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本文主要对老年泌尿科患者术后肺动脉栓塞的预防及护理的干预因素与重点内容进行研究。
方法:通过对泌尿科患术后肺动脉栓塞患者的病例进行观测,分析早期干预护理的重点内容、因素特征以及整体护理的优点。
结果:早期护理干预重点明显,大大的提高了治疗效率,整体护理时间缩短了。
结论:医护人员应该加强对肺动脉栓塞的重视,才能将患者的危险因素降至最低。
关键词:泌尿科患者 肺动脉栓塞 预防及护理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11.524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11-0309-02
1 发生肺栓塞的相关因素
1.1 血管壁损伤引起的肺栓塞。肺动脉栓塞是一个特殊的病理过程,主要是由脱落的血栓和一些其它的物质阻塞肺动脉或者是肺动脉的分支造成的。最常见的是肺血栓栓塞症。我们通常说的肺动脉栓塞就是肺血栓栓塞症,由于其发病率高,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也是泌尿科患者手术后最容易致死的一种病因之一。由于导致血栓成型的病例易于引发肺动脉栓塞,血管壁损伤等动肺动脉栓塞形成的病因。
1.2 常见心血管疾病引起的肺栓塞。老年人患泌尿外科较为明显,常有高血压、心脏病、脑血栓等心脑血管疾病。由于老年人活动较少,经常卧床,导致全身血液流动减缓且血液比较粘稠,易于形成血栓。然而以前患有心脏病或心房纤颤以及脑梗的患者血液凝固性比例较高,易于血栓形成,是肺栓塞的高病率人群。
1.3 术后病人引起的肺栓塞。然而外科手术也是肺动脉栓塞的诱发因素,手术后的病人,体内的血管易于出现损伤,血液系统具有易于凝固的趋势,病人通常卧床休养而导致血流减缓。静脉血管内部,下肢的内部,血栓极易在经脉血管内形成,这些形成的血栓有时会随着患者体位的改变脱落,随着血流到达肺血管形成肺栓塞,故手术后的患者是最容易得肺栓塞的群体。
2 肺栓塞的预防
2.1 预防检查。在做外科手术以前应该做好相应的检查,积极控制好原发病,消除隐患因素,是预防肺动脉栓塞的主要方法。所以,患者在做手术之前了解手术适应症,检查凝血功能,进行D-二聚体的检查是预防肺栓塞的重要指标。
2.2 预防的主要方式。患者手术后在床上进行适度的活动是预防下肢静脉血栓的主要方法,大多数泌尿科手术后的患者都需要卧床3-5天,缺少肢体的活动,因此体内血液流动减缓,易于导致血栓的形成,导致肺栓塞的形成。因此患者根据病情的状况在6-48天内应该做适当的肢体活动,增加体内血液的循环流动,早期的做到对血栓形成的控制。
2.3 食物预防。泌尿科的手术在手术后要进行一段时间的禁食,等到肠蠕动恢复到正常后才能进行正常的进食。因为患者多数是老年人,肠蠕动恢复较年轻人相对较长,手术后需要补充带有高糖、氯化钾等具有高渗透刺激性的药物。加上患者本身多为老年人因此血管弹性较弱,易于造成血管壁及静脉炎的损伤,大大增强了血栓形成的危险。所以长期输液的患者应该给予留置静脉留置针,这样可以减少反复穿刺对血管壁造成的损伤。在对病人进行护理时一定要严格按照护理技术的操作规程进行,护理人员一定要对患者进行实时的观测,一旦出现红肿、疼痛的现象就要及时拔针,还要做好局部的患伤口得处理,这样可以预防造成留置针管的凝血而进一步形成血栓。医护人员还要对输液的患者进行观察,注意患者输液的滴速,这样可以预防造成静脉炎,如果有静脉炎产生就要及时的进行处理或者治疗。
2.4 预防病发症的发生。在手术前如果有合并症的患者,一定要按照医生的遵照医生的遗嘱进行治疗,术后6小时后就可以恢复基础用药。在手术前没有进食且时间较长没有进食的患者,应该给予静脉的补液治疗,这样可以有效的维持血液的循环,还可以有效的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2.5 补液治疗。患者在手术后能进食后应该减少对静脉的补液治疗,尤其是减少对血管有刺激性药物的使用,如:氨基酸、脂肪酸以及止血药物等。给患者输入有刺激性药物时,按说明书严格正确的配制,输液时调节好滴数,时刻观察患者输液部位以及患者的反应,如有异常反应及时报告给医疗人员。
2.6 关注患者的情绪反应。手术后患者的由于伤口疼痛、睡觉体位的改变以及睡眠质量的因素的影响,会对患者的身体上和心理上都造成一种正常的应激反应,这样患者很可能会感到身体不适,从而使得患者产生焦虑、紧张,甚至是恐惧的心理。患者的机体免疫力会下降,这也是导致血栓的一个因素所在。往往大手术后患者会使用一些镇痛剂,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患者的疼痛,也能达到早日恢复的目的,同时也预防了其他病患的发生。
