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江门社会经济取得了巨大的发展,综观江门经济发展史,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第二产业的增长,第二产业中又主要依靠工业的发展。本文主要从江门工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现状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
【关键词】 工业企业 创新能力 培养 激发
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增强产业竞争力,是江门争当实践科学发展观排头兵需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在土地、资本等传统生产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呈现递减趋势的形势下,科技创新的重要性明显上升,成为经济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1. 江门大中型工业企业科技创新现状及特点
1.1现状
2011年,江门拥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766家,其中大中型工业企业311家,开展科技活动的有62家,占大中型工业企业的19.94%,大中型工业企业年末从业人员292651人,其中从事科技活动人员8306人,占2.84%;筹集科技活动经费总额12.91亿元,科技活动经费支出13亿元,技术改造经费支出2.01亿元,实现新产品销售收入177.4亿元,企业专利申请185件。江门工业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过程,从而使江门的工业企业具备了一定的竞争能力,并保持了可持续发展的势头。
1.2特点
1.2.1科技创新活动集中在三大行业。江门有科技活动的大中型工业企业主要集中在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在江门市大中型工业企业62家科技活动企业中,这三个行业共有科技活动企业数为23家,占全部科技活动企业数的37.1%。
1.2.2科技活动主要集中在市区。从地域分布看,江门有科技活动的企业主要集中在蓬江、江海、新会三个区。三区有科技活动企业数为46家,占全部科技活动企业数的74.19%。
1.2.3科技经费筹集以企业为主。据资料显示,大中型工业企业科技经费筹集主要以企业自筹资金为主,企业自筹资金占全部筹集资金的80%以上。
1.2.4大中型企业科技示范带动作用明显。我市的一些大中型企业,例如大长江集团有限公司、嘉宝莉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等企业,自企业成立以来就十分重视自主创新,特别是踏入21世纪以来,这些公司建立了完善的创新管理体制,以立足于提升核心竞争力为主,形成了“尊重创新、鼓励创新、勇于创新”的企业文化氛围,逐步形成以企业创新为主的技术创新体系,同时促进经济效益的提高。目前,这些企业已成为我市的行业龙头。
1.2.5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步伐加快,传统产业技术进步提速。2000年,江门市高新技术企业产值为186.94亿元,仅占当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21.5%;至2011年,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已达到1130亿元,已占当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37.65%,11年间提高了16.15个百分点。
2. 存在问题与差距
2.1部分企业创新意识淡薄。很多中小企业没有开展创新活动,而规模越小的企业开展创新活动则越少。他们对自主创新缺乏信心,认为自身条件差,自主创新风险较大,没有积极创造条件组织创新活动,企业科研机构不健全,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企业将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如果不加强核心竞争力的建设,不通过自主创新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企业的发展将难以为继。
2.2科技人才总量偏小。从江门与珠三角其他城市相比,江门的人才总量是最少的。国际经验表明,人才聚集是技术聚集、项目聚集和产业聚集的基础,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决定企业技术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2.3资金投入不足。江门工业企业近5年来科技活动筹集资金增长不多,相比珠三角发达城市,有很大的差距。科技创新离不开资金的投入,有好技术、好产品而没有足够的资金对其进行商品化和产业化,则无法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
2.4企业内部创新激励机制尚未形成。目前企业制度的改革并没有建立起技术创新的激励机制,适应技术创新的经营环境和条件也还没有形成。其主要表现:一是没有建立起对企业经营者的激励机制,使企业经营者缺乏不断创新、承担风险,把企业办强、办大的内驱力。二是对企业科技人才不够重视。许多企业不了解技术进步与企业生存发展的关系,不了解技术进步中人才的价值。在分配上基本没有考虑到劳动的复杂程度和对企业的贡献程度,不能按效率优先的原则拉开差距。尽管多数企业对技术创新有关人员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奖励,但企业内部激励措施不力仍挫伤了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这已成为众多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重大障碍。
