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产业融合发展探究

来源 :美与时代·城市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y117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乡村积极推进产业融合发展,不仅有利于改变乡村传统的以农业种植为主的单一产业结构,同时也对引导传统农业产业的创新、开拓乡村产业发展的空间、创造乡村产业的新业态、优化乡村产业的结构等方方面面都有显著的帮助。但是也同样面临着诸多问题亟待解决,例如发展资金短缺、如何协调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如何解决乡村剩余人口的再就业等一系列的发展困境。河南省许昌市中原·老家田园综合体在推进乡村产业融合发展的过程中,遵循“保护第一,开发第二”的原则,坚持多方获利的价值取向,以乡村旅游业作为发展突破口,结合当地良好的自然环境,以田园风光和地方乡土文化为主体,适应我国旅游业发展乡村化、休闲化的新型发展趋势,抓住机遇,拓宽思路,从而有效促进乡村产业的融合发展。
  关键词:乡村产业;乡村旅游业;产业融合发展
  近几年来,我国对于“三农”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十三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拓展农业多种功能,推进农业与旅游体闲、教育文化、健康养生等深度融合”;国务院办公厅于2015年印发的《关于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中,进一步强调了关于推进了乡村三产融合的发展思路;2017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同样明确了关于推进乡村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思想,同年十月中旬,在北京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最终形成决议的大会报告,更是再次强调了关于乡村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问题。
  通过分析近几年的国家重要政策文件,我们不难发现,关于推进乡村一二三产业的深度融合,促进传统农业与旅游业的协同发展,是我国新时期发展乡村经济的重要着眼点。众所周知,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动乡村经济发展、解决乡村剩余劳动力的再就业、传承地方乡土文化等诸多方面均具有较强的优势,可以为乡村产业融合发展提供广阔的市场空间和持续的增长动力。本文通过对河南省许昌市中原·老家?田园综合体——大王寨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分析,以期对我国中部地区乡村的产业融合发展提供借鉴。
  一、乡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优势
  随着全国上下各地区对于产业发展不同程度的实践,我们发现传统意义上的产业界限正在逐步走向模糊化,融合发展正在成为不同产业之间的发展趋势。这种趋势既是当下社会对于产业发展的实际需求,同时也是未来产业发展的方向。总体而讲,乡村产业融合发展的优势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产业融合有助于推动传统农业的转型升级,打造现代化农业
  通过大规模应用现代高科技农业技术,推进乡村产业融合发展,实现农业种植的集约化、科技化、生态化、信息化、休闲化,从而摆脱乡村传统农业产业结构单一、发展空间不足的困境,同时有助于降低农业生产对自然生态资源的依赖,引导乡村农业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更大程度上依靠新兴科学技术的投入,从而提高乡村新型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同时加深服务业与传统农业的融合程度,从而实现乡村传统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延伸传统农业产业链,提高传统农业的竞争力,创造更多的经济价值,打造乡村现代化农业。
  (二)产业融合有助于激活乡村产业的新业态,打造新的国民经济增长点
