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活在新疆,逢年过节必须要吃的食物里,手抓肉是其中之一。手抓肉,顾名思义,是要直接用手抓着吃的,但是这是以前最初的传统吃法,现如今再吃手抓肉,都是会用筷子或者用刀剔着吃的。在这里,过节、宴席或者招待亲朋好友,手抓肉是人们最喜欢也必不可少的食物。牛、羊、马肉,都可以做手抓肉,更甚者会用骆驼肉去做。但是最传统的手抓肉,大都是用羊肉制成,最好的是羊羔肉,因为羊羔肉比较嫩,又极易入味,如果再加上制作者的一些技术,口感自然是极好的。
关于手抓肉的历史,是有过两个传说的。有人说手抓肉起源于两千多年前,当时,以游牧为生的哈萨克族总是需要在野外烹制食物,而他们最主要的食物就是羊肉和牛肉,为求方便快捷,就将牛羊肉切成大块,直接放进水中煮,煮熟之后直接用手抓着吃。人们渐渐发现,牛肉不够嫩,不易熟,所以后来流传的手抓肉多以羊肉为主。
还有人讲过这样一段历史。那是800多年前,成吉思汗东征,正值冬季,将士众多而粮草不足,大军饥寒交迫士气衰弱,放眼望去,一望无际的牧场上白雪皑皑。正在成吉思汗愁苦之时,有几只野黄羊映入眼帘,黄羊机敏矫健、奔跑迅速,却在那样一个没有食物的寒冬,全部落入成吉思汗大军的手中。他们支起大锅,将黄羊切成大块儿放入锅中煮熟,围坐一圈,大口吃肉,大口喝汤。次日征战,成吉思汗大军大获全胜。直到多年之后,成吉思汗卧于病榻之上,仍偶尔想起那年冬天的那碗手抓肉,说那是他吃过的最好吃的羊肉。后来手抓肉被更多人熟知,流传至今。
对于这两个传说的真实性无从考证,但是关于手抓肉的美味,是有目共睹的,以至于在如今,若是谁去草原旅行,而没有品尝当地的手抓肉,人们都会为他感到可惜,手抓肉已经成为草原民族的代名词。更有名家在品尝过手抓肉之后写下一些诗词。吴世昌教授就写过“笑啖手抓肉,马奶醉心田”这样的诗词,手抓肉马奶酒的确是草原绝配。有很多人知道刘天云先生笔下的新疆地貌“三山夹两盆,天地横中间”,却不知道他也写下了“手抓肉兮英动筷,两个时辰烤全羊”,讲的是草原两大美味。最初的手抓肉是直接将羊肉煮了吃的,而如今,人们已经根据口感的不同,在传统的手抓肉中加入了花椒、生姜、盐巴等调味品,将传统手抓肉的口感提升了一个层次。
手抓肉很美味,但是制法却极简单。首先是选羊肉,如果有条件现宰羊现做手抓肉,那自然是最好的,若是没有现宰现做的条件,那就尽量选用最新鲜的、最嫩的羊肉。最好是羊肋骨和羊腿肉之类的带有骨头的羊肉。锅中添满水,即刻将羊肉切成大块放入水中,待锅中表层起沫儿,就用勺儿将表层的沫儿掠去,然后就可以放入花椒粒儿、生姜块儿和盐巴了,根据个人口味也可加入大蒜和葱,味道更佳。小火慢煮至八成熟时,即可加入切好的胡萝卜,对于胡萝卜也是有要求的,必须要将胡萝卜切成三棱锥形状,这种形状的胡萝卜既不会煮烂也可增加美感。待到羊肉完全煮熟,捞出羊肉放入大盘,另取一个小盆,舀入一些羊肉汤,放适量盐巴,将事先切好的洋葱放入盆中,搅匀,整盆倒入盛放羊肉的大盘中,最美味的手抓肉就做好了。