2.5知识产权的激励作用未能充分发挥。知识产权是保护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手段,在缺乏知识产权制度的情况下,企业技术创新的溢出效应使创新者不能得到应有的收益补偿,这将抑制企业的创新行为。而知识产权的设立则授予了创新者在一定时期内独占技术创新市场收益的权利,解决了具有公共属性的技术创新成果因“溢出效应”而导致的“搭便车”问题。我国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加大了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效果,但由于知识产权制度在我国建立的时间还不长,全社会的知识产权意识较弱,导致这项政策的激励作用还未充分发挥。
3. 对策与建议
当今世界,国家之间、地区之间和产业之间的竞争,实质上是科技的竞争,科技竞争的核心是自主创新能力的竞争。竞争能力的强弱,关系企业的成败,关系地区的贫富,关系国家的兴衰。追寻江门经济发展的原因,其中有科技创新的推动作用,但主要是靠要素投入和投资拉动形成的。当前要以提高江门大中型工業企业创新能力为核心,坚定不移地实施自主创新战略,全面提升产业竞争力,使江门成为科技创新的示范市。
3.1切实提高对自主创新重要性的认识,加快实施自主创新战略。当前,创新已成为国际竞争、区域竞争的主战场。面对当前区域科技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各级政府必须从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从建设生态文明新区、争当科学发展示范市的战略高度,深刻认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把科技创新作为经济发展的首要推动力量,把提高大中型工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全面提升产业竞争力的中心环节,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加快实施自主创新战略。充分利用本地媒体培育良好的自主创新文化和政策环境,加强舆论宣传引导,大力弘扬自主创新精神,提高市民的科学素质和创新意识。政府和社会要尊重特立独行、标新立异,鼓励自由探索、百家争鸣,扶助自主开发、创新创业,努力营造崇尚创新、勇于突破、鼓励成功、宽容失败的良好氛围。 3.2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相结合的自主创新体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既是市场竞争的主体,也要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建设创新型城市,关键是要强化企业在自主创新中的主体地位,使企业真正成为研究开发的主体、凝聚人才的主体、科技投入的主体、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要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大幅度提高江门市的自主创新能力。要鼓励大中型工业企业建立自己的研究开发机构,鼓励企业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产品。同时要大力培育和发展各类中介服务机构,如资产评估机构、信息服务机构、企业孵化器、技术服务机构等。充分发挥中介机构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将政府、企业、高校、研发机构紧密联系成一个有机整体。
3.3重视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加快提高关键领域的自主创新能力。要围绕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集中力量突破关键领域核心技术。结合江门市实际情况和经济与科技发展战略重点,按照支柱产业优先、关键共性技术优先、实用技术优先的原则,坚持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创新相结合,重点在石化产业、家用电气、电子信息、重型装备制造、交通运输、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制造、软件与集成电路、印刷及办公自动化耗材八大产业,选择主要目标进行重點突破,通过组织推动重大科技专项和重大科技工程,大幅度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国际竞争力。
3.4建立多层次的企业自主创新投融资体系,切实加大对科技创新的资金投入。政府对企业的科技投入和投向对其他渠道对企业的投入具有重要的引导和示范作用。各级政府应该在资金与政策方面加大对企业自主创新活动的投资力度,采取财税优惠等有效措施鼓励社会资本的进入。要切实落实中央和省有关增加科技和产业投入的各项规定,确保地方财政科技投入增长与当地经济和财政收入增长相适应,保持逐年有所增加。要扩大和完善自主创新的金融担保机制,拓展企业自主创新的融资渠道,加大商业性金融机构对科技的投资力度。
3.5加大培养和引进高层次人才力度,加快建设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队伍。自主创新,人才为本。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必须要有更多的具有创新理念的企业家和技术创新人才支撑。要加快实施人才强市战略,根据建设创新型城市的需要制定好创新人才的长远规划,引导优秀人才向优势产业聚集,向人才紧缺的产业领域转移,构建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企业创新型人才队伍。同时要高度重视人才引进,着力引进发达国家和国内的优秀人才,重点加大对高端人才的引进、培育力度,提高引进人才的工作水平。
