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乡村振兴背景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发展途径与思路

来源 :锦绣·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o0808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而解决三农的关键问题在于,如何培养造就一支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培育新型职业农民队伍是建设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体系的战略选择和重点工程,是促进城乡统筹、社会和谐发展的重大制度创新,是转变农业生产发展方式的有效途径,更是有中国特色农业发展道路的现实选择。
  关键词:乡村振兴;新型职业农民;培育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为新时代中国农村擘画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宏伟蓝图,同时提出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目标任务,更细化了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思路。
  一、培育发展新型职业农民的重大意义
  1.新型职业农民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践行者。
  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党的十八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发展粮食生产、保障粮食安全,提出了“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新粮食安全观,确保粮食安全是一个永恒的课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让农民用最好的技术种出最好还要靠农名特别是要靠高素质的新型职业农民,只有加快培养一代新兴职业农民调动其参与农村农业振兴的积极性,带动农民队伍整体素质快速提升,农业农村问题才能得到很好解决,乡村振兴才有底气,粮食安全才能有效保障。
  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建设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体系的战略选择和重点工程,是促进城乡统筹、社会和谐发展的重大制度创新,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有效途径,更是有中国特色农民发展道路的现实选择。
  (二)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有助于推进城乡资源要素平等交换与合理配置。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首要的是劳动力统筹,在让一批农村劳动力尽快真正融入城市的同时,必须提高农业、农村吸引力,让一部分高素质劳动力留在农村务农。加快建设现代农业,要求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切实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的重点是农民、农户,国家政策支持的重点是新型职业农民。
  (三)新型职业农民是推进现代农业转型升级关键者。
  目前,随着传统小规模农业生产加快向社会化大规模生产转变,现代农业对能够掌握应用现代农业科技、能够操作使用现代农业物质装备的新型职业农民需求更加迫切。当前,较大规模生产的种养大户和家庭农场日渐增多,农业种养生产加快向产前、产后延伸,分工分业成为发展必然趋势,具有先进耕作技术和经营管理技术,拥有较强市场经营能力,善于学习先进科学文化知识的新型职业农民成为发展现代农业的迫切需求。
  二、培育发展新型职业农民问题与分析
  发展现代化农业,根本出路在新的科学技术,其关键在于人才。当前,我国农业生产仍然属于是粗放型,资源消耗大、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依旧很突出。农民科学文化素质不高,接受应用现代化农业科技能力较差,资源配置使用不够科学、效率很低。从事劳动的农民是农业生产活动中最重要、最根本的要素,其他要素必须通过从事劳动的农民才能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发挥作用。随着社会各界对粮食安全与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重视,从事农业劳动者的素质问题越来越突出。由于从事农业劳动者的收入太低,致使务农农民尤其是一些高素质的青壮年从事农业劳动者数量急剧减少,大量高素质农民转移就业方式,造成农户兼业化、村子空心化、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剧,从事农业劳动者成了整体国民素质的“软肋”,高效率农业设施装备无法利用、高水平农业科技成果不能转化,成为遏制农业发展的拦路虎。要转变传统落后的发展方式,实现农业生产经营方式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亟待培育和造就一支高素质的从事农业劳动者队伍,对于确保农业生产后继有人、增加农民收入、增强村集体经济、乡村振兴逐步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具有重大而深远的现实意义。
  三、培育发展新型职业农民的重要途径
  从党的十九大及“三农”问题的若干指示精神和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来看,现有的特别是新增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对新型职业农民倾斜,形成清晰完整的扶持政策体系,充分调动农民从事农业生产和粮食生产的积极性,确保了“三农”政策的实施效率和效果。
  (一)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绝不是一项简单的教育培训工作,需要从环境、管理、制度、政策等层面积极引导和扶持,重点是要构建包括常态化教育培训、认定管理、扶持政策等相互衔接、有机联系的国家制度体系。
  我国从事农业的劳动力有2.46亿人,每年能够接受系统职业培训的只有1000万人左右,覆盖面还不到5%。这些培训因教师缺乏实践经验、文化知识灌输大于实践技术的传授,距离从事农业农民的所思、所盼、所求还有一定很大差距。因此,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应面向现代农业发展的实际和农民的创业需求,把从事农业农民是否需要、是否接受、是否满意作为标准,实施”学历认证+实践技能+创业成就”的培养模式。
  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要接地气,将培训内容方式与各地方支柱产业紧密结合,围绕各地现代化农业发展迫切需要的关键技术、营销管理知识及市场信息等开展教育培训,采取送教下乡、培训专家进村等农民易于接受的方式,把教育培训办进农村、办进田间、办进合作社和农村企业,实现就地就近培训,不离乡、不离土,不出家从事农业农民需要什么学什么,方便、快捷地让从事农业农民接受教育培训,确保听得懂、用得上、能致富。
