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自我管理;途径;意识;管理行为;管理水平
[中图分类号]CA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463(2012)04-0025-01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必须以学生为主体,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使学生实现自我管理。自我管理并非就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也不是以自我为中心,而是指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实践活动,通过自我教育,把学校和社会教育的要求内化为自觉行为,实现自我价值。那么,怎样才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和能力呢?
一、加强引导,内化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
从牙牙学语开始,学生就在接受着独立、自主的意识教育。但在其成长发展的过程中,由于受到个体认知发展程度以及生理和心理等各方面条件的限制,对于自主管理在理解上存在误解。其实,真正的自主管理,不是独立完成一件事。而是在完成一件事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认知行为和心理情绪等方面的反映。比如:学生的参与意识,是积极主动的还是消极被动的:参与的过程中是否有较强的应对能力。所以加强学生自主管理意识的教育,我们首先必须要让学生意识到,他们认为已经拥有的所谓的独立只是非常狭隘的,局限与幼稚和非常基本的生存能力,甚至有的学生连这样的基本能力都没有达到。其次我们更应该让学生明白自主是独立的前提,是学生成才的需要,也是每一个人主宰自己生活的基本要素。一个人无论生活在条件恶劣还是相对比较优越的环境中,要想有一个较好的生活质量,要想有一个更为自由发挥的空间,则每个人都需要具备一定的自主管理能力。只有拥有了较好的自主管理能力,才能做好自己的学问,提高自身的个人素质,为自身的主体性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
二、健全制度,规范学生的自我管理行为
要实现学生的自主管理,就必须健全班级管理制度,笔者在班级管理中主要推行“四制”。
班委会轮换制。通过民主选举、就职演说等形式,为每一个学生创造一次轮流当班干部的机会。
班级管理责任制。集体中的事务,大到运动会这样的重大活动。小到每日的擦黑板、整理讲台、给植物花草浇水等“鸡毛蒜皮”的小事,分工到人,使“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时时有事做”,达到学生“自己的事情自已做,自己的集体自己管”的目的。
班级文化共建制。通过班风、班训、标语的征集,班级公约的制定(全体同学共同参与),黑板报、墙报的组稿和布置等活动,让每一个学生积极参与、体验集体文化共建,集体活动共搞,以增强主人翁意识。
常规管理自查制。对照“班级公约”和《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进行自查自纠。重点在学习纪律、宿舍环境、就餐等方面,加大检查力度,这是纪律教育的基本形式,是他律走向自律的必要手段。
三、组织和健全班级管理机构,提升自我管理水平
一个班级能否体现出自主管理能力,通常表现在这个班的管理机构能否起到积极的作用。所以,组建和培养能自主运作的班级管理机构是培养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重要工作。
1.班级管理机构的组建。与一般意义上的班级管理机构不同,在班级管理成员的定位和组建上要采用分级制,尽可能地扩大班级管理成员的数量,增强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第一级是核心机构,由班长、副班长、团支书和学习委员组成;第二级成员扩至通常意义上的班团干;第三级扩至各科科代表、各大组组长;第四级扩至各学习小组组长、各值日小组组长。全部班级管理机构成员总数占全班人数一半以上。这样,在人数上和组织上为班级自主化管理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如果把一个班级比喻成一棵树,那么,班级管理机构就是这棵树的树干和树枝。实践证明,这样的定位使班级管理工作比较顺畅。
2.班级管理机构的权利和职责。如果没有明确的分工和职责,就会使班级管理机构处于虚设状态,或使班级管理陷入混乱之中,出了事情就互相推诿。为此,笔者为每一级的班级管理成员都进行了明确的分工,使其权利和职责分明。
所有班级管理机构成员都要在创建良好班集体中起积极的带头作用。在树立班级正气中要打团体战。同时都有监督、投诉班级中出现的不良现象的权利和职责。
核心管理成员是班级管理机构中的最高层,负责班级管理工作的整体运作,监督其他管理成员的工作状况。至少每一周开一次班务会,视情况可随时召开班务扩大会。拥有商议制定新班规和班级管理条例的权利。
编辑:董向东
[中图分类号]CA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463(2012)04-0025-01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必须以学生为主体,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使学生实现自我管理。自我管理并非就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也不是以自我为中心,而是指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实践活动,通过自我教育,把学校和社会教育的要求内化为自觉行为,实现自我价值。那么,怎样才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和能力呢?
