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模型让全球汞排放“有据可查”

来源 :发明与创新·大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lentc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一种对人体有害的重金属,地球上的汞是如何循环分布的?日前,天津大学地科院副教授孙若愚与哈佛大学、南京大学等团队合作,历时5年,建成了全球第一个动态、全耦合、可拓展的全球汞同位素箱体模型,该模型首次加入了稳定汞同位素多维分馏模块,有助于更加精确地观测记录全球汞排放和循环数据,从而帮助实现降低汞排放。
  全球汞循环模型综合研究汞排放、迁移、转化与沉降,能够从理论上快速反演环境体中汞的历史变化趋势,并预测未来汞排放所产生的环境影响。孙若愚团队在跟踪研究汞排放过程中,创造性地开发出了全球汞同位素箱体模型,它可利用汞同位素的多维分馏信号,从多个角度去交叉模拟并验证全球汞循环过程。该模型研究结果显示,当今广泛采用的全球汞循环速率常数如土壤汞再释放、大气汞干沉降和大气氧化汞光還原可能被严重低估,削减汞排放依然面临严峻挑战。
其他文献
依据湖南省湘潭县各乡镇农村医疗服务资源配置的问卷与访谈结果所得实证数据,提取与设计农村医疗服务短缺判定指标,运用改进潜能模型与基尼系数值测定两种方法,分析湘潭县各
心脏起搏器是治疗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等严重心脏疾病的重要医疗设备。然而,包括心脏起搏器在内的众多植入式医疗电子器件都面临着一个现实问题——由锂电池供能,笨重坚硬,续航能力有限。如今,中科院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研究员李舟、中科院外籍院士王中林及其同事联合研发的一款可植入式自驱动心脏起搏器(SPM),无需电池供能,仅从心脏搏动中就能收集足够的能量,确保心脏起搏器工作。这项突破意味著,许多患者今后不必
医院医技工作以其专业种类多,工作范围广,技术更新快,投入产出多等特点对医院整体水平和技术进步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近几年来,随着高科技成果在医技领域的广泛应用,医技工作
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运用统计指标体系强化医院内部科学管理,为医院管理和决策服务,在现代医院管理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本文通过对我院1999年、2000年住院各科收入总额进
目的探讨基于增强CT影像组学特征建立的条件推理树模型鉴别常见病理亚型肾细胞癌(RCC)的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学检查证实且具有完整CT增强图像的120枚RCC病灶,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