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依托“1+X”证书制度对中职工业机器人专业课程进行创新建设,能够使课程对学生的培养真正指向工业机器人职业方向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所提出的人才标准,将教学与职业实践进行密切联系,以此推动教育模式改革,将中职课堂打造成为培养素质型专业人才的温床。在中职教育实践中,教师应该结合专业课程教学逻辑深入分析“1+X”证书制度落实在课程中的必要性,并以此为基点构建“书-证-赛”结构的课程建设策略体系,推动课程以递进形式完成整体创新。
关键词:“1+X”证书制度;中职工业机器人;建设策略
随着国家最新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教学标准的发布,工业机器人方向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标准也得到了更新与完善,中职阶段的工业机器人课程随之迎来了改革的新机遇。在这一阶段中,教育工作者对工业机器人方向证书的具体考核内容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将其与中职阶段的专业教学模式相结合,构建了“1+X”证书制度作为推动课堂创新的指导理念,对课程进行了新一轮的创新。通过这种方式,學生能够真正通过课堂学习形成符合职业等级证书标准的专业素养,并以技能素养为驱动促使学生积极投身于未来的职业岗位中去,切实成为优秀的实践型人才。
一、以书为首,重构专业课程体系
“1+X”证书制度是基于工业机器人方向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标准形成的教学理念,它要求教学始终以证书标准为核心,为专业教学模式的优化提供更为具体的方向。为此,教师应该首先结合证书考核范围对专业课程进行创新,以优化教材等教学理论载体的方式重构专业课程体系,使以“书”为导向的技能理论教学能够始终满足职业实践需求,为学生职业技能发展过程中的考核与应用奠定重要的理论基础。
现阶段中职工业机器人专业体系中的课程主要有“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拓展课程”三个分支,课程体系呈现出线性的递进关系。在“1+X”证书制度之下,为了使技能理论教学更好地服务于职业等级证书提出的考核标准,教师应该结合证书的具体标准重新构建课程教学结构,突破现有的线性整合模式,使课程体系呈现出模块化的特征。在这一模式下,多种课程将在模块化结构下共同作用于学生对特定技能的掌握实践,使学生能够在对多个课程的整合中提高专项技能素养
真正满足特定的职业等级证书考核需求。通过“1+X”证书制度下对课程理论教育体系进行的模块化创新,课程内容将呈现出更具综合性的特点,并且通过教师对课程集群中内部联系关系的利用,学生对技能理论的掌握更具针对性,以此使学生凭借综合知识体系更快速地融入到未来的职业实践中去,最终实现实践效率的提高。
二、以证导练,创新复合实训模式
实训教学是中职工业机器人专业教育中重要的教学环节,只有通过组织学生在实训过程中将技能理论转化为实际操作,并运用技能解决一系列问题,才能使学生进一步深化对专业技能的理解,并使其积累起充足的实践经验,为后续学生的职业实践打下一定基础。
例如在工业机器人系统模块的专业实训活动组织过程中,教师即可在证书对系统设计的具体标准下,创设复合项目,引导学生开展综合实训活动。在“1+X”证书制度下创新的实训教学不再仅仅局限于单一专业技能的应用,而是更注重引导学生按照真实的实践流程整合以往所学习的工业机器人系统相关课程,使学生能够在系统程序开发、调试与维护、系统优化及维护等技能的综合应用模式下切实完成项目实训实践。证书制度的确立使教师在实训项目的设计过程中更加注重项目与证书标准的结合,以此使实训更加贴近真实职业实践过程中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积累起更直接的实训经验,最大化地提升学生的技能素养,为学生未来身处企业中的实践打下重要基础。
三、以赛育人,积累证书考核经验
在“1+X”证书制度下,教师还应该充分结合具体等级证书考核形式组织教育活动,使学生在证书考核模式下进行融合化实训的同时,充分熟悉职业等级证书考核的流程,为学生未来考核过程中的稳定发挥创造条件。
通过这种方式,中职阶段的工业机器人专业课程将形成以赛育人的激励型教学模式,一方面激励学生以良性竞争心理更积极的参与到技能理论的巩固学习以及应用实训中不断提高个人的技能素养,另一方面则在要求更为严格实训考核标准竞赛中以失分项精准的查找个人技能体系中存在的漏洞,进而在后续展开更有针对性的学习,最终切实在竞赛模式下实现个人技能素养的不断提高,为后续职业证书考核实践参与积累经验。
在智能制造行业高速发展的今天对中职工业机器人教育进行“1+X”证书制度的创新,能够使课程始终指向工业机器人方向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所提出的具体考核标准,以此使专业教学与职业实践进行更精准的对接,有效推动学生专业技能的发展,达成向职业岗位输出专业人才的教育目标。
参考文献:
[1]卢佳佳,毛芳芳.1+X证书背景下工业机器人课程设计及改革探索[J].信息系统工程,2021(03):172-174.