一、加强引导,内化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
从牙牙学语开始,学生就在接受着独立、自主的意识教育。但在其成长发展的过程中,由于受到个体认知发展程度以及生理和心理等各方面条件的限制,对于自主管理在理解上存在误解。其实,真正的自主管理,不是独立完成一件事。而是在完成一件事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认知行为和心理情绪等方面的反映。比如:学生的参与意识,是积极主动的还是消极被动的:参与的过程中是否有较强的应对能力。所以加强学生自主管理意识的教育,我们首先必须要让学生意识到,他们认为已经拥有的所谓的独立只是非常狭隘的,局限与幼稚和非常基本的生存能力,甚至有的学生连这样的基本能力都没有达到。其次我们更应该让学生明白自主是独立的前提,是学生成才的需要,也是每一个人主宰自己生活的基本要素。一个人无论生活在条件恶劣还是相对比较优越的环境中,要想有一个较好的生活质量,要想有一个更为自由发挥的空间,则每个人都需要具备一定的自主管理能力。只有拥有了较好的自主管理能力,才能做好自己的学问,提高自身的个人素质,为自身的主体性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
二、健全制度,规范学生的自我管理行为
要实现学生的自主管理,就必须健全班级管理制度,笔者在班级管理中主要推行“四制”。
班委会轮换制。通过民主选举、就职演说等形式,为每一个学生创造一次轮流当班干部的机会。
班级管理责任制。集体中的事务,大到运动会这样的重大活动。小到每日的擦黑板、整理讲台、给植物花草浇水等“鸡毛蒜皮”的小事,分工到人,使“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时时有事做”,达到学生“自己的事情自已做,自己的集体自己管”的目的。
班级文化共建制。通过班风、班训、标语的征集,班级公约的制定(全体同学共同参与),黑板报、墙报的组稿和布置等活动,让每一个学生积极参与、体验集体文化共建,集体活动共搞,以增强主人翁意识。
常规管理自查制。对照“班级公约”和《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进行自查自纠。重点在学习纪律、宿舍环境、就餐等方面,加大检查力度,这是纪律教育的基本形式,是他律走向自律的必要手段。
三、组织和健全班级管理机构,提升自我管理水平
一个班级能否体现出自主管理能力,通常表现在这个班的管理机构能否起到积极的作用。所以,组建和培养能自主运作的班级管理机构是培养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重要工作。
1.班级管理机构的组建。与一般意义上的班级管理机构不同,在班级管理成员的定位和组建上要采用分级制,尽可能地扩大班级管理成员的数量,增强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第一级是核心机构,由班长、副班长、团支书和学习委员组成;第二级成员扩至通常意义上的班团干;第三级扩至各科科代表、各大组组长;第四级扩至各学习小组组长、各值日小组组长。全部班级管理机构成员总数占全班人数一半以上。这样,在人数上和组织上为班级自主化管理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如果把一个班级比喻成一棵树,那么,班级管理机构就是这棵树的树干和树枝。实践证明,这样的定位使班级管理工作比较顺畅。
2.班级管理机构的权利和职责。如果没有明确的分工和职责,就会使班级管理机构处于虚设状态,或使班级管理陷入混乱之中,出了事情就互相推诿。为此,笔者为每一级的班级管理成员都进行了明确的分工,使其权利和职责分明。
所有班级管理机构成员都要在创建良好班集体中起积极的带头作用。在树立班级正气中要打团体战。同时都有监督、投诉班级中出现的不良现象的权利和职责。
核心管理成员是班级管理机构中的最高层,负责班级管理工作的整体运作,监督其他管理成员的工作状况。至少每一周开一次班务会,视情况可随时召开班务扩大会。拥有商议制定新班规和班级管理条例的权利。
编辑:董向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