  推进乡村产业融合发展,强化传统农业与二、三产业之间的相互关系,引导农业与科普、养老、地产、文化、体育、影视等产业/行业的跨界融合,从而不断催生新兴产业,例如智慧农业、休闲农业、创意农业等,以此更好地满足城乡居民日益多样化的消费需求,创造新的社会需求,打造新的国民经济增长点,从而促进乡村农业的发展由传统的“生产导向型”向未来的“消费导向型”转变。
  (三)产业融合是乡村产业发展转型的必然选择
  推进乡村产业的融合发展,有利于促进二、三产业的现代化生产要素更大程度上地融入乡村传统农业的发展进程中,从而提升乡村传统农业发展与自然资源利用水平;同时有助于扩大乡村产业规模,增加就业岗位数量,提高村民经济收入的增长空间;并且可以吸引外出务工人员积极返乡,共同参与乡村经济发展的建设,很大程度上改善乡村人员结构,解决一系列社会问题,促进乡村社会的繁荣稳定。
  二、乡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主要困境
  (一)产业融合发展面临较大的资金缺口
  在引导乡村走产业融合发展道路的过程中,应明确建立以农产品加工业和乡村旅游业为主体的产业结构体系。在此过程中的资金投入量相对较大,不仅包括前期生产厂房的建设、生产机器的购置等,此外,农产品的收购、贮存、运输、管理,以及针对上岗员工的技能培训、工资垫付等也需大量资金。而且,发展乡村旅游业对于资金的需求量也较大,不仅包括前期的基础设施建设,同时也涵盖自然资源的分析、文化资源的挖掘、旅游产品体系的构建等方面的资金投入。因此,对于绝大多数的乡村而言,在进行以农产品加工业和乡村旅游业为主体的产业结构体系重构的过程中,资金缺口较大是影响其发展的最主要的制约因素。
  (二)制约乡村发展规模化农业的土地制度
  自农耕时代以来,我国传统农业耕作模式都是小规模的农地耕种,农户根据个人不同情况选取不同的耕种模式,但是农业经济发展到现在的阶段,在强调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今天,这种传统的农业耕种模式对于大规模机械化种植和优良农作物品种的推广工作是十分不利的。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都在努力寻找乡村经济转型的出路,但是就目前而言我国现行的乡村土地制度与农业规模化经营、增加农民经济增收等方面的诉求,存在著明显的冲突与矛盾。所以,在乡村经济转型的过程中如何既能保障村民的土地权益不受侵害,同时又能解决对于发展现代化规模农业而言至关重要的土地问题,是乡村经济转型工作的重中之重。
  (三)加大力度妥善安置乡村剩余劳动力
  通过大力推进乡村产业融合,可以实现二、三产业与传统农业经济的良好结合,在此过程中,将机械化、标准化、科技化、信息化等一系列的新理念植入传统农业经济中,实现乡村农业经济发展的迅速腾飞,从而很大程度上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但是,如何安置由于农业生产效率提高所产生的剩余乡村劳动力就成为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在安置乡村剩余劳动力的工作过程中,我们不仅要从实际情况出发,充分考虑到乡村劳动力自身能力的不足。同时,也要尽可能在乡村周边范围内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从而实现乡村剩余劳动力的本地再就业,这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吸引外出务工人员积极返乡,参与到乡村的经济发展建设中。这些方面也是我们在推进乡村产业融合发展过程中需要考虑到的。   三、河南省许昌市大王寨村产业融合发展的主要措施
  河南省许昌市五女店镇大王寨村是许昌市中原·老家田园综合体项目的主要所在地,其位于许昌市东北部地区,距离镇5.5公里,全村辖5个村民小组,有农户1200户,有乡村人口224人,其中农业人口2240人,劳动力1460人。为了推进大王寨村及周边村庄的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响应国家关于发展新农业、建设新农村、培育新农民的目标要求,决定以推进乡村产业融合为主要手段,从而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并最终帮助村民转变传统的经济发展思想观念。在此过程中,中原·老家田园综合体主要采取了以下几种方法:
  (一)运用“村企合作”新模式
  在经过多方调研、详细分析、科学论证的基础上,大王寨村及周边其他三个村庄与许昌市产业化龙头企业——中原集团,形成“村企合作”的新型合作关系。这种新型的合作关系,在为乡村的经济发展注入强大的技术与资金支持的同时,也为村内三产融合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
  (二)完成村庄土地的集体流转