关于吃手抓肉,也是有学问的。现在的人们不会再像原始人一样真的用手抓着吃,但是吃手抓肉,在这里是有两种方法的。一种是现如今大多数人的吃法,就直接将大块儿的羊肉放入碗中啃食,另一种是哈萨克民族一直流传至今的吃法,就是用刀剃肉吃的方法。在羊肉煮好之后,主人会准备一个水盆、一个水壶和一条毛巾,宾客们会挨个从水壶中倒出水洗手,擦手,然后围坐在热炕上,主人坐在上座,用小刀剔下肉挨个递到宾客手中,让宾客食用。在传统的哈萨克族朋友家里,主人递给的肉是必须得吃的,如果不吃主人会不高兴,这也足以证明哈萨克族朋友的热情好客。手抓肉做起来简单,但是想要做得美味,却也不是那么简单。去年家里盖房的时候请了一支河南工程队,盖房中途正好中秋节,亲戚们都来家中,爸妈决定宰只羊招待亲戚们。那天就做了手抓肉,也给了河南工程队一些羊肉,然后妈妈手把手教他们做手抓肉,结果做成之后,他们做的完全抵不上我们味道的十分之一,他们自己也说新疆主妇做的好吃得多。这就说明做手抓肉需要经验加技术,方能做一顿美味的手抓肉。
在新疆,吃肉和喝酒是必须得搭配起来才完美的。我不记得第一次吃手抓肉是什么时候了,但是在记忆中,吃手抓肉时是肯定有酒的,小孩喝啤酒,大人喝白酒,每个人都红光满面的,看起来都吃得挺爽。
自从离开家以后,就再也没有找到可以和新疆手抓肉相媲美的手抓肉,即使是在内蒙古吃到的手抓肉,也不是最初的味道。几乎所有去过新疆又离开新疆的人都知道,新疆的羊肉是不带膻味的,却又极为清香。也许是因为新疆的羊吃草长大,几乎没有吃过加工饲料之类的食物,所以才产出了这么新鲜美味的羊肉,也才有了后来比较受众人喜爱的新疆羊肉串、烤全羊等等美味。
新疆盛产美食,美食代表新疆,而手抓肉足以代表新疆的美食。在新疆这片广阔的土地上,每一个人都是热情好客的,在招待亲朋好友的时候,我们总愿意拿出对于我们来说最好的东西。而手抓肉对于我们来说,就是最好的东西。不仅美味,更能强身健体,若是能每天都喝一点羊肉汤,身体更是会倍儿棒。在这里,闲暇时候,三朋两友相聚一堂,煮一盆手抓肉,热几瓶好酒,边吃肉喝酒边聊天,便是一天。后来新疆手抓肉就形成了一种习俗,就是大年三十的吃食都从以前的吃饺子变成了吃手抓肉,若是大年三十没有吃到手抓肉,就会感觉像是没有过好春节一样,无论有钱没钱,过春节跟吃手抓肉是分不开的。
在外的游子最想念的就是新疆的美食,新疆的美食又以手抓肉为尊。如果你生活在新疆,那么你总会听到这样的对话:“哎,听说你二哥到你们家来呢,是不是又宰羊呢?”“就是滴,必须得宰羊啊,以前我们家困难的时候,二哥把我可帮咋活(帮助很大)咧。”在这里的确是这样的,对于最尊贵的客人、最爱的亲人、最好的朋友,我们都会拿出最好的来招待。这就是新疆人,这就是新疆的美食文化。
无论离开家乡多少年,游子们最念念不忘的就是新疆美食,而我最念念不忘的是新疆手抓肉,也忘不了曾经,那一群虎背熊腰的汉子扛着一整只羊喜气洋洋回家来的情景。那是很多年前,大舅、二舅、三舅、四舅、五舅家还有我家,只能合伙买得起一只羊来过春节,为了能将羊宰更多的肉,他们一入冬就会买回一只羊,一直养着直到腊月底。即将过春节的时候,羊也长大了,他们就会一起宰羊,分羊肉。那时候每一家总是分到很少的肉,看到爸爸拎回的大肉块,我和哥哥馋的直流口水,但是不到大年三十是吃不到肉的。我家住的是爷爷奶奶留下的老房子,所以每个春节,在外的亲戚都回来我家过年,我家的那些肉,都是为他们准备的。年三十一大早,我们就开始贴春联,挂灯笼,张灯结彩。刚过晌午,爸爸就将羊肉下锅了,稍煮一会儿,就会有香味散发出来,我和哥哥总围在火炉一周,看着热气腾腾的羊肉在锅中翻滚,口水直咽。好不容易才能等到亲戚们都到,手抓肉上桌,我想,吃一口手抓肉,就是当时最幸福的事情了吧。
