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生命教育因其关注生命的特质、强调唤醒学生的生命意识、注重引导学生体悟生命的意义而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并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传播。本文分析了生命教育理念运用于小学语文教学的优势。
关键词:生命教育理念;小学语文;优势
社会上关于小学生自杀或者杀害亲人朋友的新闻屡见不鲜,生命那么珍贵,原本应该无忧无虑度过自己的童年的小学生,为什么会有这样漠视生命的念头?教育的对象是人,教育理所当然要尊重人的生命、促进人的完善。但是,有些学校依然采取以分数论英雄的方法对待学生;社会上的某些功利化的观点也在误导着我们的学生……这众多形形色色的压力致使学生们心灵的异化和对生命的茫然。可以说,学生漠视生命现象的背后与生命教育的缺失有着极大的关系。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不仅有必要对学生开展生命教育,也有必要研究生命教育理念下的教学,以便通过教学培养学生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珍惜生命、热爱生命的意识和能力,以期提高学生的生命质量,并指导他们将理论运用于实际学习和生活中。
一、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的号召
语文既是一种重要的交际工具又是民族文化的载体,它是语言和文化的综合体。语文作为民族文化的载体,肩负着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及传统美德的重任。新课程标准在课程总目标的第一条中就突出地把“感情”、“道德品质”、“人生态度”、“价值观”作为学生发展的重要目标放在首位,并在后面提出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这种人文和科学整合的课程目标,对学生生命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反映出新课程标准非常重视学生生命的整体性。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在促进学生生命的整体发展上有着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优势。新课程标准也号召广大的教育工作者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为学生生命的全面和谐发展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新语文课程标准的指导下,为学生生命的全面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是语文教学义不容辞的责任。语文课程标准的颁布和实施为生命教育理念下的语文教学的开展提供了行动指南,指明了方向。
二、小学语文教材中蕴含丰富的生命教育资源
小学语文课程中含有非常丰富的生命教育资源,这是生命教育理念下的语文教学幵展的又一个优势。语文课中的很多作品都是作者对生活的沉淀和对生命的感悟。“语文教师作为教育的实践者和示范者对学生的成长发展提供者重要的资源和营养,对学生生命力的增强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语文教师应做一个生命教育的有心人,充分利用语文课程中存在的大量的生命教育的资源,进行过滤和选择,在语文教学的各个层面适时、适当地对学生进行生命意识的渗透教育。” 如在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中,有一篇课文叫《浅水湾里的小鱼》,是关于生命的感人故事:暴风雨过后,一群小鱼被海浪抛在了海岸边上,一个小孩把它们一条一条地捡回海里。一个大人看见了,说:“这么多,你救得了吗?谁又在乎呢? ”小孩一边仍鱼,一边说:“这条小鱼在乎……这条小鱼在乎,这条小鱼也在乎”。生命是让人敬畏的,在小孩的眼中,动物、草木都和我们人一样,是有生命的、有感情的。语文教师在上到这样的课文的时候,可以结合课文引导学生在体验中进行珍惜生命,爱护小动物,爱我们身边的所有动物的活动,使语文教学关注了学生生命的完整,关注了学生的情感,关注了学生的体验。
三、语文课程的人文性与生命教育相契合
人文性源自人文主义,包括对人的理解、尊重、包容和关怀,从更高层面上来说,也包括对人的价值的探索、人类命运的思考。人文性指出了语文唤醒学生的人文意识、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促进学生生命和个性的自由发展的文化功能。“作为一门人文学科,语文教育除了让学生掌握学科知识外,还应该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品质,帮助学生提高文化品位和人文素质,促进学生生命的自由成长。” 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被功利主义所左右,忽视了学生人文性的培养。近年来,学生高分低能、有能力没有情感等问题的出现,使人们越来越重视教育的人文性。“任何一门知识的形成及发展过程,是人文性参与构建的过程,是人类文化相互渗透的过程,本质上是活生生的‘人’的奋斗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蕴含了文明与野蛮的较量和人类捍卫真理的精神,体现了无数仁人志士超与自我、舍生取义的英雄气概;蕴含了强大的人格力量和道德勇气。” 在语文课上渗透生命教育是这一学科的其中一个任务。知识和能力的传授、过程和方法的把握、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熏陶是课程标准的明确目标,也是教师教学的追求方向。实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目标则要求语文教学要以文本为载体,这一情感与价值教育离不开人的自我教育,人与他人的教育,以及人与自然的教育层面上。
四、小学阶段是进行生命教育的最佳阶段
一般来说,人的发展从出生到成熟大致经历以下五个阶段,即婴儿期(出生至三岁)、幼儿期(幼儿园)、童年期(6~12.13岁,相当于小学阶段)、少年期(12.13—16.17岁,中学阶段)、青年期(16.17—30岁左右)。小学生基本上都是属于童年期,童年期的学生记忆容量增加,记忆的主要方式逐渐从无意识记忆向有意识的记忆转变,有意义的记忆逐渐在记忆活动中占主导地位,抽象记忆的发展也逐渐超过形象记忆。小学生的心理及思维特点决定了小学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这一阶段是学生行为习惯培养、能力养成和品格形的至关重要阶段。如果这个时候教师能够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对学习负责的态度,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会对学生后面的学习和生活产生持久有益的影响。小学生对生命、对社会、对各种人际交往都充满了好奇,如果这个时期教师能够在教学中关注学生生命的完整性,关注学生的主体性,关注学生的情感,关注学生的体验,则能使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树立正确的生命意识、形成正确的生命观,正确地认识生命、积极向上地学习、生活。
参考文献:
[1]王学风.国外中小学的生命教育[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7(01):62.
[2]叶澜.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论中小学教学改革的深化[J].教育研究,1997,(09):3-8.