  在尊重村民意愿的前提下,许昌市中原集团以一定的价格从村民手中将村民自用地进行统一流转,集团可以引入专业的种植公司进行统一种植管理,也可以中原集团独立或与村民合作,成立集团旗下自营种植公司,并与村民集体签订一定期限的土地流转合同,合同期结束后的继续流转费用不得低于上一次合同签订时商定的价格。同时,为妥善解决失地村民的再就业问题,村民自有地流转之后,可优先到村内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度假村、旅游公司就业,或者村民自营农家乐等。综合来看,大王寨村通过推进整村土地流转工作,可以很好地实现“企业持续增效、村民持续增收”的双赢局面。
  (三)发展现代生态观光休闲农业
  以国家政策为发展依据、乡村集体土地为发展保障,引导以大王寨为主体的四个村庄走三产融合的产业转型发展道路,努力实现大王寨地区的传统农业向现代生态观光休闲农业的转变。
  1.农业集约化
  以大王寨为主,另外包括周边三个村子的部分土地,全部实现流转,由中原集团进行统一的经营、管理,农作物种植实现标准化、规范化、科技化,同时将农业种植活动与乡村休闲旅游高度结合,从而更好地提高农业种植的观赏性。
  2.农业科技化
  中原·老家田园综合体配套建设了农业科学实验室,实验室内设置了专业化的育苗室、农机服务中心等一系列相关配套设施,同时配合现代化农业机械,实现农作物耕种、收获的全程机械化。从而运用现代农业的种植模式节约生产成本,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3.农业生态化
  中原·老家田园综合体在未来的农业发展中,首先在选种上全部选用绿色有机种苗,耕作过程中全部施用有机肥,采用先进的方法进行病虫害的预防,从而种植绿色、有机农作物,打造优质高效农业,并力争将中原·老家田园综合体的农业种植观赏基地打造成为许昌乃至中原地区的生态农业示范区。
  4.农业信息化
  中原·老家田园综合体要积极实现基地内农作物的种植与管理以网络化为主、人工管理为辅的现代农业管理方式,为一系列的生产环节提供安全保障。“中原·老家”品牌的相关农作物产品,不仅要实现在旅游区内作为旅游配套相关产品就地销售,还要积极开拓网络销售渠道,实现电商销售的现代社会潮流销售模式。
  5.农业休闲化
  中原·老家田园综合体的发展建设过程中,一方面要依托鄢陵地区的花木市场优势,同时结合中原·老家田园综合体自身基地内所拥有的大面积观景水面及专门建设的科学培育实验室这一系列基础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名优品种水生观赏植物的培育、种植,从而形成许昌花卉产业新的增长点。另一方面吸纳许昌民间三国崇拜的文化元素,重点打造中原·老家?田园综合体内集关公祭祀、月老合婚等民俗文化于一体的文化宣传点。总而言之,要着力打造具有独特卖点的现代化生态观光休闲旅游产业。
  (四)推进经济循环发展
  在引导乡村走产业融合发展道路的过程中,中原·老家田园综合体要抓住农作物种植的源头,以绿色、有机农作物的种植为主要模式,打造可持续发展的产业链,同时坚持以旅游产业为循环经济的突破口,大力发展田园观光休闲产业和文化旅游产业,打造农业科学实验室、清潩甄妃居、关公祭祀及月老合婚文化体验地等一批文化旅游景观,吸引大量游客到中原·老家田园综合体旅游区度假观光。
  (五)延伸农业产业链
  中原·老家田园综合体在不断完善公共服务体系的同时,也要不断创新农业经营方式,延伸产业链条。例如: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包括开发田园观光旅游休闲度假基地;开发绿色有机农产品,形成以“中原·老家”为品牌核心的农产品生产、加工与销售的完整链条;提前着眼发展新兴田园养老产业,以中原集团统一规划设计建造的村民集中住区为载体,结合精心营造的自然田园风光,将旅游产业与养老产业有机结合,打造彰显中原集团助力新农村建设的新型城乡一体化的田園养老基地等。
  (六)完善产业融合发展配套服务体系
  在推动产业融合发展的过程中,必须大力完善乡村的公共服务体系,努力提高村民的居住生活环境。目前,田园综合体已经规划设计了包含159栋农民新居的村民搬迁区,并在居住区内完善一系列相关配套的基础设施,完全可满足村民日常生活需求;住区内设置幼儿园,保障村内儿童就近入学,满足学前教育的需要;田园综合体项目无单独建设污水处理厂的能力,故考虑通过铺设排污管网连接镇一级修建的污水处理厂,来处理项目地自身日常的污水排放、旅游区内分散设置垃圾中转站,综合治理排水河道,彻底改变乡村原有的污染局面;建设一系列涉及村民生活的环境设施及配套设施,满足村民对于公共服务的日常需求。
  以上诸多层面的实施措施,大致可概括为以下几条:
  1.应用“村企合作”新模式,实现“企业持续增效、村民持续增收”   2.巩固项目所在地村庄的经济建设基础,完善生产体系的发展条件
  3.突出产业发展特色,打造涉农产业体系的发展平台
  4.提高创新科技投入,注入农业经营体系发展的新活力