2.7 术后的健康宣教。手术后一定要对患者进行积极的健康宣教,告诉患者术后会发生的一些正常的并发症,指导患者以积极的心态去预防这些并发症的出现,尽最大的可能取得患者的配合。对于可以进食的患者一定要告诉患者在饮食上应该注意的方面,鼓励患者进食易于消化且粗纤维的食物,这样可以保持患者的大肠通畅。因为手术后的患者容易出现便秘的现象,如果患者有此现象就要采取灌肠的方法帮助患者排便。
3 术后的护理
3.1 护理医师做好观察工作。术后医护人员一定要对患者的各方面进行观测,保证患者的呼吸畅通,以防出现不良术后反应。观测一般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患者的意识形态、血压、脉搏跳动情况、呼吸、体温以及血氧饱和度等方面。防止患者出现呼吸困难、意识不清和血氧饱和度下降等情况的发生,一旦有此类情况发生,就要预防出现肺动脉栓塞的可能。更严重者可能会出现休克等现象,昏厥时间过长还会造成死亡。临床上的肺动脉栓塞引起的肺梗死的表现为:①出现胸痛或者心绞痛等现象。②咯血现象。③呼吸困难。
3.2 医护人员要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术后医护人员要按照医师的叮嘱对患者做好对症治疗是非常重要的,但是术后患者的心理保护也很重要,医护人员要给予患者更多的关怀和鼓励,帮助患者建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这样对于正常的治疗也会起到一个督促的作用。
4 总结
通过多年的临床实践发现,医护人员对患者的高度重视、对患者病情的严密观察对预防术后的肺动脉栓塞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只有掌握了肺动脉栓塞的早期的表现特征,从术前检查、术后护理和宣教等方面不断加强,才能有效的减少术后患者肺动脉栓塞的发生率以及死亡率,才能使患者早日得到康复。
参考文献
[1] 李清锋,李天资,潘兴寿.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肺动脉栓塞患者纤溶成分的检测.《实用医学杂志》.2013年9期
[2] 海翔,姚靖.尿激酶与低分子肝素联合治疗急性肺动脉栓塞的疗效.《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年7期
方法:通过对泌尿科患术后肺动脉栓塞患者的病例进行观测,分析早期干预护理的重点内容、因素特征以及整体护理的优点。
结果:早期护理干预重点明显,大大的提高了治疗效率,整体护理时间缩短了。
结论:医护人员应该加强对肺动脉栓塞的重视,才能将患者的危险因素降至最低。
关键词:泌尿科患者 肺动脉栓塞 预防及护理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11.524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11-0309-02
1 发生肺栓塞的相关因素
1.1 血管壁损伤引起的肺栓塞。肺动脉栓塞是一个特殊的病理过程,主要是由脱落的血栓和一些其它的物质阻塞肺动脉或者是肺动脉的分支造成的。最常见的是肺血栓栓塞症。我们通常说的肺动脉栓塞就是肺血栓栓塞症,由于其发病率高,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也是泌尿科患者手术后最容易致死的一种病因之一。由于导致血栓成型的病例易于引发肺动脉栓塞,血管壁损伤等动肺动脉栓塞形成的病因。
1.2 常见心血管疾病引起的肺栓塞。老年人患泌尿外科较为明显,常有高血压、心脏病、脑血栓等心脑血管疾病。由于老年人活动较少,经常卧床,导致全身血液流动减缓且血液比较粘稠,易于形成血栓。然而以前患有心脏病或心房纤颤以及脑梗的患者血液凝固性比例较高,易于血栓形成,是肺栓塞的高病率人群。
1.3 术后病人引起的肺栓塞。然而外科手术也是肺动脉栓塞的诱发因素,手术后的病人,体内的血管易于出现损伤,血液系统具有易于凝固的趋势,病人通常卧床休养而导致血流减缓。静脉血管内部,下肢的内部,血栓极易在经脉血管内形成,这些形成的血栓有时会随着患者体位的改变脱落,随着血流到达肺血管形成肺栓塞,故手术后的患者是最容易得肺栓塞的群体。
2 肺栓塞的预防
2.1 预防检查。在做外科手术以前应该做好相应的检查,积极控制好原发病,消除隐患因素,是预防肺动脉栓塞的主要方法。所以,患者在做手术之前了解手术适应症,检查凝血功能,进行D-二聚体的检查是预防肺栓塞的重要指标。
2.2 预防的主要方式。患者手术后在床上进行适度的活动是预防下肢静脉血栓的主要方法,大多数泌尿科手术后的患者都需要卧床3-5天,缺少肢体的活动,因此体内血液流动减缓,易于导致血栓的形成,导致肺栓塞的形成。因此患者根据病情的状况在6-48天内应该做适当的肢体活动,增加体内血液的循环流动,早期的做到对血栓形成的控制。
