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交通应急演练研究与应用

来源 :交通科技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nsheng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次演练旨在检验应急救援机制及应急救援工作人员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提高事故防范和应急处置能力的重要举措,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法》,是加强和做好安全生产事故抢险救援工作的需要,对检验应急救援队伍的快速反应能力,提高救援队伍处置事故的能力和从业人员对事故危险性的认识和处置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应急演练;防汛;预案
  1 应急演练目的
   通过开展综合应急演练,发现并修改应急预案和执行程序中的缺陷和不足,提高应急预案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应对防坍塌、防汛所需的应急队伍、物资、设备、技术等方面的准备情况,发现不足及时予以调整补充,做好应急准备工作;提高应急响应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能力,确保发生事故时应急救援工作响应及时、有效应对,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社会影响;进一步加强相关部门和人员对应急职责的理解,理顺工作关系,完善应急机制;普及防坍塌、防汛应急知识,提高全员安全意识和应急逃生、自救互救能力。通过开展综合应急演练,加强相邻标段在应对突发事件时人员、物资、设备等协调互助能力。
  2 工程背景
   A车站明挖基坑长340 m,宽60 m,基坑支护采用维护桩+锚索支护体系,基坑已开挖深度6 m。基坑北侧是萧太后河分洪渠,河床宽度15 m,常年河水深度1 m,水面距河堤顶3 m,基坑边缘距河道边缘距离为10 m。由于持续大雨,降水量达到70 mm,基坑北侧土质松软,由于大雨长时间浸泡及冲刷,基坑一道腰梁处出现明显渗漏水,并伴有泥砂流出,监测数据反馈围护桩水平位移值达到29 mm(达橙色预警状态),桩间土体被水流持续冲刷剥离,情况危急,基坑渗水部位涌砂量明显变大。监测数据反馈,桩顶位移逐步增大,且地面出现较大裂缝,事态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当日下午桩顶位置开始大面积塌陷,坍方长度约5 m, 宽约2 m,高约3 m范围内约20 m3土方从桩间滑入基坑,且第一道钢腰梁出现明显变形,导致锚索呈松动状态,应力消失;随着桩间土体被水流持续冲刷剥离,基坑北侧距萧太后河河道从10 m缩短为8 m,且河道水位在持续上涨,河堤有溃决的危险,情况十分危急。
  3 演练内容和效果
   (1)施工单位专职安全员发现险情后立即吹响紧急疏散哨,组织人员撤离。通过演练,检验了吹响紧急疏散哨组织人员疏散的高效性、快速性。
   (2)险情发生后从安全员开始逐级上报:安全员报告生产副经理;生产副经理報告项目经理、驻地监理;项目经理报告业主、施工单位指挥部、驻地监理报告了总监办;业主向各委办局报告等。通过演练,检验了各级单位(岗位)对事故上报的程序和时效。
   (3)基坑与河道位置关系、险情发生位置情况、险情扩大情况、抢险方案完成情况等通过BIM模拟技术展示出来,使抢险指挥人员及专家组成员能准确直观了解险情情况、险情特点,为快速准确制定抢险方案提供条件。通过演练,检验了BIM模拟技术在应急抢险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4)基坑塌方的应急处置:险情发生后采取的应急处置以堵、截、排的方式,既对塌方顶部上方堆砌砂袋围堰,截断地表水和水沟内水,防止其继续窜入基坑内,待稳定后再对坑内积水进行抽排。抢险过程中对险情部位及周边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反馈监测情况。通过演练,检验了应对基坑塌方时的反应能力、应对能力,人员、物资、设备筹备及调配能力等。
   (5)险情部位河堤加固的应急处置:险情扩大后,启动A级应急预案,根据技术保障组制定的抢险方案,在基坑与河道间施作双排小导管双液注浆进行河堤加固,并在河堤边缘堆码砂袋,防止河水漫入基坑。通过演练,检验了在险情发生变化时各单位紧密配合,快速、高效的制定出对险情有针对性作用的技术措施。
   (6)在抢险过程中出现人员、物资、设备不足时,后勤保障组从临标借调20名抢险人员、500个编织袋和40根小导管。通过演练,检验了A级预案中人员、物资、设备等调配能力。
   (7)险情发生后,信息发布组及时撰写简报对外发布,设置接待媒体工作人员的工作室,将险情信息正确的传达给媒体工作人员。通过演练,检验了信息发布的准确定、及时性,并模拟在险情过程中接待媒体工作人员,共享实时信息。
  4 结论
   通过本次演练,从险情初期启动施工单位应急预案,到险情扩大后启动A级应急预案,通过对各级应急预案执行,使现场险情得到了有效控制,保障了人员安全,避免次生灾害发生。通过演练,证明各级应急预案具有一定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对现场事态能进行有效控制。
   对于抢险过程中的薄弱环节要加以重视,如演练中采取的技术措施中,基坑坍塌部位侧壁应进行回填反压,从而对应对基坑侧壁位移变大。在防汛期间将抽水泵、防汛沙袋等物资、设备分布在施工现场各重点防汛部位,从应急物资室进行调配。提前准备好应急抢险用电,确保抢险过程中各项工作能够顺利开展。在今后应对突发事故制定方案时应进行更加的讨论和分析,增强抢险方案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参考文献:
  [1]胡小敏,贺园园.城市轨道交通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研究[J].时代金融,2018(11):267+274.