  5.坚持走绿色农业产业的发展路线,构筑生态体系屏障
  6.加大建设投入力度,做好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工作
  7.综合发展方式,形成建设合力,完善提升产业运行体系
  四、许昌市中原·老家田园综合体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借鉴意义
  (一)在推进乡村产业融合发展的过程中,坚持以實现乡村、集团、政府多方受益为原则
  在推进中原·老家田园综合体产业融合发展的过程中,中原集团、大王寨村民、地方政府三者既是推进产业转型的作用主体,同时又是受益群体。在引导大王寨村走产业融合发展道路的过程中,中原集团通过土地流转,获得了发展以旅游业为主导的现代生态观光休闲农业所需的土地,并通过开发建设田园综合体不断扩大企业规模,拓宽企业相关产业链,显著提高中原集团在中部地区、乃至全国的行业影响力;与此同时大王寨地区的村民不仅通过生产要素的流转,获得了一笔可观的土地流转收入,同时受益于田园综合体的开发建设,促进了失地农民的再就业,整体上实现大王寨地区的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另一方面,项目地周边数个村庄的村容村貌得到改善,公共服务设施不断完善,村民生产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为推进五女店镇的新农村建设工作持续助力。
  (二)以乡村旅游业作为乡村地区产业融合发展的着眼点
  对于我国而言,乡村地区人口众多、地域广阔是不可回避的现实情况,但这同时也是我国旅游业发展的一个巨大优势。以休闲观光农业为主导的乡村旅游,将自然田园风光、地方民俗文化和传统农耕文化融入到传统旅游文化中,极大地丰富了我国旅游业的内涵,为现代旅游业的发展,指明了一条康庄大道。无数的实践告诉我们,乡村旅游业作为我国近几年大力倡导发展的朝阳产业,不仅可以带动乡村地区各项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发展,同时也可以进一步拓展农业多功能性,促进资源利用的高效化,满足消费者新的消费需求。
  参考文献:
  [1]新华网.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6lh/2016-03/17/c
  _1118366322.htm.
  [2]刘海洋.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案例研究[J].经济纵横,2016,(10):88-91.
  [3]姜长云.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路径和着力点[J].中州学刊,2016,(05):43-49.
  [4]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院和农经司课题组.推进我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问题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16,(04):3-28.
  作者简介:
  原振华,河南工业大学土木建筑学院建筑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城市规划。
  段汉明,河南工业大学城市科学与区域发展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城市规划。
其他文献
摘 要:乡村改造的规划设计工作已转变成为一项系统工程,不再是单纯的外貌改造、功能布局,而是从生产、生活、物质、精神、文化、产业、运营等多方面入手前端布局,整合乡村资源,探索再利用,逐步打造村落自己独特的文化与色彩。  关键词:乡村;改造;文化;产业;旅游  一、项目概述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给予我们乡村发展全局,站在新时代的高度,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新时代农业农村指明了方向
期刊
摘 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脚步的加快,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开发工作显得尤为重要。通过研究大名古城的地域文化特色,主要从遗址文化、饮食文化、非物质遗产文化方面入手,探讨大名古城保护与开发的科学方法,对于大名古城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地域文化;历史文化名城;景观;保护;开发  一、大名古城  大名县位于河北省东南部,东与山东省冠县、莘县毗邻,南与河南省南乐县相连
