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出·路》记录了三个来自不同城市,不同阶层的年轻人,6年的成长经历和重要的人生选择。
马百娟,生活在甘肃合宁山区,12岁才读小学二年级。她在日记本里写道,她理想中的生活就是去北京上大学,打工赚钱,一个月挣1000元,给家里买够吃的面,够吃的水。但事实上,最后她连小学也没能念完。
徐佳,生活在湖北咸宁,是一名高三复读生,复读了三次。他最大的愿望就是实现父亲的遗愿,考上好大学,分担家庭的压力,安安稳稳地成家立业。最终他将录取通知书带到了父亲的墓前,他今后也将按照这个规划走下去。
袁晗寒,生活在北京的艺术生,辍学在家。她每天要对抗的最大的敌人就是“无聊”。优渥的家境、丰富的资源、出众的绘画天赋却始终没能让她找到可以坚持的事情。
三个人,三种截然不同的人生,三种大相径庭的人生态度。这样的并列,很容易让大家想到“阶层固化”,但这却不是郑琼想要着力呈现的。让她感到寒冷的,不是可以推给体制的社会矛盾,而是人与人从精神层面上的无法沟通。
山区的马百娟,无法想象另外两种人的生活,因为1000元就已经是她最大、最具体的梦想了。徐佳也无法像袁晗寒一样自由自在,他把家庭的压力扛在肩上,“以自我为中心”是他不敢想象的事情。同样,可以轻易放弃在中央美术学院附中的学业、有能力出国的袁晗寒,也无法想象这世上还有前两种单调生活的存在。
无论是马百娟、徐佳,还是袁晗寒,他们都不是这个世界的特例,在这三个人的背后,有一大群同类人。
郑琼认为社会现状确实是不尽人意,但更可怕的是我们那些根深蒂固的习惯性思维:“就像《盲山》的导演李扬讲的那样,把你捆起来放在缸里,放久了,后来把缸打碎了,把捆绑的绳子绞断了,你还是不会动弹。有时候人真正的敌人其实是自己。所有外在的自由都可以被剥夺,但是你对一个短期无法改变的现实的态度,是任何人都无法左右的,你内心的自由谁都没法剥夺。”
郑琼认为,在这个被成功学统治的社会里,人人都是受害者。拜物风行的时代,一支口红、一双鞋都能刷爆网络,价格翻上几倍;而真实地活着的人,却反而显得廉价而普通,无人关注。
“每个生命都需要被看见被听见,每个生命也值得被看见被听见。”这是郑琼对《出·路》的诠释。
常规解读:起点对人的一生有着关键的作用。
由于家庭环境、父母对教育看法的不同,3个孩子一出生就走上了不同的人生轨迹,3个孩子也在不同的人生轨迹上为自己寻找未来的出路。
核心观点:起点塑造命运,但自身可以改变命运,而这需要大环境的支持。
马百娟10岁上学,15岁辍学,16岁嫁给表哥。因为他的父亲认为女儿迟早是别人家的人,上学无用。而他的父亲靠着社会福利和自己的积蓄,从缺水的会宁山区把一家人迁移到了宁夏,过上了比以前更好的生活。一家人生活总体来说比以前更好了。但马百娟的命运还是令人遗憾:如果马百娟的父亲能支持她上学,如果学校在马百娟适应新环境方面给予更多帮助,如果辍学后馬百娟能找到一个习得职业技能的渠道,她可能会走上一条不同的路……但这些都没有发生。
视点拓展
观念的限制
人最大的敌人往往并非来自外界,而是自身的观念和态度。打破观念的限制,人生才有更多可能。
(责任编辑 / 李晓静)
马百娟,生活在甘肃合宁山区,12岁才读小学二年级。她在日记本里写道,她理想中的生活就是去北京上大学,打工赚钱,一个月挣1000元,给家里买够吃的面,够吃的水。但事实上,最后她连小学也没能念完。
徐佳,生活在湖北咸宁,是一名高三复读生,复读了三次。他最大的愿望就是实现父亲的遗愿,考上好大学,分担家庭的压力,安安稳稳地成家立业。最终他将录取通知书带到了父亲的墓前,他今后也将按照这个规划走下去。
袁晗寒,生活在北京的艺术生,辍学在家。她每天要对抗的最大的敌人就是“无聊”。优渥的家境、丰富的资源、出众的绘画天赋却始终没能让她找到可以坚持的事情。
三个人,三种截然不同的人生,三种大相径庭的人生态度。这样的并列,很容易让大家想到“阶层固化”,但这却不是郑琼想要着力呈现的。让她感到寒冷的,不是可以推给体制的社会矛盾,而是人与人从精神层面上的无法沟通。
山区的马百娟,无法想象另外两种人的生活,因为1000元就已经是她最大、最具体的梦想了。徐佳也无法像袁晗寒一样自由自在,他把家庭的压力扛在肩上,“以自我为中心”是他不敢想象的事情。同样,可以轻易放弃在中央美术学院附中的学业、有能力出国的袁晗寒,也无法想象这世上还有前两种单调生活的存在。
无论是马百娟、徐佳,还是袁晗寒,他们都不是这个世界的特例,在这三个人的背后,有一大群同类人。
郑琼认为社会现状确实是不尽人意,但更可怕的是我们那些根深蒂固的习惯性思维:“就像《盲山》的导演李扬讲的那样,把你捆起来放在缸里,放久了,后来把缸打碎了,把捆绑的绳子绞断了,你还是不会动弹。有时候人真正的敌人其实是自己。所有外在的自由都可以被剥夺,但是你对一个短期无法改变的现实的态度,是任何人都无法左右的,你内心的自由谁都没法剥夺。”
郑琼认为,在这个被成功学统治的社会里,人人都是受害者。拜物风行的时代,一支口红、一双鞋都能刷爆网络,价格翻上几倍;而真实地活着的人,却反而显得廉价而普通,无人关注。
“每个生命都需要被看见被听见,每个生命也值得被看见被听见。”这是郑琼对《出·路》的诠释。
常规解读:起点对人的一生有着关键的作用。
由于家庭环境、父母对教育看法的不同,3个孩子一出生就走上了不同的人生轨迹,3个孩子也在不同的人生轨迹上为自己寻找未来的出路。
核心观点:起点塑造命运,但自身可以改变命运,而这需要大环境的支持。
马百娟10岁上学,15岁辍学,16岁嫁给表哥。因为他的父亲认为女儿迟早是别人家的人,上学无用。而他的父亲靠着社会福利和自己的积蓄,从缺水的会宁山区把一家人迁移到了宁夏,过上了比以前更好的生活。一家人生活总体来说比以前更好了。但马百娟的命运还是令人遗憾:如果马百娟的父亲能支持她上学,如果学校在马百娟适应新环境方面给予更多帮助,如果辍学后馬百娟能找到一个习得职业技能的渠道,她可能会走上一条不同的路……但这些都没有发生。
视点拓展
观念的限制
人最大的敌人往往并非来自外界,而是自身的观念和态度。打破观念的限制,人生才有更多可能。
(责任编辑 / 李晓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