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产业集群成员企业进行独立决策时,不但要考虑自身成本,还要考虑成员间的协调成本压力。产业集群必须演进,否则面临衰落。从成本节约角度探讨板材产业集群演化动力。在板材产业集群演化过程中,不同核心企业实施不同方向的一体化运作,不仅获取正常利润,而且可以获得一体化所产生的成本节约,即间接利益回报。当成员企业为板材产业集群演化作出的贡献越大,其获得的利益份额就越大。这种利益是成员企业追逐的对象之一。因此,在板材产业集群内部,追逐更高的利益分配比例正是板材产业集群演化的动力源之一。
关键词:板材产业;成本节约;产业集群;一体化
中图分类号 TS65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3)19-92-03
迈克尔·波特指出:“国家的竞争优势来源于优势产业,而优势产业的竞争优势来源于产业集群”[1]。板材产业集群是区域经济和林业产业发展的“动力引擎”,2009年11月,国家出台的《林业产业振兴规划(2010-2012年)》指出:重点发展制浆、家具、木浆造纸、竹制品等十大特色产业集群,促进全国林业产业的振兴。2005年,我国人造板产量首次排名世界第一。我国胶合板业已形成以邳州、临沂、文安和嘉善为中心的胶合板产业集群,在产业集群区内既有龙头企业,也聚集着大量的木材加工中小企业。板材产业集群是以木材原料为集群主线,形成人造板加工直至木制家具制造等不同环节的产业聚集。江苏邳州产业集群从单板到合板制造,再到木地板和家具生产,产业链条被拉长,配套产业逐步到位。板材产业集群稳定演化有赖于产业组织之间的合理的利益分配。因此,板材集群内部的利益合理调配和分担将有助于降低产业集群中心被迫转移或衰退[2]的风险。本研究拟从产业链一体化视角研究板材产业集群演化动力机制。
1 板材产业集群的研究回顾
国外关于板材产业集群研究很少,多数是对木业产业集群效应报道。例如丹麦的Selling中部的家具企业所在地没有原木资源,家具产业却辐射半径80km范围;印度和泰国因重视而形成竹材产业集群;日本曾形成竹材产业集群,后因塑料制品兴起而没落。
国内学者肖平和张敏新讨论了林工联合中不同经济联系方式的成本与风险,为木材加工企业联合方式的选择提供了一定的指导[3]。宋维明和程宝栋指出木材产业只处于产业集聚初级阶段的结论[4]。江激宇指出木材加工业集聚度远低于制造业各行业平均集聚度,家具业和造纸业的集聚度在制造业各行业平均水平附近波动,空间集聚度比较高[5]。侯丽薇和谢赤认为家具业已呈较明显的集群化格局[6]。卢杰针对家具产业集群[8],邓刚针对制浆产业集群[9]和陈国全[10]对安吉竹加工产业集群等展开竞争力研究。周志霞研究木材加工产业集群动因与效应[11]。梁承钰以常州市横林地板产业集群为例展开的地板产业集聚效应的实证研究[12]等。但是,现有研究缺乏对板材产业集群演化动力机制的理性研究。
2 模型描述
2.1 研究假设 由于技术进步,人造板是将非大径材经过一定机械、化学加工、分离制成各种单元材料,继而施加或不施加胶粘剂并加热加压后制成的板材。大径材则用于高附加值的实木家具,避免木材资源争夺和分段利用提升木材价值。
出于简化研究复杂性,笔者假设板材产业集群仅存在单个人造板企业和单个家具制造企业,具体假设如下:(1)人造板企业和家具制造企业风险中立。(2)人造板企业和家具制造企业的努力函数具有同一性,经营成本仅与投资相关。(3)经营成本(物流成本、销售成本等)差异性暂时不予考虑。
2.2 模型框架和参数说明
4 结论
经对邳州板材产业集群、嘉善产业集群和文安产业集群等考察发现,集群一体化已积极践行。其动力源之一就是联合总投入较单个企业投入之和要低得多,即成本节约。这种间接利益分配与产业一体化主导企业有密切关系。积极践行产业一体化的企业,其贡献越大,分配比例越大。这就是板材产业集群演进的动力之一。由于暂时缺乏被调研地区产业集群的统计数据,实证分析是后续研究重点。
参考文献
[1]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2]Porter M.Clusters and competition: New agendas for companies,governments and institutions[J].A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Book,1998:197-288.
[3]肖平,张敏新.木材加工企业纵向一体化发展的成本分析[J].绿色中国,2005(24):65-67.
[4]程宝栋,宋维明.产业集聚与中国木材产业竞争力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6,28(12):150-152.
[5]江激宇.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6]侯丽薇,谢赤.我国成为全球造纸中心的动力因素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08,27(10):41-42.
[7]周凯.基于竞争力视角的中国木材产业集聚研究[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07.
[8]卢杰.家具产业集群竞争力比较研究一基于江西南康,广东顺德,四川新都家具产业集群的比较[D].南昌:南昌大学,2008.
[9]邓刚.山东省制浆产业集群竞争力分析及战略研究[D].南京:南京林业大学,2011.
[10]陈国全.安吉县竹加工产业集群竞争力研究[D].杭州:浙江农林大学,2008.
[11]周志霞.基于动因与效应的山东省木材加工产业集群研究[D].南京:南京林业大学,2011.
