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世宁绘画艺术风格初探

来源 :书画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lubsh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郎世宁;宫廷画师;东西方文化
  一位西洋画家在中国官至三品,侍候过清朝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皇帝,深得三朝皇帝的赏识且大为重用,他就是有着传奇人生、在中国宫廷度过了半个世纪的意大利画家郎世宁[1]。他特殊的身份—宫廷画师,使得其绘画作品不易流入民间,画作亦得益于此而留存后世,目前多为国内外著名博物馆收藏。
  一、生平背景
  据记载,郎世宁于1688年7月19日出生在世界艺术之都、文艺复兴的重镇—意大利米兰。他年幼时就表现出对绘画极大的兴趣,在当地著名的绘画工作室接受的严格的基础训练,为他日后成为画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9岁时,郎世宁正式加入了基督教会,与此同时开始了画师的生涯,为一些教堂绘制圣像。在意大利工作期间,他偶然结识了一位从中国回来的传教士,听闻传教士描述了万里之遥的神秘东方国度,使他萌生向往,去遥远中国传教的梦想让郎世宁就此改变了一生[2]。
  27岁的画师郎世宁以推行教义的身份,与传教士友人结伴远渡重洋,终于抵达了向往已久的中国澳门(当时被葡萄牙占领),当康熙得知外国传教士中有一位出色的西洋画家,于是诏令其进京入宫。但是此后不久,康熙就下令全国禁教,身处宫廷中的郎世宁依旧不忘以前的同道友人,微妙地利用自己的地位身份,以及皇帝的恩宠赏识,曾多次请求皇帝赦免了原本要被处死的一些传教士。郎世宁在这座神秘的紫禁城中,本本分分地從事御用画师的工作,谨慎地度过了自己的后半生。
  二、绘画特点
  早期接受过西方绘画系统教育的郎世宁,进宫之后,为了确立自己在宫廷画师中的地位,更是借阅了大量的古籍资料,潜心学习东方文化,了解中国历史和赏析中国传统绘画作品。郎世宁通过钻研传统中国画线条和人物造型,描摹众多传统优秀的作品,在东方传统文化的影响下,表现手法和绘画方式有了飞跃性的突破。他不断探索、研习中国画的绘画技巧,扬长避短,巧妙取舍。他善于引入西方绘画的基本技能,将西方绘画的透视学、解剖学等植入中国画中,注意立体效果,重视结构的准确性和写实的合理性。作品既讲究散点透视、以线造型,又讲究具象写实、明暗关系,微妙地把西方绘画中透视和明暗关系藏在谋篇布局中,很好地融合了中西绘画的技法,与中国传统的审美相结合。绘画内容反映的不仅是蕴含华夏民族文化精髓的风情,而且开创了中西融合的中国画新画风。正是因为郎世宁的宫廷绘画选择了中西融合的折中路线与迎合中国皇帝审美取向的题材,且把握得恰到好处,郎世宁在中国美术史上才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郎世宁为东西方文化艺术的交流做出了积极贡献。他创作的题材众多,作品中呈现了宫廷绘画前所未有的独特风格,更是极大地影响了中国清朝中晚期及之后的传统绘画,被誉为“西洋画师第一人”。
  画家在描绘自然物象时,常常赋予所绘对象某种特定的情感和特殊的象征意义。在郎世宁的作品中,马是才华卓越、豪迈赤诚的象征,《百骏图》是他的代表作之一,创作于1728年,绢本设色,尺寸为高94.5cm,宽776.2cm,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画面是全景式,近景描绘的是辽阔的平原,草木葳蕤,从旷野生长的古树虬枝中可以读出了历经岁月沧桑的顽强生命力,宽广的河流穿过平原,绕过山丘,渐渐消逝于远方,宁静而幽远。构图布局上,郎世宁学习和借鉴了中国传统绘画的散点透视,在选题、材质和创作方面汲取众家之长,在中国传统绘画技法中加入西洋绘法,通过明暗变化和色彩变化来渲染近实远虚、近大远小的空间景深和物象逼真的感觉,层次分明。整幅画作以黄色调为主,暗示为皇家所作,富有祥和之气。这种色彩在中国的传统意象中亦有“丰收”之意。画面中生活气息浓厚,前景中右边的树林处,牧马人支起了帐篷,队伍是休整状态。平原上的马匹追逐嬉戏,依偎缠绵,休憩的骏马体态壮硕,皮毛光亮,颜色各异,三五成群,或卧或立或奔。画面中偶见几匹瘦骨伶仃的老马,和撒欢可爱的马驹、体格健美的骏马形成鲜明的对比。画作所表现的物体具有比较强烈的质感,生动写实,结构精准,神态逼真,在描绘人物马匹、花鸟植物、山石流水时,大多是中西画法融合,特点兼而有之,造型生动、敷色细腻、质感丰富、笔触精致。左边蹚水过河的马在牧马人的牵引下顺利通过且伫立回望,紧随其后的马群悠然自得地渡河。画面右侧的中景土丘后面,在赶马人的扬鞭围堵下,一群向左疾驰的骏马,与左侧的过河队伍遥相呼应,营造了生动有趣的场景和氛围。远景的群山运用明暗变化的表现技法,画出了山石阴阳向背的厚重和立体感。整幅作品浸透着祥和盛世之意境,既具有凝练的欧洲艺术语言,又蕴含着中国传统绘画的理念,形成了郎世宁自己独特的写实绘画风格。
  郎世宁在绘画创作时融会了中西方绘画的理念。有着深厚写实功底的郎世宁,在进行中国画创作时,构图虽借鉴了传统的中国画布局,但根深蒂固的西方母体思维语言总是有意无意地呈现在创作中。西画的透视、色彩等技巧的自然流露,与酣畅淋漓的线条、手法娴熟的层层晕染相得益彰,明暗层次清晰。细腻的笔触把物体的形态和神态描绘得栩栩如生,尤为灵动逼真、饱满丰富,表现出强烈的质感。色彩艳丽,精工细绘,具象写实。绘画作品呈现出与传统中国画不同的精神面貌,有别于传统中国画绚丽、鲜明和浓重的独特风格。这种技法对后来中国画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
