时,学生的空间观念较淡薄,不能很好地理解立体图形的特点,所以我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出发,用他们熟悉的物体—玩具学具,投其所好,抓住童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老师的指导、参与下,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在动手操作中初步感知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基本特征。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让学生摆一摆、分一分、摸一摸、数一数、拼一拼的动手操作,突破教学的重难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发展了学生的能力,提高了教学效果。
再如教学《角的初步认识》时,我设疑让学生猜测角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抓住这一有利时机,我放手让学生合作探究,通过选择、实验来完成学习。学生根据事先准备好的一个活动角,两个大小相等、边的长短不等的角以及两块三角板,让学生自己选择工具,小组合作实验来探讨一个角的大小跟什么有关,同学们经过合作探究,学得很主动,在交流信息时,出现不同的见解,能从不同的侧面,用不同的学具来解决问题。有的学生会得到“两条边叉开越大,角越大;两条边叉开越小,角越小”。有的学生会得到“两个角的大小相等,所以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有的学生会通过动手实践得出比较两个角的大小的不同方法等,这样的课堂教学开放而且有效,学生学得很主动,充分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三、根据不同操作类型采取多种方法,促使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形成
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时,教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按照操作的不同目的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激发学生自愿参加,可以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在運算中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小学数学中很多知识点要求学生必须掌握,例如数字间的加法、减法等基础知识,但小学生的理解能力较差,仅要求其死记硬背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因此,数学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动手操作,加深其对数字加减法的理解。同时,也能达到很好的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目标。
例如,在讲解100以内加减法内容时,教师可要求学生准备好一些小棒,而后根据题目要求进行动手操作。教师可列出以下例题:50-38、28+17、66-23等,要求学生根据题目要求动手操作小棒。同时,教师进行积极的引导和说明:“减法就是从中拿走小棒,加法就是向其中添加小棒”,学生经过亲身实践,最终得到了正确的计算结果。
2.在实践中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很多数学知识与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使学生充分认识到数学知识的重要性,以及与生活间的联系,从而更加努力地学习数学知识。
总之,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要想达到较好的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效果,教师应进行充分准备,准确把握教学内容,并积极引导,在调动学生参与动手操作积极性的同时,提高其动手操作实践能力,为圆满完成小学教学目标做好铺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