期刊
摘 要:图书馆作为人们交流、工作、學习和获取信息资源的一个必要场所正在悄然发生改变,它不单仅仅是借阅书籍的书库,更应当按照不同的功能需求及精神需求对空间进行合理划分,满足人们交流、工作、学习和获取知识的一个更加综合的公共活动场所。文章就以荷兰乌得勒支大学图书馆为例来剖析世界著名建筑大师维尔·阿雷兹是如何从新的公共空间设计理念出发对其进行设计与整体布局,如何让公共空间既满足共享这一主要条件,又能保留
期刊
摘 要:雕塑在博物馆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博物馆的陈列展览上。从贵州三线建设博物馆所呈现给观者的陈展上来看,它既不是简单的文物展示也不是简单的图片记录、文字说明,它是一种既能体现“三线建设”思想精髓又能让观者“过目不忘”且印象深刻的特殊展示方式。  关键词:雕塑;博物馆;陈列展览;应用研究  贵州三线建设博物馆是国内首个以“三线建设”为主题的博物馆。馆内除了“三线建设”时期极具代表性的生产工具、生活
期刊
摘 要:我国传统文化内涵丰富,形态多元。园林建筑设计中的文化传承,作为一种传统文化,以一种“有形”和“无形”的状态存在。研究将侧重点放在传统文化的“有形”传承方面,以我国园林建筑设计为例,研究其中的文化传承策略,丰富园林建筑设计理念,拓展园林建筑研究领域,从而为园林建筑设计的文化传承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园林建筑设计;研究领域;理论内涵;文化传承  一、引言  我国的园林建筑设计具备丰富的文化
期刊
摘 要:在餐饮娱乐空间的设计中,餐厅色彩的设计、灯光的设置安排都是构成这一空间的重要组成元素,对客户的整体消费及印象有很大的影响。过去的餐饮娱乐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如今人们不仅仅看重的是饭菜食物的好坏,更多考虑的是就餐的环境。因此,餐厅在具体的设计中要达到自然舒适又充满趣味且让人身心愉悦的目的,就要有好的空间设计及规划。  关键词:餐饮;娱乐空间;建筑特色  一、概述  餐饮空间是指专门为人们
期刊
摘 要:城市街道空间作为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們生活、交往、活动的重要场所;街道是城市的骨架,是连接城市各生活区的纽带,另外它还是反映城市风貌特色的重要窗口,展示着城市的活力,代表着城市的形象。文章主要研究了上海市安远路主要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人性化的解决方式。首先通过对上海市安远路街道概况及周边居民需求进行调研,通过大量的调查分析,以人的需求为主,并结合人性化设计相关理论知识,对研究得出相
期刊
摘 要:传统村落在演化中积淀了许多历史文脉、乡土风俗和营造技术,同时构筑了人居聚落的生态模式。文章从太行山麓林州市南丰村的空间形态入手,剖析隐含于村落布局、合院民居的空间形态、建筑装饰以及营造技术中的生态思想,旨在了解传统村落的营造智慧,探索传统民居中的精华,寻找传统与现代的融合点。  关键词: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生态营造;南丰村  存在着多元性价值的传统村落是我国历史文化遗产的一片沃土。对自然环
期刊
摘 要:印度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绚烂的文明,其政治、宗教、经济、文化错综复杂,建筑作为物质实体承载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社会变革。印度早期的建筑受宗教影响,它的发展不同于中国的木结构体系,也不同于西方的古典主义建筑,伊斯兰教于公元7世纪在印度北部生根发芽后,在后几个世紀中逐渐占据主要地位。伊斯兰艺术在摧毁印度本土建筑文化的同时,也带来了全新的设计手法以及城市建造布局的新理念,与印度传
期刊
摘 要:伴随互联网的发展,目前在大数据和云计算等网络高新技术的引导下,智慧教育应运而生,新技术和模式的辅助是智慧课堂推出的強大支撑,同时也使教育教学的改革得以促进,提升了教研教学的效果,为我国教育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机遇。结合智慧课堂的教学特征,构建出“互联网+教育”背景下的智慧课堂教学模式,针对课前、课中、课后和考试的四大环节进行阐述,并根据太原市尖草坪一中的智慧课堂案例对智慧课堂教学模式进行分析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