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通过对水稻高光效本田栽培管理技术的研究,对水稻生产本田新的栽培管理技术提出了新的方法和措施,对水稻生产技术的创新发展、水稻高产、稳产提高提出了新的技术意见指导。
【关键词】水稻;高光效;栽培;管理;技术
[Abstract] This paper put forward a series of theoretical basis for rice production in the future, through the study of high photosynthetic efficiency of rice seedling cultivation management technology, which provides a new technical guidance of innovation on the rice production technology, and the improvement of rice yield.
[Key words] rice; high photosynthetic efficiency; management; cultivation techniques
水稻高光效栽培技术,是通过调整垄向,采取宽窄行种植的一种新型种植模式,不仅能提高农作物受光时间、受光强度、光合效率,而且还能减轻农作物病虫害的发生,提高水稻产量和品质,进而提高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1 主要技术
水稻高光效栽培技术是提高光能利用率的新型水稻栽培模式。主要是改传统水稻栽培行向为西南~东北向,角度为磁南偏西20度;水稻栽培行为通风透光超大行与栽植水稻小行组成的组合行,通风透光超大行距50~60cm,栽植水稻小行行距20cm.在栽植水稻小行上种植2行水稻,株距为15~16cm,栽插水稻秧苗时采用拐子苗插法。
2 本田管理
2.1整地泡田
原则:要求土地平整、耙碎耙细,每个格田内高低差不过寸。秋翻比春翻好,因为秋翻冬冻春化,冻融作用使土地细碎,杂草种子、病菌和害虫被翻到土表而被冻死,减少危害。翻地深度要求15~18cm,冷浆地深些,沙土地可浅一些,要求扣垡严,不漏耕,实行早耙水找平。
2.2水分管理
根据水稻生理需水规律以浅水灌溉为主,灌水采取浅~晒~深~湿的间歇灌溉方法,以提高地温、促进早生快发。
移栽至有效分蘖末期:移栽时保持1cm水层,移栽后至返青采用深水护苗,水深一般在5~7cm,返青后至有效分蘖末期采用浅水灌溉,水深保持3~5cm为宜;有效分蘖末期至幼穗分化期(6月下旬~7月上旬):采用深水灌溉或间断湿润灌溉控制无效分蘖;幼穗分化至乳熟期(7月上旬~8月下旬):采用1~2cm浅水灌溉,若孕穗期遇17℃以下低温深灌(10~20cm)护胎;乳熟至收获前一周(8月下旬~9月中旬):此时稻田应保持土壤湿润,在收获前7~10d断水;抽穗后30~35d断水最佳,有利于保证水稻的品质和产量。一般停水时间应在9月10日以后。
2.3配方施肥
根据土壤测式结果,结合翻地公顷施用45%宏福复合肥500kg;结合耙地公顷施用作物增产防缺素120kg、硫酸锌20kg、水稻返青肥60kg;水稻返青后施分蘖肥尿素125kg;水稻拨节期(大约7月10~15日)施穗肥尿素25~50kg加硫酸钾50kg。
2.4化学除草
水稻返青后,公顷应用68%苯噻·苄1200g加90%丁草胺500g拌分蘖肥撒施,于水葱等杂草刚露头时施第二次药,公顷应用吡·扑·西2000g拌土撒施。
2.5病虫害防治
重点防治水稻赤枯病、水稻稻瘟病、水稻二化螟等病虫害。在水稻返青期和分蘖期公顷施用千斤顶20袋加磷酸二氢钾5袋喷雾防治水稻赤枯病;在水稻分蘖末期和水稻破口期公顷施用稻温灵5瓶加三环唑20袋防治水稻稻瘟病;在6月中旬前后,可采用杜邦“康宽”防治水稻二化螟,公顷用量为150mL,兑水300~450kg,叶面喷施,防治效果可达95%以上,而且无毒无残留,并可控制二代粘虫的发生,防效可持续一个月,还能促进水稻生长,提高产量。
3 适时收获
收获时期与品质有一定关系,适宜收获期应依据品种的生育期、抽穗后的日数和积温、稻谷的水分和成熟的颜色而定。收割过早,青米多、碾米碎米多、品质差、食味降低;收割过晚落粒和倒伏多、损失大。适宜收割期为稻谷外型有95%以上的穗达到黄熟期为宜。但是必须在重霜前收获。
【关键词】水稻;高光效;栽培;管理;技术
[Abstract] This paper put forward a series of theoretical basis for rice production in the future, through the study of high photosynthetic efficiency of rice seedling cultivation management technology, which provides a new technical guidance of innovation on the rice production technology, and the improvement of rice yield.