(作者单位:江门市统计局)
【关键词】 工业企业 创新能力 培养 激发
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增强产业竞争力,是江门争当实践科学发展观排头兵需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在土地、资本等传统生产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呈现递减趋势的形势下,科技创新的重要性明显上升,成为经济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1. 江门大中型工业企业科技创新现状及特点
1.1现状
2011年,江门拥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766家,其中大中型工业企业311家,开展科技活动的有62家,占大中型工业企业的19.94%,大中型工业企业年末从业人员292651人,其中从事科技活动人员8306人,占2.84%;筹集科技活动经费总额12.91亿元,科技活动经费支出13亿元,技术改造经费支出2.01亿元,实现新产品销售收入177.4亿元,企业专利申请185件。江门工业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过程,从而使江门的工业企业具备了一定的竞争能力,并保持了可持续发展的势头。
1.2特点
1.2.1科技创新活动集中在三大行业。江门有科技活动的大中型工业企业主要集中在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在江门市大中型工业企业62家科技活动企业中,这三个行业共有科技活动企业数为23家,占全部科技活动企业数的37.1%。
1.2.2科技活动主要集中在市区。从地域分布看,江门有科技活动的企业主要集中在蓬江、江海、新会三个区。三区有科技活动企业数为46家,占全部科技活动企业数的74.19%。
1.2.3科技经费筹集以企业为主。据资料显示,大中型工业企业科技经费筹集主要以企业自筹资金为主,企业自筹资金占全部筹集资金的80%以上。
1.2.4大中型企业科技示范带动作用明显。我市的一些大中型企业,例如大长江集团有限公司、嘉宝莉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等企业,自企业成立以来就十分重视自主创新,特别是踏入21世纪以来,这些公司建立了完善的创新管理体制,以立足于提升核心竞争力为主,形成了“尊重创新、鼓励创新、勇于创新”的企业文化氛围,逐步形成以企业创新为主的技术创新体系,同时促进经济效益的提高。目前,这些企业已成为我市的行业龙头。
1.2.5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步伐加快,传统产业技术进步提速。2000年,江门市高新技术企业产值为186.94亿元,仅占当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21.5%;至2011年,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已达到1130亿元,已占当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37.65%,11年间提高了16.15个百分点。
2. 存在问题与差距
2.1部分企业创新意识淡薄。很多中小企业没有开展创新活动,而规模越小的企业开展创新活动则越少。他们对自主创新缺乏信心,认为自身条件差,自主创新风险较大,没有积极创造条件组织创新活动,企业科研机构不健全,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企业将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如果不加强核心竞争力的建设,不通过自主创新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企业的发展将难以为继。
2.2科技人才总量偏小。从江门与珠三角其他城市相比,江门的人才总量是最少的。国际经验表明,人才聚集是技术聚集、项目聚集和产业聚集的基础,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决定企业技术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2.3资金投入不足。江门工业企业近5年来科技活动筹集资金增长不多,相比珠三角发达城市,有很大的差距。科技创新离不开资金的投入,有好技术、好产品而没有足够的资金对其进行商品化和产业化,则无法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
2.4企业内部创新激励机制尚未形成。目前企业制度的改革并没有建立起技术创新的激励机制,适应技术创新的经营环境和条件也还没有形成。其主要表现:一是没有建立起对企业经营者的激励机制,使企业经营者缺乏不断创新、承担风险,把企业办强、办大的内驱力。二是对企业科技人才不够重视。许多企业不了解技术进步与企业生存发展的关系,不了解技术进步中人才的价值。在分配上基本没有考虑到劳动的复杂程度和对企业的贡献程度,不能按效率优先的原则拉开差距。尽管多数企业对技术创新有关人员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奖励,但企业内部激励措施不力仍挫伤了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这已成为众多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重大障碍。