  郎世宁的画风在宫廷画师中独树一帜,他严谨扎实的写实功底得益于幼年时期的绘画学习,画作整体散发着浓郁的欧洲情调和西方绘画风格。郎世宁在清代宫廷期间创作的油画作品采用了折中主义,潜移默化地将早期在意大利学到的绘画技巧、审美风格与学到的中国传统艺术的绘画语言相融会,糅合了中西方的艺术精华,依据中国人的审美习惯,以西方的绘画技法为主,在构思上进行了借鉴和调整。西方的肖像画,通常将主体人物放在侧光的环境中,通过光影色调的变化来刻画主体人物的面部,人脸便会出现明显的受光面和阴暗面。但这在当时是中国人最忌讳的“阴阳脸”,也是绝对不能接受的。郎世宁创作的“御容”肖像画汲取了中国画家在处理人像面部时的方法,不受光线照射下的变化影响,脸部皆为常态下均匀受光,避免侧面光,同时在人物脸部的体积转折、过渡连接处,稍稍着重刻画。这样就使得五官更清晰、立体,又巧妙地逢迎了皇帝的审美爱好。在那个没有照相机、没有影像的年代,郎世宁则是一位中外交流史的见证者和记录者。他不仅在艺术造诣上显示出极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而且用手中的画笔和精湛的画技记录了很多珍贵史实。
  铜版画是欧洲版画的一个品种,中国最早的铜版画作品是郎世宁和几名传教士画师等人奉命起稿创作的《乾隆平定准部回部战图》(又称《乾隆平定西域得胜图》)组画,共16幅,每幅高55.4cm,宽90.8cm,是一组表现以正义之军的清兵平定西北战事及始末的纪实性版画。采用全景式的构图,反映的是重要战役和战争场景的纪实画,描绘的人物惟妙惟肖,视觉效果逼真,场面气势恢宏。在艺术欣赏性的背后,纪实画清晰地记录和展现了历史事件,是一种政治权力的表述。因为乾隆皇帝特殊的政治用意,加上当时的法国是欧洲的文化中心,所以这套图稿被送往法国,由著名铜版画雕刻家先雕刻出铜版,后期印制成铜版画再运回中国的。这套铜版画制作精致细腻,有着浓郁的西洋格调。后来清朝宫廷的画师根据郎世宁传授的铜版画技法,仿照《乾隆平定准部回部战图》绘制了一系列表现征战场面、弘扬军威国力的铜版画。
  三、后记
  对艺术品的鉴赏总是见仁见智。郎世宁的作品在历史上一直存在着争议,如果去评价郎世宁的艺术成就,单单从作品艺术性或美术史的角度似乎就有些片面狭隘了,甚至忽视了其更为重要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但不可否认的是,郎世宁的绘画艺术风格影响深远,他的艺术探索给后世带来审美的转变和绘画创新的启发。
其他文献
通过了解《源延伯墓志》刻立的时代背景等因素,并从《源延伯墓志》的笔法、结构等角度入手,对其书法风格进行研究,能够帮助我们学习其中的结字方法和对章法的处理,对我们理解
书画艺术元素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符号,意蕴深厚,风格独特。文创产品作为我国现代文化艺术消费的重要载体,承载着书画艺术与文化创意设计的现代化表达。新安画派、文房四宝是安
王祥府Wang Xiangfu王祥府,1995年出生于河北省邢台市广宗县。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师承著名书法家张光辉先生,篆刻问业于刘永清老师。作品曾入展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的全国第
腐蚀损害经常危及着海上设施与设备的安全及正常运行,本文对某石油平台设施的腐蚀状况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传统文化;画种;形式语言;中西合璧  一、弱化画种的界限  19到20世纪,由于西方文化的渗透,在对中西文化艺术的对比中,中国文化界人士对传统艺术进行重估与批判性的思考,开始了传统绘画与西洋绘画孰是孰非的争论,不同立场的人士表达了各自对中西艺术的看法。传统的保守派认为中国艺术成绩斐然,是可保存与发扬的国粹,认为“国粹宜保存”,坚决地反对输入西洋画法;提出“改良”“改革”“革命”等口号的改革
中国画的创新要师古人,师自然,还要反映时代脉搏,承前启后。具体可以从题材延伸开拓,也可以从用笔、用墨、色彩和构成等方面突破。
西方绘画从模仿现实到提出“有意味的形式”,揭开了现代绘画的帷幕。而东方绘画,特别是中国绘画早就游走在形式和趣味之间,形成了丰富的绘画理论。直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东西
关键词:李公麟;《五马图》;线造型;线形;线条组织关系  中国古典绘画艺术在线条运用以及线条审美上有一套相当成熟的规则,对传统美术作品技法的研习,能促进我们对艺术大家的绘画形式语言特点的了解。本文以北宋李公麟《五马图》为例,以线条作为切入点,通过对作品细节的研读,对其线造型特点进行赏析。  唐宋时期是中国人物画发展的鼎盛时期,北宋李公麟是人物画艺术大家中的佼佼者。他的《五马图》被鉴定为真迹,历来有
针对油田注水开发中不同注水水源对管线、泵等钢材质部位的腐蚀,在实验室通过平均腐蚀率测定试验,对不同水源中的溶解氧浓度、pH值、硫化氢含量和盐的矿化度等因素对钢材的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