  教育培训是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制度体系的重要内容,这是由新型职业农民综合素质的鲜明特征决定的,在实施乡村振兴的重要节点,要做到教育是基礎、培训是常态、提升是关键。对新型职业农民的引导教育培养应从四方面考虑:一是对集中种养大户等骨干对象,要通过教育培训使之达到新型职业农民素养和能力要求;二是对经过认定的新型职业农民,要迅速开展从业培训,使其更快更好地承担相关责任和义务;三是对所有新型职业农民,要开展经常性培训,使之不断提高生产经营能力;四是鼓励从业的新兴职业农民引导和帮带身边散户从业种养农民。   (二)认定管理是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制度体系的重要基础和保障,通过认定,确认新型职业农民,扶持新型职业农民,使新型职业农民有尊严、有身份、有收益,从内心对土地有归属感和认同感。
  对于持证新型职业农民应给予政策扶持,包括土地流转、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金融小额信贷、农业政策补贴、农业保险救助、社会保障福利等。将现有的扶持家庭小农场、专业生产的各项政策落实到持证新型职业农民身上,特别是新增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向新型职业农民倾斜,形成清晰完整的扶持政策体系,帮扶新型职业农民应对市场风险挑战,引导生产要素向新型职业农民适度集中;引导和促进新型职业农民通过多元化的合作形式实现规模效益;通过生产服务于社会化、发展农民合作组织等举措帮助广大小规模经营农户走上新型职业农民发展的道路。
  (三)扶持政策。 实施扶持政策是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制度体系的关键环节,只有实施优惠的扶持政策,才能为发展现代农业、实施乡村振兴打造一支高素养、守得住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主要包括土地的流转、产业的扶持、金融信贷、农业保险、社会保障等多方面的优惠政策。政策服务,对于凡参加新型职业农民创业培训的学员,除了可享受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外,还提供土地流转、创业项目指导包装、电力、交通等服务;技术服务。在农民创业培训中不仅请教授讲台传经,而且还请专家现场送宝,确保农民创业有人扶持,技术有人帮忙。明确农业、畜牧、水产等部门有关专家、科技人员分别与创业培训学员结成对子,在参与培训学员回乡创业后专访学员,对学员创办的企业或生产经营实体进行分析诊断,根据创业者创业需求进行全程跟踪指导,提供后续技术服务和营销技术信息,建立学员与创业辅导专家的长期互动关系,指导健康快速发展;资金服务。加大资金支持投入力度,多渠道解决创业培训学员在创业过程中遇到资金短缺、贷款难问题,涉农金融部门提供了优惠信贷支持;信息服务。在创业培训后续服务中,进一步为创业学员培训网络信息知识,指导发展网上交易,拓展网络销售空间;平台服务。通过建立农民创业者协会、团体等载体,为新型创业农民加强信息、技术、营销等方面的沟通、交流和合作提供平台。
  (四)组织保证。实施的各试点县要紧密结合当地实际发展状况,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目标、任务、进展状况、政策指定和组织管理等方面进行系统部署和整体科学规划。建立有农业、财政、发展改革、教育、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金融、保险等部门参加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和试点工作季度调度制度,及时研究解决试点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统筹协调推进试点的各项工作。要精细试点分工任务,明确责任划分,争取纳入相关职能部门年度目标进行考核量化。强化组织领导服务。各级政府专门成立实施全国新型农民创业培植工程和农民创业培训工作领导小组与管理小组,明确了新型职业农民创业培训工作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具体方案,为组织实施好新型职业农民创业培训提供了坚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在领导小组的沟通和协调下,由农业部门牵头,相关单位积极配合,各司其职,全力做好学员的选拔、前期培训和技术服务等工作;争取多方支持。农民创业培训工作要积极得到了农业部、农业主管部门以及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等职业学校等院校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为新兴职业农民创业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落实帮带责任。建立了领导联系、部门挂钩和分管领导蹲点、科技人员结对指导的帮扶机制,帮助创业对象制定年度创业计划,协调解决创业中的实际问题。
  (五)加强总结宣传。要及时总结经验和做法,树立好榜样,宣传好的典型,营造好新型职业农民成长环境,加快形成全国全社会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良好局面。一、转变观念,调整结构。积极地响应国家对现代化农业的发展需求,改变传统的种植模式,积极地参与到发展农业现代化、保障国家粮食、蔬菜安全、深化农村体制改革的建设中来。积极地为社会输送“有机、绿色、环保”的放心蔬菜,提高蔬菜品质,让农民的钱包鼓起来,真正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能创新,带动力强,极具创造力”的新型职业农民;二、整理思维,践行实践。各条农业战线上的专家学者传授农业种植关键技术,普及关于涉农方面的知识。就如何进行市场营销以及我们国家蔬菜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等等一系列知识传授。一定会学以致用,将知识与政策贯彻好、实践好。三、与时俱进,全面开花。积极响应新时代农村要强、富、美的三个要求,改进耕作模式,打造出叫的响品牌,切实推进种养蔬菜产业的稳步发展。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三农”思想,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之道路,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体要求,要聚焦着力点和突破口,推动农业质量全面升级、农村面貌全面进步、农民素养全面发展”,要让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存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我国正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的关键时期,大量先进农业科学技术、高效率农业设施装备、现代化经营管理理念越来越多被引入到农业生产的各个领域,迫切需要高素质的职业化农民。大力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这是党中央国务院站在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全局,解决未来粮食安全问题做出了重大决策,抓住了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根本和命脉。
