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技术在地震减灾应用中的研究进展

来源 :地球物理学进展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xn805162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人工智能(AI)技术的迅猛发展,引领了包括地震减灾在内的众多科技领域的前沿.为反映和描述当前人工智能技术的引入和促进地震减灾科技发展的全貌,本文系统整理和回顾了近10年来已发表的相关文献,解读了其在地震监测预警、地震预测、风险防治、应急处置与风险管理四个方面取得的主要技术进展,具体包括事件检测、震源参数测定、事件类型识别、智能手机数据应用、地震事件预测、煤矿开采诱发地震预测、地震灾害风险评估、建筑结构安全状态评估、地震灾情快速获取、地震灾害风险感知、地震灾害风险管理等方向.其中机器学习技术尤其
其他文献
利用欧空局Sentinel-1A SAR数据,重建了2020年1月19日新疆伽师县M_S 6.4地震InSAR同震形变场.以升降轨In SAR形变场联合约束,反演了发震断层参数与同震滑动分布.结果表明,地震同震形变场(长轴走向近EW向)发生在柯坪塔格褶皱带与奥兹格尔它乌褶皱带之间的区域内,升降轨观测的视线向(LOS)形变量相同,反映出发震断层运动性质是以逆冲为主,最大LOS向形变量约7 cm,干涉
通过滇西地区大地电磁数据的三维反演研究,获得了云南漾濞6.4级地震震源区三维电阻率结构模型.结果显示漾濞地震震源区存在显著的电性横向不均匀性,漾濞Ms6.4及其地震序列均
本文利用同一经度(大约100°E)中低纬三台测高仪(普洱22.7°N,101.05°E,乐山29.6°N,103.75°E,张掖39.4°N,100.13°E)的观测数据,对2017年9月6号太阳耀斑爆发引起的强烈地磁暴期间的大尺度电离层行进式扰动(Large Scale Traveling Ionospheric Disturbances,LSTIDs)的传播特性进行了估计.本文首先对2017年
基于TALIS 2018上海地区的数据,采用多层线性模型来分析中学教师工作满意度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中学教师的工作满意度存在显著的校际差异;(2)个体层面上,教龄和教学支持方面的工作时间对工作满意度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自我效能感、将教师作为首选职业、对职业价值和政策影响的感知三个变量对中学教师的工作满意度有显著的正向影响;(3)学校层面上,教师-教学助手人员比例、社会的学校参与度、学校/校长领导力对中学教师的工作满意度有显著的负向影响;(4)“将教师作为首选职业”对中学教师工作满意度的影响存在显著的
Water vapor plays a key role in weather, climate and environmental research on local and global scales. Knowledge about atmospheric water vapor and its spatiotemporal variability is essential for climate and weather research. Because of the advantage of a
沂沭断裂带位于鲁西隆起、胶辽隆起与苏鲁褶皱带之间,是郯庐断裂带地震活动最为强烈的部分,上地幔顶部Pn波速度结构与各向异性研究对于认识沂沭断裂带对地震活动的控制作用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手工拾取与观测报告相结合的方法,最终挑选出研究区域2008—2019年期间290个台站记录到的1665个地震事件的26598条Pn走时数据,通过反演获得一个新的沂沭断裂带及周边区域上地幔顶部Pn波速度结构及各向异性
刘国钧60余年的学术生涯可划分为5个阶段,文中对各个阶段他所研究的成果加以概括,揭示出刘国钧一生学术生涯中取得的主要成果。他是我国第一次图书馆学术研究高潮中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是第二次图书馆学术研究高潮的引领者和核心代表人物,是我国图书馆自动化的先驱和中国机读目录的开拓者。
本文以中国古籍保护协会组织实施的“中华古籍普查文化志愿服务行动”为例,探讨了新时期文化志愿服务发展的模式.文章介绍了文化志愿服务的兴起、特点和文博机构的一些代表性
SAGD开发会引起地下介质密度产生较大的变化,进而引起地表重力值的变化.时移微重力监测技术通过测量地表重力值的变化来监测SAGD开发过程中蒸汽腔的形态变化,从而获得油藏开发动态变化信息.针对微重力监测技术的重力异常提取对于描述储层变化至关重要.本文利用双树复小波变换将微重力数据分解为不同尺度小波系数,结合软硬阈值折中法对小波域系数进行处理,实现不同尺度微重力异常分离的目的,方法应用于方向模型和通用
社会发展促进了人类的认知深化,认知科学现已成为全球学者共建的一个标志性研究学科。其中,认知和翻译的关系研究逐渐在语言学、心理学、教育学、神经科学等不同领域受到关注,由此认知翻译学作为一个以跨学科为基础的交叉学科应运而生。认知翻译学不仅体现多学科理论模式和研究方法的融合性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