[Key words] rice; high photosynthetic efficiency; management; cultivation techniques
水稻高光效栽培技术,是通过调整垄向,采取宽窄行种植的一种新型种植模式,不仅能提高农作物受光时间、受光强度、光合效率,而且还能减轻农作物病虫害的发生,提高水稻产量和品质,进而提高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1 主要技术
水稻高光效栽培技术是提高光能利用率的新型水稻栽培模式。主要是改传统水稻栽培行向为西南~东北向,角度为磁南偏西20度;水稻栽培行为通风透光超大行与栽植水稻小行组成的组合行,通风透光超大行距50~60cm,栽植水稻小行行距20cm.在栽植水稻小行上种植2行水稻,株距为15~16cm,栽插水稻秧苗时采用拐子苗插法。
2 本田管理
2.1整地泡田
原则:要求土地平整、耙碎耙细,每个格田内高低差不过寸。秋翻比春翻好,因为秋翻冬冻春化,冻融作用使土地细碎,杂草种子、病菌和害虫被翻到土表而被冻死,减少危害。翻地深度要求15~18cm,冷浆地深些,沙土地可浅一些,要求扣垡严,不漏耕,实行早耙水找平。
2.2水分管理
根据水稻生理需水规律以浅水灌溉为主,灌水采取浅~晒~深~湿的间歇灌溉方法,以提高地温、促进早生快发。
移栽至有效分蘖末期:移栽时保持1cm水层,移栽后至返青采用深水护苗,水深一般在5~7cm,返青后至有效分蘖末期采用浅水灌溉,水深保持3~5cm为宜;有效分蘖末期至幼穗分化期(6月下旬~7月上旬):采用深水灌溉或间断湿润灌溉控制无效分蘖;幼穗分化至乳熟期(7月上旬~8月下旬):采用1~2cm浅水灌溉,若孕穗期遇17℃以下低温深灌(10~20cm)护胎;乳熟至收获前一周(8月下旬~9月中旬):此时稻田应保持土壤湿润,在收获前7~10d断水;抽穗后30~35d断水最佳,有利于保证水稻的品质和产量。一般停水时间应在9月10日以后。
2.3配方施肥
根据土壤测式结果,结合翻地公顷施用45%宏福复合肥500kg;结合耙地公顷施用作物增产防缺素120kg、硫酸锌20kg、水稻返青肥60kg;水稻返青后施分蘖肥尿素125kg;水稻拨节期(大约7月10~15日)施穗肥尿素25~50kg加硫酸钾50kg。
2.4化学除草
水稻返青后,公顷应用68%苯噻·苄1200g加90%丁草胺500g拌分蘖肥撒施,于水葱等杂草刚露头时施第二次药,公顷应用吡·扑·西2000g拌土撒施。
2.5病虫害防治
重点防治水稻赤枯病、水稻稻瘟病、水稻二化螟等病虫害。在水稻返青期和分蘖期公顷施用千斤顶20袋加磷酸二氢钾5袋喷雾防治水稻赤枯病;在水稻分蘖末期和水稻破口期公顷施用稻温灵5瓶加三环唑20袋防治水稻稻瘟病;在6月中旬前后,可采用杜邦“康宽”防治水稻二化螟,公顷用量为150mL,兑水300~450kg,叶面喷施,防治效果可达95%以上,而且无毒无残留,并可控制二代粘虫的发生,防效可持续一个月,还能促进水稻生长,提高产量。
3 适时收获
收获时期与品质有一定关系,适宜收获期应依据品种的生育期、抽穗后的日数和积温、稻谷的水分和成熟的颜色而定。收割过早,青米多、碾米碎米多、品质差、食味降低;收割过晚落粒和倒伏多、损失大。适宜收割期为稻谷外型有95%以上的穗达到黄熟期为宜。但是必须在重霜前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