那时候,我的爸爸也是那群汉子中的一个,而如今,爸爸的两鬓变白了,妈妈的脊背也弯了。唯一没有改变的,就是这里人们的热情好客和源源不息的新疆美食文化。
关于手抓肉的历史,是有过两个传说的。有人说手抓肉起源于两千多年前,当时,以游牧为生的哈萨克族总是需要在野外烹制食物,而他们最主要的食物就是羊肉和牛肉,为求方便快捷,就将牛羊肉切成大块,直接放进水中煮,煮熟之后直接用手抓着吃。人们渐渐发现,牛肉不够嫩,不易熟,所以后来流传的手抓肉多以羊肉为主。
还有人讲过这样一段历史。那是800多年前,成吉思汗东征,正值冬季,将士众多而粮草不足,大军饥寒交迫士气衰弱,放眼望去,一望无际的牧场上白雪皑皑。正在成吉思汗愁苦之时,有几只野黄羊映入眼帘,黄羊机敏矫健、奔跑迅速,却在那样一个没有食物的寒冬,全部落入成吉思汗大军的手中。他们支起大锅,将黄羊切成大块儿放入锅中煮熟,围坐一圈,大口吃肉,大口喝汤。次日征战,成吉思汗大军大获全胜。直到多年之后,成吉思汗卧于病榻之上,仍偶尔想起那年冬天的那碗手抓肉,说那是他吃过的最好吃的羊肉。后来手抓肉被更多人熟知,流传至今。
对于这两个传说的真实性无从考证,但是关于手抓肉的美味,是有目共睹的,以至于在如今,若是谁去草原旅行,而没有品尝当地的手抓肉,人们都会为他感到可惜,手抓肉已经成为草原民族的代名词。更有名家在品尝过手抓肉之后写下一些诗词。吴世昌教授就写过“笑啖手抓肉,马奶醉心田”这样的诗词,手抓肉马奶酒的确是草原绝配。有很多人知道刘天云先生笔下的新疆地貌“三山夹两盆,天地横中间”,却不知道他也写下了“手抓肉兮英动筷,两个时辰烤全羊”,讲的是草原两大美味。最初的手抓肉是直接将羊肉煮了吃的,而如今,人们已经根据口感的不同,在传统的手抓肉中加入了花椒、生姜、盐巴等调味品,将传统手抓肉的口感提升了一个层次。
手抓肉很美味,但是制法却极简单。首先是选羊肉,如果有条件现宰羊现做手抓肉,那自然是最好的,若是没有现宰现做的条件,那就尽量选用最新鲜的、最嫩的羊肉。最好是羊肋骨和羊腿肉之类的带有骨头的羊肉。锅中添满水,即刻将羊肉切成大块放入水中,待锅中表层起沫儿,就用勺儿将表层的沫儿掠去,然后就可以放入花椒粒儿、生姜块儿和盐巴了,根据个人口味也可加入大蒜和葱,味道更佳。小火慢煮至八成熟时,即可加入切好的胡萝卜,对于胡萝卜也是有要求的,必须要将胡萝卜切成三棱锥形状,这种形状的胡萝卜既不会煮烂也可增加美感。待到羊肉完全煮熟,捞出羊肉放入大盘,另取一个小盆,舀入一些羊肉汤,放适量盐巴,将事先切好的洋葱放入盆中,搅匀,整盆倒入盛放羊肉的大盘中,最美味的手抓肉就做好了。
关于吃手抓肉,也是有学问的。现在的人们不会再像原始人一样真的用手抓着吃,但是吃手抓肉,在这里是有两种方法的。一种是现如今大多数人的吃法,就直接将大块儿的羊肉放入碗中啃食,另一种是哈萨克民族一直流传至今的吃法,就是用刀剃肉吃的方法。在羊肉煮好之后,主人会准备一个水盆、一个水壶和一条毛巾,宾客们会挨个从水壶中倒出水洗手,擦手,然后围坐在热炕上,主人坐在上座,用小刀剔下肉挨个递到宾客手中,让宾客食用。在传统的哈萨克族朋友家里,主人递给的肉是必须得吃的,如果不吃主人会不高兴,这也足以证明哈萨克族朋友的热情好客。手抓肉做起来简单,但是想要做得美味,却也不是那么简单。去年家里盖房的时候请了一支河南工程队,盖房中途正好中秋节,亲戚们都来家中,爸妈决定宰只羊招待亲戚们。那天就做了手抓肉,也给了河南工程队一些羊肉,然后妈妈手把手教他们做手抓肉,结果做成之后,他们做的完全抵不上我们味道的十分之一,他们自己也说新疆主妇做的好吃得多。这就说明做手抓肉需要经验加技术,方能做一顿美味的手抓肉。