2.5知识产权的激励作用未能充分发挥。知识产权是保护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手段,在缺乏知识产权制度的情况下,企业技术创新的溢出效应使创新者不能得到应有的收益补偿,这将抑制企业的创新行为。而知识产权的设立则授予了创新者在一定时期内独占技术创新市场收益的权利,解决了具有公共属性的技术创新成果因“溢出效应”而导致的“搭便车”问题。我国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加大了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效果,但由于知识产权制度在我国建立的时间还不长,全社会的知识产权意识较弱,导致这项政策的激励作用还未充分发挥。
3. 对策与建议
当今世界,国家之间、地区之间和产业之间的竞争,实质上是科技的竞争,科技竞争的核心是自主创新能力的竞争。竞争能力的强弱,关系企业的成败,关系地区的贫富,关系国家的兴衰。追寻江门经济发展的原因,其中有科技创新的推动作用,但主要是靠要素投入和投资拉动形成的。当前要以提高江门大中型工業企业创新能力为核心,坚定不移地实施自主创新战略,全面提升产业竞争力,使江门成为科技创新的示范市。
3.1切实提高对自主创新重要性的认识,加快实施自主创新战略。当前,创新已成为国际竞争、区域竞争的主战场。面对当前区域科技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各级政府必须从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从建设生态文明新区、争当科学发展示范市的战略高度,深刻认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把科技创新作为经济发展的首要推动力量,把提高大中型工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全面提升产业竞争力的中心环节,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加快实施自主创新战略。充分利用本地媒体培育良好的自主创新文化和政策环境,加强舆论宣传引导,大力弘扬自主创新精神,提高市民的科学素质和创新意识。政府和社会要尊重特立独行、标新立异,鼓励自由探索、百家争鸣,扶助自主开发、创新创业,努力营造崇尚创新、勇于突破、鼓励成功、宽容失败的良好氛围。 3.2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相结合的自主创新体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既是市场竞争的主体,也要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建设创新型城市,关键是要强化企业在自主创新中的主体地位,使企业真正成为研究开发的主体、凝聚人才的主体、科技投入的主体、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要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大幅度提高江门市的自主创新能力。要鼓励大中型工业企业建立自己的研究开发机构,鼓励企业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产品。同时要大力培育和发展各类中介服务机构,如资产评估机构、信息服务机构、企业孵化器、技术服务机构等。充分发挥中介机构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将政府、企业、高校、研发机构紧密联系成一个有机整体。
3.3重视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加快提高关键领域的自主创新能力。要围绕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集中力量突破关键领域核心技术。结合江门市实际情况和经济与科技发展战略重点,按照支柱产业优先、关键共性技术优先、实用技术优先的原则,坚持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创新相结合,重点在石化产业、家用电气、电子信息、重型装备制造、交通运输、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制造、软件与集成电路、印刷及办公自动化耗材八大产业,选择主要目标进行重點突破,通过组织推动重大科技专项和重大科技工程,大幅度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国际竞争力。
3.4建立多层次的企业自主创新投融资体系,切实加大对科技创新的资金投入。政府对企业的科技投入和投向对其他渠道对企业的投入具有重要的引导和示范作用。各级政府应该在资金与政策方面加大对企业自主创新活动的投资力度,采取财税优惠等有效措施鼓励社会资本的进入。要切实落实中央和省有关增加科技和产业投入的各项规定,确保地方财政科技投入增长与当地经济和财政收入增长相适应,保持逐年有所增加。要扩大和完善自主创新的金融担保机制,拓展企业自主创新的融资渠道,加大商业性金融机构对科技的投资力度。
3.5加大培养和引进高层次人才力度,加快建设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队伍。自主创新,人才为本。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必须要有更多的具有创新理念的企业家和技术创新人才支撑。要加快实施人才强市战略,根据建设创新型城市的需要制定好创新人才的长远规划,引导优秀人才向优势产业聚集,向人才紧缺的产业领域转移,构建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企业创新型人才队伍。同时要高度重视人才引进,着力引进发达国家和国内的优秀人才,重点加大对高端人才的引进、培育力度,提高引进人才的工作水平。
(作者单位:江门市统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