2.3 食物预防。泌尿科的手术在手术后要进行一段时间的禁食,等到肠蠕动恢复到正常后才能进行正常的进食。因为患者多数是老年人,肠蠕动恢复较年轻人相对较长,手术后需要补充带有高糖、氯化钾等具有高渗透刺激性的药物。加上患者本身多为老年人因此血管弹性较弱,易于造成血管壁及静脉炎的损伤,大大增强了血栓形成的危险。所以长期输液的患者应该给予留置静脉留置针,这样可以减少反复穿刺对血管壁造成的损伤。在对病人进行护理时一定要严格按照护理技术的操作规程进行,护理人员一定要对患者进行实时的观测,一旦出现红肿、疼痛的现象就要及时拔针,还要做好局部的患伤口得处理,这样可以预防造成留置针管的凝血而进一步形成血栓。医护人员还要对输液的患者进行观察,注意患者输液的滴速,这样可以预防造成静脉炎,如果有静脉炎产生就要及时的进行处理或者治疗。
2.4 预防病发症的发生。在手术前如果有合并症的患者,一定要按照医生的遵照医生的遗嘱进行治疗,术后6小时后就可以恢复基础用药。在手术前没有进食且时间较长没有进食的患者,应该给予静脉的补液治疗,这样可以有效的维持血液的循环,还可以有效的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2.5 补液治疗。患者在手术后能进食后应该减少对静脉的补液治疗,尤其是减少对血管有刺激性药物的使用,如:氨基酸、脂肪酸以及止血药物等。给患者输入有刺激性药物时,按说明书严格正确的配制,输液时调节好滴数,时刻观察患者输液部位以及患者的反应,如有异常反应及时报告给医疗人员。
2.6 关注患者的情绪反应。手术后患者的由于伤口疼痛、睡觉体位的改变以及睡眠质量的因素的影响,会对患者的身体上和心理上都造成一种正常的应激反应,这样患者很可能会感到身体不适,从而使得患者产生焦虑、紧张,甚至是恐惧的心理。患者的机体免疫力会下降,这也是导致血栓的一个因素所在。往往大手术后患者会使用一些镇痛剂,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患者的疼痛,也能达到早日恢复的目的,同时也预防了其他病患的发生。
2.7 术后的健康宣教。手术后一定要对患者进行积极的健康宣教,告诉患者术后会发生的一些正常的并发症,指导患者以积极的心态去预防这些并发症的出现,尽最大的可能取得患者的配合。对于可以进食的患者一定要告诉患者在饮食上应该注意的方面,鼓励患者进食易于消化且粗纤维的食物,这样可以保持患者的大肠通畅。因为手术后的患者容易出现便秘的现象,如果患者有此现象就要采取灌肠的方法帮助患者排便。
3 术后的护理
3.1 护理医师做好观察工作。术后医护人员一定要对患者的各方面进行观测,保证患者的呼吸畅通,以防出现不良术后反应。观测一般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患者的意识形态、血压、脉搏跳动情况、呼吸、体温以及血氧饱和度等方面。防止患者出现呼吸困难、意识不清和血氧饱和度下降等情况的发生,一旦有此类情况发生,就要预防出现肺动脉栓塞的可能。更严重者可能会出现休克等现象,昏厥时间过长还会造成死亡。临床上的肺动脉栓塞引起的肺梗死的表现为:①出现胸痛或者心绞痛等现象。②咯血现象。③呼吸困难。
3.2 医护人员要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术后医护人员要按照医师的叮嘱对患者做好对症治疗是非常重要的,但是术后患者的心理保护也很重要,医护人员要给予患者更多的关怀和鼓励,帮助患者建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这样对于正常的治疗也会起到一个督促的作用。
4 总结
通过多年的临床实践发现,医护人员对患者的高度重视、对患者病情的严密观察对预防术后的肺动脉栓塞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只有掌握了肺动脉栓塞的早期的表现特征,从术前检查、术后护理和宣教等方面不断加强,才能有效的减少术后患者肺动脉栓塞的发生率以及死亡率,才能使患者早日得到康复。
参考文献
[1] 李清锋,李天资,潘兴寿.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肺动脉栓塞患者纤溶成分的检测.《实用医学杂志》.2013年9期
[2] 海翔,姚靖.尿激酶与低分子肝素联合治疗急性肺动脉栓塞的疗效.《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年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