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基质交感分子1下调鼠内皮祖细胞的增殖和迁移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psl51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沉默基质交感分子1(STIM1)对鼠内皮祖细胞(EPC)增值及迁移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

方法

取鼠骨髓源的EPC,分为3组,即腺病毒阴性对照(NSC组)、大鼠STIM1腺病毒载体转染组(Ad-si/rSTIM1组)和大鼠及人重组STIM1腺病毒共转染组(Ad-si/rSTIM1+hSTIM1组)。转染后,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STIM1的表达水平,[3H]胸腺嘧啶核苷掺入法(3H-TdR)检测细胞的增殖情况,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分布,Boyden小室检测细胞迁移数,激光共聚焦法检测钙离子浓度变化。

结果

细胞转染后48 h,Ad-si/rSTIM1组EPC内STIM1 mRNA的表达水平低于NSC组(0.21±0.12比1.01±0.01,P<0.05),Ad-si/rSTIM1组EPC的3H-TdR掺入量低于NSC组(P=0.001),Ad-si/rSTIM1+hSTIM1组EPC的3H-TdR掺入量与NS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d-si/rSTIM1组EPC周期停止于G1期的细胞数比率为(93.31±0.24)%高于NSC组的(78.03±0.34)%(P<0.05)。Ad-si/rSTIM1组EPC迁移数为(10.03±0.33)个低于NSC组的(32.11±0.54)个(P<0.05)。Ad-si/rSTIM1组EPC内钙离子浓度变化为(38.03±0.13)a.u.小于NSC组的(98.11±0.34)a.u.(P<0.05)。而Ad-si/rSTIM1+hSTIM1组EPC内STIM1的mRNA表达水平、细胞迁移活动、钙离子浓度变化及停留在G1期的细胞数与NSC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沉默STIM1可抑制血管损伤后EPC的增殖和迁移,STIM1对EPC的调节作用主要通过对细胞内外钙离子水平的调控实现。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局限性上鼓室胆脂瘤由于有正常或接近正常的听力[1],要求耳外科医师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法,目的在于既要彻底清除病灶,又要保存或增进原有的听力.我科自1998-2003年对21例(21耳)局限性上鼓室胆脂瘤采用上鼓室外侧壁凿开入路,清除胆脂瘤组织,选择性去除锤骨头及砧骨,重建上鼓室外侧壁并同期用人工听小骨重建恢复传音功能,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胆脂瘤型中耳炎是耳科常见病,其骨质破坏作用是导致耳源性颅内、外并发症的主要原因.目前中耳胆脂瘤的形成及其骨质破坏的的确切机制尚不清楚.本实验采用免疫组化技术,观察中耳胆脂瘤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TGF)-α、β1的表达情况,并进行相关性分析,以探讨两者在胆脂瘤骨质破坏中的作用.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