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编故事和宕开一笔

来源 :语数外学习·高考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ng1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先说学会编故事。
  文章有情节即可避免内容空泛。即使写的是抒情色彩比较浓厚的记叙文,也可设计一两个情节片断。近几年的高考中得到人们公认的优秀记叙文大多有生动情节就是证明。当然,情节应符合生活逻辑,应为深刻鲜明的主旨服务。下面着重说说情节编织的几种方法:
  
  1 设计一个悬念
  
  开头故意留下一个疑团,吸引读者对叙述的人物或事件的来龙去脉产生浓厚的兴趣,随着情节的逐步推进,读者随着作者的思路关注着事件的发展、人物活动的进程,直到悬念解除,在疑团解开的同时,主旨得到暗示。
  
  2 掀起情节波澜
  
  平铺直叙是记叙文一大忌。解决这个问题的最好办法是掀起情节波澜。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通常采用先抑后扬或先扬后抑法。所谓“抑”就是故意降调或贬损,所谓“扬”,就是对本意要褒扬之人或事,先故意贬低再扬起。为扬而抑,先抑后扬。
  用这种方法编织情节要注意抑扬前后内容具有对照性,一般是相反对立的对照,同时抑扬双方还要有衬托性,二者不能平均使用力量,抑只起衬垫作用,重点在后面的扬。抑可视为“蓄势”,扬则是“破竹”。
  
  3 利用误会巧合
  
  现实生活中,由于种种原因,人与人之间容易产生误会,误会产生了人物之间的矛盾,矛盾构成了情节波澜,从而达到使读者读文章欲罢不能的效果。
  巧合,即指生活中偶然发生的事件。巧合也是戏剧中经常采用的一种方法。俗话说,“无巧不成书”。巧合法把本来互不关联的人物、事件以一种特定的形式联系在一起,从而增强文章情节的故事性,深化文章的主题。
  但要注意人为制造误会,违反生活常规。会适得其反,缺乏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必然性,势必就会给人故弄玄虚、胡编乱造之感。
  
  4 采取荒诞梦境
  
  通过梦幻方式、虚构出奇特的生活情景,编织离奇曲折的故事情节,有时会产生意想不到的好效果。现实生活中不可能有的情节梦境中可以产生,现实生活中不合逻辑的事理在梦境中可以不受任何限制。常有的梦境法中包含有幻想、幻觉形式,要注意的是,写梦境虽然不受时空限制,但情节的每一段自然应该曲折地反映社会现实,这样写,文章内容才有现实意义。
  有时,我们编织情节可采用一种荒诞技法,即利用影射、讽喻、双关、错位的方式,通过那些不真实,不近情理或荒唐透顶的人与事,揭露社会现实。从而达到疾恶扬善的目的。这种荒诞法情节常常可以产生幽默讽刺的艺术效果。
  好的情节必须为好的主旨服务。考场上。我们经常读到一些“另类作文”,这些文章有的也很有故事性,只是思想灰暗,格调低下,即使有一个很曲折的故事情节,由于不符合高考作文评分要求,也不可能获得高分。
  再说宕开一笔。
  请看下面几种情况:
  
  1 为了铺垫宕开一笔
  为了使中心内容突出,在正面表现之前为它做好一个铺垫。用近似或相反的另一类材料做引子,引导中心内容出场,使中心内容一出现就营造了一种气氛、平添一种气势。如:
  不必说《巾帼英雄》、《世界伟人》等记载的女性成长的历程:不必说蔡文姬、文成公主继承父业、光索耀祖的业绩;不必说宋庆龄、秋瑾为国为民、竭诚尽智的贡献;也不必说丁玲、冰心以笔耕耘,谱写的人间冷暖;单单说在现实生活中,哪一行没有女英雄、女强人、女企业家、女世界冠军?
  既然不必说为什么还要说呢?本段文字中心是要歌颂现实生活中的女英雄、女强人、女企业家、女世界冠军,起笔却远远道来,从蔡文姬、文成公主、宋庆龄、秋瑾、丁玲、冰心等人写起。这就使表述的现实事例有了一种历史的纵深感。也找到了历史的渊源。有了前面的铺垫,后面的内容一出场就有了一种冲击力。如果去掉前面的铺垫内容,起笔直接赞颂现实中的女性也无非不可。只是没有这样表述有力度,有文采。宕开一笔,看似闲笔,其实笔笔不闲。它既与中心内容有关。也同表达效果紧密相连。
  
