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研究对颅内动脉瘤(IAN)采取CT血管造影(CTA)、MR血管造影(MRA)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8月—2020年8月本院收治的86例疑似IAN患者,所有患者均给予CTA、MRA检查,同时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对比三种检测结果。结果:86例疑似IAN患者经DSA证实,确诊率为87.21%;CTA诊断灵敏度、符合率、特异度均显著高于MRA(P<0.05);3种检测方式在瘤体直径、瘤颈宽度测量结果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IAN患者给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对颅内动脉瘤(IAN)采取CT血管造影(CTA)、MR血管造影(MRA)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8月—2020年8月本院收治的86例疑似IAN患者,所有患者均给予CTA、MRA检查,同时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对比三种检测结果。结果:86例疑似IAN患者经DSA证实,确诊率为87.21%;CTA诊断灵敏度、符合率、特异度均显著高于MRA(P<0.05);3种检测方式在瘤体直径、瘤颈宽度测量结果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IAN患者给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快闪伪像在诊断泌尿系统结石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4月—2021年4月收治的泌尿系统结石患者20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二维超声检查和彩色多普勒快闪伪像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法诊断泌尿系统结石的效果。结果:彩色多普勒快闪伪像检查对膀胱结石、肾结石及输尿管结石的检出率高于二维超声检查(P<0.05),对输尿管中段结石的检出率显著高于二维超声(P<0.05),对结石直径≤5 mm的检出率显著高于二维超声(P<0.05);两种检查方法对输尿管上段及下段结石的检出
目的:探讨MSCT以及三维重建技术在乳腺肿块诊断以及术前评估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月我院46例资料完备的乳腺肿块患者进行试验,所有患者均先实施CT平扫,然后再予以多层螺旋CT扫描联合三维重建技术进行干预。结合不同扫描状况下,患者的病灶形态、大小等状况来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46例患者乳腺肿块患者在经过病理检查后,确定有良性30例、恶性16例。其中,良性肿块患者在经过平扫和增强扫描后,其所检出的CT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恶性肿块患者在经过增强扫描后CT值相
目的:探讨在进行脑出血早期诊断以及病因判断期间血管CTA成像技术应用可行性。方法:选取2019年7月—2020年6月无锡市人民医院收治的50例脑出血患者进行诊断研究;针对所有患者于临床合理应用血管CTA成像技术完成对应检查。就其诊断结果,通过病理检查完成判定,以说明CTA成像技术应用可行性。结果:所有脑出血患者完成病理检查后,脑动脉瘤患者33例;所有患者完成血管CTA成像检查后,脑动脉瘤患者32例,烟雾病患者3例,动静脉畸形患者12例,静脉行血管畸形患者2例,原因不明患者1例;在脑动脉瘤检出率方面,C T
目的:比较16层螺旋CT三维重建与DR平片诊断外伤性肋骨骨折的效果。方法:纳入80例2019年1月—2020年12月于我院门诊就诊的疑似外伤性肋骨骨折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16层螺旋CT三维重建、DR平片检查,以手术结果作为金标准,比较16层螺旋CT三维重建、DR平片对肋骨骨折诊断准确率、特异度、灵敏度,并对比两种检查骨折发生情况、合并症检出情况。结果:16层CT三维重建诊断肋骨骨折的诊断准确率、灵敏度、单发肋骨骨折、多发肋骨骨折检出率及1~3、11~12肋骨骨折检出率、合并症检出率均高于D
目的:探讨螺旋CT低剂量扫描技术在副鼻窦冠状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0月—2020年10月240例副鼻窦冠状位扫描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B、C、D四组(每组60例),对副鼻窦横断位进行CT扫描,保持其他参数不变,四组采用不同的管照电流:A组采用280 mAs常规剂量,B、C和D三组分别采用240 mAs、200 mAs和150 mAs低剂量。记录并比较四组扫描的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LP)的数据以及图像质量。并由5名高年资影像医师和耳鼻喉医师对CT图
目的:探讨计算机断层扫描用的血管造影术(CTA)在外伤性盆腔动脉假性动脉瘤及夹层动脉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医学影像科2020年3月—2021年3月收治的98例外伤性盆腔动脉瘤假性动脉瘤及夹层动脉瘤诊断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假性动脉瘤患者95例,夹层动脉瘤患者3例,观察患者CTA诊断结果、图像质量、CT值、噪声、SNR及RCA数值。结果:研究证实,98例患者CTA诊断过程中,有95例假性动脉瘤患者,其表现为臀下动脉假性动脉瘤55例,臀上动脉假性动脉瘤20例,髂外动脉假性动脉瘤20例,
目的:探讨宝石能谱CT成像技术在显示肝硬化门静脉高压侧支循环中的实施意义。方法:选取本院2019年4月—2020年6月收治的94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常规CT组47例(行常规螺旋CT扫描),能谱CT组47例[行宝石能谱CT成像(CSI)扫描]。均采用非离子型对比剂碘海醇(350 mgI/mL),剂量80~90 mL,注射流速约4 mL/s。以胃镜检查作为金标准对比两种扫描技术对门静脉高压侧支循环中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显示效果。结果:胃镜检出食管胃底静脉曲张42例,非食管胃底静脉
目的:分析心电门控支气管动脉CT血管成像在肺结核咯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1月—12月收治的肺结核咯血患者116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8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支气管动脉C T血管成像检查,观察组患者使用心电门控支气管动脉C T血管成像检查。比较两组患者诊断的支气管动脉清晰评分和图像信噪比、对比噪声比。结果:观察组诊断支气管纵隔段和肺门段清晰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图像信噪比、对比噪声比高,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电
目的:探讨超微血管成像(superb microvasular imaging, SMI)与超声造影(ultrasonic contrast)评价颈动脉斑块内新生血管的对比价值。方法:选取本院于2017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经常规二维超声、彩色多普勒超声确诊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atherosclerotic plaque)患者总计60例,应用超微血管成像对斑块内新生血管探查分级,而后行超声造影检查,分析两种检查形式记录颈动脉斑块内的新生血管阳性率及位置区间,以及两种方式诊断斑块内新生血管的相同性。结
随着常州城市公共交通体系进入多元化发展新阶段,轨道交通主干的基本建成、共享单车网络的全面覆盖,加之各类打车平台的完善优化,为市民出行带来了更多的可选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