在新疆,吃肉和喝酒是必须得搭配起来才完美的。我不记得第一次吃手抓肉是什么时候了,但是在记忆中,吃手抓肉时是肯定有酒的,小孩喝啤酒,大人喝白酒,每个人都红光满面的,看起来都吃得挺爽。
自从离开家以后,就再也没有找到可以和新疆手抓肉相媲美的手抓肉,即使是在内蒙古吃到的手抓肉,也不是最初的味道。几乎所有去过新疆又离开新疆的人都知道,新疆的羊肉是不带膻味的,却又极为清香。也许是因为新疆的羊吃草长大,几乎没有吃过加工饲料之类的食物,所以才产出了这么新鲜美味的羊肉,也才有了后来比较受众人喜爱的新疆羊肉串、烤全羊等等美味。
新疆盛产美食,美食代表新疆,而手抓肉足以代表新疆的美食。在新疆这片广阔的土地上,每一个人都是热情好客的,在招待亲朋好友的时候,我们总愿意拿出对于我们来说最好的东西。而手抓肉对于我们来说,就是最好的东西。不仅美味,更能强身健体,若是能每天都喝一点羊肉汤,身体更是会倍儿棒。在这里,闲暇时候,三朋两友相聚一堂,煮一盆手抓肉,热几瓶好酒,边吃肉喝酒边聊天,便是一天。后来新疆手抓肉就形成了一种习俗,就是大年三十的吃食都从以前的吃饺子变成了吃手抓肉,若是大年三十没有吃到手抓肉,就会感觉像是没有过好春节一样,无论有钱没钱,过春节跟吃手抓肉是分不开的。
在外的游子最想念的就是新疆的美食,新疆的美食又以手抓肉为尊。如果你生活在新疆,那么你总会听到这样的对话:“哎,听说你二哥到你们家来呢,是不是又宰羊呢?”“就是滴,必须得宰羊啊,以前我们家困难的时候,二哥把我可帮咋活(帮助很大)咧。”在这里的确是这样的,对于最尊贵的客人、最爱的亲人、最好的朋友,我们都会拿出最好的来招待。这就是新疆人,这就是新疆的美食文化。
无论离开家乡多少年,游子们最念念不忘的就是新疆美食,而我最念念不忘的是新疆手抓肉,也忘不了曾经,那一群虎背熊腰的汉子扛着一整只羊喜气洋洋回家来的情景。那是很多年前,大舅、二舅、三舅、四舅、五舅家还有我家,只能合伙买得起一只羊来过春节,为了能将羊宰更多的肉,他们一入冬就会买回一只羊,一直养着直到腊月底。即将过春节的时候,羊也长大了,他们就会一起宰羊,分羊肉。那时候每一家总是分到很少的肉,看到爸爸拎回的大肉块,我和哥哥馋的直流口水,但是不到大年三十是吃不到肉的。我家住的是爷爷奶奶留下的老房子,所以每个春节,在外的亲戚都回来我家过年,我家的那些肉,都是为他们准备的。年三十一大早,我们就开始贴春联,挂灯笼,张灯结彩。刚过晌午,爸爸就将羊肉下锅了,稍煮一会儿,就会有香味散发出来,我和哥哥总围在火炉一周,看着热气腾腾的羊肉在锅中翻滚,口水直咽。好不容易才能等到亲戚们都到,手抓肉上桌,我想,吃一口手抓肉,就是当时最幸福的事情了吧。
那时候,我的爸爸也是那群汉子中的一个,而如今,爸爸的两鬓变白了,妈妈的脊背也弯了。唯一没有改变的,就是这里人们的热情好客和源源不息的新疆美食文化。