[12]梁承钰.地板产业集聚效应的实证研究--以常州市横林地板产业集群为例[D].南京:南京林业大学,2012.
[13]陈祥国,季建华,朱传波.供应链合作伙伴间成本节约最优分配比例[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9(8):8-11.
(责编:徐世红)
关键词:板材产业;成本节约;产业集群;一体化
中图分类号 TS65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3)19-92-03
迈克尔·波特指出:“国家的竞争优势来源于优势产业,而优势产业的竞争优势来源于产业集群”[1]。板材产业集群是区域经济和林业产业发展的“动力引擎”,2009年11月,国家出台的《林业产业振兴规划(2010-2012年)》指出:重点发展制浆、家具、木浆造纸、竹制品等十大特色产业集群,促进全国林业产业的振兴。2005年,我国人造板产量首次排名世界第一。我国胶合板业已形成以邳州、临沂、文安和嘉善为中心的胶合板产业集群,在产业集群区内既有龙头企业,也聚集着大量的木材加工中小企业。板材产业集群是以木材原料为集群主线,形成人造板加工直至木制家具制造等不同环节的产业聚集。江苏邳州产业集群从单板到合板制造,再到木地板和家具生产,产业链条被拉长,配套产业逐步到位。板材产业集群稳定演化有赖于产业组织之间的合理的利益分配。因此,板材集群内部的利益合理调配和分担将有助于降低产业集群中心被迫转移或衰退[2]的风险。本研究拟从产业链一体化视角研究板材产业集群演化动力机制。
1 板材产业集群的研究回顾
国外关于板材产业集群研究很少,多数是对木业产业集群效应报道。例如丹麦的Selling中部的家具企业所在地没有原木资源,家具产业却辐射半径80km范围;印度和泰国因重视而形成竹材产业集群;日本曾形成竹材产业集群,后因塑料制品兴起而没落。
国内学者肖平和张敏新讨论了林工联合中不同经济联系方式的成本与风险,为木材加工企业联合方式的选择提供了一定的指导[3]。宋维明和程宝栋指出木材产业只处于产业集聚初级阶段的结论[4]。江激宇指出木材加工业集聚度远低于制造业各行业平均集聚度,家具业和造纸业的集聚度在制造业各行业平均水平附近波动,空间集聚度比较高[5]。侯丽薇和谢赤认为家具业已呈较明显的集群化格局[6]。卢杰针对家具产业集群[8],邓刚针对制浆产业集群[9]和陈国全[10]对安吉竹加工产业集群等展开竞争力研究。周志霞研究木材加工产业集群动因与效应[11]。梁承钰以常州市横林地板产业集群为例展开的地板产业集聚效应的实证研究[12]等。但是,现有研究缺乏对板材产业集群演化动力机制的理性研究。
2 模型描述
2.1 研究假设 由于技术进步,人造板是将非大径材经过一定机械、化学加工、分离制成各种单元材料,继而施加或不施加胶粘剂并加热加压后制成的板材。大径材则用于高附加值的实木家具,避免木材资源争夺和分段利用提升木材价值。
出于简化研究复杂性,笔者假设板材产业集群仅存在单个人造板企业和单个家具制造企业,具体假设如下:(1)人造板企业和家具制造企业风险中立。(2)人造板企业和家具制造企业的努力函数具有同一性,经营成本仅与投资相关。(3)经营成本(物流成本、销售成本等)差异性暂时不予考虑。
2.2 模型框架和参数说明
4 结论
经对邳州板材产业集群、嘉善产业集群和文安产业集群等考察发现,集群一体化已积极践行。其动力源之一就是联合总投入较单个企业投入之和要低得多,即成本节约。这种间接利益分配与产业一体化主导企业有密切关系。积极践行产业一体化的企业,其贡献越大,分配比例越大。这就是板材产业集群演进的动力之一。由于暂时缺乏被调研地区产业集群的统计数据,实证分析是后续研究重点。
参考文献
[1]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2]Porter M.Clusters and competition: New agendas for companies,governments and institutions[J].A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Book,1998:197-288.
[3]肖平,张敏新.木材加工企业纵向一体化发展的成本分析[J].绿色中国,2005(24):65-67.
[4]程宝栋,宋维明.产业集聚与中国木材产业竞争力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6,28(12):150-152.
[5]江激宇.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6]侯丽薇,谢赤.我国成为全球造纸中心的动力因素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08,27(10):41-42.
[7]周凯.基于竞争力视角的中国木材产业集聚研究[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07.
[8]卢杰.家具产业集群竞争力比较研究一基于江西南康,广东顺德,四川新都家具产业集群的比较[D].南昌:南昌大学,2008.
[9]邓刚.山东省制浆产业集群竞争力分析及战略研究[D].南京:南京林业大学,2011.
[10]陈国全.安吉县竹加工产业集群竞争力研究[D].杭州:浙江农林大学,2008.
[11]周志霞.基于动因与效应的山东省木材加工产业集群研究[D].南京:南京林业大学,2011.
[12]梁承钰.地板产业集聚效应的实证研究--以常州市横林地板产业集群为例[D].南京:南京林业大学,2012.
[13]陈祥国,季建华,朱传波.供应链合作伙伴间成本节约最优分配比例[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9(8):8-11.
(责编:徐世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