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日,孩子咳嗽,到名医馆排队抓药。看着老长的队伍,当了一辈子民办教师的父亲突发感慨:“名医累人、庸医害人、明医救人。其实,我们为人师者,何尝不是如此,名师累人、庸师误人、明师育人。经师易得,人师难求。难就难在一个‘明’字啊!”
什么是明师呢?李卫东老师在《做名师,还是明师》中曾经谈到,老师当以“明”为目标,在“明”的过程中,找到无尽的乐趣,享受为师的幸福。对照对我影响最大的几位恩师的言传身教,回忆当了一辈子教师的父母和自己近20年的成长经历,似乎略有所悟:
第一,明师应是明白之师。明白自我,明白学生所需,明白自然之道。只有明白自我,才能知道自己能做什么;只有明白学生所需,才能知道自己该做什么;只有明白自然之道,才能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做。
明,先是内明。一是明白人生的真谛与做人的正道,正身律己。二是明白安身立命的正业,明白教育的本质。前者备,方可以有师德;后者具,方可以育弟子。若无明,再有名,也难明人。
明,还要外明。外明是内明的外照,是自觉,觉他。孟子三乐,之三是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明师应如灯,指引弟子或后学者走向德业兼修、安身立命的通途。
做明白之师,才能明明白白地按照明明白白的教育之道让学生明白明明白白的学问。应老老实实地顺应自我生长的特点,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做最好的自己;应老老实实地顺应学生学习的规律和自然之道,正如《学记》中所说的:禁于未发、合乎时宜、不陵节而施、相观而善。
第二,明师应是明辨之师。明辨之师,首先须有一颗玲珑剔透的纯净、纯静之心,才能感受到学生的需要和学生细微的变化;还需有对学生怀有恒久无私的爱和明辨是非的准绳,才能练就公平公正、明辨是非的慧眼。
明辨之师,当行如日月。效法日月,普照普施。全因天然之性而运作,不为功名利禄驱使。
明辨之师,当动如日月。健如日月之动,不为外物而丧志,不为内惑而移行。恒如日月之动,不因困境而止步,不因宠遇而自封。
第三,明师应是明日之师,为学生的明日奠基。
记得在成为张化万老师弟子的第一天,张化万老师曾经送给我们一个小故事:1985年,牛津大学有350年历史的大会堂的20根巨大橡树横梁朽化,必须更换,可巨木难寻。当校方焦头烂额时,园艺负责人报告,350年前大会堂的设计师有预见性地在校园的东侧种植了一片橡树林,现在每棵都可用作新的横梁。350年后,建筑师的墓园早已荒芜,但是,在350年前,他的高瞻远瞩却让我们每个人肃然起敬!
始终不敢忘却恩师的叮嘱:我们做的是育人的事业,我们的教育科研、我们的所有教育教学行为,一定要用长远的眼光为孩子们的未来奠基,切不可急功近利!
什么是明师呢?李卫东老师在《做名师,还是明师》中曾经谈到,老师当以“明”为目标,在“明”的过程中,找到无尽的乐趣,享受为师的幸福。对照对我影响最大的几位恩师的言传身教,回忆当了一辈子教师的父母和自己近20年的成长经历,似乎略有所悟:
第一,明师应是明白之师。明白自我,明白学生所需,明白自然之道。只有明白自我,才能知道自己能做什么;只有明白学生所需,才能知道自己该做什么;只有明白自然之道,才能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做。
明,先是内明。一是明白人生的真谛与做人的正道,正身律己。二是明白安身立命的正业,明白教育的本质。前者备,方可以有师德;后者具,方可以育弟子。若无明,再有名,也难明人。
明,还要外明。外明是内明的外照,是自觉,觉他。孟子三乐,之三是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明师应如灯,指引弟子或后学者走向德业兼修、安身立命的通途。
做明白之师,才能明明白白地按照明明白白的教育之道让学生明白明明白白的学问。应老老实实地顺应自我生长的特点,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做最好的自己;应老老实实地顺应学生学习的规律和自然之道,正如《学记》中所说的:禁于未发、合乎时宜、不陵节而施、相观而善。
第二,明师应是明辨之师。明辨之师,首先须有一颗玲珑剔透的纯净、纯静之心,才能感受到学生的需要和学生细微的变化;还需有对学生怀有恒久无私的爱和明辨是非的准绳,才能练就公平公正、明辨是非的慧眼。
明辨之师,当行如日月。效法日月,普照普施。全因天然之性而运作,不为功名利禄驱使。
明辨之师,当动如日月。健如日月之动,不为外物而丧志,不为内惑而移行。恒如日月之动,不因困境而止步,不因宠遇而自封。
第三,明师应是明日之师,为学生的明日奠基。
记得在成为张化万老师弟子的第一天,张化万老师曾经送给我们一个小故事:1985年,牛津大学有350年历史的大会堂的20根巨大橡树横梁朽化,必须更换,可巨木难寻。当校方焦头烂额时,园艺负责人报告,350年前大会堂的设计师有预见性地在校园的东侧种植了一片橡树林,现在每棵都可用作新的横梁。350年后,建筑师的墓园早已荒芜,但是,在350年前,他的高瞻远瞩却让我们每个人肃然起敬!
始终不敢忘却恩师的叮嘱:我们做的是育人的事业,我们的教育科研、我们的所有教育教学行为,一定要用长远的眼光为孩子们的未来奠基,切不可急功近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