  [2]赵振江,祝蕾,张宁,等.基于信息流的城市轨道交通应急管理研究[J].都市快轨交通,2017,30(6):104-109.
其他文献
摘 要:当代城市交通建设问题关系到一个城市的经济发展,本文就轨道交通建设的重要性以及轨道交通施工的明挖法工程技术分析、暗挖法工程技术分析、盾构法工程技术分析以及施工管理措施等多个方面分析如何建构完备的城市轨道的交通施工技术。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施工技术;管理措施  0 引言  我国城市现代化建设进程进入到一个十分关键的时期。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是城市建设的基础,以目前我国城市交通的发展进度,
期刊
摘 要:当前,我国公路网络基本完善,新建公路技术日益成熟,沥青路面以其行车舒适、噪音小、养护方便等优点在我国高等级公路施工中得到了廣泛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成绩。然而,在公路建设规模持续扩大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问题。以往多采用填埋法处理沥青废弃料,但这种处理方式,不仅会造成资源浪费,甚至还会污染环境,加大沥青路面维修成本。为此,再生施工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克服以上弊端,除此之外,
期刊
摘 要:东宝河新安特大桥是国内首创的“波形钢腹板+底板平板钢”结构的新型PC组合梁桥,本文主要提供了波形钢腹板制作、安装及跨中钢底板安装工艺、波形钢腹板大跨度桥梁线形控制及合龙段施工,为后续波形钢腹板桥梁设计提供依据,为波形钢腹板PC连续箱梁桥的施工提供了借鉴。  关键词:波形钢腹板PC连续箱梁;波形钢腹板安装;体外索施工;线形;监控  1 工程概况  东宝河新安大桥为跨市界道路桥梁工程,连接深圳
期刊
摘 要:本文针对公路施工中沥青路面的施工技术,采用理论结合实践的方法,先分析了沥青路面的优势,接着探讨了沥青路面施工技术在公路施工中的应用要点,最后提出具体的应用效果。分析结果表明,在公路施工中,注重沥青路面施工技术的应用,严格把控每道工序,可大幅度提升公路施工的质量,延长使用寿命。基于此,开展公路施工中沥青路面的施工技术的分析研究就显得尤为必要。  关键词:公路施工;沥青路面;摊铺;碾压  0
期刊
摘 要: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高层建筑工程也开展了新一轮的施工建设工作。高层建筑工程相比于一般的建筑工程如言,無论是在施工建设技术这一方面而言,亦或者是在施工现场平面布置的技术这一方面而言,都需要相关的施工建设企业或者是施工建设团队重点关注施工建设技术的改进与创新的问题。然而笔者经过大量的研究与调查之后发现,现如今的确有一部分高层建筑工程并没有开展科学合理的现场平面布置工作。高层
期刊
摘 要:地震由于其难预测性及较为严重的破坏性是保证桥梁结构的安全性的重要考量之一,同时确立合理严谨的抗震措施对于减轻地震及其次生灾害具有现实的意义。本文通过对我国公路桥梁地震破坏特点的总结,结合新版抗震规范提出公路桥梁抗震措施,以期为公路桥梁抗震设计与施工提供借鉴参考。  关键词:抗震设计规范;地震破坏特点;抗震措施  0 引言  我国主要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和欧亚地震带,大陆板块经年累月受四周板块
期刊
摘 要:为提升湿热地区重载交通高速公路长陡坡路段的抗车辙、抗水损害等性能,依托梅平高速开展直投式高模量改性沥青混合料路面试验段施工工艺研究,以及试验检测数据的验证和收集,并总结分析RK300高模量直投改性技术在沥青混凝土路面领域的应用情况。结果表明,RK300改性沥青混凝土有利于降低重载高温多雨条件下沥青路面车辙、坑槽等病害,有效延长沥青路面使用寿命,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关键词:高模量改性
期刊
摘 要:公路工程项目施工建设过程中的现场管理,关系着整个工程项目施工建设效益,实践中应当加强重视,结合工况特点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施工现场全面管控。本文先对现阶段公路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工作现状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从施工技术、安全、质量以及进度和成本等多个方面分别阐述现场管理要点。  关键词:公路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策略探究  0 引言  本文对施工现场的管理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并且对于工程管理的
期刊
摘 要:建筑工程的内部建筑中安排的水管之类的管道十分复杂,由于人们用水频繁,因此,会经常发生一些漏水情况,还会造成漏电的情况,对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严重的伤害。因此,建筑单位要针对这些情况,搞好对应的研究细节,促进建筑单位的发展。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防渗漏施工技术;运用;探究  1 防渗漏技术概述   在建筑工程的建设过程中,建筑不同所部分使用的材料以及所使用的技术也不同。在施工准备阶段必
期刊
摘 要:为了提高隧道出入口路段的安全性,得到隧道出入口路段的车辆运行特性,对隧道出入口的车辆进行轨迹分析和换道分析,在重庆主城区选择了3条高速公路隧道和3条快速路隧道,利用无人机航拍,采集了快速路隧道和高速公路隧道出入口的轨迹偏移值,并记录了车辆的换道特性。结果表明:隧道出口段的偏移值比隧道入口段的偏移值更集中;在出、入洞口处断面的轨迹偏移值范围均为-50 cm~50 cm,隧道外的轨迹偏移值范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