  2 为了烘托宕开一笔
  在记叙、描写之类的文章中。为了使所表现的人、事、物鲜明突出,将与之相关的一类人、事、物同时并写,在整体中凸现个体,在大背景下强化特写内容,使之得到有力的烘托。例如: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英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伙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革问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啪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
  在这个文段中。鲁迅先生先铺开一个面。然后突出一个点。文段中两个“不必说”引出整体,“单是……”则从一个点突出百草园的无穷趣味,借助充满感情色彩的词语来表达“我”心目中的百草园乐不可言的无穷趣味和“我”的无限喜悦。设想一下,如果作者直接写泥墙根一带的无限趣味。那味道不知寡淡多少。如果将前面的每一处趣味都写出来,就显得很啰嗦,没有聚焦。重点也无法突出。这样看来,宕开一笔,烘托主体,闲笔在闲中帮忙。
  
  3 为了激趣宕开一笔
  文章不应该板起面孔说教,为读者带来一种情趣也能获得成功。“宕开一笔”就有这样的作用。从表现功能上说。宕开一笔可以使语言更有趣味,可以调节叙事节奏。可以扩大材料的使用范围,使文章内容更加丰厚。例如:高中课文《剃光头发微》,作者从剃光头联想到清代“留发不留头”,清末留学生回国后要装一根假辫子;联想到鲁迅的《头发的故事》;联想到旧社会理发工人被开除宗籍;联想到石达开关于理发师的对联;进而又联想到古代一种刑法叫“髡”,联想到许多国家的罪犯也剃光头,等等。按理说,给罪犯剃光头的内容才算紧扣了题目,其他的材料完全可以删去。然而细细品味一下,这些联想文字看似闲笔,不仅非常有趣,还进一步丰富了作品的内容,同时也为最后从剃光头联想到掌权做好了铺垫。由剃头说道剃光头,再到掌权,就水到渠成、自然贴切了。如果没有这些材料,从剃光头直接说到掌权,来一种直线式的表达,简洁倒是很简洁,内容却不免单薄,味道不知平淡了多少。试想,高考作文能够具备这样的特点。谁不拍手叫好?
  
  4 为了意蕴宕开一笔
  在叙述性作品中,宕开一笔。加进一个次要人物,插进一段闲谈,描写一处闲景,看起来与作品的情节关联不大。可是就是这么一处闲笔使作品增添无限意蕴。请看下面的例子:
  我总觉得不安,过了一夜,也仍然时时记忆起来。仿佛怀着什么不祥的豫感;在阴沉的雪天里,在无聊的书房里,这不安愈加强烈了。不如走罢,明天进城去。福兴楼的清炖鱼翅,一元一大盘,价廉物美,现在不知增价了否?往日同游的朋友。虽然已经云散,然而鱼翅是不可不吃的,即使只有我一个……。无论如何,我明天决计要走了。
  “我”为什么不安?为什么“无论如何,我明天决计要走了”?为什么突然想起“福兴楼的清炖鱼翅,一元一大盘,价廉物美”?探讨一下这几个问题,就会明白“我”内心深处的矛盾和自责,无法改变现实的痛苦,以及由祥林嫂的工钱和鱼翅的价格对比引起的对社会的不满、寂寞与孤独等等,不是都包含其中吗?高考作文一味地直白,像一杯白开水,有多大意思?宕开一笔不要担心老师看小懂。
  
  5、为了全面宕开一笔
  一篇优秀文章要求看问题全面。全面地认识问题,既看到了事物的这一面,又看到了它的另一面;既看到正面,也要看它的反面;对于事物之间的复杂联系,不是孤立地看,而是在分析某个问题时注意联系其他事物,通过相关联想,相似联想和相反联想,准确地找到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找到问题产生的原因。要符合这些要求,表达时有时需要宕开一笔。在肯定某一点时,宕开一笔。顾及其他。很多求异文章,多角度开掘材料的文章,在这一点上做得很到位。
  总之,宕开一笔是文章内容丰富、趣趣横生、表达严密的成功途径,很显然,它绝对不是节外生枝。
其他文献
美国人罗斯·特里尔所著《毛泽东传》中有这样一段文字:1974年3月14日,苏联一架米-4武装侦察直升机越入中国新疆境内纵深70余公里,被中国公安机关扣留审查。查明原因后,1975年12月27日,中国外交部通知苏联大使馆,决定释放机组成员,交还直升机。  长期以来,外界对于此事的具体情况几乎一无所知。为查清事情真相,俄罗斯《军事铁路人》周刊记者瓦连金·扎伊采夫专门采访了当时直升机上的机械师弗拉基米尔
①准备一个纸筒,剪一些半圆形的彩色纸片。  ②把彩色纸片贴在纸筒的一端,盖住筒口。  ③按照顺序,把纸片一层一层地往上贴,布满整个纸筒,作鱼的身体。  ④用白纸剪两个圆形,在中间画一个黑圆圈,贴在纸筒的两边,作鱼的眼睛。  ⑤剪一些长长的彩色纸条,粘贴在纸筒的里面,作鱼的尾巴。  ⑥找一根绳子,两端固定在鱼头的一端,作鱼的嘴巴。一条彩色金鱼做好了,把它挂起来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