[3]张美云.生命教育的理论及实践探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6
关键词:生命教育理念;小学语文;优势
社会上关于小学生自杀或者杀害亲人朋友的新闻屡见不鲜,生命那么珍贵,原本应该无忧无虑度过自己的童年的小学生,为什么会有这样漠视生命的念头?教育的对象是人,教育理所当然要尊重人的生命、促进人的完善。但是,有些学校依然采取以分数论英雄的方法对待学生;社会上的某些功利化的观点也在误导着我们的学生……这众多形形色色的压力致使学生们心灵的异化和对生命的茫然。可以说,学生漠视生命现象的背后与生命教育的缺失有着极大的关系。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不仅有必要对学生开展生命教育,也有必要研究生命教育理念下的教学,以便通过教学培养学生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珍惜生命、热爱生命的意识和能力,以期提高学生的生命质量,并指导他们将理论运用于实际学习和生活中。
一、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的号召
语文既是一种重要的交际工具又是民族文化的载体,它是语言和文化的综合体。语文作为民族文化的载体,肩负着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及传统美德的重任。新课程标准在课程总目标的第一条中就突出地把“感情”、“道德品质”、“人生态度”、“价值观”作为学生发展的重要目标放在首位,并在后面提出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这种人文和科学整合的课程目标,对学生生命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反映出新课程标准非常重视学生生命的整体性。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在促进学生生命的整体发展上有着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优势。新课程标准也号召广大的教育工作者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为学生生命的全面和谐发展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新语文课程标准的指导下,为学生生命的全面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是语文教学义不容辞的责任。语文课程标准的颁布和实施为生命教育理念下的语文教学的开展提供了行动指南,指明了方向。
二、小学语文教材中蕴含丰富的生命教育资源
小学语文课程中含有非常丰富的生命教育资源,这是生命教育理念下的语文教学幵展的又一个优势。语文课中的很多作品都是作者对生活的沉淀和对生命的感悟。“语文教师作为教育的实践者和示范者对学生的成长发展提供者重要的资源和营养,对学生生命力的增强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语文教师应做一个生命教育的有心人,充分利用语文课程中存在的大量的生命教育的资源,进行过滤和选择,在语文教学的各个层面适时、适当地对学生进行生命意识的渗透教育。” 如在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中,有一篇课文叫《浅水湾里的小鱼》,是关于生命的感人故事:暴风雨过后,一群小鱼被海浪抛在了海岸边上,一个小孩把它们一条一条地捡回海里。一个大人看见了,说:“这么多,你救得了吗?谁又在乎呢? ”小孩一边仍鱼,一边说:“这条小鱼在乎……这条小鱼在乎,这条小鱼也在乎”。生命是让人敬畏的,在小孩的眼中,动物、草木都和我们人一样,是有生命的、有感情的。语文教师在上到这样的课文的时候,可以结合课文引导学生在体验中进行珍惜生命,爱护小动物,爱我们身边的所有动物的活动,使语文教学关注了学生生命的完整,关注了学生的情感,关注了学生的体验。
三、语文课程的人文性与生命教育相契合
人文性源自人文主义,包括对人的理解、尊重、包容和关怀,从更高层面上来说,也包括对人的价值的探索、人类命运的思考。人文性指出了语文唤醒学生的人文意识、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促进学生生命和个性的自由发展的文化功能。“作为一门人文学科,语文教育除了让学生掌握学科知识外,还应该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品质,帮助学生提高文化品位和人文素质,促进学生生命的自由成长。” 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被功利主义所左右,忽视了学生人文性的培养。近年来,学生高分低能、有能力没有情感等问题的出现,使人们越来越重视教育的人文性。“任何一门知识的形成及发展过程,是人文性参与构建的过程,是人类文化相互渗透的过程,本质上是活生生的‘人’的奋斗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蕴含了文明与野蛮的较量和人类捍卫真理的精神,体现了无数仁人志士超与自我、舍生取义的英雄气概;蕴含了强大的人格力量和道德勇气。” 在语文课上渗透生命教育是这一学科的其中一个任务。知识和能力的传授、过程和方法的把握、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熏陶是课程标准的明确目标,也是教师教学的追求方向。实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目标则要求语文教学要以文本为载体,这一情感与价值教育离不开人的自我教育,人与他人的教育,以及人与自然的教育层面上。
四、小学阶段是进行生命教育的最佳阶段
一般来说,人的发展从出生到成熟大致经历以下五个阶段,即婴儿期(出生至三岁)、幼儿期(幼儿园)、童年期(6~12.13岁,相当于小学阶段)、少年期(12.13—16.17岁,中学阶段)、青年期(16.17—30岁左右)。小学生基本上都是属于童年期,童年期的学生记忆容量增加,记忆的主要方式逐渐从无意识记忆向有意识的记忆转变,有意义的记忆逐渐在记忆活动中占主导地位,抽象记忆的发展也逐渐超过形象记忆。小学生的心理及思维特点决定了小学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这一阶段是学生行为习惯培养、能力养成和品格形的至关重要阶段。如果这个时候教师能够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对学习负责的态度,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会对学生后面的学习和生活产生持久有益的影响。小学生对生命、对社会、对各种人际交往都充满了好奇,如果这个时期教师能够在教学中关注学生生命的完整性,关注学生的主体性,关注学生的情感,关注学生的体验,则能使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树立正确的生命意识、形成正确的生命观,正确地认识生命、积极向上地学习、生活。
参考文献:
[1]王学风.国外中小学的生命教育[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7(01):62.
[2]叶澜.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论中小学教学改革的深化[J].教育研究,1997,(09):3-8.
[3]张美云.生命教育的理论及实践探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