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们对邱礼涛新作《雏妓》的期待和想象,多半来自片名。它该是阴郁、惨烈的,但事实上,这部电影和片名给人的暗示不尽相符。
开篇就是一场性侵戏——少女何玉玲被继父性侵,她的母亲在门外用手掩口哭皱了脸,这个家庭的过去现在未来,以及权力结构,几个镜头就交待完毕。何玉玲离家出走,和一群离家不归的年轻男女生活在一起,露宿天桥下、花坛边,在快餐店熬夜,赚一些来路不明的钱,即便这样,也还是不肯回家去,因为“在这里不会有男人在深夜压到身上来”。显然,在她离家出走之前,那样的深夜不只有一次两次。
后面的情节,有点像亦舒小说,深夜海钓的大叔,以他的孤独姿态吸引了她,终于邂逅,从援交发展成豢养,她有了稳定居所,可以读书写作。她的写作才华打动了他,他甚至利用自己的官员身份,送她到学校念书。她也是从那时开始,暗地称他“长腿叔叔”,她和她的故事,与“长腿叔叔”和茱迪的故事何其相似,尤其是她对写作的喜爱,甚至连他们的相识,也始于一本掉落的日记,但这一点很容易获得理解,在那样一个狰狞的家庭长大的女孩子,写点什么再正常不过,除此之外,她恐怕再没有什么疏解的渠道。
但童话是童话,都市童话是都市童话,都市童话没有那么圆满。他们长达8年的相处,始于半明半昧的交易,这本身就已经给他们的关系打下悲剧性的基础,何况他年长她30岁,又有妻儿,而且是离不了婚的那种——妻子是坐轮椅的残疾人,需要照顾。这种家庭关系,恐怕也太多煎熬,所以后来他患了癌,也许,编导是要用人们加诸癌症的情绪属性,来暗示他的境遇。总之,他倒是这个故事里完成度最高的一个人物,任达华赋予他的形象,和故事里星星点点的性格堆积,比较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
幸运的是,在他离世之前,他的Lolita就已经长成,而且成了记者。她以独立勇敢的姿态,去卧底调查官商勾结,却被主编毙稿,于是去泰国散心,在那里遇到真正的雏妓,并发心把她救出火坑。被拯救者成了拯救者,救的是和她有类似遭遇的少女,这大概才是片名的由来。可惜故事对泰国雏妓的生活着墨不多,信息量匮乏,雏妓的遭遇交待得十分潦草,拯救也完成得太容易,所以,《雏妓》里虽然有雏妓,但却不是故事主体,更不足以成为题眼,何玉玲和泰国雏妓的身世,也并没能形成一种对应关系,她的拯救因此显得非常突兀,尤其是,她起初只是想用金钱收买雏妓的故事,后来的她,又是怎么生出拯救之心的,这其间缺乏一种情感上的联系和递进。
这个故事里最有价值的部分,是何玉玲和大叔的关系。被豢养者对豢养人那种怨恨、爱慕交织的心理,以及他们之间的爱的扭曲和坦荡,很有细细着墨的必要,扩充一下,成为故事主体,应该会更动人,但这么一来,故事的话题性争议性必然会大大减弱,大刀阔斧地描述这样一种扭曲的关系,也会招致非议。
导演邱礼涛一直关注社会议题,从《八仙饭店之人肉叉烧包》《伊波拉病毒》《洪兴仔之江湖大风暴》直到《性工作者十日谈》《性工作者2:我不卖身,我卖子宫》《廉政行动2014》,都与社会问题紧密相关,如果让他把故事只落脚在豢养关系上,恐怕非他所愿,但故事拓展到了香港之外,并试图延伸到更惨烈的现实中,两部分的故事都被削弱了。也正是这样,《雏妓》有了一种残缺的魅力,就像片名所示的这个话题,一直以来所获得的残缺的关注。
《性工作者十日谈》
开篇就是一场性侵戏——少女何玉玲被继父性侵,她的母亲在门外用手掩口哭皱了脸,这个家庭的过去现在未来,以及权力结构,几个镜头就交待完毕。何玉玲离家出走,和一群离家不归的年轻男女生活在一起,露宿天桥下、花坛边,在快餐店熬夜,赚一些来路不明的钱,即便这样,也还是不肯回家去,因为“在这里不会有男人在深夜压到身上来”。显然,在她离家出走之前,那样的深夜不只有一次两次。
后面的情节,有点像亦舒小说,深夜海钓的大叔,以他的孤独姿态吸引了她,终于邂逅,从援交发展成豢养,她有了稳定居所,可以读书写作。她的写作才华打动了他,他甚至利用自己的官员身份,送她到学校念书。她也是从那时开始,暗地称他“长腿叔叔”,她和她的故事,与“长腿叔叔”和茱迪的故事何其相似,尤其是她对写作的喜爱,甚至连他们的相识,也始于一本掉落的日记,但这一点很容易获得理解,在那样一个狰狞的家庭长大的女孩子,写点什么再正常不过,除此之外,她恐怕再没有什么疏解的渠道。
但童话是童话,都市童话是都市童话,都市童话没有那么圆满。他们长达8年的相处,始于半明半昧的交易,这本身就已经给他们的关系打下悲剧性的基础,何况他年长她30岁,又有妻儿,而且是离不了婚的那种——妻子是坐轮椅的残疾人,需要照顾。这种家庭关系,恐怕也太多煎熬,所以后来他患了癌,也许,编导是要用人们加诸癌症的情绪属性,来暗示他的境遇。总之,他倒是这个故事里完成度最高的一个人物,任达华赋予他的形象,和故事里星星点点的性格堆积,比较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
幸运的是,在他离世之前,他的Lolita就已经长成,而且成了记者。她以独立勇敢的姿态,去卧底调查官商勾结,却被主编毙稿,于是去泰国散心,在那里遇到真正的雏妓,并发心把她救出火坑。被拯救者成了拯救者,救的是和她有类似遭遇的少女,这大概才是片名的由来。可惜故事对泰国雏妓的生活着墨不多,信息量匮乏,雏妓的遭遇交待得十分潦草,拯救也完成得太容易,所以,《雏妓》里虽然有雏妓,但却不是故事主体,更不足以成为题眼,何玉玲和泰国雏妓的身世,也并没能形成一种对应关系,她的拯救因此显得非常突兀,尤其是,她起初只是想用金钱收买雏妓的故事,后来的她,又是怎么生出拯救之心的,这其间缺乏一种情感上的联系和递进。
这个故事里最有价值的部分,是何玉玲和大叔的关系。被豢养者对豢养人那种怨恨、爱慕交织的心理,以及他们之间的爱的扭曲和坦荡,很有细细着墨的必要,扩充一下,成为故事主体,应该会更动人,但这么一来,故事的话题性争议性必然会大大减弱,大刀阔斧地描述这样一种扭曲的关系,也会招致非议。
导演邱礼涛一直关注社会议题,从《八仙饭店之人肉叉烧包》《伊波拉病毒》《洪兴仔之江湖大风暴》直到《性工作者十日谈》《性工作者2:我不卖身,我卖子宫》《廉政行动2014》,都与社会问题紧密相关,如果让他把故事只落脚在豢养关系上,恐怕非他所愿,但故事拓展到了香港之外,并试图延伸到更惨烈的现实中,两部分的故事都被削弱了。也正是这样,《雏妓》有了一种残缺的魅力,就像片名所示的这个话题,一直以来所获得的残缺的关注。
《性工作者十日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