[2]郭萍.1+X证书制度下职业院校工业机器人专业课证融通路径[J].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36(01):11-14.
关键词:“1+X”证书制度;中职工业机器人;建设策略
随着国家最新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教学标准的发布,工业机器人方向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标准也得到了更新与完善,中职阶段的工业机器人课程随之迎来了改革的新机遇。在这一阶段中,教育工作者对工业机器人方向证书的具体考核内容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将其与中职阶段的专业教学模式相结合,构建了“1+X”证书制度作为推动课堂创新的指导理念,对课程进行了新一轮的创新。通过这种方式,學生能够真正通过课堂学习形成符合职业等级证书标准的专业素养,并以技能素养为驱动促使学生积极投身于未来的职业岗位中去,切实成为优秀的实践型人才。
一、以书为首,重构专业课程体系
“1+X”证书制度是基于工业机器人方向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标准形成的教学理念,它要求教学始终以证书标准为核心,为专业教学模式的优化提供更为具体的方向。为此,教师应该首先结合证书考核范围对专业课程进行创新,以优化教材等教学理论载体的方式重构专业课程体系,使以“书”为导向的技能理论教学能够始终满足职业实践需求,为学生职业技能发展过程中的考核与应用奠定重要的理论基础。
现阶段中职工业机器人专业体系中的课程主要有“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拓展课程”三个分支,课程体系呈现出线性的递进关系。在“1+X”证书制度之下,为了使技能理论教学更好地服务于职业等级证书提出的考核标准,教师应该结合证书的具体标准重新构建课程教学结构,突破现有的线性整合模式,使课程体系呈现出模块化的特征。在这一模式下,多种课程将在模块化结构下共同作用于学生对特定技能的掌握实践,使学生能够在对多个课程的整合中提高专项技能素养
真正满足特定的职业等级证书考核需求。通过“1+X”证书制度下对课程理论教育体系进行的模块化创新,课程内容将呈现出更具综合性的特点,并且通过教师对课程集群中内部联系关系的利用,学生对技能理论的掌握更具针对性,以此使学生凭借综合知识体系更快速地融入到未来的职业实践中去,最终实现实践效率的提高。
二、以证导练,创新复合实训模式
实训教学是中职工业机器人专业教育中重要的教学环节,只有通过组织学生在实训过程中将技能理论转化为实际操作,并运用技能解决一系列问题,才能使学生进一步深化对专业技能的理解,并使其积累起充足的实践经验,为后续学生的职业实践打下一定基础。
例如在工业机器人系统模块的专业实训活动组织过程中,教师即可在证书对系统设计的具体标准下,创设复合项目,引导学生开展综合实训活动。在“1+X”证书制度下创新的实训教学不再仅仅局限于单一专业技能的应用,而是更注重引导学生按照真实的实践流程整合以往所学习的工业机器人系统相关课程,使学生能够在系统程序开发、调试与维护、系统优化及维护等技能的综合应用模式下切实完成项目实训实践。证书制度的确立使教师在实训项目的设计过程中更加注重项目与证书标准的结合,以此使实训更加贴近真实职业实践过程中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积累起更直接的实训经验,最大化地提升学生的技能素养,为学生未来身处企业中的实践打下重要基础。
三、以赛育人,积累证书考核经验
在“1+X”证书制度下,教师还应该充分结合具体等级证书考核形式组织教育活动,使学生在证书考核模式下进行融合化实训的同时,充分熟悉职业等级证书考核的流程,为学生未来考核过程中的稳定发挥创造条件。
通过这种方式,中职阶段的工业机器人专业课程将形成以赛育人的激励型教学模式,一方面激励学生以良性竞争心理更积极的参与到技能理论的巩固学习以及应用实训中不断提高个人的技能素养,另一方面则在要求更为严格实训考核标准竞赛中以失分项精准的查找个人技能体系中存在的漏洞,进而在后续展开更有针对性的学习,最终切实在竞赛模式下实现个人技能素养的不断提高,为后续职业证书考核实践参与积累经验。
在智能制造行业高速发展的今天对中职工业机器人教育进行“1+X”证书制度的创新,能够使课程始终指向工业机器人方向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所提出的具体考核标准,以此使专业教学与职业实践进行更精准的对接,有效推动学生专业技能的发展,达成向职业岗位输出专业人才的教育目标。
参考文献:
[1]卢佳佳,毛芳芳.1+X证书背景下工业机器人课程设计及改革探索[J].信息系统工程,2021(03):172-174.
[2]郭萍.1+X证书制度下职业院校工业机器人专业课证融通路径[J].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36(01):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