  参考文献
  [1]王文强:《对历年“中央一号文件”的回顾与展望》,《吉林農业》,2018年第3期
  [2]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2014-2020年)》
  [3]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17年10月18日)
  [4]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
其他文献
从教二十多年来绝大部分时间都在义务教育阶段讲授政治课,可以说做的是完完全全的造人工作。不敢说桃李满天下,但心得与体会完完全全是喜忧参半,苦乐年华,本文结合自己多年教学实践谈谈看法,希望得到大家认可。  一、对道德与法治课叫法的思考  看到道德与法治,你肯定很陌生,这是什么?其实它不是什么新鲜事,也不是高校课堂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有关课程。它是近三年初中政治老师讲授的课程,作为政治老师,近几年的称谓很别
期刊
体育大课间活动是近几年在传统课间操基础上蓬勃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学校体育活动组织形式。与传统课间操相比,体育大课间活动时间长,活动内容多,形式活,练习强度大,它不仅可以对学生紧张的学习起调剂作用,而且对学生身心健康有着明显的实效。  由于大课间体育活动具有多种育人功能,将体育大课间活动上升至体育大课间活动课的层面,列入校本化课程,不仅对学生紧张的学习起调剂作用,能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而且对调节
期刊
关键词:朗读;小学语文;兴趣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大部分教师都会关注学生的听说写能力,但是对于朗读却比较忽视。朗读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关键技能,也是学生更好的了解文章内涵、提升语文素质的重要方法。本文通过对语文课堂朗读法进行总结与完善,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朗读的技巧,提高语文水平。  一、重视培养学生的朗读兴趣。  最近一段时间热播的节目《朗读者》深受人们喜爱,也让人们再一次感受到了朗读的魅
期刊
(青海 西宁 810007)  摘要:地名是因地命名或为地命名的专有名称。它所指的地域位置、范围和命名意义。地名是人类社会活动的产物,是区别于其他客观存在的名称,它的产生、发展和变迁与人民对周围环境的不断认识深化的过程密切相关。地名演变是地名产生之后自身继续发展的过程,语言、文字及社会政治、经济的变迁,对此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地名的产生和演变是一个历史的过程。本文主要以河南县地名文化变迁内容为切入
期刊
关键词:学习;培养;语文;兴趣;激发  兴趣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倾向,是学习的情感动力,是求知欲的源泉。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了兴趣,就会积极主动地去寻幽探胜。所以,它是学生学习的内动力。能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产生心理上的爱好和追求,是学生学习活动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也是学生学好语文课的入门向导。那么,语文教师应该怎样培养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呢?  一、培养学生在课堂外学习语文的兴趣。  培养学生在课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互联网+教育”深刻地影响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特别信息技术为课堂教学实现了“声光色动评”的教学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抽象的数学信息与数据具象化,便于学生的理解与掌握,特别是平板电脑在课堂中的合理应用,更增加了课堂的教学容量与学习效率,从而引起了教学的质变。  关键词:信息技术;平板电脑;激发兴趣;高效教学  近两年迅速推行与应用的“互联网+”,是指以互联网
期刊
关键词:数形结合;小学数学教学;应用  数学问题一般都是抽象难懂的,因此很多的学生恐惧于数学学科的学习。而“数形结合”思想的运用刚好将原本抽象的数学问题化成具体可见的图形,使得学生可以直观的观察数学现象,从而找出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使得学生可以更加容易的解决问题。并且“数形结合”的数学教学方法可以充分的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培养学生主动学习数学的能力。  一、“数形结合”思想的优势  (一)化
期刊
关键词:新课标;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探究  小学阶段语文教学质量的改革不仅仅要重视知识的积累,最重要的是让更多的小学生能够对小学阶段的作文有更加深入的认识,只有这样,才能够为日后的小学语文作文教育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不论是小学老师还是小学生,对于作文作业的教学和学习都有着抵触心理,因此,为学生创造更加享受和自然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这样才能够帮助学生汲取到更多的知识。  一、观察生活,激
期刊
关键词:中国钢琴音乐;创作特征;旋律节奏;复调结构  中国钢琴音乐作品的创作旋律是以民族调式旋律为主,通过选用民间曲调与少数民族旋律,加上现代技法的旋律进行创作。一般来说,民间曲调旋律的作品通常是五、六、七声调式,或者以原调式为基础,加上装饰音或者偏音,以及包括相同宫系的离调或转调。将现代技法和传统五声性音乐无缝隙结合,才能创作出真正意义上具有现代技法特征的中国钢琴作品。  对于多声性乐器,钢琴作
期刊
摘要:随着改革开放的持续深入,网络时代社会思潮的多元化,党的意识形态工作也面临着新环境的严峻挑战。本文将着重对新时代县级党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意义、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及对策进行研究,希望对其他县级党校做好意识形态工作有一定的引导借鉴作用。  关键词:县级党校;意识形态;对策研究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全党特别是宣传思想战线必须担负起的一个战略任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